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介紹
(一)室性早搏(室早) 老年人室早的發生率為70%—80%。室早數目隨增齡而增加,但復雜性室早并不相應增多,較高級別室早(Lown分級)的老年人心電圖異常檢出率較高。常伴心肌肥厚、梗死等異常表現。室性早搏作不同情況下具有完全不同的臨床意義和預后,與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心臟病種類和心功能狀況等有關。 (二)室性心動過速(室速) 老年人室速不多見,但危險性大,屬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見于AMI、室壁瘤、心衰、電解質紊亂及藥物中毒等情況。尖端扭轉型室速是由于心室復極離散度增大引起多環路折返或折返不規則所致。多見于低鉀、奎尼丁、胺碘酮、三環類抗抑郁藥中毒。......閱讀全文
ESC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和心臟性猝死預防指南要點
?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上公布了新版“室性心律失常(VA)管理和心臟性猝死(SCD)預防指南”,以下是針對該指南內容的要點總結。??? 1.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700萬例心血管病相關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到25%,女性的心源性猝死率為1.40/10萬人年,男性為6.68/10萬人年。近50%心
關于房性心律失常的基本信息介紹
包括房性異位搏動(AEB),心房顫動和心房樸動(比心房顫動少見),見于約10%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反映了LV衰竭或右房梗死.陣發性房速不常見,這些病人先前多曾有房速發作。 最初24小時內出現的心房顫動常是短暫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70歲,心衰,以前心肌梗死病史,大范圍前壁梗死,心房梗死,心包炎
關于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病因分析
病因有洋地黃過量、心肌炎、高血鉀、外科手術(特別是心臟手術后)、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室性逸搏、應用異丙腎上腺素后等。少數患者無器質性病因,也偶見于正常人。其發生機制系浦肯野纖維的自律性增加,伴或不伴有竇房結起搏功能低下。可將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按心率快慢分成兩型: ①心室率為60~75次/分鐘的
心臟磁共振成像在室性心律失常診治中的應用
? 惡性心律失常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的一大類疾病,其中,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或心室顫動是心臟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 在發達國家,發生率可達每年 1/1 000-2/1 000.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常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基礎,在西方國家,30 歲以上人群發生心臟性猝死或者室速最常見的原因為冠心病,而 3
心律失常的介紹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于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伴發。其預后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
關于限制性心肌疾病的心律失常的介紹
心肌的變性病灶總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癥。病灶通常最終由疤痕組織代替,所以在局灶性變性之后,總有局部的纖 維化。由于心肌的炎癥反應,對心肌內小血管的損傷,和由于免疫機制的產生,可出現冠狀動脈小分支病變,心臟神經病變和心臟收縮過度狀態。如當心室的小動脈被阻塞時,則導致心肌供血不足,收縮能力喪失,心輸出
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的基本介紹
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系竇房結發出的激動顯著不規律,使心房和心室的節律也不規則。在同一導聯描記的心電圖上,最長的P-P間期與最短的P-P間期之差超過0.16s(也有學者主張超過0.12s)。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無特殊癥狀,只有在心率過低或過速時引起心悸、眩暈
囊性腎病的病因介紹
1.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偶然是由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因此,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病。嬰兒型多囊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均有該病的基因改變才能使其子女發病,發病概率為25%。本病與遺傳有關
氣候性鼻炎的病因介紹
鼻粘膜易感性導致鼻炎:易感性的產生源于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可導致鼻炎,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粘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數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在這方面菲林斯可以有效的恢復鼻粘膜。 抗原物質導致鼻炎: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該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粘膜便與相應的IgE結合而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病因分析
1.心肌缺血壞死后代謝產物聚積、兒茶酚胺增多、低氧血癥、代謝性酸堿平衡失調等體液因素改變,間接影響心律失常的發生。 2.合并心力衰竭時,心肌缺血加重,更易產生和誘發心律失常。 3.心肌缺血、壞死引起心肌電生理改變會導致心律失常。 4.植物神經的反應、代謝異常和藥物的作用引起的體液因素改變則
室性心動過速的病因分析
根據持續時間,室性心動過速分為: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間大于30秒)及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間小于30秒)。另外還可根據有無器質心臟病、室速的心電圖形態、室速的起源部位及愈后分類。 1.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室速 (1)冠心病 各種類型的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心絞痛或無
心律失常的基本介紹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于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伴發。其預后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
治療以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的介紹
一般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不出現臨床癥狀,臨床意義不大,不需治療。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多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只有明顯竇性心動過緩的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上腺上腺素、氨茶堿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療。對由心臟病或藥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者,應針對病因進行處理。
關于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的描述介紹
1、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的疾病描述: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舊稱致心律失常右室發育不良(ARVD),現以ARVD/C表示。其特征為右心室心肌被進行性纖維脂肪組織所置換,起初為區域性,逐漸呈全心彌漫性受累。有時左心室亦可受累,而間隔相對很少受累。常為家族性發病,系陳染色體顯性以床。
肌肉痛性痙攣的病因介紹
1.血液透析中低血壓、低血容量、超濾速度過快及應用低鈉透析液治療等導致的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痛性痙攣最常見的原因。
纖維性骨炎的病因分析介紹
纖維性骨炎是由于慢性腎衰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的高轉運型骨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晚期骨骼病變、皮膚瘙癢、自發性肌腱斷裂、軟組織鈣化等。 主要病因是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使甲狀旁腺增生、功能亢進,導致患者高血鈣、低血磷,特別是二羥膽骨化醇的缺乏,晚期骨骼病變,皮膚瘙癢,自發性肌腱斷裂,軟組
季節性鼻炎的病因介紹
季節性鼻炎的主要原因是對植物的花粉過敏。故又稱花粉癥或過敏性鼻炎。當某些花粉吸入鼻內,可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腫等癥狀,檢查可見嗜伊紅細胞浸潤。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介紹
慢性肥厚性鼻炎系指鼻粘膜甚至骨膜和鼻甲骨增生肥大,多由慢性單純性鼻炎發展而來,發病原因與單純性鼻炎相似,鼻粘膜部分上皮纖毛脫落,變成復層立方上皮,固有層中靜脈及淋巴管周圍有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血管擴張,血管壁增厚,粘膜下水腫,繼而纖維組織增生和骨膜增殖骨質增厚,成為不可逆的病變,肥厚部位多以下
位置性眩暈的病因分析介紹
位置性眩暈又名壺腹嵴頂耳石癥,多見于40~60歲成人,女性多見。可能是產生重力刺激敏感的誘因,由一定的頭位所誘發的,持續短于30秒的劇烈眩暈。 1.可能因橢圓囊自發性退變,耳石自囊斑上脫落,沉積在后壺腹嵴上。 2.炎癥或外傷亦可誘發此癥,例如在病毒性迷路炎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過程中,白細胞、吞
糜爛性胃炎的病因介紹
1.內源性因素 危重疾病如嚴重創傷、大面積燒傷、敗血癥、顱內病變、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嚴重應激狀態等是急性糜爛性胃炎的常見病因。 2.外源性因素 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類固醇激素、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損傷胃黏膜屏障,導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氫離子回滲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爛、
關于類脂性腎病的病因介紹
提示本病可能與遺傳有一定關系。抗“O”抗體滴度常明顯下降。微小病變性腎病應注意除外合并的何杰金病。另外,在非類固醇消炎藥過敏產生的腎病綜合征,組織學可類似微小病變腎病,但通常伴有間質性腎炎和腎功能減退。 在極少見情況下,急性腎功能衰竭可在無明顯低血容量時發生。由于低蛋白血癥導致血液膠體滲透壓下降
為什么室性心律失常經常會出現寬大畸形的QRS波群
室性心動過速的原因是折返的形成,而QRS波群對應的是所有心室肌0期去極化(所以QRS波群的時長與心室肌0期去極化速度幅度有關)。折返時,心肌興奮的頻率增加,心室肌膜電壓門控Na+通道未完全復極(相當于相對不應期或超常期),此時心室肌接受刺激產生的動作電位0期去極化的速度和幅度均下降,所以其對應心電圖
為什么室性心律失常經常會出現寬大畸形的QRS波群
室性心動過速的原因是折返的形成,而QRS波群對應的是所有心室肌0期去極化(所以QRS波群的時長與心室肌0期去極化速度幅度有關)。折返時,心肌興奮的頻率增加,心室肌膜電壓門控Na+通道未完全復極(相當于相對不應期或超常期),此時心室肌接受刺激產生的動作電位0期去極化的速度和幅度均下降,所以其對應心電圖
關于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的輔助檢查介紹
主要依靠心電圖診斷。不同類型的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心電圖表現各有特點。 (1)P波: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時,P波為竇性P波,形態恒定,但在Ⅱ、Ⅲ、aVF導聯上,P波形態由于呼吸引起心臟位置的變化可略有改變。 (2)P-P間期:在同一導聯上,最長的P-P間期與最短的P-P間期可相差大于0.16s(
關于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的鑒別診斷介紹
1、房性期前收縮 P波形態在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時應完全相同,或逐漸發生輕度變化:而房性期前收縮的P′波與竇性P波形態完全不同。竇性心律時P-P間期不完全相同,而房性期前收縮節律改變突然激動提前,其后有不完全代償間歇。 2、二度Ⅰ型竇房阻滯 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時P-P間期變化是逐漸縮短后又逐
關于Meckel憩室的病因分析介紹
由于卵黃管殘余部分退化程度不同,Meckel憩室的形態也不同。在胚胎早期,中腸與卵黃囊之間原有卵黃腸管相連接,于胚胎第5~6周,近臍端卵黃管先閉合,形成纖維條索后逐漸消失,中腸與臍完全分離。若卵黃管未完全閉合,與回腸相通,則形成回腸遠端憩室,即Meckel憩室。
鹽酸右美托咪定致頻發室性心律失常病例分析
1.病例介紹?患者,女,64歲,體質量80kg,身高160 cm。診斷:左踝關節骨折,擬于單側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下行擇期左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否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病史,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術前胸部X線片均未見異常。血電解質檢測結果示:鈉離子(Na+)137mmol·L-1、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病因
患兒有器質性心臟病,多見于嚴重心肌疾病如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發育不良,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浦肯野細胞瘤是嬰兒室性心動過速的常見病因。心室切開術后,特別是年長兒法洛四聯癥根治術后晚期,可發生室速,甚至猝死。PVT偶見于完全性房室阻滯、冠狀動脈起源異常及川崎病并發心肌梗死患者。藥物
關于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一、預后 如果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特別在高血壓、冠心病或老年人)以竇性心動過緩為主時,要警惕病竇綜合綜合征的可能性,要詳盡觀察,以防疏漏。 二、預防 1.積極防治原發病,及時消除原發病因和誘因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關鍵。 2.如迷走神經性心律失常以竇性心動過緩為主,要警惕病態竇房結綜合綜合征的
放射性腎炎的病因分析介紹
放射性腎炎是大量接受放射性照射之后發生的慢性間質性腎炎,引起發病的照射量常在 2500rad(25Gy)以上,屬于非炎癥性緩慢進行的腎臟疾病,在1952年由Kunkler等發現。青年、單腎切除等病因引起的腎肥大個體、異位腎個體是放射性損傷的易感者。本病最常發生在對睪丸、卵巢、Wilm氏腫瘤、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