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皮膚癌肺轉移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65歲。2009年6月發現背部約1cm結節,略痛,未就診。2011年6月因腫塊略有增大在外院門診手術切除,病理檢查顯示,腫物直徑約0.6cm,傾向皮膚附件腫瘤,局灶緊鄰基底切緣,遂入該院治療。于2011年7月18日在全麻下行背部皮膚癌切除,術中快速病理報告皮膚病灶四周及基底切緣未見腫瘤殘余,行任意皮瓣成形術。術后病理:背部皮膚組織大小約4.5cm×3cm×2cm,原切口疤痕組織周圍見少許腫瘤組織殘余,最大直徑<2mm,四周及基地切緣未見腫瘤組織殘留。免疫組化顯示,ER(-),PR(-),SMMHC(-),Ki-67(+),CK5/6(+),CK7(++),p63(+),SMA(+),CK8(+),有神經周圍浸潤。結合HE染色,考慮為微囊性附屬器癌(硬化性汗腺導管癌)。2012年11月23日胸部CT檢查顯示,兩肺內可見多發小結節影。2013年1月29日PET-CT檢查顯示,右肺上葉前段及右下肺背段各見一結節影,直......閱讀全文
一例皮膚癌肺轉移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65歲。2009年6月發現背部約1cm結節,略痛,未就診。2011年6月因腫塊略有增大在外院門診手術切除,病理檢查顯示,腫物直徑約0.6cm,傾向皮膚附件腫瘤,局灶緊鄰基底切緣,遂入該院治療。于2011年7月18日在全麻下行背部皮膚癌切除,術中快速病理報告皮膚病灶四周及基底切緣未見
一例低分化甲狀腺癌肺轉移病例分析
低分化甲狀腺癌(Poorly-di?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PDTC)是指濾泡細胞起源的侵襲性惡性腫瘤,在臨床病理特征方面介于分化型甲狀腺癌(濾泡癌和乳頭狀癌)與未分化型甲狀腺癌(間變性癌或肉瘤樣癌)之間的一種甲狀腺濾泡細胞源性腫瘤,其特點是部分喪失甲狀腺分化,預后較不
肺腺癌的眼眶轉移病例分析
肺腺癌的眼眶轉移非常罕見,發病率約占肺癌的0.7%~12%。缺乏對眼眶轉移的了解將導致鑒別惡性或良性病變的誤診。患者,女,39歲,左眼突出,疼痛、紅腫、無法視物就診,自訴無法視物至少3個月。患者有慢性咳嗽。無創傷、全身性疾病、家族癌癥史和既往眼部疾病史。此外,無吸煙史,但已知暴露于其丈夫的二手煙。鎖
一例肺萎陷病例分析
46歲女性,終末期肝病,出現復發性肝性胸水,需要反復胸腔穿刺。患者因呼吸困難就診。胸部檢查發現右肺無呼吸音。胸部影像學結果如圖。圖C顯示伴臟層胸膜增厚,且無氣管內梗阻。最終診斷:肺萎陷討論肺萎陷是由于慢性炎癥過程造成臟層胸膜纖維素性增厚,從而影響肺的復張。順應性較差的肺與壁層胸膜分離,其間隙充滿液體
一例肺隔離癥病例分析
病例[1]:男性,22歲,反復咯血7年,再發10天。患者7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咯血,為鮮血,每次約2 ml,無咳嗽、咳疚、胸痛,無發熱、盜汗等,此后每年發作1次,與時間、季節、體位無關。曾于外院診斷為“結核">肺結核”,抗結核治療(劑量、種類、療程均不祥)無效,入院10天前無誘因再次出現咯血,為求進一
一例兒童肺奇葉病例分析
患兒,男,11歲,以“反復發熱1周伴咳嗽”為主訴入院。入院查體:T67.8℃,R26次/min,P 104次/min,BP102/68 mmHg(1 mmHg=0.166 kPa),神清,精神可,呼吸稍促,面色紅潤,全身無皮疹及出血點,咽充血,扁桃體Ⅰ°腫大,兩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聞及少許細濕啰音,
一例肺內Castleman病病例分析
Castleman病(CD)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少見的淋巴組織增殖性疾病。由Castleman在1954年首次報道并定義的。根據組織病理學分為透明血管型(hyaline vascular,HV)、漿細胞型(plasma cell, PC)及混合型(Mixed/HV-PC)三種類型。臨床上分為局灶型
一例肺滑膜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60歲。咳嗽、咳痰10天。當地醫院胸部CT平掃示左側下肺感染并肺實變。胸廓對稱,左下肺呼吸音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胸部B超示左側胸腔中等量積液,行胸腔閉式引流后復查胸部增強CT示左下肺區團塊狀病變,增強后邊緣強化(圖1)。2014年7月在全麻下行左剖胸探查。術中見左肺下葉9 c
一例肺內胸腺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74歲。體檢發現右肺占位性病變3天。入院查體:神志清,精神可。全身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胸部無壓痛,胸廓擠壓征(-),雙側呼吸動度大致相當,聽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病理性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正常。胸部CT示:右中肺可見2.2 cm×
一例直腸腺癌皮膚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女,63歲,因左腹股溝皮疹半月就診,無瘙癢、疼痛等不適,自行外用藥物治療,皮疹無消退,且呈進行性增多、增大。患者2年前曾行直腸癌手術,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直腸中分化腺癌。術后定期化療,否認肝炎、結核等傳染病病史。皮膚科檢查: 左側會陰部、左腹股溝、左大腿內側見米粒至黃豆大小皮色結節,表面光滑,有光
一例肺癌視神經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49歲。因“左眼視物模糊伴左眼球轉動痛2個月”就診。2013年11月起無明顯誘因突然左眼視物模糊,視物發暗,伴左眼球轉動痛,無頭痛、眼脹感,無惡心嘔吐、畏光流淚,無虹視,就診于當地眼科,當時查左眼視力光感,右眼1.0,經VEP檢查及眼底檢查,診斷“左眼球后視神經炎”,給予靜脈靜滴地塞米松1
一例肺癌下頜骨轉移病例分析
?口腔頜面部轉移性腫瘤較少見,約占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1%,轉移至口腔頜骨的惡性腫瘤更加罕見,惡性腫瘤原發部位分布非常廣泛,近年來文獻報道頜面部轉移癌原發灶多見于乳腺、肺、腎、甲狀腺、肝、前列腺、胃、直腸等部位的惡性腫瘤。但是惡性腫瘤轉移至下頜骨的報道很罕見。?作者收集了1例典型肺癌在術后1個月化療
一例肺癌轉移至牙齦病例分析
病例1患者男,60歲,因下牙齦腫物1月余,伴疼痛,于當地醫院檢查發現下牙齦正中結節樣腫物,局部組織活檢確診為鱗狀細胞癌(較低分化),臨床診斷為牙齦癌。?治療前胸片檢查顯示左肺上葉腫物。胸部CT和PET-CT提示左肺上葉腫物,合并肺門、縱隔、左上氣管旁、腹膜后多發淋巴結腫大,右側肩胛骨、右側第6前肋、
一例兒童右側膈肌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肺內轉移病例分析
患兒,女,8.5歲,因咳嗽2周、發熱10 d就診,陣發性咳嗽,日夜皆有,活動后稍加重,無痰。發熱,初高,熱峰39℃,后38.5℃左右,無喘息,食納稍差,無惡心及嘔吐,睡眠尚可,活動如常,無頭痛。曾用頭孢克肟、美普清、孟魯司特治療1周,熱降,咳嗽仍有。體檢:神清,呼吸平,營養發育可,咽紅輕,扁桃體無腫
一例雙肺多發肺動靜脈瘺病例分析
患者?女,56歲。活動后胸悶、氣短4年,加重4月余。患者于4年前出現活動后心慌、氣短。余無異常,因而未給予特殊治療。自2012年8月上述癥狀逐漸加重,且口唇明顯紫紺,雙手輕度杵狀指。?X線檢查:左肺中野及右下肺野外帶可見團塊狀密度增高影,邊緣較光整,右肺團塊大小約2.7?cm×3.7?cm,左肺團塊
一例胸膜肺母細胞瘤病例分析
患兒男,1歲7個月。因“咳嗽、咳痰20余天”入院,家屬代訴20余天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咳痰,咳嗽次數多,咳白色黏痰,無膿痰,伴有喘息,予抗炎治療未見好轉。?查體:體溫36.8℃,血壓96/50mmHg(1mmHg=0.133kPa),呼吸31次/min,脈搏118次/min;雙肺呼吸音粗,右肺可
一例食管肺伴氣管狹窄病例分析
患兒,女,15 d。因吐沫10 d伴嗆咳1次急診入院。G2P2,母孕39周,出生體重3000 g,剖宮產娩出,出生時哭聲較弱,羊水、臍帶、胎盤未見異常,Apgar評分不詳,生后無呼吸困難,無窒息搶救史,生后即開奶,生后第5天患兒出現吐沫,入院前一天患兒于入睡中發生嗆咳1次,口周發紺,家長予拍背3~5
一例蜂窩肺伴食管擴張病例分析
患者女,52歲。主因“活動后氣短2年,吞咽困難半年,加重1個月”于2015年8月20日入院。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活動后氣短,外院胸部CT檢查后診斷為“肺纖維化”,給予“乙酰半胱氨酸、百令膠囊”口服(劑量不詳),氣短無緩解,并進行性加重。半年前出現反酸及胸骨后燒灼感,后漸出現吞咽困難,進食干性食物
一例原發肺血管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58歲,農民,因“痰中帶血1周,加重2 d”于2013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周前無誘因出現痰中帶血,色鮮紅,量少,1~2次/d,無胸痛,未治療。2 d前開始處現咯血,色鮮紅或暗紅,夾雜血塊,每日3~10次/d,無吞咽困難,無潮熱盜汗,來我院就診,查肺部CT示“兩肺多發結節狀影,心
一例肺動靜脈瘺病例分析
女,50歲,出現輕度活動后氣短,此外沒有其他主訴。家族史顯示患者母親患有Osler-Weber-Rendu綜合征,又稱為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體格檢查發現患者SaO2 80%,且口唇及舌體有毛細血管擴張 (圖A)。胸片顯示右下肺管狀密度增高影 (圖B,左側,白色框,右側[放大圖],箭號)四維核血
一例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伴轉移性肺鈣化病例分析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臨床較少見,是因甲狀旁腺腺瘤、增生或腫瘤引起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自主性分泌過多而導致的高鈣、低磷血癥,可累及全身多個部位,多以骨、泌尿系病變為主,而累及肺部,以呼吸道癥狀
一例MM后發生腫瘤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80歲,表現為背痛、肋骨骨折、多發性骨囊性病變,骨髓活檢(BM)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MM),轉至我院。BM活檢示存在大量形似未成熟瘤性漿細胞的非典型細胞群(圖 A)。BM 活檢示腫瘤細胞(圖 B) 。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自由κ/λ 比值均正常,血清α 胎兒蛋白 (AFP) 為16
一例骨肉瘤皮膚轉移病例分析
病歷資料?患者女,68歲,以口腔、手背及肺部多處腫物20d為主訴人住我院。患者于2014年1月初發現左手背出現豆粒大小紅色丘瘆,無明顯自覺癥狀,后逐漸增大至鴿蛋大小。?同時口腔內多發腫物,疼痛明顯,不能進食,在當地診所按炎癥給予抗炎治療無效,后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頭部CT顯示顱內占位;胸部CT檢查示
一例罕見的胃癌皮膚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40歲。?主訴 ?軀干、頭部及面部皮膚散發結節。?現病史 ?患者1個月前右側頸部及肩部無明顯誘因出現蠶豆大結節,約2周后面部、胸部及背部出現同樣膚色結節,表面光滑,無自覺癥狀,少數結節表面輕微發紅,結節無破潰及疼痛。病程中無發熱、咳嗽、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癥狀,未予治療。?既往史、個人史
病例分析:肺內的空洞:原發性肺血管肉瘤一例
? 病例介紹??? 患者為男性,65 歲。因咯血、肺部發現結節而就診。患者有 20 包年的吸煙史。兩年前,其曾因為左側下頜腺鱗狀細胞癌,而接受了腫瘤手術切除,根治性頸淋巴結清掃術,放療,以及順鉑和博萊霉素化療。??? 患者的咯血為間歇性的,血色鮮紅,出血量約占痰量的四分之一。其否認有發熱,寒戰,胸痛
一例右心房血管內皮肉瘤伴雙肺及頭顱多發轉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41歲,咳嗽咳痰1個月余,為黃色膿痰,量較多,痰中帶有鮮血,一天約5~6 口血痰,咳嗽時伴胸悶不適及咽痛。胸片示雙肺炎癥,擬診為“雙肺炎癥”,予頭孢硫脒抗感染,止血酸、止血芳酸止血治療3 d后,患者癥狀無明顯緩解,予升級至頭孢米諾、左氧氟沙星聯合抗感染4 d,感癥狀緩解,入院前1周復診仍有
一例左肺動靜脈瘺病例分析
患者 女,45歲。主因活動后出現胸悶、氣短20余年,近1周上述癥狀明顯加重,于2013年9月22日急診來我院就診,收入我院心內科。患者自發病以來,精神、食欲、睡眠欠佳,無腹痛腹瀉,大小便未見異常,體重無明顯減輕。?體格檢查:T36.5℃,P100次/min,R23次/min,自動體位,發育正常,口唇
垂體少血供肺轉移低分化腺癌病例分析
垂體轉移瘤是指全身各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至垂體所致的顱內惡性腫瘤。鞍區少血供轉移瘤臨床極為罕見,其癥狀與鞍區其他腫瘤相似,進展較快,影像學表現與垂體瘤較難鑒別,容易誤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于2018年11月7日診治了1例鞍區少血供肺轉移低分化腺癌,現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女,62歲
腦膜瘤瘤內多發肺腺癌轉移MR表現分析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女,62歲,性格變化3年余,頭痛3d。外院MRI提示右額部占位伴中線移位,為進一步診治收入我院。入院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無特殊。胸部平片未見明確異常。頭顱MRI(圖1~4)示:右額部顱骨內板下一巨大腫塊,大小約68mm×64mm×65mm,病灶整體T1WI呈等信號、T2WI呈稍高信號,
一例肺性肥大性骨關節病病例分析
本文報告1例周圍型肺癌并發肺性肥大性骨關節病,根據其臨床表現和特征性X線表現, 來提高對該病診斷和鑒別診斷能力,現進行如下分析。病例資料患者男61歲,以雙手掌、雙膝關節腫痛9月余入院,查體:神經系統未見明顯陽性體征。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患者既往體健, 有吸煙史 30年。臨床擬診斷為:類風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