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升主動脈替換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胸部切口 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因升主動脈瘤緊靠胸骨后,劈開胸骨時以采用擺動胸骨鋸為好,避免撕裂瘤壁引起大出血。必要時,先行全身肝素化,股動、靜脈插管,做好體外循環的準備。 2、建立體外循環 做上、下腔靜脈插管,便于上腔靜脈的引流,經股總動脈插管作為供血管,經右上肺靜脈左房入口處置放左心減壓管。在體外循環降溫期間,分離主動脈瘤上方的心包反折,并顯露無名動脈起始部。等鼻咽溫降到28~30℃,用阻斷鉗在無名動脈下方阻斷升主動脈,于升主動脈根部注入冷心臟停搏液,使心臟停搏,并每間歇20min經冠狀動脈開口或經冠狀靜脈竇持續逆行灌注心臟停搏液,以維持心臟處于深低溫狀態。 3、動脈瘤切開與探查 切開動脈瘤前壁,仔細觀察內膜變化,如有血凝塊應予分離取出,清洗后觀察兩端正常血管的情況,主動脈瓣的關閉狀態,以及冠狀動脈開口是否受侵犯。 4、吻合人造血管 取預凝后與主動脈口徑相同的人造血管,首先做近端吻合,應用3-0或4-0的聚......閱讀全文
關于升主動脈替換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胸部切口 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因升主動脈瘤緊靠胸骨后,劈開胸骨時以采用擺動胸骨鋸為好,避免撕裂瘤壁引起大出血。必要時,先行全身肝素化,股動、靜脈插管,做好體外循環的準備。 2、建立體外循環 做上、下腔靜脈插管,便于上腔靜脈的引流,經股總動脈插管作為供血管,經右上肺靜脈左房入口處置放左心減
關于升主動脈替換術的基本介紹
升主動脈替換術禁忌癥為嚴重肝、腎、肺、腦功能不全或不能耐受手術者。 1、別名 升主動脈置換術;主動脈升部置換術 2、分類 心血管外科/胸主動脈瘤手術
關于升主動脈替換術的術前準備介紹
1.術前特殊檢查 術前應行主動脈造影,明確病變的范圍、部位和病理特點,作為選擇手術方式的重要依據。也可以行MRI或螺旋CT血管重建成像技術明確動脈瘤的診斷。伴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冠心病者,在主動脈造影的同時,應做左心室與冠狀動脈造影。 2.全面檢查重要臟器的功能 包括心、肺、肝、腎功能等,明確
簡述升主動脈損傷修復術的手術步驟
1.胸部正中切口,緩慢牽開胸骨和切開心包。手術應在阻閉升主動脈遠端和心臟停搏下進行。損傷多位于心包內,所以在切開心包前要做好控制主動脈出血準備。 2.切開心包后,對升主動脈損傷出血部位可以先用手指壓迫止血。 3.單純前壁的破口常常可以應用4-0滌綸線直接縫合。 4.破口在后壁,也可先用手指
概述升主動脈替換術的術中注意要點
人造血管的選擇與預凝 當前可供選擇用于胸主動脈移植的人造血管,常用的為滌綸人造血管。應用前的預凝是預防人造血管滲血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用于胸主動脈的移植,由于體外循環轉流時間較長,凝血機制受到破壞,術后滲血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常采用的預凝方法是用人體血漿或白蛋白充分浸潤人造血管后,再高壓蒸沸10
簡述升主動脈替換術的適應癥
升主動脈替換術適用于: 1.升主動脈梭形動脈瘤、巨大的囊形動脈瘤或混合型動脈瘤的病變范圍較廣泛者,應將病變的主動脈整段切除,然后做人造血管移植。 2.Ⅱ型胸主動脈夾層,病變僅限于升主動脈者,需做升主動脈切除與血管移植術。 3.必須無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也無主動脈竇或竇管界明顯擴大。否則,應同
關于腸套疊復位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體位 病人平臥;如系嬰兒,應固定于大形板上。 2.切口 多采用右中經腹直肌切口或右正中旁切口進入腹腔。 3.探查 進入腹腔后,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沿結腸方向摸到套疊的腸段,查明套疊部位及其范圍。查清情況后,即可進行復位。 4.復位 在腹腔內直視下,伸入一手至腹腔,握于套入部頂端,逐
關于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下腹正中切口或恥骨聯合上橫切口。 2.探查 了解子宮肌瘤所在的部位、大小、數目,以決定子宮切口。 3.阻斷子宮血供 行宮體部肌瘤切除前,在子宮峽部的左右側闊韌帶無血管區各作一小口,貫穿置膠管止血帶,束扎子宮動、靜脈,暫時阻斷其供血。如手術時間較長,每10~15min放松止血帶
關于肺葉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右肺上葉切除術 1.將上葉向后牽開,打開縱隔胸膜,顯露出上葉肺門血管。先游離出肺動脈的尖支和前支,分別結扎、切斷。然后處理肺上靜脈的尖支、前支和后支。 2.打開水平裂及斜裂的上半部。在兩肺裂相交處的深面,可找到上葉動脈的后支,予以結扎、切斷。 3.游離出上葉支氣管,縫牽引線后切斷支氣管,縫
關于內鏡下硬化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常規胃鏡觀察靜脈曲張的位置、程度等,并確定注射部位。經內鏡活檢孔道送入可伸縮的注射針,將硬化劑注入曲張靜脈內。選取出血的曲張靜脈附近靜脈內注射。對未找到活動出血或僅有出血征象者,選擇食管-胃底連接部上方的曲張靜脈,向上至齒狀線上方約5cm行靜脈內注射。通常每次在l~4條食管下段靜脈內注射1~4個
關于胃空腸吻合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體位、切口 平臥位,上腹正中切口或左上經腹直肌切口。 2、選擇空腸吻合段 剖腹探查,確定病人適于作胃空腸吻合術后,首先提起橫結腸、沿橫結腸系膜找到十二指腸懸韌帶,以證實空腸起始部。選擇一段空腸,在距十二指腸懸韌帶15和20cm處的兩點,用絲線將腸壁漿肌層各縫一針作為標記,以備吻合。
升主動脈損傷修復術的術中注意要點
1.此類傷員一般都有急性心臟壓塞,循環很不穩定,從麻醉誘導就應做好一切緊急開胸搶救和復蘇準備。 2.在搶救過程中若出現心搏驟停,應避免胸外心臟按壓,立即開胸,切開心包減壓后進行心臟按壓,復蘇后繼續手術處理。 3.升主動脈包括主動脈弓槍彈傷,彈片可作為異物進入頸動脈、髂動脈或股動脈,需要留意追
升主動脈損傷修復術的麻醉和體位介紹
仰臥位。麻醉要求平穩,少用或不用對循環系統抑制藥物。對重危傷員,最好先在局麻下做右股動、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部分紆回心肺灌注后,再進行麻醉誘導和氣管插管。
關于補片修復食管穿孔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膈肌瓣補片修復 切開縱隔胸膜找到下段食管穿孔并作局部食管游離。切取長約12cm,寬約5~7cm的全層膈肌瓣,基底朝向食管裂孔。從食管缺損緣的食管腔內進針,引出間斷褥式縫線,縫線穿過膈肌瓣,打結后即將膈肌瓣覆蓋在缺損上,再將膈肌瓣邊緣縫合于正常的食管壁上。 2.胃底補片修復 若穿孔位于食
關于闊韌帶囊腫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一、適應證 經婦科或B超檢查證實有盆腔囊腫,且直徑大于6cm以上或持續存在者。 二、禁忌證 1.早期妊娠的孕婦。 2.病人有嚴重的內科合并癥。 三、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 1.切開腹壁及探查。 2.剝出囊腫。 3.縫合闊韌帶的創腔。 4.縫合腹壁。
關于輸卵管通液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陰和陰道。 2.用窺陰器撐開陰道,暴露宮頸,消毒宮頸及前后穹隆。 3.用宮頸鉗夾住宮頸前唇往外牽拉,用探針探測子宮位置和宮腔大小。 4.將通液管插入宮腔,緩緩將藥液注入。 5.手術完畢后,取出通液管和窺陰器。
關于胰腺體尾部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上腹正中切口,若切除胰尾部困難,可加左側橫切口。體型寬的病人,可選用上腹部橫切口。 2.胰腺的顯露和探查同胰島素瘤剜出術。 3.胰腺體尾部切除的范圍,腫瘤在腸系膜上動脈和靜脈左側者為75%,在其右側者為90%。一般胰腺體尾部切除術是指的前者。 4.游離胰腺體尾部 切開
關于側腦室腫瘤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手術入路和皮質切口 前角腫瘤以病側前額皮骨瓣入路開顱術為宜。硬腦膜瓣基底翻向矢狀竇側。在運動區前額上、中回之間切開腦皮質和白質進入側腦室。 三角部和顳角腫瘤以高位和低位頂顳皮骨瓣開顱為宜。骨膜切口與皮膚切口相一致,骨瓣連同皮瓣部翻向下方。硬腦膜瓣狀切開,翻向上方。顳角腫瘤皮質切口,可在顳
關于幽門環肌切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手術范圍較小,切口要有足夠的顯露,也要考慮減少腹壁創傷、避免裂開以及美觀等方面效果。切口靠近肋弓,其下有肝臟對切口起保護作用,盡量避免切斷肌肉,以利愈合。多選用Robertson倡用的右肋下格子形切口,即右肋緣下1.5~2.0cm與之平行的斜切口,切口內端在右腹直肌外緣,腹壁肌層依其纖
關于心臟破裂修補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以胸部正中切口為宜。可良好顯露心臟的4個腔室和升主動脈,必要時可建立體外循環,還可向下延伸到上腹部進行剖腹探查。但是左側前外開胸切口也有一定優越性,毋需特殊的撐開胸骨器械,進胸快而簡便,而且一旦解除心臟壓塞和控制出血后,還可以橫斷胸骨延長切口,以增加手術野的顯露。所以有時也可以考慮左
關于whipple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手術大體步驟: ①常用的切口有兩種,一是右肋緣下的斜切口;另一常用的切口是右上腹部直切口。 ②剖腹探查。 ③將十二指腸第2段連同胰腺頭部從腹膜后向前游離。 ④游離十二指腸和胰腺頭部。 ⑤游離橫結腸肝曲和橫結腸的右端。 ⑥檢查胰腺的改變及其與腫塊的關系。 ⑦胃切除,按Hoffmeis
關于遠端胰腺次全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手術大體步驟: ①雙側肋緣下斜切口或上腹部橫切口。 ②80%以下的遠端胰腺切除。 ③慢性胰腺炎體尾部切除術時,亦可以將脾臟保存。保脾胰體尾部切除術有兩種方法(保存脾血管的胰體尾部切除術和切除脾血管的胰腺體尾部切除),可根據胰腺體尾部病變的情況加以選擇。
關于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一、手術步驟: 1.常規以開瞼器開瞼,于角鞏膜緣偏后做垂直板層切開。 2.分別于11︰00和1︰00時鐘位做兩根預置縫線,并自切口內側拉出線套,整理好后分置兩側。 3.全層切開切口,并以角膜剪擴大到預定位置。 4.挽出晶狀體:有冷凍摘出法、擠壓滑出法、囊鑷法。 5.關閉切口。 二、術
關于胸膜腔閉式引流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胸膜腔閉式引流術— 局部浸潤麻醉達壁層胸膜后,進針少許,再次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確診。 2、胸膜腔閉式引流術—?沿肋間作2~3cm的切口,依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 3、胸膜腔閉式引流術—?用2把彎止血鉗交替鈍性分離胸壁肌層達肋骨上緣,于肋間穿破壁層胸膜進入胸膜腔():此時可有明顯的突破感
關于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清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鉆孔沖洗引流術 ①于血腫的后上方與前下方各鉆一孔。 ②切開硬腦膜后,用2支導管分別置于血腫腔中,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直至流出的液體清亮無色透明為止。 ③然后將前方導管拔出縫合切口,保留后方導管,接腦室引流裝置,做閉式引流。 亦可采用單孔沖洗引流的方法。即在血腫最厚的位置將頭皮切一個3
關于肺動脈瓣狹窄切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體位、切口 平臥位,胸骨正中切口,縱行切開心包,顯露心臟。 2、心外探查 查明肺總動脈及瓣環,右心室流出道,各房室大小及是否有合并畸形。單純肺動脈瓣狹窄病人,顯示肺總動脈明顯擴張,血管壁變薄,在肺動脈根部前面可捫到一粗糙的收縮期震顫,輕按之可捫到魚口狀融合的瓣膜口和增厚的瓣膜。肺動脈環
關于閉鎖的肺動脈瓣切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在膈神經前縱行切開心包,游離出肺動脈干,套一阻斷帶。阻斷肺動脈干遠端,在前壁做一縱切口。此時術野內無血,先用小尖刀在瓣膜中央刺一小洞,而后插入擴張器到右室,并向兩側用力,使開口擴大。取出擴張器,用側壁鉗夾住肺動脈壁切口,連續縫合。 若準備同時行體-肺動脈分流術時則待鎖骨下動脈與肺動脈分流吻
關于C1~2側方穿刺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操作在X線透視下進行。病人仰臥于檢查臺上,皮膚常規碘酊、乙醇消毒,覆蓋無菌孔巾。 2.穿刺點在乳突尖下和后各1cm的一點,多采用右側。局麻后,用20或22號腰穿針,平行檢查床面,與頸椎垂直,緩慢穿入。在X線透視下將針尖由頸椎1~2椎弓間進入椎管后1/3。穿過寰椎后膜時有落空感,繼續前進穿過
關于腰骶椎結核經腹腔病灶清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左側下腹部中線旁切口,從臍平而至恥骨,沿切口方向切開腹膜。 2.顯露病灶 進入腹腔后用4塊鹽水紗布墊將小腸向上推開,乙狀結腸推向左側,將回盲部推向右側,膀胱(和子宮)推向下方,并放好拉鉤。用手指觸摸骶骨岬及左右髂總動靜脈的位置,認清大血管分叉下部的三角區,妥善保護髂總動靜脈。切開
關于面頸部神經鞘瘤切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神經鞘膜瘤的生長部位常不恒定,其手術切口的選擇應根據腫瘤的大小、所在部位、保證術野顯露清楚、避免重要神經血管的損傷等原則選定。一般情況下多采用頜下弧形切口。有時為顯露頸動脈而沿胸鎖乳突肌加用斜縱形切口,成為T形切口。腫瘤位于頸中上部者,常采用斜縱形切口。舌部神經鞘瘤宜取縱形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