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介紹
(一)室性早搏(室早) 老年人室早的發生率為70%—80%。室早數目隨增齡而增加,但復雜性室早并不相應增多,較高級別室早(Lown分級)的老年人心電圖異常檢出率較高。常伴心肌肥厚、梗死等異常表現。室性早搏作不同情況下具有完全不同的臨床意義和預后,與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心臟病種類和心功能狀況等有關。 (二)室性心動過速(室速) 老年人室速不多見,但危險性大,屬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見于AMI、室壁瘤、心衰、電解質紊亂及藥物中毒等情況。尖端扭轉型室速是由于心室復極離散度增大引起多環路折返或折返不規則所致。多見于低鉀、奎尼丁、胺碘酮、三環類抗抑郁藥中毒。......閱讀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介紹
(一)室性早搏(室早) 老年人室早的發生率為70%—80%。室早數目隨增齡而增加,但復雜性室早并不相應增多,較高級別室早(Lown分級)的老年人心電圖異常檢出率較高。常伴心肌肥厚、梗死等異常表現。室性早搏作不同情況下具有完全不同的臨床意義和預后,與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心臟病種類和心功能狀況等有關
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與癥狀體征
病因 (一)室性早搏(室早) 老年人室早的發生率為70%—80%。室早數目隨增齡而增加,但復雜性室早并不相應增多,較高級別室早(Lown分級)的老年人心電圖異常檢出率較高。常伴心肌肥厚、梗死等異常表現。室性早搏作不同情況下具有完全不同的臨床意義和預后,與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心臟病種類和心功能狀
室性心律失常的基本介紹
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亂,是常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顫動(室顫)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質性心臟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導致室顫、猝死等嚴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時明確診斷,判斷室速的原因、誘因及對預后的影響并及時處理。老年人群中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情況,就象
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見病因及心電圖特征
一、室性期前收縮 1.病因:常見于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與二尖瓣脫垂患者。 2.心電圖特征: 1)提前發生QRS波群,時限通常超過0.12s、寬大畸形,ST段與T波的方向與QRS主波方向相反。其前無P波 2)室性期前收縮與其前面的竇性搏動之間期恒定 3)完全性代償間期,即包含室性期前收縮
關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基本介紹
VEB見于大多數心肌梗死病人,但并不能成為治療依據.原發性VF出現在心肌梗死后最初幾小時內,遲發性VF可能伴有持續的或后期的心肌缺血,如伴有血流動力學惡化則是預后差的標志.室性心律失常反映了缺氧,電解質紊亂或交感神經活性過高. 心衰見于2/3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通常LV功能不全占優勢,表
室性心律失常的鑒別介紹
本病通過心電圖檢查一般可以確診,臨床上最主要的是對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進行鑒別,頸動脈竇按摩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響有助于鑒別診斷心律失常的性質。為避免發生低血壓、心臟停搏等意外,應使患者在平臥位有心電圖監測下進行,老年人慎用,有腦血管病變者禁用。每次按摩一側頸動脈竇,一次按摩持續時間不超過5秒,可
室性心律失常的概述
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亂,是常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顫動(室顫)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質性心臟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導致室顫、猝死等嚴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時明確診斷,判斷室速的原因、誘因及對預后的影響并及時處理。
室性心律失常的檢查
心電圖檢查、心臟電生理檢查、運動試驗、 其他檢查 心室晚電位、心電圖頻譜分析、心室率變異分析、運動心電圖和傾斜試驗都有助于復雜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診斷。此外,超聲心動圖、心臟X線、ECT、CT和MRI等對于器質性和非器質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方案
對室早患者應在病因治療基礎上,使用利多卡因、普羅帕酮、胺碘酮等藥物,減少室早的級別和數目,以降低猝死的危險性,對于良性室早,無正者通常不須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有癥狀且影響生活和工作者可選用副作用較小的抗心律失常藥如美西律、β受體阻滯劑、目的在于減輕癥狀而不是完全消除室早。對室速患者治療除針對病因
室性心律失常的癥狀體征
一、室性早搏(室早) 室性期前收縮常無與之直接相關的癥狀;每一患者是否有癥狀或癥狀的輕重程度與期前收縮的頻發程度不直接相關。患者可感到心悸,類似電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償間歇后有力的心臟搏動。 聽診時,室性期前收縮后出現較長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縮之第二心音強度減弱,僅能聽到第一心音。橈動脈搏動
室性心律失常治療策略
?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心律失常一直是我們心臟醫師臨床處理的棘手問題,主要的手段有,藥物、ICD、導管消融等。??? 1 藥物??? 1.1 新抗心律失常藥物:藥物治療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藥物(AAD)應用時常會遇到無效或效果不佳的問題,而且還受限于其致心律失常和其他副作用,特別是其
室性心律失常的疾病護理措施
(一)一般護理 1、休息-病人心律失常發作引起心悸、胸悶、頭暈等癥狀時應保證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休息時避免左側臥位,以防左側臥位時感覺到心臟搏動而加重不適。 2、飲食-給予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防便秘;避免飽餐及攝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等。 (二)病情觀察。連接心電監護儀,連續監測心率、
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解讀
? 一、重視基礎心臟病??? 共識對各種室性心律失常都給出了診治流程圖,流程均首先確定是否存在器質性心臟病。共識中少數ⅠA類推薦之一提到,“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常常是基礎心臟病而非心律失常所致,因此推薦對基礎心臟病和危險因素進行最佳治療。”即使對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速),也是以治療基礎心臟病為主
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療
病因治療包括糾正心臟病理改變、調整異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脈動脈狹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導致心律失常發作的其它誘因(如電解質失調、藥物不良副作用等)。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型與描述
(一)室性早搏(室早) 老年人室早的發生率為70%—80%。室早數目隨增齡而增加,但復雜性室早并不相應增多,較高級別室早(Lown分級)的老年人心電圖異常檢出率較高。常伴心肌肥厚、梗死等異常表現。室性早搏作不同情況下具有完全不同的臨床意義和預后,與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心臟病種類和心功能狀況等有關
室性心律失常的癥狀體征及診斷
癥狀體征 一、室性早搏(室早) 室性期前收縮常無與之直接相關的癥狀;每一患者是否有癥狀或癥狀的輕重程度與期前收縮的頻發程度不直接相關。患者可感到心悸,類似電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償間歇后有力的心臟搏動。 聽診時,室性期前收縮后出現較長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縮之第二心音強度減弱,僅能聽到第一心音
室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檢查及鑒別
診斷檢查 心電圖檢查、心臟電生理檢查、運動試驗、 其他檢查 心室晚電位、心電圖頻譜分析、心室率變異分析、運動心電圖和傾斜試驗都有助于復雜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診斷。此外,超聲心動圖、心臟X線、ECT、CT和MRI等對于器質性和非器質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 鑒別 本病通過心電圖
室性心律失常風暴的臨床診斷及治療
? 室性心律失常風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系指24h內發生≥2~3次的室性心動過速和/或心室顫動,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而需要立即電復律或電除顫等治療的急性危重性癥候群,簡稱電風暴(electrical storm)。由于室性心律失常風暴死亡率高、處理
關于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分析
1、呼吸性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respiratorysinusarrhythmia) 呼吸性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系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各年齡組均有發生,最多見于兒童及年輕人,也可見于老年人。為一種生理表現,絕大多數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者的心臟功能正常,也可見于急性傳染病恢復期或嗎
胺碘酮助力應對室性心律失常
? 對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處理,目前雖然有很多非藥物治療方法例如射頻消融、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等,但藥物治療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胺碘酮問世已經有40余年,經歷了循證醫學的考驗,在各類指南中確立了其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成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對于其應用劑量
關于心律失常的病因分析
遺傳性心律失常多為基因通道突變所致,如長QT綜合征、短QT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等。 后天獲得性心律失常可見于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為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時。發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經功
室性心律失常風暴的臨床診斷及治療(一)
室性心律失常風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系指 24h 內發生≥2~3 次的室性心動過速和 / 或心室顫動,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而需要立即電復律或電除顫等治療的急性危重性癥候群,簡稱電風暴(electrical storm)。由于室性心律失常風暴死亡率高、處理棘
室性心律失常風暴的臨床診斷及治療(二)
3 室性心律失常風暴(電風暴)的臨床表現 3.1 基礎心內外疾病表現 如胸痛、胸悶、氣急、心臟雜音、肺部啰音或猝死家族史等。 3.2 電風暴發作期表現 常有不同程度的急劇發作性暈厥、暈厥先兆、意識障礙、胸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早期可升高)、紫紺、抽搐等,甚至心臟停搏和死亡。
AMI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
? 急性心肌梗死(AMI)繼發的惡性心律失常起病急、進展快,是心臟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必須給予急診處理。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心血管大會暨第九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北京醫院楊杰孚教授針對具體的治療措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以下是本次報告的重點總結。??? 一、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定義??? 具備以下任
小兒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感染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少數患者呈家族性發病。資料分析提示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系連鎖分析將疾病基因突變定位于14q23-q24、1q42-q43、14q12-q22、2q32.1-q32.2、3p23、17q21。 2.感染因素 由心肌慢性炎性壞死損傷的結果,導
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解讀——簡析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
? 一、持續性單形性室速(SMVT)??? SMVT大多發生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也可見于目前診療技術沒有發現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后者稱為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速,VT)。??? 1、評估??? 無創評估 歐洲心律學會/美國心律學會/亞太心律學會(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
室性期前收縮的基本介紹和病因分析
室性期前收縮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異位起搏點提前產生的心室激動,中、老年人多見,有的可無明顯臨床癥狀,有的可導致嚴重后果不容忽視。 室性期前收縮可見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也可見于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正常人。發現室性期前收縮一般應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并對室性期前收縮進行定量定性分析,以評價及指導預后
室性期前收縮的病因
室性期前收縮可見于正常人,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可導致。室性期前收縮更多見于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脫垂、洋地黃或奎尼丁中毒、低血鉀等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易伴發各種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較高,也是導致猝死、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第三屆國際心血管熱點論壇上,衛計委北京醫院心內科楊杰孚教授就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中通過病例介紹,推薦了藥物治療的時機和選擇。??? 楊杰孚教授指出,在分析AMI合
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解讀——室性早搏再評價
? 2006年,歐美3大權威心血管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ACC/AHA/ESC)聯合發布了“室性心律失常治療和心臟性猝死預防指南”(以下簡稱“2006版指南”)。隨后幾年,這一領域進展迅速,理念不斷更新。時隔8年,翹首以待的“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