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巨大型宮頸肌瘤誘發尿潴留病例分析
摘要尿潴留不常見于女性。根據患者年齡和病史,當尿潴留發生時,一般具有可預見的誘因。檢查,如CT掃描/MRI或電視錄像膀胱尿道造影術可能能夠輔助精確診斷。盆腔內填充滿盆腔腫塊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原因,完全可以通過手術治愈。宮頸肌瘤占總肌瘤總數的1-2%,通常伴有癥狀。肌瘤病發部位和大小不同,患者癥狀也不同。肌瘤足夠大時,需要CT/MRI確定其精確范圍,以及是否累及尿管,膀胱或直腸。對于這類病例,手術,如子宮肌瘤切除術或子宮切除術需要由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醫生操刀,以避免造成器官損傷。簡介雖然尿潴留不常見于女性,但是可能會造成急性或慢性恥骨上疼痛以及無痛癥狀。根據患者年齡,女性出現尿潴留的誘因占據主導地位。最常見的機械誘因,如妊娠子宮,產后以及手術后尿路感染和硬膜外麻醉,盆腔氣管脫垂,子宮和宮頸肌瘤,尿道狹窄,尿道和宮頸癌,抗尿失禁手術,多見于年輕女性;神經性誘因,如逼尿肌括約肌協同困難,多發性硬化癥,腦性麻痹以及脊髓損傷相對常見于較年......閱讀全文
一例巨大型宮頸肌瘤誘發尿潴留病例分析
摘要尿潴留不常見于女性。根據患者年齡和病史,當尿潴留發生時,一般具有可預見的誘因。檢查,如CT掃描/MRI或電視錄像膀胱尿道造影術可能能夠輔助精確診斷。盆腔內填充滿盆腔腫塊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原因,完全可以通過手術治愈。宮頸肌瘤占總肌瘤總數的1-2%,通常伴有癥狀。肌瘤病發部位和大小不同,患者癥狀也不同
宮頸肌瘤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35歲,農民【主訴】**不規則流血3天【現病史】患者為已婚中年女性,G1P1,足月順產一次。自訴平素月經規律,初潮11歲,周期26-35天,經期3-7天,量少,色暗紅,無血塊,無痛經。LMP:2018-6-11。患者于2018-6-21出現**間斷性流血,量少,色暗紅,婦科檢查宮頸觸
一例緊張癥患者伴尿潴留病例分析
目前,緊張癥在臨床中似乎已經較為少見;然而,精神科醫師仍應了解如何應對這一狀況,尤其是考慮到緊張癥患者常共病軀體狀況,而這恰恰可能是精神科臨床實踐的軟肋。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兩位作者報告了一例個案: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以緊張癥為復發主要臨床相,同時伴有急性尿潴留;經苯二氮?治療后,緊張癥及尿
宮頸平滑肌瘤致青春期陰道流血病例分析
1 病例簡介 患者, 13 歲,因“陰道不規則流血 2 年,加重 10 天”于 2017 年12 月25 日收入院。患者11 歲月經初潮,陰道流血7 ~20 天,間隔 2~ 5 天,量時多時少。曾自行口服止血藥( 具 體用藥不詳) ,陰道流血稍減少,后再次出現不規則陰道流 血。2 周前因
一例右心室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50歲。子宮平滑肌瘤行子宮次全切術后13年,心悸1周,超聲心動圖示右心室占位。超聲心動圖示右心室實質性回聲(圖1);肺動脈CTA示右心室團塊狀充盈缺損(圖2)。2015年2月在全麻體外循環下行右心室腫物切除術。術中見右心室前乳頭肌附近一腫物(圖3),切除腫物。術后病理未見壞死及病理核分裂(
一例胰腺原發性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58歲。因中上腹痛反復發作3年入院。2011年因腹部不適,行MRI檢查發現胰腺占位性病變,行保守治療(具體不詳)。既往無子宮肌瘤、胃腸道腫瘤病史。體檢:消瘦,貧血貌。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50g/L(正常參考值110~150g/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鏈抗原19-9、癌抗原125、總膽紅素
一例罕見尿道旁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平滑肌瘤是由平滑肌細胞組成的良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腫瘤,但是子宮外平滑肌瘤很罕見。僅有少量文獻記載尿道旁平滑肌瘤。病例報告患者,35歲,女性。因左尿道旁腫塊入院。腫塊始發于5個月前,逐漸增大,接近尿道,端坐和工作時,疼痛。患者無泌尿系統病史,如排尿困難,血尿或尿潴留,腫塊無出血或分泌物產生
一例后部脈絡膜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平滑肌瘤是一種起源于平滑肌細胞的良性腫瘤,好發于胃腸道及子宮。眼內平滑肌瘤少見,其中以發生于睫狀體及前部脈絡膜為主,發生于后部脈絡膜則極為罕見,且與脈絡膜黑色素瘤及脈絡膜轉移癌難以鑒別,現將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收治的例后部脈絡膜平滑肌瘤病例報道如下:患者男性,20歲。因右眼視力下降4個月于2015年1月
一例先天性巨趾癥病例分析
巨趾癥是臨床上較少見的一種先天性過度發育生長性畸形,最常見的并存疾病為神經纖維瘤病及血管瘤病。發病率約為1/18000,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我院于2013年收治1例巨趾癥患兒,結合文獻復習,現報告如下。?病例資料?患者,男,2歲,因發現左足第二趾逐漸增大2年于2013年4月26日入院,家長代述于患
一例排尿困難、尿潴留診斷分析
?患兒男,5歲。因排尿困難、尿潴留2d于2013年6月17日就診。患兒2周前曾有外傷史,臀部著地,繼而出現晨起及夜間腿痛發作。體檢:被動體位,痛苦面容,下腹膨隆,下肢肌力減弱,膝腱反射未引出。?影像表現:胸12~骶1水平椎管內占位性病變,呈等T1、稍長T2信號(圖1,2),病變向兩側椎間孔蔓延,硬膜
一例巨痣合并體表惡性蠑螈瘤病例分析
一、病例介紹?患兒男,1歲,因出生后全身大面積黑色素痣于2007年8月10日入院。患兒為第1胎第1產,足月順產。家族史無異常,無類似疾病,其父母非近親結婚,體健。患兒母親懷孕8周時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未服用藥物,余孕期無異常。?檢查:可見下腹部、背部、臀部及雙側大腿成片狀黑色斑塊,約占體表20%左右,
一例肝臟良性轉移性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病例?患者女,44歲,因發現子宮肌瘤4年,伴月經量增多2年于2013年3月來本院就診。體檢:子宮孕3個月大小,表面凹凸不平,雙附件未捫及異常。?B超檢查:子宮增大,子宮肌壁間見多個弱回聲結節,較大者2.2?cm×2.6?cm。肝右后葉見7.1?cm×5.8?cm稍高回聲團塊,邊界清楚,形態規則,內血
一例宮頸鱗狀細胞癌外陰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女,35歲,因外陰腫脹半年,發生淡紅色丘疹結節1個月就診:半年前,患者大陰唇出現腫脹,無痛癢,就診前1個月表面出現紅斑、丘疹、結節,并逐漸增多。患者自述4年前因宮頸癌于無錫市婦幼保健院行全子宮切除+雙附件移位+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術后病理診斷為宮頸鱗狀細胞癌2—3級,癌腫累
一例原發性宮頸腺肉瘤誤診病例分析
1 病例簡介 患者,女, 34 歲,因“發現宮頸腫物 8 個月”于 2016 年 5 月 18 日收入院。8 個月前患者體檢發現宮頸腫物,于外院行 宮頸活檢示宮頸腺肌瘤。1 個月前于我院門診行陰道鏡下宮 頸腫物活檢,病理診斷:(宮頸)間質增生活躍,不能除外間葉 來源或苗勒氏管腺間質來源腫瘤。婦科檢查
宮頸錐切術中腎上腺素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病例分析
患者,女,68歲,161 cm,51kg,因“體檢發現宮頸病變2月余”入院。既往無其他疾病病史,患者完善入院相關檢查后,確診為“子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CIN)Ⅲ級,不除外浸潤”,擬擇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宮頸錐切術。?患者術前包括心肌酶譜、肌鈣蛋白在內的實驗室檢查并未見明顯異常,術前心電圖出現ST-T改變
子宮多發肌瘤病例分析4
二、子宮肌瘤的診治目前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類型、大小、數目全面考慮。包括有:1.觀察隨訪;2.藥物治療;3.手術治療。手術適應癥包括①子宮肌瘤合并月經過多或異常出血甚至導致貧血;或壓迫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出現相關癥狀,經藥物治療無效;②子宮肌瘤
股骨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21歲。左大腿間斷性疼痛3年,疼痛程度無變化,夜間發作頻繁。無發熱。既往史:(-)。體格檢查:左大腿活動自如,視診及觸診未發現腫物,觸壓痛(+);足背動脈搏動良好,足溫正常。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WBC)、血清堿性磷酸酶(ALP)未見異常。?影像學檢查:1)左側股骨正側位DR片:見左側股骨
子宮多發肌瘤病例分析2
初步診斷:子宮多發肌瘤,原發不孕,瘢痕子宮診療計劃:完善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術前積極糾正貧血,限期行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二、診治經過手術經過:患者在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下于2019-11-08行“經腹子宮頸肌瘤剔除術,子宮闊韌帶腫瘤切除術,子宮肌瘤切除術,盆腔病損切除術,腸粘連松解術”。術中見:大
子宮多發肌瘤病例分析5
分析2該患者既往已行子宮肌瘤剔除手術,且術中出血較多,術后予GnRHa藥物減少肌瘤復發,但效果差。故本次手術術前評估患者盆腔內存在較嚴重粘連,且手術大出血風險極高。故術前反復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術后生育能力未知,除上述常見盆腔粘連致不孕外,術中及術后大出血影響多器官功能,例如席漢綜合征直接造成中樞缺血
子宮多發肌瘤病例分析1
一、病歷簡介患者,女,32歲,己婚,0-0-0-0,因“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再發4年”入院。現病史:患者平素月經規則,周期27-30天,經期7-10天,量稍多,伴小血凝塊,色紅,無痛經,白帶無明顯異常。末次月經2019年10月25日,量及性質同前。4年前患者因“子宮肌瘤”在本院行“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宮
子宮多發肌瘤病例分析3
術后情況: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因血色素仍偏低,術后第1天、第2天分別再次輸注紅細胞3u糾正貧血及抗感染治療。術后恢復可,無明顯腹痛、發熱不適,于術后第6天出院。術后常規病理:(子宮)多發性平滑肌瘤,部分細胞較豐富,(子宮頸)多發性平滑肌瘤,(闊韌帶)平滑肌瘤,(盆腔包塊)纖維囊壁組織,未見襯覆上皮
巨大子宮肌瘤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42歲,工人【主訴】發現子宮肌瘤10年余【現病史】已婚中年女性,孕3產2,順產2次,人工流產1次。患者10余年前發現子宮肌瘤,當時未予治療,2017-9-12外院B超顯示后壁子宮肌瘤,最大約41*29*44mm。定期行B超檢查發現肌瘤增大,2018-8-9省醫B超提示子宮肌瘤,最大
一例由血液病誘發的腦梗死病例分析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早期的死亡原因主要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引起的出血,隨著全反式維甲酸(ATRA)的應用,血栓發生的風險也逐漸增加。為探討ARTA在治療APL過程中易引起腦梗死及血栓形成的機制,現對我院收治的1例以腦梗死為首發癥狀的APL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復習相關文獻。一、病
一例鼻腔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者男性,54歲。因右側鼻腔漸進性阻塞3年余,發現新生物1個月于2014年6月3日入院。患者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鼻塞,當時無流涕,無疼痛,無鼻腔出血,無嗅覺減退等。一直未治療,鼻塞逐年加重。1個月前患者偶然發現右鼻腔新生物,漸進性增大,伴持續性鼻塞,無疼痛,無流涕,無鼻出血,無頭痛頭暈,
一例靜脈內平滑肌瘤病累及右心病例分析
患者女,44歲。3月前勞動時突發暈厥,伴有意識障礙,數秒后意識自行恢復,反復發作過5次,休息及勞動時均有發作,于當地醫院超聲及CT診斷“心臟多發粘液瘤”,入住我院心胸外科。?查體:右側頸靜脈充盈,心濁音界擴大,三尖瓣區、肺動脈瓣區可聞及收縮期雜音。CT所見:右肺動脈病變內可見多發鈣化(圖1,2)、右
多發性子宮肌瘤合并宮頸炎陰道炎病例分析總結
【一般資料】女性,46歲,工人【主訴】發現下腹包塊3個月。【現病史】患者于3個月前無意中發現下腹包塊,如孕4個月大小,可活動,無壓痛,并出現月經量略增多,色鮮紅,無暗褐色血塊,經期無延長,無痛經,無心悸、氣短,并伴有白帶增多,異味,無血性白帶,無“豆渣樣”物,于當地三甲醫院就診,B超提示:子宮肌瘤。
一例外傷后誘發股骨下端骨軟骨瘤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24歲,因“右膝部有一無痛性腫塊1年,腫塊增大伴脹痛不適3個月”前來就診。患者于4年前在駕駛農用三輪車時不慎側翻,砸傷右膝部,右膝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遂至我院診治。當時查體:右膝部腫脹明顯,皮膚青紫瘀斑,壓痛明顯,尤以右股骨內髁部為甚;浮髕試驗陽性,前后抽屜試驗陰性,內側應力試驗
一例皮膚外傷誘發腫脹性紅斑狼瘡病例分析
腫脹性紅斑狼瘡( lupus erythematosus tumidus,LET) 是皮膚 型紅斑狼瘡(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 的一個少見而 獨立的亞型[1, 2],典型臨床特點為鮮紅色或紫羅蘭色、硬性、水 腫性、蕁麻疹樣斑塊,單發或多發,表面
一例宮頸癌患者全麻下肌松異常病例分析
患者,年齡36歲,體重57蠅,ASAII級,因“宮頸錐切術后22 d,病理診斷宮頸癌17 d”入院,擬在全麻下行宮頸癌次廣泛根治術。?患者既往無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輸血史。有青霉素過敏史,行闌尾炎切除術。個人史:吸煙18年,無嗜酒。常規檢查均為正常;ECG、胸部CT平掃未見異常;
一例宮頸異位妊娠超聲診斷和保守治療病例分析
摘要異位妊娠指的是受精卵在正常子宮腔外種植著床的異常妊娠過程。宮頸異位妊娠是異位妊娠的一種罕見形式,可以定義為胚泡在子宮頸內,內孔下方著床;在所有異位妊娠病例中占比不足1%。1978年,Raskin首次描述了異常妊娠的超聲診斷學特征;因此,虛弱或無癥狀患者在妊娠前三個月需要做早期診斷;推薦保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