一例頸部巨大鰓裂囊腫病例分析
資料患者男性,46歲。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2個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治療。患者圓2011年7月無明顯誘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大小約5cm×4cm,質硬、無壓痛;局部皮溫不高。在本院門診行B超引導下進行左側頜面部囊性包塊抽吸術,抽出泥沙樣褐色液體,但病理檢查“未見異常”。2011年8月中旬,患者出現頸部包塊疼痛,并在10余天內迅速增大。曾行抗感染治療,疼痛明顯減輕,但包塊無明顯縮小。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左頸部鰓裂囊腫”,遂來本院行手術治療。術前檢查:左頸部包塊質硬、半固定,與皮膚無粘連,無明顯壓痛,大小約10cm×7cm(圖1)。CT檢查:頸部圓形囊性包塊,邊界清楚(圖2)。患者術前常規檢查無手術禁忌,于2011年9月29日行手術治療。術中沿胸鎖乳突肌前緣切開皮膚,分離皮下組織,見腫物與胸鎖乳突肌之間粘連嚴重;橫行切斷胸鎖乳突肌,暴露腫物,見其位于頸鞘前方,大小約10cm×7cm;吸出部分囊內膿血性分泌物減壓后,沿腫物周圍仔細......閱讀全文
一例頸部巨大鰓裂囊腫病例分析
資料患者男性,46歲。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2個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治療。患者圓2011年7月無明顯誘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大小約5cm×4cm,質硬、無壓痛;局部皮溫不高。在本院門診行B超引導下進行左側頜面部囊性包塊抽吸術,抽出泥沙樣褐色液體,但病理檢查“未見異常”。2011年8月中旬,患者
一例左頸部腫物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患者男性,63歲,因“左頸部腫物5年,近半年逐漸長大”于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體檢發現患者面部兩側不對稱,頸側部近下頜角處捫及一個5.0 cm×4.0 cm×3.5 cm的包塊,質地硬,邊界不清,無觸痛。?頸部軟組織CT:左側頜下區胸鎖乳突肌前緣見軟組織腫塊影,內
一例頸部皮疹20余天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36歲。因“頸部皮疹20余天,全身皮疹2周”于2015年3月3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余天前開始出現頸部紅斑、水皰,伴有發熱(具體體溫未測),口腔黏膜破損,就診當地醫院,診斷為“皰疹">帶狀皰疹”,予以“更昔洛韋、維生素B1”等藥物治療癥狀無明顯緩解。?2周前逐漸發展為全身多部
頸部巨大骨外黏液樣軟骨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62歲。10余年前發現右頸部包塊,約鵪鶉蛋大小,無紅腫、疼痛等,緩慢生長,近感生長加快。體檢:右頸部見大小12 cm×10 cm包塊,質硬,活動度差,頸部活動稍受限。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影像表現:右側后頸部椎旁見一巨大軟組織腫塊,CT顯示腫塊以稍低密度囊性成分為主,伴少許點線狀鈣化和散
一例患者胸部巨大腫塊病例分析
患者,男,77歲,因咳嗽咳痰就診。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患者的診斷是?影像學表現?圖1示左胸有巨大腫塊,右肺上葉也有腫塊。圖2-4示左胸巨大腫塊內有多房性空洞,伴間隔多發鈣化灶。右肺上葉可見相似特征的小腫塊。圖5-7是7年前的CT。?最終診斷:肺放線菌病行CT引導下活檢,顯示腫塊為放線菌病。
一例異形巨大Rathke囊腫病例分析
Rathke囊腫是一種顱內少見的良性上皮型腫物,好發于鞍內,起源于垂體中間葉、居于前后葉之間,形態多為圓形或類圓形。我院收治1例異形巨大Rathke囊腫,騎跨后床突、鞍背累及中后顱凹,經手術病理明確診斷,現報道如下。患者,女,49歲。系“反復口渴伴小便增多1年半余”于2014年11月份入院。患者于1
鼻咽部第一鰓裂囊腫病例分析
病例報告患者,女,47歲,主訴“右耳耳悶、聽力下降半年”入科。4個月前行右耳鼓膜穿刺術,術后耳悶無明顯改善,電子鼻咽鏡示:鼻咽部可見光滑隆起,雙側咽口開放欠佳(圖1)。聲導抗示:右耳呈C型。耳部MRI示:右側乳突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內鏡鼻咽部腫物切除術、右耳鼓膜置管術,術中內鏡下見腫物貼近右側圓
一例嬰兒頸部包塊增大病例分析
?1.病例簡介?女,5 d,因“左頸部包塊逐漸增大并伴溫度升高”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8℃,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中細濕噦音,觸及包塊,大小約50 mmx50 mm,邊界清楚、質中、表面無紅腫、觸摸有波動感。病灶后緣見左頸內動脈,甲狀腺左葉明顯受推壓,氣管及食管受壓輕度向右推移,考慮鰓裂囊
一例胸椎管內巨大囊腫病例分析
椎管內囊腫好發于腰骶部,大多體積較小,進展緩慢,絕大多數無明顯臨床癥狀。囊腫體積巨大且位置較高者極為罕見,其常壓迫脊髓及神經根引起下肢感覺運動功能障礙,甚至出現不全癱等嚴重后果。2015年3月我們收治1例胸椎管內硬膜外巨大囊腫患者,現總結診療經驗。報告如下。病例介紹患者男,35歲。因“左下肢無力1年
一例心房內巨大游離血栓病例分析
患者 女,56歲。因“反復胸悶、氣短2年”,于2013年8月5日入院,診斷為風濕性二尖瓣狹窄并關閉不全。經胸心臟超聲檢查示:二尖瓣前葉運動曲線呈城墻改變,開放幅度1.2 cm,舒張期二尖瓣瓣口呈魚口改變,開放面積1.25 cm×1.25 cm,主動脈瓣增厚,回聲增強,開放受限,三尖瓣開放
一例脾臟巨大表皮樣囊腫病例分析
患者,女,19 歲,因胸悶伴劍突下疼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伴劍突下疼痛,無心慌、出冷汗等不適;門診B型超聲提示“左上腹囊性包塊”。發病以來,患者體質量無明顯變化,睡眠、飲食可。?查體:皮膚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腹軟,無壓痛,肝脾肋下未及。 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消化道鋇餐
一例巨大心臟纖維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29歲。5個月前體檢發現左心室腫物。無明顯不適癥狀,查體僅有心律不齊,未見異常體征。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頻發室性早搏,伴短陣室性心動過速,ST-T顯著改變;X線胸片未發現明顯異常;超聲心動圖和心臟CT檢查提示左心室心尖區低密度腫塊(圖1),考慮良性腫瘤可能性大。2013年4月手術。常規正
一例巨大食管間質瘤病例分析
?胃腸道間質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作為一組獨立的消化道間葉源性腫瘤,多發于胃和腸。?病情簡介女,19歲,因吞咽困難伴胸悶4個月余入院,既往無其他疾病史。?查體及實驗室檢查均無陽性發現。?食管鋇劑造影示T2~T5水平食管管腔受壓向左側變形移位,管壁柔軟,鋇劑通過順利,
一例巨大富脂質性癌病例分析
乳腺富脂質性癌(lipid-rich carcinomaof breast,LRCB) ,又稱乳腺分泌脂質性癌(1ipid-secreting carcinoma),是一種罕見的特殊類型乳腺癌。國外報道其約占乳腺癌的1%~2%,國內報道占0.77%。由于該病發病例數少,文獻報道也較少,對該病的臨床治
一例頂骨巨大纖維結構不良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31歲,因頭外傷后頂骨隆起逐漸增大26年入院。?檢查:頂部可捫及大小約10 cm×9 cm的骨性隆起,質硬、元法推動,無壓痛,表面皮膚正常,皮溫不高,未聞及血管雜音。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頭顱CT示:頂骨(右側顯著)膨脹改變,內見多發斑點狀高密度影或磨玻璃樣影。?顱腦MRI平掃十
一例右頸部腫物伴右上臂疼痛病例分析
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epitheloid?hemangioen-dothliomas,EHE)是一種少見的血管源性腫瘤,是一種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之間的中間型或低度惡性腫瘤,由Weiss等于1982年首次報道。該腫瘤好發于肝臟、肺、胸椎、胸膜和腹膜以及淋巴結等部位。目前國內外文獻尚未見發生于臂叢神
一例頸部彌漫性脂肪瘤病病例分析
1病歷資料?患者男性,55歲,以“頸部上方無痛性包塊5年,近1個月無痛性增大”為主訴就診。既往飲酒史20年。專科查體見患者兩側頜下區及頦下區巨大腫塊,約為20 cm×10 cm,表面皮膚顏色正常,皮膚溫度未見明顯升高,腫物界限不清楚,質地柔軟,無壓痛,偶有呼吸困難。入院后完善各項相關檢查。?心電圖提
一例左頸部淋巴結腫大伴疼痛病例分析
病例簡介患者男,21歲。2016年8月10日自覺左頸部腫脹伴疼痛,次日開始發燒,最高體溫40 ℃,抗炎治療無效,8月26日就診當地醫院,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檢測顯示咽旁、頜下區、胸鎖乳突肌區、頸根部及鎖骨上窩多發淋巴結腫大,SUVmax 12.8;脾大、心包積液。激素治療后體溫下
一例頸部腫塊診斷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男性,40歲,發現右頸部腫塊一月余,于2012年4月就診于我院,門診頸部彩超示:右側胸鎖乳突肌乳突端見橢圓形、不勻質回聲區,范圍約2.5×1.3 cm,邊界欠清,未見明顯包膜回聲,周圍未見明顯血流信號,內部見血流穿入。?入院查體:右側胸鎖乳突肌上緣近腮腺下極有一大小約2.5×2.5
一例巨大鼻石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者,男,62歲,因,雙側鼻塞年2年余于2016年2月21日入院。鼻塞開始為間斷交替性,后加重為持續性,流涕嗅覺減退偶有頭痛、頭暈、不伴有涕中帶血無面部麻木感。曾行6次鼻息肉手術有變應性鼻炎史,皮膚點刺試驗:屋塵螨(++),粉塵螨(++),蟹(+)。專科檢查:雙鼻腔內有膿性分泌物,吸凈后即可
一例小兒巨大疑似嗜鉻細胞瘤病例分析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幼兒期常見的惡性實體腫瘤之一,80%病例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占所有兒童惡性腫瘤的8%~10%。其臨床癥狀一般無特異性,往往容易被誤診。NB具有合成分泌兒茶酚胺的特性,當麻醉過淺或術中牽拉擠壓腫瘤時可釋放出大量兒茶酚胺,引起循環的劇烈波動,在圍術期需引
一例巨大型宮頸肌瘤誘發尿潴留病例分析
摘要尿潴留不常見于女性。根據患者年齡和病史,當尿潴留發生時,一般具有可預見的誘因。檢查,如CT掃描/MRI或電視錄像膀胱尿道造影術可能能夠輔助精確診斷。盆腔內填充滿盆腔腫塊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原因,完全可以通過手術治愈。宮頸肌瘤占總肌瘤總數的1-2%,通常伴有癥狀。肌瘤病發部位和大小不同,患者癥狀也不同
一例重癥乙型肝炎+肝臟巨大腫瘤病例分析
病史一般資料:患者,女,27歲,廣西桂林籍,漢族,已婚,農民。主訴:“乙肝病史7年,乏力、右上腹脹痛5周”于2016年1月3日入院。現病史:自訴7年前體檢發現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乙肝五項標志為HBsAg、HBeAg和HBcAb陽性,肝功能正常。3年前在本縣醫院做腹部B超提示肝臟炎癥改變,未見
一例肋骨巨大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病例分析
病例簡介女,47歲,因發現右胸壁漸進性隆起7年,伴右側胸悶、氣短6個月就診。體格檢查:右胸廓隆起,無壓痛及叩擊痛,右側呼吸運動減低、語顫增強,聽診右上肺呼吸音未聞及,右下肺、左肺呼吸音正常。實驗室檢查正常。胸部CT及MPR示右胸腔約14CM×18CM軟組織腫物,內見多發不定形致密影,部分呈絲瓜瓤樣改
一例巨大腎上腺錯構瘤超聲表現病例分析
患者男,58歲。因右下肢疼痛行全身檢查時發現右腎“錯構瘤”11 d入院。查體:腹部平坦,腹壁柔軟,未觸及明顯包塊,無壓痛,雙腎未觸及,雙腎區無隆起及叩擊痛。?超聲檢查:雙腎大小及形態正常,緊貼右腎內側見一9.0 cm×8.0 cm×14.0 cm大小的高回聲團塊,形態不規則,邊界清,內部回聲
一例顱底硬膜外巨大膽脂瘤病例分析
顱內膽脂瘤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腫瘤,約占全部顱內腫瘤的0.5%~1.8%。常位于中線或中線旁,以腦外橋腦小腦角、鞍旁、外側裂區多見,也可發生于腦室或腦實質內,而顱底硬膜外膽脂瘤少見;我科于2013年6月收治顱底硬膜外巨大膽脂瘤1例,現報道如下。臨床資料患者男性,46歲,農民,左額顳部疼痛就診,疼痛為不
一例巨大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病例分析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是累及真皮層,來源于纖維細胞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低度惡性腫瘤。隨著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的普及,近年來已經很少見巨大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現將該病例治療心得報道如下。?1 病例介紹?患者,男,30歲,因“右背部皮膚腫物18年”于2016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18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右肩背部發現
超聲診斷胎兒鰓裂囊腫病例報告
孕婦25歲,孕38周。行常規產前超聲篩查時發現:胎兒左側頸部見大小約34 mm×28 mm囊性包塊,邊界清,內透聲好,CDFI:未見明顯血流信號。超聲診斷:胎兒左側頸部囊性包塊,考慮鰓裂囊腫(圖1)。?于產后1 d,再行超聲檢查發現:左側頸部見大小約50 mm×30 mm×20 mm囊性回聲
頸部異位甲狀腺腺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52歲。因發現左側頸部包塊20+年,伴疼痛半年就診。查體:頸部柔軟,氣管居中,甲狀腺不大,頸靜脈無怒張。左側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處可見一大小約5 cm×4 cm×3 cm腫塊,表面皮膚無紅腫及破潰,包塊邊界清楚,質中輕壓痛,活動度可,有張力感,表面光滑,擠壓包塊未見明顯縮小,無搏動感。?甲狀
一例鞍區巨大軟骨樣脊索瘤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患者女性,23歲,因進行性頭痛、右眼失明半年入院。外院查顱腦CT示(圖1A):右顳部見一混雜密度影,約5.0 cm×4.0 cm,其內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鈣化影,周圍腦室及腦池受壓。?我院查顱腦MRI示(圖1B):鞍上及右側鞍旁見團塊狀異常信號,呈等長T1、等長T2 信號,形態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