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β羥化酶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1、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2歲以下患者醋酸可的松20~25mg/kg,肌注,連續5d,以后1.5~20mg,每3d肌注1次。如遇應激情況,則改為每天注射。可的松的劑量因人而異,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24h尿17-KS排量、骨齡和身體直線生長速度隨時調整劑量。 2歲至青春期前患者替代治療改為口服制劑。氫化可的松每日18mg/m,或醋酸可的松每日22mg/m,分3次服用。 青春期以后患者:可改用長效糖皮質激素制劑。每日劑量:潑尼松3.7mg/m、甲基潑尼松龍2.4mg/m或地塞米松0.23mg/m。分次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替代治療是終生需要的。 2、降壓治療:單純糖皮質激素不能完全使血壓恢復正常的患者,需要加用降壓藥。 3、外生殖器整形:女性患者的陰蒂成形術宜在經過治療病情穩定后、1歲之前進行。陰道成形術可在成年后進行。......閱讀全文
11β羥化酶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1、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2歲以下患者醋酸可的松20~25mg/kg,肌注,連續5d,以后1.5~20mg,每3d肌注1次。如遇應激情況,則改為每天注射。可的松的劑量因人而異,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24h尿17-KS排量、骨齡和身體直線生長速度隨時調整劑量。 2歲至青春期前患者替
簡述17α羥化酶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1、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原則與單純性化型CYP21缺乏癥相同,適當的替代治療可抑制過高的皮質酮,有助于糾正低腎素性高血壓、低血鉀和堿中毒。 2歲以下患者醋酸可的松20~25mg/kg,肌注,連續5d,以后1.5~20mg,每3d肌注1次。如遇應激情況,則改為每天注射。可的松的劑量因人而異,在
概述17α羥化酶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1、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原則與單純性化型CYP21缺乏癥相同,適當的替代治療可抑制過高的皮質酮,有助于糾正低腎素性高血壓、低血鉀和堿中毒。 2歲以下患者醋酸可的松20~25mg/kg,肌注,連續5d,以后1.5~20mg,每3d肌注1次。如遇應激情況,則改為每天注射。可的松的劑量因人而異,在
概述21羥化酶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1.急性腎上腺皮質危象(失鹽型)的治療 (1)立即建立靜脈通道,滴注等滲鹽水,如血壓低,快速輸注等滲鹽水每千克體重20ml。 (2)低血糖:立即靜脈推注葡萄糖0.25g/kg。 (3)琥珀酸氫化可的松鈉50mg/m,靜脈推注,然后50~100mg/m靜脈滴注維持24h。 (4)低血鈉和高
11β羥化酶缺乏癥的發病機制
1.酶特性:CYP11B1酶位于腺粒體內膜,催化11-去氧皮質醇和11-去氧皮質酮(DOC)分別轉變為皮質醇和皮質酮。該酶缺陷導致皮質醇合成減少,ACTH分泌增多,酶催化反應步驟的前體類固醇11-去氧皮質醇、DOC和雄激素蓄積。 2.基因:CYP11B1基因定位于8q,有9個外顯子。在束狀帶表
11β羥化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經典型 ①高血壓:約見于2/3的該病患者,多為輕至中度高血壓,是DOC分泌過多造成水、鈉潴留和血容量擴張所致。 ②皮膚色素沉著:一般比CYP21缺乏患者輕,與ACTH水平增高有關。 ③男性化:女性患者表現為陰蒂肥大、不同程度的陰唇融合,多毛和(或)痤瘡。男性患者表現為非GnRH依賴性性早熟
治療21羥化酶缺乏癥的概述
1.治療原則 補充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抑制雄激素的過量分泌,保持生長和發育進程。 2.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糖皮質激素:經典型患者須口服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以糾正糖皮質激素缺乏;非經典型患者可在只出現癥狀時補充氫化可的松治療。未停止生長的患者選用氫化可的松治療;對于停止生長
治療酪氨酸羥化酶缺乏癥的相關介紹
1、藥物治療 對于癥狀較輕微的病患,多數可以藥物左旋多巴改善其運動功能。剛開始給予低劑量的左旋多巴和適量的卡比多巴,將有助于減少運動機能退化的發生,在使用劑量上則須謹慎評估。 對于出現腦病變和帕金森病等癥狀較為嚴重患者,左旋多巴的立即效果可能比較難被觀察到,且運動困難的癥狀也會受劑量影響,然
簡述蛋白C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對無癥狀的雜合子患者不須作預防性拍療,但應避免由于外傷、手術及口服避孕藥誘發的血栓形成。有急性血栓形成者,可采用肝素治療。采用口服抗凝劑可能引起繼發性高凝及血栓形成危險,華法林治療中應防止發生出血性皮膚壞死。因此,無論是純合了型或雜合子型蛋白C缺陷者中,在抗凝治療前2d,應輸注蛋白C濃縮劑、新鮮
選擇性IgA缺乏癥的治療措施
多數不需治療。如有呼吸道感染、胃腸道癥狀、過敏反應和自身免疫疾病應進行相應處理。γ球蛋白制劑僅含微量IgA,故不能選擇性地替代IgA;另外,IgA由粘膜表面局部產生,全身給予IgA未必能到達預期的作用部位,且重復輸入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因此,一般不用γ球蛋白治療。僅在有嚴重感染和同時伴有IgG2缺
關于21羥化酶缺乏癥的預后介紹
1.正確的替代治療可使單純男性化型女性患者具有正常的月經和生育力。 2.男性和女性患者替代治療后的成年身高仍達不到正常人水平。 3.女性患者多有陰道口小,對異性興趣減低和性欲減退。已結婚者生育力低,特別是失鹽型患者。 4.女性患者中斷治療易發生多囊卵巢、進行性男性化和骨骺過早閉
概述17α羥化酶缺乏癥的發病機理
1、酶特征:CYP17是一種微粒體酶,具有兩種功能:①孕烯醇酮和孕酮的17-羥化(17α-羥化酶活性);②催化17-羥孕酮轉化為雄烯二酮和17-羥孕烯醇酮轉化為去氫表雄酮(DHEA)(17,20-裂解酶活性)。CYP17缺乏同時累及腎上腺和性腺,有兩種缺乏類型:①17a-羥化酶和17,20-裂解
簡述17α羥化酶缺乏癥的發病機理
1.酶特征:CYP17是一種微粒體酶,具有兩種功能:①孕烯醇酮和孕酮的17-羥化(17α-羥化酶活性);②催化17-羥孕酮轉化為雄烯二酮和17-羥孕烯醇酮轉化為去氫表雄酮(DHEA)(17,20-裂解酶活性)。CYP17缺乏同時累及腎上腺和性腺,有兩種缺乏類型:①17a-羥化酶和17,20-裂解
關于酪氨酸羥化酶缺乏癥的簡介
酪氨酸羥化酶缺乏癥(tyrosine hydroxylase deficiency,TH deficiency)也被稱為隱性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Recessive Dopa-Responsive Dystonia)是一種罕見的代謝異常疾病,是由于將酪氨酸轉變為左旋多巴的酪氨酸羥化酶(TH)缺乏
診斷酪氨酸羥化酶缺乏癥的簡介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征進行評估,并配合相關的實驗室檢查以進行診斷。 尚無法進行所缺乏的酪氨酸羧化酶分析。在生化檢驗上,可以腦脊液(CSF)進行相關神經傳導物質及蝶呤濃度的檢驗,此檢驗有助患者本身的疾病診斷,但不視為確認診斷的唯一依據。 基因檢測室疾病診斷上的重要依據,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發現到
概述酪氨酸羥化酶缺乏癥的癥狀
此癥具廣泛的表現型上的差異,從癥狀最輕微的酪氨酸羥化酶缺乏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較為嚴重的左旋多巴不反應性嬰幼兒帕金森氏癥,及更為嚴重的進行性嬰幼兒腦部病變都可能發生。 癥狀較輕微者,一開始可能表現單邊或不對稱的四肢肌張力不全、姿勢性顫抖或步伐不協調等癥狀,但隨著病程的進展,可能發生典型多巴反
關于21羥化酶缺乏癥的基本介紹
21羥化酶缺乏癥(21-hydroxyulase deficiency)是最先發現、研究最多和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該酶缺乏導致糖皮質和(或)鹽皮質類固醇減少,ACTH和雄激素分泌增多,患者出現男性化和失鹽癥狀,嚴重時威脅生命。發病率在愛斯基摩人約為1/500,白種人和黃種人為1/2
概述21羥化酶缺乏癥的發病機理
1.CYP21酶的功能:CYP21即細胞色素450C羥化酶,它通過黃素蛋白-P450還原酶從NADPH獲得電子,將17-羥孕酮(17-OHP)氧化為11-去氧化皮質醇,后者再經11-羥化合成皮質醇。在鹽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CYP21催化孕酮轉變為11-去氧皮質酮。 2.CYP21基因突變:CY
17α羥化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1.生殖器官異常:女性患者內外生殖器為幼稚女性型,到了青春期年齡無性成熟表現,第二性征缺如。男性患者外生殖器可以是完全女性型伴盲袋陰道、兩性畸形或基本是男性型,小陰莖伴尿道下裂,睪丸可以位于腹腔內、腹股溝管內或陰唇陰囊褶內,無青春期性成熟表現。酶活性部分缺乏的患者可有乳房增大和不完全的第二性征發
關于21羥化酶缺乏癥的簡介
21-羥化酶缺乏癥是由于編碼21-羥化酶的CYP21A2基因突變所致遺傳性疾病,是導致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的常見類型。本病以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失鹽和高雄性激素為主要臨床特點。21-羥化酶缺乏會導致皮質醇和醛固酮合成異常,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代償性分泌增加,引起腎上腺皮質增生及雄激素合
簡述17α羥化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1.生殖器官異常:女性患者內外生殖器為幼稚女性型,到了青春期年齡無性成熟表現,第二性征缺如。男性患者外生殖器可以是完全女性型伴盲袋陰道、兩性畸形或基本是男性型,小陰莖伴尿道下裂,睪丸可以位于腹腔內、腹股溝管內或陰唇陰囊褶內,無青春期性成熟表現。酶活性部分缺乏的患者可有乳房增大和不完全的第二性征發
關于酪氨酸羥化酶缺乏癥的病因分析
酪氨酸羥化酶為合成多巴胺的重要酶,此酶的缺乏將造成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遞被阻斷,進而造成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總稱兒茶酚胺)以及血清素在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缺乏。
關于21羥化酶缺乏癥的輔助檢查介紹
1.單純男性化型:血清17-OHP、雄烯二酮和睪酮水平升高,24h尿17-酮類固醇(17-KS)和17-生酮類固醇(17-KGS)排量增高,血清電解質和醛固酮水平正常,PRA正常或輕度升高。染色體核型正常。 2.失鹽型:血清和尿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譜和單純男性化型相同,血漿醛固酮水平降低,PRA水
關于21羥化酶缺乏癥的檢查介紹
1.激素檢測 (1)血17-羥孕酮測定 17-羥孕酮測定是篩查、診斷、監測21-羥化酶缺乏癥的重要指標。患者血液17-羥孕酮可高于正常人數十至幾百倍,一般血濃度可超過60nmol/L,非典型患者經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刺激后,血濃度可上升至150~300nmol/L。通過干血斑17-羥孕酮測定,可
概述21羥化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1、單純男性化型 只有皮質醇合成途徑的CYP21受累,醛固酮合成途徑正常。 ①女性患者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男性化(從陰蒂肥大到大陰唇融合,形成部分性陰莖尿道)。嚴重的病例一般有生殖竇存留(陰道和尿道只有一個開口)。卵巢、子宮和輸卵管存在,附睪和輸精管缺如。雄激素水平增高的另一個作用是使身體直線
診斷21羥化酶缺乏癥的基本介紹
除臨床癥狀和體征外,21-羥化酶缺乏癥患者的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 1.普通生化 失鹽型患者多于新生兒早期出現明顯的高鉀低鈉血癥及低血糖癥,在感染、外傷、疲勞等應激狀態時加重。 2.特殊檢查 對于女性假兩性畸形和男性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依賴性性早熟患者,應考慮21-羥化酶缺乏癥的可能性
關于21羥化酶缺乏癥的鑒別診斷介紹
21-羥化酶缺乏癥需要與以下疾病鑒別:3β-羥類固醇脫氫酶缺陷癥、11β-羥化酶缺陷癥、P450氧化還原酶缺陷癥、17α-羥化酶/17,20裂鏈酶缺陷癥、17β-羥類固醇脫氫酶缺陷癥、先天性腎上腺發育不良、兒童腎上腺皮質腫瘤、類固醇生成急性調節蛋白缺陷癥、膽固醇側鏈裂解酶缺陷癥、芳香化酶缺陷癥、
概述21羥化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根據醛固酮和皮質醇缺乏的程度和高雄激素的嚴重程度,可將21-羥化酶缺乏癥分為兩大類,即經典型21-羥化酶缺乏癥和非經典型21-羥化酶缺乏癥。 1.經典型21-羥化酶缺乏癥 經典型又分為失鹽型和單純男性化型,前者居多。 (1)失鹽型 ①嬰兒期:可出現食欲減退、嘔吐、精神萎靡、體重不增等癥狀
體外受精治療非典型-21-羥化酶缺乏癥患者成功妊娠...3
2.2.2???? CYP17A1基因多態性與雌激素生成????? CYP17A1基因在雌激素的生物合成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其編碼細胞色素P450c17α酶, 該酶一方面可發揮17α羥化活性, 將P轉變為羥基孕酮, 另一方面作為17, 20碳鏈裂解酶使17α羥基孕酮轉變為 E2 的前體物質
體外受精治療非典型-21-羥化酶缺乏癥患者成功妊娠...1
體外受精治療非典型 21- 羥化酶缺乏癥患者成功妊娠病例報告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 因腎上腺類固醇激素合成過程中某一種反應階段特殊的酶缺乏而引起的一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 包括:21-羥化酶缺乏癥(21-hydrox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