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腸血管畸形的保健護理介紹
1、飲食保健 具體飲食建議需要根據癥狀咨詢醫生,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面而均衡。 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戒除煙酒,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預防護理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閱讀全文
小腸重復畸形的診斷
患兒多因腸梗阻、消化道出血或腹膜炎來就診。患兒反復腹痛、便血、腹部包塊或原因不明的腸梗阻考慮腸道重復畸形。鋇餐檢查或鋇劑灌腸可顯示腸腔有鋇劑充盈缺損,或腸壁有受壓切跡。有時鋇劑進入異常囊腔,顯示其形狀、部位和范圍,正常腸管受壓移位。B超也能判斷重復畸形的部位、大小和性質,了解囊腫內有無分泌物充盈
小腸憩室疝的預防和護理介紹
一、預防 1.保持適當規律的運動,預防腹壁強度降低。 2.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防止腹內壓過度增高。 3.一旦發現及時就診,防止其進一步發展出現嵌頓或絞窄。 二、護理 1.臥床休息,減小腹內壓,盡量避免咳嗽,小兒應防止哭鬧,不可用力排便,必要時予以藥物幫助排便。 2.應用適當抗生素預防
關于先天性輸卵管堵塞的護理保健介紹
1、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經常熬夜、喝酒、攝取過量咖啡因、吸煙、吸食毒品都會影響生育,造成輸卵管堵塞。 2、注意性生活衛生:性生活時應注意自己及性伙伴的個人衛生,防止病菌感染等。 3、注意飲食:吃對卵巢功能調節有益的食品,如鴿蛋、烏賊、章魚、鵪鶉、烏骨雞、海參、海馬、燕窩等。提升營養,抵抗力增
關于小兒硬化性膽管炎的保健護理介紹
1、飲食保健 飲食中減少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含量,供給中鏈三酰甘油、亞麻油酸鹽,增加糖、蛋白質含量(肝性腦病例外),適當限制鈉的攝入,晚期病例可供給要素(essential)飲食。 2、預防護理 對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主要是做好遺傳病咨詢工作,繼發性膽管炎應積極防治各種細菌、病毒感染性疾病,
關于老年人泌尿系結石的護理保健介紹
一、飲食保健 控制動物蛋白和糖的攝入。 二、預防護理 1.應多飲水,稀釋尿液。 2.鼓勵老年人適當活動,以免骨骼脫鈣。 3.控制動物蛋白和糖的攝入。
關于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的檢查方式介紹
MRI(磁共振)檢查具有重要作用。髓內的病灶可通過T1加權影像上的流空征加以區別。在T2加權像上于脊髓內常有異常信號出現,脊髓周圍的流空征提示脊髓周邊靜脈叢曲張。有髓內出血時,可見T1W1、T2W1高信號。脊髓動脈造影對確定髓內病變的范圍及性質更具重要作用,尤其是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對
關于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檢查方式介紹
1.MRI(磁共振)檢查 脊髓MRI顯病變位于脊髓后方、側方,矢狀位病變呈梭形,長軸與脊髓平行,脊髓背側見條帶狀高信號影,脊髓階段性水腫、變性范圍超過5個節段,脊髓周圍可見低信號的血液留空影。增強掃描:矢狀位見脊髓后方串珠狀高信號迂曲血管影,冠狀位可見迂曲血管位于脊髓后方。 2.CTM(脊髓
小腸重復畸形的發病機制
小腸重復畸形具有發育正常的消化道組織結構。大多數畸形與所依附的主腸管融合成一共同的肌壁,享有共同的漿膜、腸系膜和血液供應,但具有獨立、相互分隔或有交通的黏膜腔。少數畸形有單獨的系膜和血管支。小腸重復畸形腔內多襯以主腸管的腸黏膜,20%~35%為異位消化道黏膜或呼吸道黏膜。異位黏膜中以胃黏膜最多見
脊髓血管畸形的基本介紹
脊髓血管畸形是指脊髓血管先天發育異常形成的血管病變。它不包括脊髓血管母細胞瘤(血管網狀細胞瘤)等血管性腫瘤。脊髓血管畸形占脊髓腫瘤的少部分。硬脊膜動、靜脈瘺(AVF)患者中,大多數為男性,發病在40歲以上;而硬脊膜下血管畸形,男女有相似的發病率,10~30歲為發病高峰。
房顫的護理保健方法
核心提示: 隨著現在社會節奏加快,人們面對巨大的工作和學習壓力,對自己的心理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會造成心房顫動,平時注重日常的飲食是十分有必要的,飲食上盡量做到以清淡食物為主,不要偏食也不要暴飲暴食,同時應該少吃一些動物的脂肪。 隨著現在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面
關于咽血管畸形的病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因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低落或缺乏,使陰道抵抗力降低,便于細菌侵入繁殖引起炎癥病變。營養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缺乏,可能與本病的發病有關。
關于腸道血管畸形的病因分析
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好發于空腸、盲腸及右半結腸,兒童、青壯年血管畸形以空回腸多見,而中老年血管畸形以結腸、尤其以右半結腸多見。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消化道出血和繼發性貧血。
關于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的護理介紹
1.所有獲得許可自行給藥按需治療的患者自我給藥。 2.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及時解答患者疑問減少患者恐懼心理,讓患者保持樂觀心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注意飲食,忌食辛辣、魚腥、海味等刺激性食物。 4.家庭護理可降低遺傳性血管性疾病發作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一旦發生了呼吸道水腫,一
關于經皮肺血管介入治療的術后護理介紹
1.植入支架后,行肺動脈造影進行復查。 2.術后24小時內給予抗生素,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3. 隨訪6個月中給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療。
關于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的檢查介紹
1.頭部CT及CT血管成像 可明確發現血腫,并且初步判斷血管畸形的類型。 2.頭部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顯示畸形血管及其與周圍腦組織的關系,還可區別出血與鈣化。 3.腦血管造影 除海綿狀血管瘤外,是診斷其他血管畸形的最可靠和主要的診斷方法,稱之為金標準。 4.頭顱平片 可顯示顱內
關于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的基本介紹
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又稱腦血管畸形(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腦血管瘤,是指腦血管發育障礙引起的腦局部血管數量和結構異常,并且對正常的腦血流產生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①動靜脈畸形。 ②海綿狀血管瘤。 ③毛細血管擴張。 ④靜脈畸形。
血管性頭痛的護理介紹
1.合理安排好工作與休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不過勞,不長時間工作。頭痛患者應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大起大落,消除緊張、焦慮、煩悶等不良情緒。 2.當血管性頭痛發作時,要自我觀察頭痛規律,最好記錄每次頭痛的時間、程度、性質,同時注意頭痛時是否有嘔吐、惡心、視力降低、肢體抽搐等癥狀。必要時去醫院檢
小腸重復畸形的并發癥
1、呼吸道癥狀 胸腹腔重復畸形除腹部癥狀以外,可同時出現呼吸道或縱隔受壓的癥狀。有時以表現胸腔癥狀為主,病兒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發紺、縱隔移位。易被誤診為肺炎或縱隔腫瘤。 2、腸扭轉 由于重復腸管的重力作用及被拉長的腸系膜扭轉,可出現急性、完全性、絞窄性腸梗阻癥狀及體征。多發生于新生兒及嬰幼兒
小腸重復畸形的臨床表現
小腸重復畸形因病理解剖特點、所在部位、病理形態、范圍大小、是否與腸道相通、有無并發癥等復雜因素,臨床癥狀變異很大。癥狀可出現在任何年齡,60%~83%于2歲以內發病,不少病例出生1個月內出現癥狀。少數病例無癥狀,僅在其他疾病行剖腹手術時發現。 1、腸梗阻 常為與主腸管不交通的囊腫型重復畸形臨床
治療脊髓血管畸形的相關介紹
目前外科治療脊髓血管畸形的方法有:血管內栓塞術、病灶切除術、供血動脈結扎術和椎板切除減壓術。由于血管內栓塞術水平的提高和廣泛應用,目前越來越多的血管畸形患者可通過血管內栓塞術而達到治愈目的。對于急性出血的病例應該行急性減壓、清除血腫,防止脊髓因為血腫壓迫變性、壞死,以利于進一步處理。 1.
治療腸道血管畸形的相關介紹
無癥狀的血管畸形無需治療,對于有出血的患者,常規治療與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療相同。此外,還可行內鏡下治療、手術治療、導管治療及激素療法。 1.內鏡下治療 對于內鏡可以到達的部位可以行內鏡下電凝、激光及注射硬化劑等治療。 2.手術治療 僅適用于內鏡下治療多次而無效的出血患者,以及危及生命的
腦血管畸形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平片 顯示腦膜中動脈迂曲變寬,提示畸形血管可能。 2.頭部CT 可發現血腫及提供畸形血管的可能性。 3.頭部磁共振 優于CT,不僅能顯示畸形血管及其與周圍腦組織的關系,還可區別出血與鈣化。 4.腦血管造影 是本病最可靠和主要的診斷方法,并能行血管內介入治療。
關于小兒腦血管畸形的病因分析
腦動靜脈畸形最常發生在兩個部位:即大腦大靜脈及大腦半球靜脈。大腦大靜脈位于胼胝體壓部的下后方,由左右大腦內靜脈匯合而成,是一條短粗、壁薄且較脆弱的靜脈主干,走行方向由前到后,最終注入下矢狀竇,續入直竇。大腦大靜脈的動靜脈畸形是指大腦后動脈或小腦上動脈與大腦大靜脈發生了靜脈瘺,使動脈血直接流入靜脈
關于小兒周期性低血鉀性麻痹的保健護理介紹
一、飲食保健 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 二、預防護理 1.避免誘因 應盡量避免發作誘因,如受寒,運動過度等。 2.服用氯化鉀 每晚睡前服用一次氯化鉀可預防發作。
小兒腦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介紹
1.腦血管出血 最常見于顱腦外傷、產傷,有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白血病、腦腫瘤以及獲得性遲發性維生素K缺乏癥等,均可并發腦血管出血。臨床起病急,出現驚厥、昏迷癱瘓、頸硬以及顱內高壓癥狀體征。腰穿腦脊液呈均勻紅色,壓力增高,含新鮮紅細胞,數小時后出現皺縮紅細胞。易并發海馬溝回
治療小兒腦血管畸形的方法介紹
治療方面可分為非手術和手術兩種方法。 1.非手術療法 對腦部深在的血管畸形病情危重者手術困難或一時不能立即手術者,可進行積極內科治療。特別是蛛網膜下腔出血者,應絕對臥床休息至少4周。對精神煩躁患兒應選用適量鎮靜藥。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以控制腦水腫。癲癇發作常為出血前相當長時間的一種主要臨床征
關于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的病因分析
為髓內動靜脈畸形,屬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種,分為Ⅱ型(球狀血管畸形)和Ⅲ型(未成熟型或廣泛血管畸形)。 病因不明,動靜脈團位于脊髓內,有多支供血動脈包括脊髓髓質動脈、中央溝動脈、脊髓后外側動脈,以及多條引流靜脈。按病理形態動靜脈畸形分球型和幼稚型,前者呈球形,其內無正常脊髓組織,后者呈團塊狀,其內
關于強脊炎的護理介紹
強脊炎患者的姿態護理直接決定著病人的關節功能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恢復。除了急性期和嚴重期出現劇烈疼痛外,強脊炎患者應堅持進行姿態的矯正和關節功能的鍛煉。患者在行走和站立時,均應盡力保持正常的姿態,病人應做到坐姿要正,站立要直,切不可為了避免腰背疼痛或疲勞而隨彎就彎,怎樣舒服怎樣做,這樣長期下去就可加
關于小腸瘺的基本介紹
小腸外瘺是指穿破腹壁與外界相通的腸瘺,以往多因為腹部創傷引起。近年來由于腹部手術范圍的擴大、病情的復雜、手術難度的增加以及圍術期的放療、化療等應用,小腸瘺70%~90%系醫源性的,即手術引起的。20世紀60年代其病死率為50%~60%,以后治愈率逐步提高,迄今各治療中心的治愈率已達80%~90%
關于小腸瘺的預后介紹
小腸外瘺的死亡率為10%~20%,在其預后因素中,患者的年齡、腸外瘺的病因、腹腔感染、瘺口的部位和數目、腸液引流量的多少均是影響其預后的因素。如70歲以上的小腸外瘺死亡率達62%;高流量瘺的死亡率超過20%;多發瘺的死亡率高于單發瘺;正常腸段的腸瘺死亡率不足20%,而病例腸段可達48%,放射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