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簡介
肺動靜脈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PAVM)是典型的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的疾病。約70%PAVM患者合并有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遺傳學認為染色體異常可導致該病發生。也有作者認為PAVM可有創傷、血吸蟲病和腫瘤等原因引起。基本病理改變為動脈經過只有菲薄動脈瘤囊直接通入擴大的靜脈。......閱讀全文
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簡介
肺動靜脈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PAVM)是典型的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的疾病。約70%PAVM患者合并有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遺傳學認為染色體異常可導致該病發生。也有作者認為PAVM可有創傷、血吸蟲病和腫瘤等原因引起。基本病理改變為動脈經過
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病理介紹
PAVMs好發于兩肺的下葉,多為單側病變,僅8-10%為雙側病變。大約50-75%為單發,30%為多發性。單發病變最多見于左肺的下葉,其次為右肺下葉,左肺上葉、右肺中葉、右肺上葉,多發病變多見于雙下肺,雙側同時受累的約占8-20%,瘺口多接受胸膜,在肺實質者少見。 在病理上可分兩型,即囊型和彌
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病因分析
PAVMs約80%為先天性,此畸形是一種肺毛細血管的發育異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肺芽周圍的靜脈叢與第六對主動脈弓衍生來的肺動脈樹相吻合。隨著胚胎的發育,此處的血管床出現血管間隔,形成肺毛細血管,于是將肺芽水平的原始動靜脈叢分隔開,一旦上述血管間隔的形成發生障礙,肺毛細血管的發育不完全即出現一種或多
關于動靜脈畸形的簡介
動靜脈畸形,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現為粘膜或粘膜下小血管異常,嚴重的瓣膜性心臟病,慢性腎功能衰竭,消化道放療,慢性肝病,膠原性血管疾病。在明確診斷后可以通過手術治療。
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病理生理介紹
PAVMs一般不影響心臟的血液動力學、心輸出量,心臟指數及肺毛細血管楔入壓等多在正常范圍,故心率、血壓、心電圖大多正常。但個別報道心臟指數可增加或降低。部分肺動脈血未經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直接進入肺靜脈,回至左心,并進入體循環,形成病理性動靜脈分流,血流動力學上屬于心外右向左分流,使PAVMsSa
簡述肺動靜脈畸形的治療措施
傳統認為不是所有的PAVMs都需要治療。只有那些病變進行性增大的、發生了矛盾性栓塞的以及有癥狀的低氧血癥患者才有必要治療。但近來的研究發現很多無癥狀的或病變很少的患者也可發生嚴重的神經系統并發癥(如中風、腦膿腫等),因此White等人主張所有供血動脈直徑≥3mm的PAVMs患者不論有無癥狀都應治
簡述肺動靜脈畸形的臨床要點
1.常有少量咯血,破裂后破入胸腔可致血性胸水,破入大支氣管可有大量咯血。 2.低氧血癥紫紺、杵狀指、易疲勞、工作負荷能力降低。 3.異位栓塞如腦梗死、腦膿腫。 4.動靜脈畸形貼近胸壁時,能聽到雜音。
診斷肺動靜脈畸形的標準概述
胸部X線檢查簡便易行、敏感、無創且經濟,作為PAVMS的一線篩選檢查。有報道約98%患者的胸片有異常表現。囊狀PAVMs通常具有典型X線平片征象,表現為孤立或多發的類圓形陰影,陰影直徑通常在1-5cm范圍,大小不等,密度均勻,邊緣清晰,或有淺分葉;擴張增粗的供血動脈和引流靜脈連于陰影,供血動脈與
概述肺動靜脈畸形的臨床表現
PAVMs雖然是先天性疾病,但很少在嬰幼兒時期發病,相關癥狀常常在40-60歲時出現,但可能是由于幼兒時期PAVMs微小,不引起明顯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而且X線檢查也不易發現。 PAVMs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病變大小密切相關。部分患者(13-55%)無明顯癥狀,偶爾在X線檢查時才被發現。伴發HHT的
簡述肺動靜脈畸形的并發癥
PAVMs可以引起嚴重的并發癥,但是適當的治療常常可以預防它們的發生。最常見是神經系統的并發癥,發生率約為30%,尤其多見于彌漫性PAVMS患者。包括中風(18%)、偏頭痛(43%)、短暫性腦缺血發作(37%),腦膿腫(9%),癲癇發作(8%)。文獻報道稱神經系統的并發癥幾乎全部發生于供血動脈直
關于大腦大靜脈的動靜脈畸形的簡介
是一種較少見的腦血管畸形。本病常見于新生兒期及嬰兒期。根據動靜脈間分流大小,首發癥狀出現的年齡、臨床癥狀可分為以下3組: (1)新生兒 新生兒發病者大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系因大量的動脈血流入靜脈中,心臟不能耐受所致。病兒可表現呼吸困難及發紺,可有腦積水和驚厥。 (2)嬰兒期 由于大腦大靜脈明
硬腦膜動靜脈畸形的簡介
因大多數硬腦膜動靜脈畸形是自發的,所以早期認為是先天性。Vidyasagar則認為硬膜竇內先有血栓形成,以后導致橫竇、乙狀竇或海綿竇動靜脈畸形。Houser報告的病例中,80%有靜脈竇狹窄或梗阻,并證實2例先有阻塞,幾年后再出現硬腦膜動靜脈畸形。外傷可致竇內血栓形成,以后發展成硬腦膜動靜脈畸形,
顱內動靜脈畸形栓塞術的簡介
顱內動靜脈畸形栓塞術是神經外科的一種手術,適用于病變廣泛深在,不適宜直接手術者,病變位于腦重要功能區,如運動區、言語區和腦干,手術后會產生嚴重并發癥和后遺癥者,高血流病變、盜血嚴重、手術切除出血多或手術后可能發生過度灌注綜合征者。
關于腦動靜脈畸形的預后介紹
1.出血率 兒童動靜脈畸形趨向于發展增大,出血率也增高;動靜脈畸形初次出血后第1年有6%的再出血率,以后每年有2%的再出血率。 2.癲癇發生率 以癲癇為首發癥狀者占17%~40%;發作以局限性者為多,一般與動靜脈畸形的部位和類型密切相關,位于顳葉和額葉的癲癇發生率高于幕上的其他部位,額葉以
關于腦動靜脈畸形的病因分析
一般認為腦動靜脈畸形是胚胎期血管生成的調控機制發生障礙所致。鏈球菌感染后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畸形切除后新發的動靜脈畸形、顱內外同時發生的動靜脈畸形,以及星形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血供豐富的惡性腦膜瘤和轉移癌伴發動靜脈畸形等報道提示,除先天性因素外,后天性的特殊情況如能引發病理性腦血
關于腦動靜脈畸形的病理介紹
腦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局部腦血管發育異常。在動、靜脈之間存在異常的瘺道,血液即直接由動脈流入靜脈,形成短路。由于沒有正常小動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網,故血流阻力減少,流量增大,供應動脈逐漸擴張以適應增加的血流量。遠側靜脈郁滯而曲張形成側支循環,并逐漸擴張加入到病變區來,形成管徑不等的曲張的動脈和靜
關于動靜脈畸形的治療方式介紹
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時應先結扎切斷與腫瘤交通的動脈,而后在切除病變。有時應病變廣泛,手術時需作一側或雙側頸外動脈結扎,以減少出血。由于介入放射學的發展可以應用經導管動脈栓塞技術,以控制和減少術中出血。其止血效果遠較頸外動脈結扎為好;因為除動脈主干外,動脈的各級分支,直至終末支均可得到栓塞,沒有
關于動靜脈畸形的基本信息介紹
動靜脈畸形雖然有幾種不同的綜合征,但其均有粘膜或粘膜下小血管異常,直徑從1mm~>30mm. 消化道動靜脈畸形原因不明.在許多患者中,常伴有以下情況,包括嚴重的瓣膜性心臟病,慢性腎功能衰竭,消化道放療,慢性肝病,膠原性血管疾病和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Rendu-Osler-Weber(R
關于顱內動靜脈畸形的檢查介紹
1.頭部CT檢查 出血時,CT可以確定出血的部位及程度,有些病變可以表現為混雜密度區。 2.磁共振成像 由于病變內高速血流出現的流空現象,血管團、供血動脈和引流靜脈均表現為黑色。 3.全腦動脈造影 是確診的必需手段,診斷的金標準,可以確定畸形血管團的位置,大小,范圍,供血動脈,引流靜脈
關于動靜脈畸形的臨床表現介紹
1. 以前分類中稱蔓狀血管瘤或葡萄狀血管瘤。是一種迂回彎曲、極不規則而有搏動性的血管畸形。主要是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故亦有人稱為先天性動靜脈畸形。 2.動靜脈畸形多見于成年人,幼兒少見。常發生于顳淺動脈所在的顳部或頭皮下組織中。病損高起呈念珠狀,表面溫度較正常皮膚為高。病
關于腦動靜脈畸形的鑒別診斷介紹
1.海綿狀血管瘤 是年輕人反復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DSA常為陰性;CT見蜂窩狀的不同密度區伴鈣化灶,可略增強,周圍腦組織輕度水腫,很少有占位效應,無粗大的供血動脈或擴張、早現的引流靜脈;需術中和病理與隱匿性動靜脈畸形鑒別。 2.癲癇 栓塞的腦動靜脈畸形常有頑固性癲癇,可有偏癱和小
關于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的基本介紹
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又稱腦血管畸形(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腦血管瘤,是指腦血管發育障礙引起的腦局部血管數量和結構異常,并且對正常的腦血流產生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①動靜脈畸形。 ②海綿狀血管瘤。 ③毛細血管擴張。 ④靜脈畸形。
關于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的病因分析
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是腦血管先天性、非腫瘤性發育異常。胚胎期如有某種因素影響原始腦血管網正常發育,毛細血管不健全,動靜脈直接相通形成短路,可發展成為腦動靜脈畸形。
關于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的檢查介紹
1.頭部CT及CT血管成像 可明確發現血腫,并且初步判斷血管畸形的類型。 2.頭部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顯示畸形血管及其與周圍腦組織的關系,還可區別出血與鈣化。 3.腦血管造影 除海綿狀血管瘤外,是診斷其他血管畸形的最可靠和主要的診斷方法,稱之為金標準。 4.頭顱平片 可顯示顱內
妊娠合并肺動靜脈畸形致破裂失血性休克病例分析
?1 病例簡介 ?孕婦,33 歲。因“妊娠 40+3 周,胎動減少 1 天”于 2020 年 12 月 4 日 13: 47 分收入院。孕期經過順利。入院 B 超提示: 胎兒雙頂徑 9.4cm,腹圍 32.0cm,股骨長 7.0cm,羊水指數 10. 7cm,最大深度 3.1cm,胎盤 II
動靜脈畸形出血的相關介紹
動靜脈畸形出血是由于連接動脈和靜脈的異常血管破裂所致。 胃腸內表面動靜脈畸形的原因還不清楚。但是,已知本病常見于有心臟瓣膜病、腎臟或肝臟病的病人,有結締組織病的病人和經腸道放射治療的病人。這些畸形血管的直徑可從一根魚線到人的小指粗細,容易出血,有時是嚴重出血,尤其在老年人。
治療動靜脈畸形的相關介紹
原發病或促發因素的確切治療(如心臟瓣膜成形術,腎移植)可治愈上消化道血管瘤或結腸發育不良的出血.幽門竇切除術可治療西瓜胃,內鏡下凝固療法(用熱探頭,激光或雙極電凝)僅為姑息治療,因為高危患者在2個月內又可產生新的動靜脈畸形.雌激素和孕酮的聯合療法對某些患者可能有效.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常需補充鐵.大
關于顱內動靜脈畸形栓塞術的手術步驟
1.會陰及兩側腹股溝常規消毒,鋪無菌巾。 2.用1%或2%利多卡因在右(或左)側腹股溝韌帶下2~3cm,股動脈搏動明顯處逐層進行浸潤麻醉,并給病人神經安定麻醉。 3.用16G或18G穿刺針穿刺右(或左)側股動脈,采用Seldinger法循序插入6F導管鞘,導管鞘側臂帶三通連接管與動脈加壓輸液
肺動靜脈瘺的概述
肺動靜脈瘺為先天性肺血管畸形。血管擴大紆曲或形成海綿狀血管瘤,肺動脈血液不經過肺泡直接流入肺靜脈,肺動脈與靜脈直接相通形成短路。1897年首先由Churton發現描述,稱為多發性肺動脈瘤。1939年Smith應用心血管造影證實本病。文獻命名較多,如肺動靜脈瘤,肺血管擴張癥(haemagiecta
肺動靜脈瘺的病因
這種畸形是由各種不同大小和不等數目的肺動脈和靜脈直接連接。常見者動脈1支、靜脈2支。二者之間不存在毛細血管床。病變血管壁肌層發育不良,缺乏彈力纖維,又因肺動脈壓力促使病變血管進行性擴張。肺動靜脈瘤是一種肺動靜脈分支直接構通類型,表現為血管扭曲、擴張,動脈壁薄,靜脈壁厚,瘤呈囊樣擴大,瘤同分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