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巨大食管間質瘤病例分析
胃腸道間質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作為一組獨立的消化道間葉源性腫瘤,多發于胃和腸。 病情簡介女,19歲,因吞咽困難伴胸悶4個月余入院,既往無其他疾病史。 查體及實驗室檢查均無陽性發現。 食管鋇劑造影示T2~T5水平食管管腔受壓向左側變形移位,管壁柔軟,鋇劑通過順利,未見明顯龕影或充盈缺損,符合食管上段外壓性改變(圖1)。 ▲圖1 巨大食管間質瘤患者術前食管造影圖像 胸部CT示:后上縱隔內脊柱前可見類圓形軟組織影,邊界欠清晰,最大截面約為50 mm×40 mm,增強后病灶實質可見強化,其內可見點條狀強化高密度影,縱隔內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后上縱隔腫瘤可能性大(圖2)。 ▲圖2 巨大食管間質瘤患者術前胸部增強CT圖像 胃鏡示食管距門齒19~28 cm前壁可見一扁平狀隆起,致管腔明顯狹窄,表面顯示不......閱讀全文
一例巨大食管間質瘤病例分析
?胃腸道間質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作為一組獨立的消化道間葉源性腫瘤,多發于胃和腸。?病情簡介女,19歲,因吞咽困難伴胸悶4個月余入院,既往無其他疾病史。?查體及實驗室檢查均無陽性發現。?食管鋇劑造影示T2~T5水平食管管腔受壓向左側變形移位,管壁柔軟,鋇劑通過順利,
一例食管脂肪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54歲,進食后劍突下疼痛1個月。曾在當地醫院行鋇餐診斷為食管占位。至我院行胃鏡示:距門齒27~39? cm食管左前壁可見一巨大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超聲內鏡示:中高回聲改變,與黏膜下層相延續,內部無血流信號;診斷為食管黏膜隆起病變,多考慮脂肪瘤,胃腸道間質瘤(GIST)不除外。胸部CT示:
分析食管間質瘤的病因
對于食管間質瘤的來源尚無統一認識,目前認為其可能來源有三: ①來源于原始多潛能干細胞; ②起源于胃腸道Cajal細胞(一種調節內臟運動功能的間質細胞); ③來自樹突狀間質細胞家族。
一例巨大心臟纖維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29歲。5個月前體檢發現左心室腫物。無明顯不適癥狀,查體僅有心律不齊,未見異常體征。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頻發室性早搏,伴短陣室性心動過速,ST-T顯著改變;X線胸片未發現明顯異常;超聲心動圖和心臟CT檢查提示左心室心尖區低密度腫塊(圖1),考慮良性腫瘤可能性大。2013年4月手術。常規正
CT診斷兒童巨大胃間質瘤病例報告
病例女,15歲。3月前偶然發現左腹核桃大腫塊,近來逐漸增大伴腹脹來院診治。查體:體溫、血壓正常,心肺聽診(-);左腹部膨隆,并觸及直徑約15 cm質硬包塊,無明顯觸痛,活動度差;余(-)。腫瘤標志物HCG22.14mIU/mL,其它檢驗項目無明顯異常。彩超:左側腹腔內大小約14.3 cm×1
一例睪丸間質細胞瘤超聲表現病例分析
病例男,25歲。患者因左側陰囊腫痛2d來院就診。體格檢查:左側陰囊紅腫,左側附睪尾部腫大,壓痛明顯,左側睪丸無腫大壓痛;右側睪丸靠近外側下端可捫及一直徑約2 cm硬結,無壓痛。?超聲檢查:右側睪丸大小46mm×19mm×27mm,其下段近包膜處見低回聲區,大小約15mm×10mm×13mm,形態尚規
一例小兒巨大疑似嗜鉻細胞瘤病例分析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幼兒期常見的惡性實體腫瘤之一,80%病例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占所有兒童惡性腫瘤的8%~10%。其臨床癥狀一般無特異性,往往容易被誤診。NB具有合成分泌兒茶酚胺的特性,當麻醉過淺或術中牽拉擠壓腫瘤時可釋放出大量兒茶酚胺,引起循環的劇烈波動,在圍術期需引
一例顱底硬膜外巨大膽脂瘤病例分析
顱內膽脂瘤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腫瘤,約占全部顱內腫瘤的0.5%~1.8%。常位于中線或中線旁,以腦外橋腦小腦角、鞍旁、外側裂區多見,也可發生于腦室或腦實質內,而顱底硬膜外膽脂瘤少見;我科于2013年6月收治顱底硬膜外巨大膽脂瘤1例,現報道如下。臨床資料患者男性,46歲,農民,左額顳部疼痛就診,疼痛為不
一例巨大腎上腺錯構瘤超聲表現病例分析
患者男,58歲。因右下肢疼痛行全身檢查時發現右腎“錯構瘤”11 d入院。查體:腹部平坦,腹壁柔軟,未觸及明顯包塊,無壓痛,雙腎未觸及,雙腎區無隆起及叩擊痛。?超聲檢查:雙腎大小及形態正常,緊貼右腎內側見一9.0 cm×8.0 cm×14.0 cm大小的高回聲團塊,形態不規則,邊界清,內部回聲
關于食管間質瘤的簡介
食管間質瘤(esophageal stromal tumors)是原發于食管內除平滑肌瘤或神經源性腫瘤之外的另一類間葉源性腫瘤,其起源仍未統一意見。有研究表明,食管間質瘤具有胃腸道間質瘤某些相似生物學和形態學特征,多為良性,生物學行為較發生于胃腸道的間質瘤好;食管間質瘤體積小,由于早期出現吞咽困
一例鞍區巨大軟骨樣脊索瘤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患者女性,23歲,因進行性頭痛、右眼失明半年入院。外院查顱腦CT示(圖1A):右顳部見一混雜密度影,約5.0 cm×4.0 cm,其內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鈣化影,周圍腦室及腦池受壓。?我院查顱腦MRI示(圖1B):鞍上及右側鞍旁見團塊狀異常信號,呈等長T1、等長T2 信號,形態不規則,
結腸間質瘤肝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58歲。1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下腹脹痛入院。自覺右下腹可觸及包塊,質韌,按壓疼痛明顯。門診以“腹部包塊”為診斷收住我院內科。既往患慢性胃炎3年,發現右大腿脂肪瘤5年。右下腹可觸及15.3mm×11.8mm×6.8mm大小包塊,質韌,表面光滑,壓痛陽性,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CT檢查(圖1-3
一例伴有腸瘺的小腸間質瘤超聲表現病例分析
患者女,56歲。因發熱腹痛1月余入院,擬診為卵巢腫物。入院查體:右中下腹觸及15 cm×10 cm包塊,邊界不清,活動差,有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腸鳴音3~4次/min,移動性濁音(-)。既往否認結核、腫瘤及手術病史。?外院CT示:盆腔囊性腫物,糖鏈抗原125(CAl25)127.3 U/ml,經
一例食管淺表癌病例分析
何**,男,52歲,既往外院檢查示“距門齒30cm處食管粘膜中度異型增生”,今至我院進一步檢查。胃鏡進去之后發現食管距門齒30cm為一片白苔附著,與前次胃鏡比增多,且不易沖掉,疑似食管早期癌。切換到NBI似可見擴張的IPCL(配便H260),不能進一步放大。對胃進行全面檢查后胃,發現無大問題,懷疑食
簡述食管間質瘤的診斷依據
診斷需滿足以下3點: ①食管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經源性及非淋巴細胞性腫瘤; ②由梭形細胞及上皮樣細胞組成; ③能表達CD117蛋白的間葉性腫瘤。食管間質瘤可分為良性、惡性及潛在惡性。 1.惡性指征有 ①遠處轉移; ②浸潤至鄰近器官。 2.潛在惡性指征 ①腫瘤>5cm; ②
治療食管間質瘤的相關介紹
食管間質瘤對于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手術切除是食管間質瘤的首選治療方法。由于術前基本無法確切分辨食管間質瘤或食管平滑肌瘤,因而,術中需要進行冰凍切片檢查,雖然無法即刻做免疫組化檢查,但冰凍病理檢查可以區分腫瘤良、惡性。食管平滑肌瘤和非惡性食管間質瘤,腫瘤體積較小,境界清楚,容易解剖分離,或者有蒂的
一例椎旁巨大伴多發神經鞘瘤病例分析
神經鞘瘤是常見的原發脊柱腫瘤之一,一般單發,多為良性,常呈“啞鈴形”,發生在胸腰段且呈巨大“姜形”伴多發者較為罕見,國內鮮有報道。因其形狀不規則,散在多發,位置較深,病情隱匿,因此手術方式的選擇對全切腫瘤及保護周圍組織具有重要的意義。2014年12月,我科收治椎旁巨大伴多發神經鞘瘤1例,現報告如下。
一例顱內巨大血栓性動脈瘤病例分析
79歲女性,1年間出現進行性的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包括意識混亂、記憶力減退、平衡失調、大小便失禁。在體格檢查中,患者僅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并有輕度非流利型失語。CT平掃顯示患者左側額顳葉巨大占位性病變,并伴有鈣化。CT平掃在CT血管造影和核磁掃描中,同樣可以看到巨大占位性病變,大小約3.8×6.2×3
卵巢睪丸間質細胞瘤病例分析1
1 病例報告患者, 22 歲,因睪酮升高 7+ 月,磁共振成像( MRI) 提示右 側附件腫塊 2+月,腫塊增大 3 天于 2017 年 9 月 21 日入我院婦 科。既往月經規律,末次月經 2017 年 8 月 26 日。已婚, G0P0。 7+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唇周胡須較前濃密伴睪酮持續
卵巢睪丸間質細胞瘤病例分析2
2 討 論卵巢睪丸間質細胞瘤又叫萊迪細胞瘤( leydig cell tumor) , 是一種罕見的卵巢類固醇細胞腫瘤,而卵巢類固醇細胞腫瘤屬 于性索間質腫瘤中的一個類別。卵巢類固醇細胞腫瘤大約占 所有卵巢腫瘤的 0. 1%[1],根據 2003 年世界衛生組織卵巢腫瘤 分類將它分為 3
腸系膜巨大纖維瘤病病例分析
患者男,26歲。因查體發現腹部包塊2h入院。患者于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進餐后加重,伴納差,腹脹進行性加重。既往體健,查體: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腹軟,未觸及腹部腫塊,腹部有壓痛,位于臍部周圍,移動性濁音陽性。?實驗室檢查:AFP2.39ng/ml,CEA2.6ng/ml,CA19-90.6
右額葉巨大膽脂瘤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患者,男,23歲,因發作性暈厥伴四肢抽搐半個月入院。入院后體格檢查未發現神經系統陽性體征。頭顱MRI示右額葉巨大占位,大小約5 cm×6 cm×7 cm,T1加權像呈混雜低信號(圖1A),增強后輕度強化(圖1B);T2加權像呈混雜高信號(圖1C)。?圖1 ?右側額葉巨大膽脂瘤手術前后
一例鼻咽部巨大纖維脂肪瘤致兒童OSAHS病例分析
病例簡介患兒,男,10歲,因“睡眠時打鼾、憋氣伴張口呼吸10年”于2014年2月11日入院。患兒出生后即發現睡眠時打鼾、憋氣、張口呼吸,偶有鼻塞及流膿涕,無頭暈、頭痛、耳悶、耳鳴等不適。10年來未經正規治療,癥狀未改善。患者出生后不久即查出患有先天性足畸形、先天性巨結腸,經手術后治愈。體檢一般情況良
一例右心房壁內巨大冠狀動脈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36歲。上呼吸道感染,右側胸痛1周。胸部CT平掃示右心房內巨大腫物。超聲心動圖示右心房囊性占位。超高速CT及三維成像檢查示右心房巨大偏心性囊性占位(圖1)。2014年9月在全麻體外循環下切除瘤體。切開心包,右心房游離壁觸及質硬腫物,探查見右冠狀動脈根部血管直徑異常擴大,異常分支發出后潛行于
一例乳腺巨大周圍型導管乳頭狀瘤病例分析
?1?病例簡介?患者女,56歲,發現右側乳房腫塊2年,進行性增大伴疼痛2個月入院。體格檢查:右側乳房觸及一大小約15?cm×12?cm×10?cm的腫塊,邊界清晰、表面光滑、質中、壓痛。局部皮膚紅腫、潰瘍,伴黃色液體流出,偶有血液流出。乳頭無凹陷,無溢液。頸部及雙側腋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實驗室檢查
一例右大腿巨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病例分析
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最常見的軟組織惡性腫瘤之一,文獻報道該腫瘤可發生于全身各個部位,以大腿、腹膜后、軀干軟組織較為常見,還可發生于頭頸部、骨、肺、喉、副鼻竇、鼻咽、肝脾、陰道、顱內等處,是一種易復發及高轉移傾向的侵蝕性腫瘤,多見
一例患者胸部巨大腫塊病例分析
患者,男,77歲,因咳嗽咳痰就診。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患者的診斷是?影像學表現?圖1示左胸有巨大腫塊,右肺上葉也有腫塊。圖2-4示左胸巨大腫塊內有多房性空洞,伴間隔多發鈣化灶。右肺上葉可見相似特征的小腫塊。圖5-7是7年前的CT。?最終診斷:肺放線菌病行CT引導下活檢,顯示腫塊為放線菌病。
一例頸部巨大鰓裂囊腫病例分析
資料患者男性,46歲。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2個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治療。患者圓2011年7月無明顯誘因發現左側頸部腫塊,大小約5cm×4cm,質硬、無壓痛;局部皮溫不高。在本院門診行B超引導下進行左側頜面部囊性包塊抽吸術,抽出泥沙樣褐色液體,但病理檢查“未見異常”。2011年8月中旬,患者
一例異形巨大Rathke囊腫病例分析
Rathke囊腫是一種顱內少見的良性上皮型腫物,好發于鞍內,起源于垂體中間葉、居于前后葉之間,形態多為圓形或類圓形。我院收治1例異形巨大Rathke囊腫,騎跨后床突、鞍背累及中后顱凹,經手術病理明確診斷,現報道如下。患者,女,49歲。系“反復口渴伴小便增多1年半余”于2014年11月份入院。患者于1
簡述食管間質瘤的臨床表現
1.吞咽困難 癥狀不典型,易被忽略。早期可無癥狀。部分患者有食管內異物感,或自感食物通過時緩慢或有梗噎感,也可表現為吞咽時胸骨后不適。 2.消化道出血 腫瘤表面糜爛或潰瘍時可能并發消化道出血,以嘔血或黑便為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