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DNA測序技術的操作
成功地使用銀染測序系統需要對提供的操作方法進行仔細考慮。銀染不如放射性檢測法靈敏,而需要更多的模板量,此外,也不可能通過延長X-光膠片曝光時間的方法增加信號強度。因此,請使用推薦的DNA模板量, 每次均使用所提供的對照檢查系統的可靠性,并且注意如下幾點: (1) DNA的濃度和純度必須經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或熒光法測定, 樣品應與已知量DNA一起電泳。 (2) 分光光度法對于很多DNA提取物包括質粒小量制備來說,并不能給出一個可信的DNA濃度估計,混雜的染色體DNA、蛋白、RNA、有機物及無機化合物均可能有260 nm光吸收。因此,分光光度法常常錯誤地高估DNA濃度。(3) DNA制備過程中用核糖核酸酶處理所產生核糖核苷酸,雖然它們在電泳后DNA樣品的前面,并不能觀察到,但它們仍會有260nm光吸收。......閱讀全文
概述DNA測序技術的操作
成功地使用銀染測序系統需要對提供的操作方法進行仔細考慮。銀染不如放射性檢測法靈敏,而需要更多的模板量,此外,也不可能通過延長X-光膠片曝光時間的方法增加信號強度。因此,請使用推薦的DNA模板量, 每次均使用所提供的對照檢查系統的可靠性,并且注意如下幾點: (1) DNA的濃度和純度必須經過瓊脂
關于DNA測序技術的概述
人類基因組這部由A、T、G、C四個字母組成的卷帙浩繁的生命天書如同一座寶庫,保藏著幾千年來人們迫切想知道的秘密,DNA測序技術就好似“芝麻開門”這樣的咒語,是我們打開寶庫的金鑰匙。世界上第一個測定DNA序列的方法是由英國生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爾發明的。自此DNA測序的速度就一直呈加速態勢。20
DNA測序技術操作的注意事項
1、測序所用模板DNA的量一般按下面要求加入: 模板種類/長度 模板量 200bp (PCR產物) 16ng(120fmol) 3000-5000bp(超螺旋質粒DNA) 4mg (2pmol) 48000bp(λ,粘粒DNA) 1mg(31fmol) 由于超螺旋質粒產生的信號比松弛
DNA測序的測序技術
高通量測序技術(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稱“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以能一次并行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和一般讀長較短等為標志。根據發展歷史、影響力、測序原理和技術不同等,主要有以
DNA測序技術的測序原理
化學修飾法測序原理化學試劑處理末段DNA片段,造成堿基的特異性切割,產生一組具有各種不同長度的DNA鏈的反應混合物,經凝膠電泳分離。化學切割反應:包括堿基的修飾,修飾的堿基從其糖環上轉移出去在失去堿基的糖環處DNA斷裂。Sanger法測序的原理就是利用一種DNA聚合酶來延伸結合在待定序列模板上的引物
DNA測序技術的測序規律
生成互相獨立的若干組帶放射性標記的寡核苷酸,每組寡核苷酸都有固定的起點,但卻隨機終止于特定的一種或者多種殘基上。由于DNA上的每一個堿基出現在可變終止端的機會均等,因此上述每一組產物都是一些寡核苷酸混合物,這些寡核苷酸的長度由某一種特定堿基在原DNA全片段上的位置所決定。在可以區分長度僅差一個核苷酸
DNA測序技術
目前還有一種基于半導體芯片的新一代革命性測序技術——Ion Torrent。該技術使用了一種布滿小孔的高密度半導體芯片, 一個小孔就是一個測序反應池。當DNA聚合酶把核苷酸聚合到延伸中的DNA鏈上時,會釋放出一個氫離子,反應池中的PH發生改變,位于池下的離子感受器感受到H+離子信號,H+離子信號再直
第二代DNA測序技術的概述
DNA測序(DNA sequencing)作為一種重要的實驗技術,在生物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早在DNA雙螺旋結構(Watson and Crick,1953)被發現后不久就有人報道過DNA測序技術,但是當時的操作流程復雜,沒能形成規模。隨后在1977年Sanger發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末端終
DNA測序技術的測序的規律
生成互相獨立的若干組帶放射性標記的寡核苷酸,每組寡核苷酸都有固定的起點,但卻隨機終止于特定的一種或者多種殘基上。由于DNA上的每一個堿基出現在可變終止端的機會均等,因此上述每一組產物都是一些寡核苷酸混合物,這些寡核苷酸的長度由某一種特定堿基在原DNA全片段上的位置所決定。在可以區分長度僅差一個核苷酸
操作步驟/DNA測序儀
pcr測序反應(1) 取0.2ml的pcr管,用記號筆編號,將管插在顆粒冰中,按下表加試劑:所加試劑 測定模板管 標準對照管bigdye mix 1μl 1μl待測的質粒dna 1μl -pgem-3zf (+) 雙鏈dna - 1μl待測dna的正向引物 1μl -m13(-21)引物 - 1μl
DNA測序儀的操作步驟
醋酸鈉/乙醇法純化pcr產物 (1) 將混合物離心,將擴增產物轉移到1.5ml ep管中。 (2) 加入25μl醋酸鈉/乙醇混合液,充分振蕩,置冰上10min以沉淀dna。12 000r/min于4℃離心30 min,小心棄上清。 (3) 加70%(v/v)的乙醇50μl洗滌沉淀2次。12
DNA測序儀的操作步驟
pcr測序反應 (1) 取0.2ml的pcr管,用記號筆編號,將管插在顆粒冰中,按下表加試劑: 所加試劑 測定模板管 標準對照管 bigdye mix 1μl 1μl 待測的質粒dna 1μl - pgem-3zf (+) 雙鏈dna - 1μl 待測dna的正向引物 1μl -
DNA測序技術(非同位素銀染測序系統操作技術與T7-DNA聚...
3、質粒膜板制備:參照第一章所述的方法。(二)超螺旋質粒DNA 的堿變性:1、取4mg(約2pmol)超螺旋質粒DNA 至一eppendorf管中,加無離子水到終體積18ml。2、加2ml 2mmol/L NaOH/2mmol/L EDTA 溶液,置于室溫(25℃下)保溫5分鐘。3、加2ml 2mo
DNA測序技術的技術原理
化學修飾法測序原理化學試劑處理末段DNA片段,造成堿基的特異性切割,產生一組具有各種不同長度的DNA鏈的反應混合物,經凝膠電泳分離。化學切割反應:包括堿基的修飾,修飾的堿基從其糖環上轉移出去在失去堿基的糖環處DNA斷裂。Sanger法測序的原理就是利用一種DNA聚合酶來延伸結合在待定序列模板上的引物
第二代DNA測序技術的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如下:1、測序文庫的構建首先準備基因組,然后將DNA隨機片段化成幾百堿基或更短的小片段,并在兩頭加上特定的接頭。如果是轉錄組測序,則文庫的構建要相對麻煩些,RNA片段化之后需反轉成cDNA,然后加上接頭,或者先將RNA反轉成cDNA,然后再片段化并加上接頭。2、錨定橋接Solexa測序的反應
第二代DNA測序技術的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如下:1、測序文庫的構建首先準備基因組,然后將DNA隨機片段化成幾百堿基或更短的小片段,并在兩頭加上特定的接頭。如果是轉錄組測序,則文庫的構建要相對麻煩些,RNA片段化之后需反轉成cDNA,然后加上接頭,或者先將RNA反轉成cDNA,然后再片段化并加上接頭。2、錨定橋接Solexa測序的反應
第二代DNA測序技術的操作流程
1)測序文庫的構建(Library Construction) 首先準備基因組DNA(雖然測序公司要求樣品量要達到200ng,但是Gnome Analyzer系統所需的樣品量可低至100ng,能應用在很多樣品有限的實驗中),然后將DNA隨機片段化成幾百堿基或更短的小片段,并在兩頭加上特定的接頭
DNA的測序技術1
DNA序列的正確測定,是進行基因結構和功能分析,繪制基因圖譜、轉基因檢測等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時DNA測序技術為快速、簡捷分析蛋白序列及結構提供了工具。DNA序列測定技術是在DNA內切酶、合成酶的應用,基因克隆及亞克隆技術,高分辨率聚丙烯酰胺變性膠電泳技術等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些技術主要有三部分組
DNA測序技術的介紹
DNA測序(DNA sequencing,或譯DNA定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堿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與鳥嘌呤的(G)排列方式。快速的DNA測序方法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生物學和醫學的研究和發現。 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中,和在眾多的應用領域,如診斷,生物技術,法醫
DNA的測序技術2
一:儀器:離心機,PCR儀,高壓電泳儀, 測序槽 ,搖床 ,染色,脫色缸易生物儀器庫:http://www.ebioe.com/yp/product-list-42.html易生物試劑庫:http://www.ebioe.com/yp/product-list-43.html二:試劑:測序反應試劑
DNA的測序技術3
(二):測序膠的制備1:玻璃板的處理A,長板(不帶凹槽、反硅化處理,粘膠板) a,2N NaOH浸泡1小時以上,自來水沖洗,海綿或軟布蘸洗滌劑將板清洗干凈,自來水沖洗掉全部洗滌劑,無離子水中過三遍,晾干。b, 在1ml95%乙醇,0.5%冰乙酸中加入5μl粘合硅烷。c, 用b中所配溶液浸
DNA的測序技術4
3,染色,將膠板移至染色液中,搖床震蕩30分鐘。 4,凝膠洗滌,將染色后的膠板,放入超純水中2-3秒后,迅速取出并豎起控水,隨后把膠板放入預冷的顯影液中(用量為總量的1/2),充分震蕩,當第一批條帶后,把膠板移入預冷的另一半顯影液中,震蕩,直至全部條帶出現。 注意:從放入水到放入
DNA測序技術的介紹
DNA測序技術,又叫基因測序技術。 人類基因組這部由A、T、G、C四個字母組成的卷帙浩繁的生命天書如同一座寶庫,保藏著幾千年來人們迫切想知道的秘密,DNA測序技術就好似“芝麻開門”這樣的咒語,是我們打開寶庫的金鑰匙。世界上第一個測定DNA序列的方法是由英國生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爾發明的。自此
DNA測序技術的簡介
DNA測序技術,又叫基因測序技術。人類基因組這部由A、T、G、C四個字母組成的卷帙浩繁的生命天書如同一座寶庫,保藏著幾千年來人們迫切想知道的秘密,DNA測序技術就好似“芝麻開門”這樣的咒語,是我們打開寶庫的金鑰匙世界上第一個測定DNA序列的方法是由英國生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爾發明的。自此DNA測序
DNA測序技術綜述
1977年,Sanger團隊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基因組序列噬菌體X174測序,并在3年后,成為“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前一次是1958年)。Sanger測序技術誕生,讓DNA片段的測序成為現實,此后這一技術獨領風騷20多年。再后來的20年里,二代測序走向成熟、三代測序嶄露頭角,DNA測序技術以
DNA測序技術的測序反應的介紹
1. 對于每組測序反應,標記四個0.5ml eppendorf管(G、A、T、C)。每管加入2ml適當的d/ddNTP混合物(d/ddNTP Mix)。各加入1滴(約20ml)礦物油,蓋上蓋子保存于冰上或4℃備用。 2. 對于每組四個測序反應,在一個eppendorf管中混合以下試劑: (1
DNA測序技術(非同位素銀染測序系統操作技術與T7-DNA...3
二、材料待測的DNA 模板,可用雙鏈或單鏈模板。 三、設備高壓電泳儀,測序用電泳槽,照相顯影用大號塑料盆,制膠設備,吹風機,放射自顯影盒,X-光片。 四、試劑 1、5×T7 DNA 聚合酶緩沖液:200mmol/L Tris?Cl,pH7.5,100mmol/L MgCl2,
DNA測序技術(非同位素銀染測序系統操作技術與T7-DNA...7
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DNA 的序列分析是進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礎。目前用于測序的技術主要有Sanger等(1977)發明的雙脫氧鏈末端終止法和Maxam和 Gilbert(1977)發明的化學降解法。這二種方法在原理上差異很大,但都是根據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點開始,隨機在某一個特定的堿基
DNA測序技術(非同位素銀染測序系統操作技術與T7-DNA...6
3、為阻止Taq DNA 聚合酶延伸非特異性退火引物, 熱循環儀必須預熱至95℃。溫度變換應越快越好。下面的循環時間不包括變溫時間。如果你無法確定使用何種模式,建議從模式1開始。 ? 模式1:適用于引物
DNA測序技術(非同位素銀染測序系統操作技術與T7-DNA...2
(1)過夜培養的宿主細胞(如NM522或JM101)用3ml TYP肉汁培養基以1:100稀釋。在37℃強烈震蕩1小時之后,細胞進入對數早期。此時,將一個合適的含有重組M13的噬菌斑(連同瓊脂)用滴管轉入該細胞培養液中。(2)37℃強烈震蕩(300rpm) 培養6小時。(3)把細胞培養液轉入兩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