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烯烴的加次鹵酸反應
烯烴與鹵素的水溶液反應生成β-鹵代醇: CH2=CH2+HOX→CH2X-CH2OH 鹵素、質子酸,次鹵酸等都是親電試劑,烯烴的加成反應是親電加成反應。反應能進行,是因為烯烴大π鍵的電子易流動,在環境(試劑)的影響下偏到雙鍵的一個碳一邊。如果是丙烯這樣不對稱烯烴,由于烷基的供電性,使π鍵電子不均勻分布,靠近甲基的碳上有微量正電荷,離甲基遠的碳上帶有微量的負電荷 ,在外電場的存在下,進一步加劇正負電荷的分離,使親電試劑很容易與烯烴發生親電加成。 飽和烴中的碳原子不能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只能發生取代反應。而不飽和烴中的碳原子能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發生加成反應。......閱讀全文
簡述烯烴的加次鹵酸反應
烯烴與鹵素的水溶液反應生成β-鹵代醇: CH2=CH2+HOX→CH2X-CH2OH 鹵素、質子酸,次鹵酸等都是親電試劑,烯烴的加成反應是親電加成反應。反應能進行,是因為烯烴大π鍵的電子易流動,在環境(試劑)的影響下偏到雙鍵的一個碳一邊。如果是丙烯這樣不對稱烯烴,由于烷基的供電性,使π鍵電子
簡述鹵代烴的取代反應
由于鹵素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大,致使鹵代烴分子中的C—X鍵具有一定的極性。當C—X鍵遇到其他的極性試劑時,鹵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 (1)被羥基取代 鹵代烴與水作用可生成醇。在反應中,鹵代烴分子中的鹵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羥基所取代: R—X+HOH?R—OH+HX 該反應進行比較緩慢,
鹵代烴的反應過程
1.取代反應由于鹵素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大,致使鹵代烴分子中的C—X鍵具有一定的極性。當C—X鍵遇到其他的極性試劑時,鹵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1)被羥基取代鹵代烴與水作用可生成醇。在反應中,鹵代烴分子中的鹵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羥基所取代:R—X+HOH?R—OH+HX該反應進行比較緩慢,而且是可
羧酸的α氫的鹵代反應
羧酸分子中的α-氫與醛酮分子中的α-氫相似,受到羧基吸電子作用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活潑型。但因羧基中的p-π共軛效應,其致活作用比羰基弱。例如在少量紅磷等催化劑的存在下,羧酸分子中的α-氫可被鹵素取代,生成α-鹵代酸,且α-氫是逐步被取代的。
烯烴臭氧化形成二次有機氣溶膠(SOA)的反應機制
二次有機氣溶膠(SOA)對我國典型城市重霾期間PM2.5質量濃度貢獻顯著。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形成SOA的重要前體物之一,其中烯烴濃度占大氣VOCs總體濃度的10-20%,其光化學反應在SOA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探究烯烴在大氣光化學反應中的轉化機制對大氣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
Wittig-烯烴化反應研究
Wittig反應作為構建立體選擇性烯烴結構的重要方法,自1950年代初被發現以來,在有機合成化學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該反應通過醛或酮與亞磷酰化合物(亞磷酰化物)的反應生成烯烴,被廣泛應用于藥物、天然產物合成以及材料科學等領域。然而,盡管其廣泛的應用和顯著的合成價值,Wittig反應的手性催化策略尚未充
烯烴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烯烴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比烷烴活潑。考慮到烯烴中的碳碳雙鍵比烷烴中的碳碳單鍵強,所以大部分烯烴的反應都有雙鍵的斷開并形成兩個新的單鍵。催化加氫反應烯烴與氫作用生成烷烴的反應稱為加氫反應,又稱氫化反應。加氫反應的活化能很大,即使在加熱條件下也難發生,而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能順利進行,故稱催化加氫。在
簡述多烯烴的系統命名
1、取含雙鍵最多的長鏈作為主鏈,稱為某幾烯,這是該化合物的母體名稱,主鏈碳原子的編號,從離雙鍵較近的一端開始,雙鍵的號位由小到大排列,寫在母體的名稱前,并用短線相連。 2、取代基的位號由與它相連的主鏈上的碳原子的位號確定,寫在取代基的名稱之前,用一短線與取代基的名稱相連。 3、寫名稱時,取代
大連化物所:光催化烯烴的鹵代/吡啶雙官能化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光催化烯烴的鹵代/吡啶雙官能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出通過調控氧化淬滅活化模式和自由基極性交叉途徑,實現光催化非活化烯烴的鹵代/吡啶雙官能化反應新策略。該策略作為對傳統Heck型反應的補充,通過自由基反應過程避免了中間體
關于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介紹
一、加鹵素反應 烯烴容易與鹵素發生反應,是制備鄰二鹵代烷的主要方法: CH2=CH2+X2→CH2X-CH2X ① 這個反應在室溫下就能迅速反應,實驗室用來鑒別烯烴的存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是紅棕色,溴消耗后變成無色) ② 不同的鹵素反應活性規律: 氟反應激烈,不易控制;碘是可逆反應,
簡述鹵代烴的特點性質
基本上與烴不相似,CH3F、CH3CH2F、CH3Cl、CH3Br在常溫下是氣體,余者低級為液體,高級的是固體。它們的沸點隨分子中碳原子和鹵素原子數目的增加(氟代烴除外)和鹵素原子序數的增大而升高。密度隨碳原子數增加而降低。一氟代烴和一氯代烴的密度一般比水小,溴代烴、碘代烴及多鹵代烴密度比水大。
一次污染加二次反應對PM2.5的貢獻接近30%
汽車尾氣比空氣更干凈?近日,一位網友通過實驗得到的測量數據引爆輿論。測試者在北京重污染的空氣環境之下,用霾表對著一輛2006年產國三排放標準汽車的排氣管做測試。其理論是“室外測得PM2.5是358,一臺3萬公里的國產車排氣口是281。PM1.0是242vs187,PM10是442vs357。我不
共軛二烯烴的電環化反應
電環化反應電環化反應直鏈共軛多烯烴可發生分子內反應,π鍵斷裂,雙鍵兩端碳原子以σ鍵相連,形成一個環狀分子。電環化反應的顯著特點是高度的立體專一性,即在一定條件下(光或熱)生成特定構型的產物。電環化反應是周環反應的一種類型 ,所謂周環反應是指在化學反應過程中能形成環狀過渡態的一些協同反應, 它不受溶劑
關于烯烴的催化加氫反應介紹
烯烴與氫作用生成烷烴的反應稱為加氫反應,又稱氫化反應。 加氫反應的活化能很大,即使在加熱條件下也難發生,而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能順利進行,故稱催化加氫。 在有機化學中,加氫反應又稱還原反應。 這個反應有如下特點: ① 轉化率接近100%,產物容易純化。(實驗室中常用來合成小量的烷烴;烯烴
共軛二烯烴的聚合反應
聚合反應聚合反應通過聚合反應,生成相對分子質量高的聚合物。除和一般烯烴一樣發生加成反應外,特點是能起1,4-加成之類的反應,也容易聚合。如1,3-丁二烯(CH2=CH-CH=CH2)聚合生成-[-CH2-CH=CH-CH2-]n-
化學所烯烴催化不對稱鹵環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烯烴的鹵化反應是合成化學中最重要的基元反應之一,為烯烴的功能化提供了非常簡便有效的途徑。烯烴的不對稱鹵化反應則可在雙鍵上同時引入兩個手性中心,產物中的鹵原子可以進一步發生多種轉化,如立體選擇性的取代反應等,方便快捷的構建豐富的合成中間體。然而,由于烯烴的不對稱鹵化反應極具難度,目前報道的催化體系
簡述聚烯烴的生產及應用
聚烯烴的生產方法有高壓聚合、低壓聚合(包括溶液法、漿液法、本體法、氣相法)。 聚烯烴具有相對密度小、耐化學藥品性、耐水性好;良好的機械強度、電絕緣性等特點。可用于薄膜、管材、板材、各種成型制品、電線電纜等。在農業、包裝、電子、電氣、汽車、機械、日用雜品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有機化合物的基本反應
能發生取代反應1、烷烴與鹵素單質:鹵素單質蒸汽(如不能為溴水)。條件:光照。2、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不能為水溶液)。條件:三溴化鐵作催化劑,濃硝酸: 50℃- 60℃水浴,濃硫酸: 70℃-80℃水浴。3、鹵代烴的水解:強堿的水溶液。4、醇與氫鹵酸的反應:新制氫鹵酸。5、乙醇與濃硫酸在1
化合物的基本反應
能發生取代反應1、烷烴與鹵素單質:鹵素單質蒸汽(如不能為溴水)。條件:光照。2、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不能為水溶液)。條件:三溴化鐵作催化劑,濃硝酸: 50℃- 60℃水浴,濃硫酸: 70℃-80℃水浴。3、鹵代烴的水解:強堿的水溶液。4、醇與氫鹵酸的反應:新制氫鹵酸。5、乙醇與濃硫酸在1
概述共軛二烯烴的雙烯合成反應
又稱狄爾斯-阿爾德(Diels-Alder反應)。共軛二烯烴和某些具有碳碳雙鍵、三鍵的不飽和化合物進行1,4一加成,生成環狀化合物的反應稱為雙烯合成反應。 狄爾斯一阿爾德反應是協同反應,即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是相互協調地在同一步驟中完成的。在光照或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物分子彼此靠近,互相作用,
大連化物所提出光催化烯烴的鹵代/吡啶雙官能化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光催化烯烴的鹵代/吡啶雙官能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出通過調控氧化淬滅活化模式和自由基極性交叉途徑,實現光催化非活化烯烴的鹵代/吡啶雙官能化反應新策略。該策略作為對傳統Heck型反應的補充,通過自由基反應過程避免了中間體
氨基與烯烴加成反應條件
催化劑活化烯烴的雙鍵。烯烴可以和胺反應,機理是催化劑活化氨基的雙鍵是電子云密度發生偏移,胺含有孤對電子的N原子進攻雙鍵的一端,從而發生親核加成反應。氨基和胺基的區別是什么,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氨基并沒有胺基。一般當NH是在該物質的官能團排序是最高的話,就是胺。
簡述維生素A酸的不良反應
外用本品可能會引起皮膚刺激癥狀,如灼感、紅斑及脫屑,可能使皮損更明顯,但同時表明藥物正在起作用,不是病情的加重。皮膚多半可適應及耐受,刺激現象可逐步消失。若刺激現象持續或加重,可在醫師指導下間歇用藥,或暫停用藥。
簡述異維A酸的其他不良反應
異維A酸的其他不良反應包括:口唇及皮膚干燥、唇炎、脫屑、皮疹、瘙癢、皮膚脆性增加、過敏反應、聽力及視力損害、骨質疏松、肝酶升高、炎性腸道疾病、急性胰腺炎等。患者應按照說明書或醫囑規定的用法用量給藥,仔細閱讀說明書,出現不良反應應咨詢醫生,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
簡述異羥肟酸鐵反應的原理
酯與羥胺作用可生成異羥肟(wò)酸,再與三氯化鐵作用即生成呈紫紅色或紅色的異羥肟酸鐵。這是識別酯類化合物與其他類型化合物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異羥肟酸鐵反應用于氟乙酰胺定性檢驗的原理為, 在堿性條件下氟乙酰胺與羥胺反應生成異羥肟酸, 進一步與高鐵離子反應生成紫色異羥肟酸鐵絡合物。經中毒流行病學調
簡述鹵代烷的物理性質
在鹵代烷(氟代烷除外)中,只有氯甲烷、氯乙烷、一氯乙烯和溴甲烷為氣體,其余均為無色液體或固體。但碘代烷和溴代烷,尤其是碘代烷,長期放置因分解產生游離碘和溴而有顏色。一鹵代烷有不愉快的氣味,其蒸汽有毒。它們均不溶于水,而溶于弱極性或非極性的乙醚、苯、烴等有機溶劑,某些鹵代烷本身即是很好的有機溶劑,
簡述甘草次酸半琥珀酸酯二鈉的適應癥
1.主要用于治療慢性胃潰瘍,對不宜手術和不能臥床休息的患者尤為適用。對十二指腸潰瘍療效略差。 2.亦可試用于治療輕度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3.甘草次酸半琥珀酸酯二鈉凝膠或糖錠用于治療口腔潰瘍。 4.可與抗酸劑聯合用于胃食管反流綜合征。
什么是烯烴?
烯烴是指含有C=C鍵(碳碳雙鍵)的碳氫化合物。屬于不飽和烴,分為鏈烯烴與環烯烴。按含雙鍵的多少分別稱單烯烴、二烯烴等。雙鍵中有一根屬于能量較高的π鍵,不穩定,易斷裂,所以會發生加成反應。鏈狀單烯烴分子通式為CnH2n,常溫下C2-C4為氣體,是非極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雙鍵基團是烯烴分子中的官能團
關于烯烴的基本信息介紹
烯烴是指含有C=C鍵(碳碳雙鍵)的碳氫化合物。屬于不飽和烴,分為鏈烯烴與環烯烴。按含雙鍵的多少分別稱單烯烴、二烯烴等。雙鍵中有一根屬于能量較高的π鍵,不穩定,易斷裂,所以會發生加成反應。 鏈狀單烯烴分子通式為CnH2n,常溫下C2-C4為氣體,是非極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雙鍵基團是烯烴分子中
共軛二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
和1,2-加成和1,4-加成:極性試劑有利于1,4-加成;低溫有利于1,2-加成,高溫有利于1,4-加成。共軛二烯烴同普通烯烴一樣,容易與鹵素、鹵化氫等親電試劑發生加成反應;它的特點是比普通烯烴更容易發生加成反應,但由于中間體變化,生成多種加成產物.共軛二烯的部分加成產物,即1,2-和1,4-加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