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截骨修整及軟組織減容術治療先天性巨趾畸形病例...
一例截骨修整及軟組織減容術治療先天性巨趾畸形病例分析先天性巨趾畸形是以足趾體積增大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第二趾發病率最高,第一、三、四、五趾發病率依次降低。穩定型巨趾畸形巨趾與其它趾一樣按比例生長,患者進行型巨趾畸形巨趾生長的速度遠超其它趾。本病病因尚不明確,目前主要有基因變異、神經誘導、局部內分泌或旁分泌紊亂等假說。我科收治 1 例先天性巨趾畸形患者,采用截骨術及軟組織療法進行治療,獲得良好療效,現將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患者,男,26歲,右足巨趾畸形 20 余年入院。患者右足趾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大、畸形,不伴有足趾腫痛,家族中無類似畸形史。查體:右足趾巨大畸形,長約10CM,寬約6CM,周長約20CM,局部無紅腫、壓痛,膚溫及感覺正常,四肢軀干未見畸形、包塊及色素斑( 圖 1a,b,c )。X 線:右足趾巨趾畸形改變 ( 圖 2 )。平臥位,麻醉成功后,常規消毒鋪單,患肢捆綁止血帶,自右足......閱讀全文
一例截骨修整及軟組織減容術治療先天性巨趾畸形病例...
一例截骨修整及軟組織減容術治療先天性巨趾畸形病例分析先天性巨趾畸形是以足趾體積增大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第二趾發病率最高,第一、三、四、五趾發病率依次降低。穩定型巨趾畸形巨趾與其它趾一樣按比例生長,患者進行型巨趾畸形巨趾生長的速度遠超其它趾。本病病因尚不明確,目前主要有基因變異、神經誘導、局部內分泌或
先天性巨趾畸形病例分析
先天性巨趾畸形是指一個或多個足趾以生長肥大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臨床罕見,病因不明,發病率約為1/18000,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筆者于2018-03收治1例先天性巨趾畸形,并行組織減容、截骨矯形聯合第1跖趾關節融合術,效果滿意,報道如下。病例報道患者,男,50歲。因右足拇趾粗大畸形50年伴行走受限1
兩例成人先天性巨趾畸形病例分析
先天性巨趾畸形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先天性畸形,目前病因尚未明確,該病無明顯的遺傳因素,染色體研究也尚未發現異常,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成人先天性巨趾畸形2例。現報告如下。臨床資料例1,患者,男,26歲。右足趾畸形20余年來我院就診;患者20余年前發現右足變大畸形,當時未見疼痛及活動受限;
一例先天性巨趾癥病例分析
巨趾癥是臨床上較少見的一種先天性過度發育生長性畸形,最常見的并存疾病為神經纖維瘤病及血管瘤病。發病率約為1/18000,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我院于2013年收治1例巨趾癥患兒,結合文獻復習,現報告如下。?病例資料?患者,男,2歲,因發現左足第二趾逐漸增大2年于2013年4月26日入院,家長代述于患
截骨矯形術修復指骨畸形愈合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32歲,2017年10月因左中指再植術后8個月患指尺偏畸形入嘉興市第一醫院急診創傷中心就診。專科檢查:左中指中節基底以遠指體尺偏畸形29°,無明顯旋轉呈角。掌指關節活動度-10°~90°,近指間關節活動度80°~90°,遠指間關節活動度0°~5°。肌力評定3級,患指皮膚有淺痛覺、觸
Chevron狀關節面鰒外翻病例分析
第1跖骨遠端關節面解剖學形狀分為扁平狀、圓弧狀、Chevron狀,圓弧狀關節面最不穩定,扁平狀和Chevron狀關節面穩定性較高,能夠抵抗第1趾骨相對于第1跖骨的外移,因此Chevron狀關節面?外翻較罕見。2018年1月我科收治1例跖骨遠端關節面為Chevron狀的?外翻患者。報告如下。病例介紹患
一例眶距增寬癥病例分析
眶距增寬癥即先天性內眶距過寬,2006年,我們采用軟組織擴張后眶距增寬矯正術治療該類患者2例,在國內尚屬首次,其中1例得到長達7年的隨訪,治療效果滿意。?一、病例介紹?患兒女,4歲,出生時即發現雙眼間距過寬、鼻梁低平、鼻尖分叉,且顱面部畸形隨年齡增加逐漸加重,于2006年4月18日入院。?檢查:身體
一例Y字形跖骨并雙足6趾畸形病例分析
重復畸形是肢體、手或手指重復發生的畸形,也是肢體數目增多的結果,發生在手指、足趾的重復畸形又稱為多指(趾)畸形。多指(趾)畸形多為顯性遺傳,出生后逐漸生長。足部畸形趾多為單發,贅趾多發生在第5趾或拇趾外側,生于內側者少見。有時贅趾于正常趾相連或部分相連,可有或無趾蹼。我科于2015-03-10收治有
脛骨外側開放楔形截骨術治療膝外翻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40歲,因“右膝關節疼痛6周余”入院,既往無重大內科病史。查體:右膝關節外翻畸形,右膝無腫脹,右下肢肌肉無萎縮,膚溫膚色正常,外側關節間隙壓痛(+),麥氏征(+),前抽屜試驗(-),側方應力試驗(+-),雙下肢肌力、肌張力正常,活動度0°~125°。輔助檢查:外院MRI:膝關節外
改良截骨法治療內翻畸形膝骨性關節炎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女,69歲。主訴為雙膝關節疼痛10年,加重伴活動受限2個月。患者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膝關節疼痛,與活動相關,休息可緩解,無夜間痛。曾多次于外院行口服藥、熱敷等保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癥狀逐漸加重,近2個月前疼痛加重,伴活動受限。下蹲、上下樓困難,步行小于500m。入院后進行詳細的體格檢
“蚌殼狀”截骨術治療股骨干骨折術后畸形愈合再骨折診...
“蚌殼狀”截骨術治療股骨干骨折術后畸形愈合再骨折診療分析臨床資料患者,男,61歲,35年前因右股骨干骨折在外院手術治療,術后于當地醫院復查提示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內固定存留,患者長期跛行。入院前16天患者在路邊走路時滑倒摔傷,當即感右大腿疼痛,被急送往當地縣醫院行X線檢查提示:右股骨干骨質續性中斷,右
Apert綜合征腭裂整復術病例報告
Apert綜合征又稱尖頭并指(趾)綜合征I型,該疾病是一種以顱骨縫早閉、眼外突、面中部畸形,尖頭及對稱性并指(趾)為特點的綜合征。該疾病由法國神經病理學家Apert于1906年首次系統報道而得名。發病率為1/160000,自Apert醫生報道以來,該疾病報道逐漸增多,但因該疾病的治療方案復雜,需要多
一例短指短趾病例分析
短指(趾)畸形是因指(趾)骨和或掌(跖)骨發育障礙導致的以手指/腳趾短小為特征的肢體畸形,可作為一種疾病單獨出現,也可作為某些復雜綜合征表現之一,臨床上較為少見,其臨床表型多樣,目前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案。現報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收治1例短指(趾)畸形患兒,從臨床表現、X線影像及治療方面進行
一例先天性口底舌腭粘連開口受限伴舌發育不良病例分析
先天性開口受限伴舌腭粘連舌發育不良病例發病率極低。該類疾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現就一例口底舌腭粘連開口受限伴舌發育不良的病例診治情況報告如下。?患者男性,出生14?d,因出生后無法張口、無法進食就診。患者足月順產,出生體質量3250?g,父親40歲,母親37歲,母親妊娠史孕4產2,患者為第2胎,
一例足部骨軟組織缺損病例分析
我們收治1例左足皮膚軟組織、跟骨、足底外側動脈以及足底外側皮神經節段性缺損患者,應用股前外側穿支皮瓣橋接旋髂淺動脈蒂髂骨與皮神經復合組織瓣重建,取得較為滿意效果。?一、臨床資料?患者男,17歲,因車禍傷及左足、左手,疼痛、流血3 h入院。檢查:左足內側10 cm斜行開放傷口,舟骨脫出,內踝下有搏動性
雙足部凍傷壞死合并感染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48歲【主訴】雙足部陳傷后發黑壞死,左小腿背側鋼板外露4個月【現病史】該患者于2017年3月份因智力障礙外出迷路導致凍傷雙足部,未給予特殊處置,雙足趾發黑已壞死,腫脹明顯,界限清楚,左小腿外側中下1/3處可見縱行鋼板外露,創周可見少許分泌物,未給予特殊處置,今為進一步治療,急來我院就
一期截骨矯形內固定聯合導航引導下全膝關節置換...2
討論全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晚期膝骨關節炎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畸形不嚴重的病例,應用常規手術方式和器械可以達到矯形目的。而對于合并關節外畸形的病例處理相對困難。當關節外畸形較輕,可以通過關節內代償性截骨和軟組織平衡來達到矯形目的。而當關節外畸形較嚴重,可能需要通過關節外截骨聯合關節置換來進行治療。膝
尺骨遠端截骨治療老年性腕關節畸形愈合
腕關節畸形愈合常出現在橈骨遠端骨折復位不佳未進行及時糾正的患者,常見于老年人,患者出現腕關節畸形愈合后,主要的臨床癥狀以腕關節的活動受限及關節活動時疼痛為主,嚴重的患者腕關節活動度(包括屈伸、內外展)幾乎消失,僵硬的腕關節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治療方案有很多,對于年紀
內側柱延長聯合跟骰關節融合治療跖內收型外翻病例報告
跖內收型外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外翻,外翻畸形伴有前足的內收偏移(跖內收)。以往手術方式有跖骨遠端截骨、跖骨基底截骨、跖跗關節融合術、跗骨截骨等。本文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1醫院骨二科收治的1例跖內收型外翻患者,患者疼痛部位集中在足背外側,利用利多卡因在跟骰關節部進行診斷性封閉實驗,發現患者行走疼痛明
Freiberg病的研究現狀
??? Freiberg病,又稱跖骨頭無菌性壞死或跖骨頭骨軟骨病,由Freiberg于1914年首次報道6例第二跖骨頭“梗死”的病例后命名。其共同病理變化包括跖骨頭扁平、塌陷,繼而發生跖趾關節的退行性變,并最終演變為跖趾關節骨關節病,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受累的跖趾關節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由于Fre
Lapidus術式結合Reverdin術式治療重度外翻病例分析
近年來,中老年患者足病發病率日益增高,其中尤以重度外翻治療難度較大。近期,唐山市第二醫院足踝外科聯合Lapidus術式和Reverdin術式治療女性重度外翻1例,短期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病歷資料患者女性,53歲,農民。以“雙側趾向外側偏斜10年,伴行走疼痛,腫脹2年,加重1年”入院。查體:雙足第1
化膿性膝關節炎后遺癥繼發嚴重膝外翻行全膝關節置換...
化膿性膝關節炎后遺癥繼發嚴重膝外翻行全膝關節置換術診療分析膝外翻指膝關節向外翻轉,股骨關節面向外傾斜,站立時雙踝不能并攏的膝關節周圍畸形。常見的病因包括佝僂病、外傷、炎癥、腫瘤、先天性發育缺陷等。患者常伴有股骨外髁發育不良、脛骨外側平臺缺損、膝關節外側韌帶復合體攣縮等改變,行全膝關節置換術(TKA)
骨肥大靜脈曲張性痣綜合征病例分析
1臨床資料 ?患者女,50 歲,雙下肢紅斑 44 年,出現增生性 皮疹 1 年。患者 6 歲時發現雙下肢出現紅斑,未予 重視,隨著年齡增長左下肢逐漸較右下肢粗大。1 年前患者左下肢出現增生性皮疹,逐漸增多、增大, 部分破潰,伴有疼痛,觸之易出血; 曾在外院就診治 療,好轉不明顯,遂至本院就診
Ponte截骨矯正胸腰椎Kümmell病后凸畸形病例分析2
Ponte截骨術? ??多節段Ponte截骨矯形手術方式通過后路廣泛松解,長節段采用椎弓根釘棒系統來完成固定,可有效矯正后胸椎后凸畸形,但也可能引起醫源性平背綜合征。在當前的已有研究當中發現,采用椎弓根釘棒系統能夠讓胸椎的生理性后凸情況得到比較好的維持。有研究學者特意分析了采用Ponte截骨矯正手術
Ponte截骨矯正胸腰椎Kümmell病后凸畸形病例分析1
Kümmell疾病患者多出現椎體進行性畸形和塌陷情況,因此疼痛很難緩解,治療上需要讓脊柱矢狀面重新平衡,以有效維持脊柱自身生物力學。Ponte截骨手術是一種可以在脊柱后路椎體間骨性結構完成部分切除以及松解的手術,通過輔助加壓的方式,對脊柱的矢狀面曲度和平衡情況進行調整,讓胸腰段后凸畸形問題得到解決。
成人先天性上尺橈關節融合截骨矯形病例分析
先天性上尺橈關節融合是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骨骼畸形,由Sandifort在1793年首次報道,該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橈骨和尺骨的近端相互融合,前臂固定于旋前位,不能旋后,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由于該疾病的患者大多數在兒童期就已經開始接受治療,目前的文獻均為針對兒童而報道,成人的先天性上尺橈關節融合截骨矯形尚未
兩例復雜牙牙槽骨骨性黏連的正畸正頜聯合診療分析
當牙齒受到創傷或者在某些先天性因素的作用下,牙骨質與牙槽骨直接融合在一起,牙齒正常的牙周膜系統被一種“骨橋”所代替,而由牙周系統中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介導的牙齒正常的生理性運動發生障礙,進而導致牙-牙槽骨骨性黏連的發生,臨床主要表現為牙齒萌出異常、牙齒的埋伏阻生及正畸移動困難。乳牙及恒牙均可累及,嚴重
先天性無痛無汗癥病例分析
先天性無痛無汗癥(CIPA)是一種以無汗和痛溫覺缺失為主要特征的罕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常被稱為IV型遺傳性感覺和自主神經病。其病因是1號染色體上負責編碼神經生長因子的酪氨酸激酶受體的TRKA基因異常。該類患者出生就有癥狀并累及全身,影像學檢查常見骨折、關節畸形并脫位、骨髓炎、肢端骨質溶解、生長發
第2跖趾關節痛風性關節炎并發先天性短指(趾)畸形...
第2跖趾關節痛風性關節炎并發先天性短指(趾)畸形病例報告痛風是尿酸代謝障礙、尿酸鹽在體內沉積所引發的一組癥候群,包括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和多部位的痛風石等。國內外的報道均顯示: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痛風患者多為中老年男性,急性單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早期臨床表現,首發多在第1跖趾關節。典型臨床
先天性無牙頜患者的正頜外科治療與分析
?先天性無牙頜患者常伴有嚴重的頜面部發育異常,常見癥狀為面中份發育不足,上頜后縮伴或不伴下頜前突。患者無法進行義齒修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交往,使患者產生自卑心理。?無牙頜狀態增加了正頜外科的手術難度,一是術中中間牙合板和最終牙合板難以固位,無法取得正確的上下頜相對于顱底的關系,二是垂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