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一、手術步驟: 1.常規以開瞼器開瞼,于角鞏膜緣偏后做垂直板層切開。 2.分別于11︰00和1︰00時鐘位做兩根預置縫線,并自切口內側拉出線套,整理好后分置兩側。 3.全層切開切口,并以角膜剪擴大到預定位置。 4.挽出晶狀體:有冷凍摘出法、擠壓滑出法、囊鑷法。 5.關閉切口。 二、術后并發癥:晶狀體囊破裂、晶狀體脫位、瞳孔阻滯性青光眼、大皰性角膜病變。......閱讀全文
關于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一、手術步驟: 1.常規以開瞼器開瞼,于角鞏膜緣偏后做垂直板層切開。 2.分別于11︰00和1︰00時鐘位做兩根預置縫線,并自切口內側拉出線套,整理好后分置兩側。 3.全層切開切口,并以角膜剪擴大到預定位置。 4.挽出晶狀體:有冷凍摘出法、擠壓滑出法、囊鑷法。 5.關閉切口。 二、術
關于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基本介紹
囊內白內障摘除術是將渾濁的白內障成分連同透明的囊膜一起摘除的手術方法,此手術需要較大的切口、特殊的手術器械,對玻璃體擾動比較大。手術后需要臥床很長時間。由于整個晶狀體被摘除,術后并發癥如角膜失代償、瞳孔上移、視網膜脫離、黃斑囊樣水腫等經常發生。特別是難以矯正的無晶狀體眼狀態。由于以上諸多缺點,臨
關于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術后護理介紹
一、術后護理: 1.術后平臥,注意保持頭部穩定。 2.術后每日無菌換藥,局部點抗生素眼液,并以快速散瞳劑活動瞳孔。必要時全身應用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 3.術后如有眼壓升高,可單獨應用降眼壓藥或適當采取綜合降壓措施,以降低眼壓。 二、術后飲食: 給予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保證
關于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適應癥禁忌癥介紹
一、適應證: 1.因各種原因不適合行囊外白內障摘除術的老年性白內障。 2.部分外傷性白內障合并晶狀體內異物,前囊膜創口已閉合,晶狀體完整者。 3.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晶狀體畸形。 4.某種類型虹膜炎并發白內障,估計囊內摘出后可減少術后反應者。 二、禁忌證: 1.30歲以下青年或嬰幼兒
簡述囊內白內障摘除術的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常規行球后或球周麻醉。 2.術前準備 (1)全面評價全身疾病和眼部病灶。 (2)術前3天開始,以抗生素眼液點眼,手術當日清晰,以0.25%氯霉素或慶霉素溶液沖洗結膜囊和淚道。
關于巨大顱內動脈瘤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瘤頸夾閉術 瘤頸夾閉術雖是處理動脈瘤的最佳方式,但在處理巨大動脈瘤時因瘤頸過寬或瘤頸處有硬化或鈣化以致夾閉不緊,或瘤夾會滑向載瘤動脈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手術前必須備齊各種長短、形狀、角度和夾閉力的瘤夾以備選用。 (1)單瘤夾夾閉法:暫時阻斷載瘤動脈的近、遠段后抽空瘤囊內血液,用一夾閉力強
關于囊下白內障的基本介紹
囊下白內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 在晶體后極部囊下的皮質淺層出現金黃色或白色顆粒,其中夾雜著小空泡,整個晶體混濁區呈盤狀,常與皮質及核混濁同時存在,因混濁位于視軸區,早期即影響視力。
關于內鏡下硬化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常規胃鏡觀察靜脈曲張的位置、程度等,并確定注射部位。經內鏡活檢孔道送入可伸縮的注射針,將硬化劑注入曲張靜脈內。選取出血的曲張靜脈附近靜脈內注射。對未找到活動出血或僅有出血征象者,選擇食管-胃底連接部上方的曲張靜脈,向上至齒狀線上方約5cm行靜脈內注射。通常每次在l~4條食管下段靜脈內注射1~4個
關于囊下白內障的治療方法介紹
醫學方法有很多,對于白內障的問題也是有很好的方式來治療的,那么白內障怎樣治療效果好,從以上白內障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治療白內障對于身體內部的調理是很重要的,中醫療法對于身體機能比較注重,中醫療法講究辨證論治,以補益五臟為主,滋陰明目,活血化瘀,理氣通絡,對于白內障的治療效果是很好的,并且中醫治療
手術治療白內障并發癥的相關介紹
手術治療是白內障患者無奈的也是最后的選擇。現在國內很多著名的大醫院都設有白內障手術項目,手術治療水平也有了比較大的發展。目前白內障的手術類型有很多種,醫生的技術越來越好,醫院的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很多以前的問題諸如并發癥、術后復發的概率到大大降低。大型的送光明等公益活動也大部分采取的是手術治療這一
關于淚小管淚囊吻合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手術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施行。 1.在內眥鼻側4~5mm,內眥韌帶上方約4mm處,向下做一稍彎向顳側之弧狀縱行皮膚切口,長10~12mm。 2.用小剪向下分開切口,暴露內眥韌帶,再分離薄筋膜,露出肌層。 3.在眼輪匝肌瞼及眶部淺頭起端之間剪斷內眥韌帶,此點恰在前淚嵴之上,這樣不會損傷附在其上
簡述復發性白內障晶狀體囊膜切除術的手術步驟
一、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球后麻醉,必要時輔以結膜下浸潤麻醉或表面麻醉。 二、適應證: 主要適用于各類后發性白內障。 三、手術大致步驟: 1.上方鞏膜切口,放與灌注呈30°彎針頭進入晶狀體囊內。 2.切割頭由另一切口進入晶狀體赤道部。預置切速400次/秒,吸引力20~26.7kPa切
手術治療遺傳性白內障的介紹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為近年來國內外開展的新型白內障手術。此手術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國比較先進的大中城市開展。使用超聲波將晶狀體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狀,然后連同皮質一起吸出,術畢保留晶狀體后囊膜,可同時植入房型人工晶狀體。老年性白內障發展到視力低于0.3、晶狀體混濁在未成熟期、中心核部比較軟,適合做超聲乳化
關于whipple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手術大體步驟: ①常用的切口有兩種,一是右肋緣下的斜切口;另一常用的切口是右上腹部直切口。 ②剖腹探查。 ③將十二指腸第2段連同胰腺頭部從腹膜后向前游離。 ④游離十二指腸和胰腺頭部。 ⑤游離橫結腸肝曲和橫結腸的右端。 ⑥檢查胰腺的改變及其與腫塊的關系。 ⑦胃切除,按Hoffmeis
關于后囊膜下白內障的分類介紹
1.后囊膜下白內障按病因分為年齡相關性(老年性)、外傷性、并發性、代謝性、中毒性、輻射性、發育性和后發性等白內障等。 2.后囊膜下白內障按發病時間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白內障等。 3.后囊膜下白內障按晶狀體渾濁的部位分為皮質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內障等。 4.后囊膜下白內障按晶狀體渾濁的部位分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手術的分類
①白內障囊外摘除術(ECCE)其含義是指在同軸光照明下的顯微手術。基本的手術方式是刺破并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將晶體核娩出,用同步注吸針頭吸凈周邊囊袋內的皮質,保留完整的晶體后囊和周邊的前囊。囊外摘除術的主要優點是保留了晶體后囊,便于植入和固定人工晶體。目前在發達地區,囊外摘除術和人工晶體植入術是主
關于囊下白內障的病因分析
①硬化脫水:人體在發生脫水的情況下,體內的液體代謝可能會發生紊亂,就會產生一些異常物質,損害到眼部晶狀體。醫學專家針對這一問題,用動物實驗證明,給予高滲脫水后,晶體出現空,是引發白內障的原因之一 [1] 。 ②外界的溫度:國外學者經過長期觀察得出,在高溫下工作的60歲以上的工人,白內障的發病率
關于囊下白內障的飲食注意
1、枸杞子20克,龍眼肉20枚,水煎煮連續服用有效。枸杞子20克,龍眼肉20枚,水煎煮連續服用有效。枸杞子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龍眼肉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蛋白質。這些營養素均能益精養血、滋補明目。 2、黑芝麻炒熟研成粉,每次以1湯匙沖入牛奶或豆漿中服用,并可加入1湯
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新理念
? 現代白內障手術不僅是為了使患者看得見,更是為了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視覺質量。白內障手術技術和人工晶狀體的發展推動了白內障手術理念的發展。白內障手術正在由傳統的復明手術向屈光性手術發展。“屈光性白內障手術”(refractive cataract surgery)——這一白內障手術新理念應運而
治療囊下白內障的基本介紹
西醫對于本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即把白內障(渾濁的晶體)摘除。由于手術是一種不可逆的治療,術后手術眼可能會有發紅、怕光、輕度疼痛、異物感等癥狀,嚴重者手術眼突然劇痛并有惡心(可能患青光眼)、過度紅腫并有視力模糊(可能感染發炎),或眼前突然發現黑影或視力改變(可能患視網膜剝離)等癥狀,使
白內障手術適應證的介紹
白內障手術的適應證很廣泛,凡適宜做復明手術的各類白內障均可采用手術治療: ①晶體混濁,視力低于0.3者,包括矯正視力。 ②無論視力如何,只要患者對視力有較高要求,或有特殊職業要求者。 ③晶體脫位及半脫位。 ④高度近視眼合并白內障。 ⑤各年齡段的先天性白內障。 ⑥因炎癥并發的白內障,必
關于放射性白內障的用藥安全介紹
1、先天性白內障:如為靜止性且對視力影響不大者,一般不需要治療,如點狀白內障、冠狀白內障、 前極白內障等。 2、繞核性白內障、全白內障等:明顯影響視力者應手術治療。可做截囊吸取術或囊外摘除術。過去對繞核性白內障做增視性虹膜切除術,但木后通過角膜及品狀體周邊部視物,不能得到滿意的視力,不宜采
后囊膜下白內障的基本介紹
晶狀體后囊膜下淺層皮質出現棕黃色渾濁,為許多致密小點組成,其中有小空泡和結晶樣顆粒,外觀似鍋巴狀。由于渾濁位于視軸,所以早期出現明顯視力障礙。 白內障是常見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個組織叫做晶狀體,正常情況下它是透明的,光線通過它及一些屈光間質到達視網膜,人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體。一旦晶狀
關于粘連性腸梗阻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粘連性腸梗阻手術大致可分為: 1.腸粘連松解術。 2.腸部分切除吻合術。 3.腸捷徑(短路)手術。 4.腸粘連腸排列術。
治療放射性白內障的相關介紹
根據白內障的生成機制可分情況進行治療: 1、先天性白內障:如為靜止性且對視力影響不大者,一般不需要治療,如點狀白內障、冠狀白內障、前極白內障等。當白內障明顯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時,可手術摘除白內障和植入IOL。 2、繞核性白內障:它會明顯影響視力,應手術治療。可做截囊吸取術或囊外摘除術。 過
關于蛔蟲性腸梗阻的手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切口 多采用右側旁正中或經腹直肌切口。 2.探查蛔蟲團部位,梗阻及腸管病變程度,有無腸扭轉、套疊或闌尾蛔蟲。 3.處理蛔蟲團: (1)腸切開取蟲術(enterotomy and removal of ascaris):用于蟲團較大不易疏散而腸管尚無壞死的情況。將蟲團聚集的腸段提出腹腔,
簡述復發性白內障切除術的手術步驟
1.囊內切除術 是一種目前較少采用的白內障術式,將混濁的晶狀體完整取出,術后不形成后發障,但切口較大,恢復期較長。 2.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 是目前主流的白內障術式,將晶體核娩出,吸凈混濁的皮質,保留晶體的后囊膜,然后植入人工晶體,術后不需配鏡,但需要較好的眼科顯微手術設備及較熟練的顯
關于顱內動靜脈畸形栓塞術的手術步驟
1.會陰及兩側腹股溝常規消毒,鋪無菌巾。 2.用1%或2%利多卡因在右(或左)側腹股溝韌帶下2~3cm,股動脈搏動明顯處逐層進行浸潤麻醉,并給病人神經安定麻醉。 3.用16G或18G穿刺針穿刺右(或左)側股動脈,采用Seldinger法循序插入6F導管鞘,導管鞘側臂帶三通連接管與動脈加壓輸液
關于腸套疊復位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體位 病人平臥;如系嬰兒,應固定于大形板上。 2.切口 多采用右中經腹直肌切口或右正中旁切口進入腹腔。 3.探查 進入腹腔后,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沿結腸方向摸到套疊的腸段,查明套疊部位及其范圍。查清情況后,即可進行復位。 4.復位 在腹腔內直視下,伸入一手至腹腔,握于套入部頂端,逐
關于睪丸活檢檢查的手術步驟介紹
(1) 常規的手術區備皮,消毒。 (2) 固定睪丸。 醫生應根據需要,選擇一側睪丸,應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拇指將睪丸固定牢固,睪丸的附睪端應在手的下方,將睪丸的實質暴露在拇指與食指間。用手固定接受檢查的睪丸,使表面的陰囊皮膚繃緊。 (3) 局部麻醉。 選擇相對無血管區,局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