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手術模擬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侏儒癥合并...
三維手術模擬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侏儒癥合并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病例報告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股骨頭和髖臼的發育異常、髖關節半脫位以及髖關節脫位等。由于股骨髓腔形態異常、髖臼骨質缺損及髖臼旋轉中心改變導致雙下肢不等長以及髖關節周圍軟組織不平衡等因素,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HA)難度較大。發育成熟后身高<130CM或者比同性別、同齡身高低于兩個標準差(-SD)的兒童,稱為侏儒癥。侏儒癥患者由于先天發育異常,股骨長度、髓腔形態及髖臼形態與正常人差異較大進一步加大了手術難度。國內外對侏儒癥合并DDH行THA的報告較為少見。本文報告1例侏儒癥合并DDH行THA病例,從術前影像學檢查、術前設計及手術方式等方面為今后此類患者治療提供參考。病歷資料患者,女,42歲,身高128CM,體重35kg。因雙髖部疼痛伴活動受限13年加重2個月余入院。患者自述1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髖部疼痛伴活動受限,右側較左側重,無發熱,......閱讀全文
三維手術模擬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侏儒癥合并...
三維手術模擬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侏儒癥合并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病例報告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股骨頭和髖臼的發育異常、髖關節半脫位以及髖關節脫位等。由于股骨髓腔形態異常、髖臼骨質缺損及髖臼旋轉中心改變導致雙下肢不等長以及髖關節周圍軟組織不平衡等因素,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3D打印技術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CroweⅣ型髖關節...
3-D打印技術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CroweⅣ型髖關節發育不良合并股骨近段畸形病例報告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合并的股骨近段畸形,大多為兒童時期行截骨矯形術所致。此類患者在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時,往往需要使用特定假體及特殊截骨方法,存在手術難度大、療效不確切、并發癥發生率高等問題。2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脫位病例報告
臨床資料患者,女,68歲,18年前因右髖關節發育不良,在本市某醫院行右髖關節融合術。術后髖關節外展及屈髖活動受限伴跛行,由于髖關節強直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再次入院。入院體檢:右髖關節內翻僵直畸形,右腹股溝中點壓痛,4字征(+),右下肢短縮4CM,末稍血運、感覺良好。骨盆平片顯示:右髖關節先天發育不良呈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并髖關節骨關...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并髖關節骨關節炎病例報告病例介紹患者男,70歲。因左髖部疼痛活動受限、跛行20年,加重1年于2015年10月入院。24年前曾因左髖部骨折行保守治療,具體不詳。入院檢查:左髖關節活動受限,屈曲90°、后伸10°、外展20°、內收10°、內旋5°、外旋15°,4字試驗
CroweⅣ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
CroweⅣ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例報告成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是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HA)的主要適應證之一。DDH解剖結構畸形,以CroweⅣ型的高脫位DDH尤為嚴重,其高脫位的假關節、發育不良的真臼、骨量的不足、下肢長度的不等都為THA手術帶來挑戰,術中骨折、血
一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壞疽性膿皮病病例分析
病例介紹?患者 男,65 歲。因雙髖疼痛1 年余,摔倒致左髖疼痛加重伴活動受限1 周于2015 年9 月入院。3 年前因右側內踝皮膚擦傷遷延不愈出現潰瘍,于外院反復清創并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無好轉,經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為壞疽性膿皮病,予以醋酸潑尼松治療2 個月后潰瘍愈合。?入院檢查:左下肢外旋45°,
兩例3D打印墊塊重建復雜髖臼骨缺損病例報告
臨床資料病例1患者女性,65歲,18年前因左髖疾病在外院行左髖人工關節置換術,13年前開始出現左側髖關節疼痛,無外傷,疼痛一般,間歇性發病,活動行走時癥狀加重,休息臥床時癥狀減輕。近1個月來,患者因髖關節持續性疼痛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關節外科門診就診。體格檢查:左側髖關節屈曲攣縮畸形,左髖部外側見一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嚴重髖關節畸形伴骨盆嚴重傾斜...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嚴重髖關節畸形伴骨盆嚴重傾斜診療分析髖關節疾患晚期常合并髖關節畸形、關節活動障礙等并發癥,同時逐漸導致骨盆嚴重畸形、髖關節強直等,長期行走姿勢異常而致脊柱嚴重側彎。本病常以單側病變為主,少數情況下出現雙側病變,發病機理為髖關節畸形、代償性骨盆傾斜(肢體短縮所致)、腰椎嚴重側彎,同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脊髓癆性夏科氏髖關節病病例報告
臨床資料45歲男性患者,因右髖關節間歇性疼痛1年,摔倒后疼痛加重伴行走困難2周入院。既往史:2年前曾因“潛伏梅毒”行規范抗生素治療。否認糖尿病、結核病病史,否認冶游史。查體:跛行步態,全身無皮疹,右下肢短縮外旋畸形,右髖部輕度腫脹,局部無瘢痕、竇道,右腹股溝中點、大轉子輕度壓痛,右側髖關節被動活動范
三維手術模擬輔助肱骨楔形截骨術治療肘內翻診療分析
正常人群當肘關節完全伸直時,前臂會相對于肱骨外展15°~20°,稱為提攜角,提攜角減小稱為肘內翻。肘關節內翻時前臂向內發生旋轉,從而產生了肘關節外觀和正常解剖關系的改變。<10°的內翻畸形隨年齡增大,骨折塑形,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自行糾正,對肘關節功能影響不大,可不考慮手術。內翻角度>10°的畸形,自
3D打印技術在髖臼骨缺損全髖翻修術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關節假體材料與設計的不斷革新,初次髖關節置換數量迅速增長,隨之而來的髖關節翻修術也與日俱增。髖關節翻修的常見原因包括假體無菌性松動、感染、聚乙烯內襯磨損、骨溶解、假體周圍骨折等。在髖關節翻修術中,骨缺損的處理可謂是最具挑戰性的難題。骨缺損以髖臼側多見,髖臼側骨性結構缺失
一例3D打印技術在復雜型髖臼假體翻修術中的應用
臨床資料患者,男,63歲,10年前因左髖關節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在我院行左側人工全髖置換手術,術后恢復滿意,正常參加農村重體力勞動。近2年出現左髖疼痛、跛行,并進行性加重。左下肢短縮4CM左右,左髖外展、外旋及屈曲功能均明顯受限,肢端血管、神經功能均正常。右髖關節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肢體短縮,一
股骨頸骨折臨床路徑
? 一、股骨頸骨折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股骨頸骨折(ICD-10:S72.00)??? 行髖關節置換術(ICD-9-CM-3:81.51-81.5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外科學(
5G通信技術遠程指導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分析
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通信技術,具有傳輸快、延遲低、成本低等特點,在遠程醫療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019年6月—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骨科利用5G通信技術遠程指導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2例。報告如下。病例資料例1? ??患者 女,39歲。雙髖關節間斷性疼痛伴活動受限36年余,
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患者行全髖關節置換術麻醉處理
?1.病例?女性,58歲,因摔傷后致左股骨頸骨折1w入院。既往患“風心病,房顫”,17年前因"腦梗塞"致左側肢體不全癱,肌力Ⅲ級;7年前行“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置換術”,術畢持續口服華法林至入院前。?入院時心功能評估為Ⅲ級。入院后停華法林,予左下肢牽引術。查體:雙下肢無腫脹、皮膚無瘀斑,雙肺散在哮鳴音,
全髖關節置換聯合對側人工關節翻修術治療強直性脊柱...
全髖關節置換聯合對側人工關節翻修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雙側髖關節病變病例分析強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其病程特點為無菌性慢性進行性炎癥,主要表現為骶髂關節及脊柱椎間關節炎癥,并可累及外周關節,以非對稱性下肢大關節多見,髖關節受累后常出現關節強直,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致殘。發病時間早、
髖關節骨關節炎臨床路徑
? 一、髖關節骨關節炎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髖關節骨關節炎(原發性或繼發性)(ICD-10:M16)??? 行全髖關節置換術(ICD-9-CM-3:81.5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常規-骨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淺談日間全髖關節置換術圍術期管理
日間手術是指患者入院、手術和出院在24h內完成的手術,特殊病情不超過48h,且不包括門診手術。近年來,國家逐步重視這一高效益診療模式。我國髖關節置換術逐年增多,隨著外科與麻醉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加速術后康復理念的普及,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成為現實。全髖關節置換日間手術已在國外普遍開展,但國內未見相關文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折診療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56歲,因不慎扭傷致左大腿疼痛伴活動受限1d于2018年1月21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右側Ⅳ期,左側Ⅱ期,在我科行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2年前因左髖部疼痛活動受限再次住院,左側髖部MRI提示:左股骨頭缺血性壞死Ⅲ期。遂在我科行左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區病灶清除+鉭棒植入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陶瓷頭碎裂翻修病例報告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在骨科臨床工作中較為常見,手術的目的是減輕患者髖關節病痛、恢復其關節功能。現階段關節假體的選擇主要有陶瓷對陶瓷、金屬對聚乙烯、金屬對金屬、陶瓷對聚乙烯等幾種。陶瓷假體在抗磨損、生物組織相容性和強度方面均顯示出更多優勢。但陶瓷假體因其脆性大,存在關節部異響、假體碎裂的并發癥可能,特別
全髖關節置換術中動脈損傷病例分析
全髖關節置換術(THA)中動脈損傷較罕見,相關報道較少,但是后果嚴重,處理不當甚至危機生命。現報道1例經后外側入路THA術中旋股內側動脈損傷病例,并對相關文獻回顧分析,總結經驗教訓。臨床資料患者,男性,45歲,因強直性脊柱炎性髖關節炎于2020年11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THA,因關節僵硬,術中松解股
全髖置換術概述
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目前最成功的整形外科手術之一。對于因各種病癥而患有髖部疼痛的患者,THA可以緩解疼痛,恢復功能,并可以改善生活質量。適應癥全髖關節置換術(THA)適用于髖關節惡化的保守治療或既往手術治療選擇失敗且持續存在持續性衰弱性疼痛并且日常生活活動顯著減少的患者。即使在沒有劇烈疼痛的情
陳舊性股骨頸骨折合并運動神經元病病例分析
骨折">股骨頸骨折患者常合并基礎疾病,如骨質疏松、高血壓、糖尿病等,但合并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患者在臨床中相對少見。筆者回顧性分析于2016-11-26診治的1例陳舊性股骨頸骨折合并運動神經元病,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獲得良好療效,報道如下。病例報道患者,女,53歲,因摔傷致右髖部疼痛伴活動受限50
髖關節發育不良臨床路徑
? 一、髖關節發育不良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髖關節發育不良繼發骨關節炎或髖關節高位脫位(ICD-10:M16.2/M16.3)??? 行全髖關節置換術(ICD-9-CM-3:81.5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常規-骨科學分冊》(中華醫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嚴重骨吸收翻修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女,56歲,20年前因右髖關節發育不良于外院行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2019年5月出現右髖部疼痛,經門診查體閱片診斷為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假體松動。收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關節骨科,擬行右側全髖關節翻修術。術前髖關節正位X線片顯示(見圖1A):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髖臼上部局部骨質密度
一例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尿失禁病例分析
患者,女,81歲,因急性尿失禁、血尿和趾骨上疼痛到初級保健機構就診。患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不盡和急迫性尿失禁。體格檢查中,觸及右側腹部腫塊。患者進行了腹部和骨盆CT掃描。結果顯示始于右髖延伸至右半盆骨的大面積囊性積液(圖1,2)。病變體積足以取代右側輸尿管和膀胱,導致輕度水腫、腎積水和膀胱壁增厚(
人工肩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護理
? 人工肩關節置換術適用于肱骨頭缺血性壞死、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肩關節腫瘤、嚴重創傷性關節炎。隨著手術技巧的不斷改進和肩關節假體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工肩關節置換已成為保守治療無效的嚴重肩關節疾患的常用有效手段。肩關節置換的術后護理直接影響到肩關節置換術后功能的恢復,2008年至2010年我科共收治2
雙側骨性強直髖合并單側股骨近端骨折病例分析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體表現為關節慢性炎癥,最終導致關節骨性強直,該病主要累及脊柱關節突關節和骶髂關節等部位,此外受累最多的是髖關節。強直性脊柱炎并髖關節損傷情況受到臨床重視,文獻報道其在強直性脊柱炎人群中發病率為30%~50%。髖關節完全骨性強直一般發生在強直性脊柱炎晚期,其發
手術治療特發性股骨頭壞死的概述
(1)保留股骨頭的治療 ①鉆孔減壓 主要用于早期無關節面塌陷的病人,是治療股骨頭壞死最簡單的手術方法。作用機制是降低骨內壓,促進靜脈回流。解除滋養血管痙攣,使新生血管能順骨孔長入缺血區。 ②植骨術 因植骨前需先鉆孔,故又稱鉆孔減壓植骨術。其作用機制是:鉆孔減壓;植骨提供機械支撐;帶肌蒂骨移植
髖關節置換數字模型使假體植入精確且正確
周一新團隊探索的新算法可以根據患者站立、坐位乃至蹲位等不同姿態下骨盆傾斜角的變化、關節活動度等綜合因素,為每位患者計算出一個功能最優且最安全的目標值,形成個性化的“患者特異性假體安全區”,更精準地指導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