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VMs雖然是先天性疾病,但很少在嬰幼兒時期發病,相關癥狀常常在40-60歲時出現,但可能是由于幼兒時期PAVMs微小,不引起明顯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而且X線檢查也不易發現。
PAVMs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病變大小密切相關。部分患者(13-55%)無明顯癥狀,偶爾在X線檢查時才被發現。伴發HHT的患者,常為多發性PAVMs,病變多為快速進展型,瘺囊可增多,癥狀更常見,并發癥發生率高。
通常,單個孤立的PAVMS直徑<2cm時不引起癥狀,多發性患者出現臨床癥狀的幾率大于單發者,而彌漫性PAVMs患者無例外都有癥狀。
當分流量大于20%及病史長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它是臨床最常見的且早期出現的癥狀,靜息時稍好,活動后加重;在大的或多發性PAVMS患者常見,而在有杵狀指患者中幾乎都存在。呼吸困難的程度與低氧血癥的嚴重程度和右向左分流量的大小有關。大多數患者對低氧血癥耐受性好,一般只有在氧分壓低于60mmHg時才有乏氧癥狀,其次是鼻出血,它以自發性或輕微觸碰即可引發為特征,系由鼻粘膜毛細血管擴張出血所致,這一表現反映了PAVMs患者中HHT的高發病率;第三是咯血,大咯血不少見,但很少致病;再次是皮膚,胃腸道的毛細血管擴張出血、胸痛、咳嗽、偏頭疼、耳鳴、頭暈等。
常見的體征有紫紺、杵狀指(趾),病變部位的雜音出現于右向左分流量較大時,偶可觸及震顫。有報道稱,通過認真仔細的體格檢查,75%以上的患者可有異常發現。約46%的PAVMS可在胸部聽到連續性或收縮期血管性雜音,雜音響亮程度較多地取決于動、靜脈之間的壓力差,不一定和瘺口大小有關。該雜音吸氣時增強,呼氣時減弱(原因為吸氣時胸膜腔負壓增大,肺內毛細血管含血量增多,由肺靜脈回到體循環的血量少于右心室進入肺循環的血量,體循環的動脈血壓降低,體循環與肺循環的動脈壓差別減小,肺動靜脈畸形的血流量增多,而呼氣時情況相反)。由于PAVMs主要是肺部下葉病變,患者可表現直立性低氧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