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供血的腎上皮樣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報告
女,63歲。主訴上腹部疼痛不適15 d于2013年5月23日入院。查體無異常。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均未見明顯異常。B超檢查示右腎下極一不均質團塊,大小約5.2cm×5.0cm×3.8cm。CT檢查示:右腎下極見一不均質團塊,大小約5.3cm×4.7cm,增強后不均質強化,見兩支右腎動脈影,腫塊供血主要來源于下方腎動脈,雙側腎動脈主干未見明顯狹窄、受壓改變,雙側腎靜脈未見明顯異常(圖1)。術前診斷為右腎惡性腫瘤。全麻下行后腹腔鏡下根治性右腎切除術。術中見右腎中央型腫瘤,局部突出于右腎下極,腎門處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同時見兩根平行排列的腎動脈,均來源于腹主動脈,直徑無明顯差異,均于腎門處進入腎臟。病理檢查:腫瘤包膜完整,腫瘤大小5.0cm×4.5cm×3.5cm,位于右腎中下極,中央型,輸尿管切緣及腎周組織未見腫瘤浸潤;鏡下見瘤內出現壞死、少量間變的細胞核,提示預后不良(圖2)。免疫組化染色檢查:HMB-45、Vim(+++),......閱讀全文
一例肝腎多發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合并腎臟病變出血...
一例肝腎多發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合并腎臟病變出血病例分析?病例女,12歲。9 d前進食不當后發熱,體溫達39.5℃。2 d前左側腹部疼痛。外院B超顯示肝腎多發結節。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CT平掃:肝實質內多發類圓形低密度影,界清。密度不勻,CT值約-71~14HU,直徑約0.4~4.7 cm(圖1)
下唇典型脂肪瘤病例報告
良性脂肪腫瘤可發生于任何正常存在脂肪的部位,是最常見的間充質腫瘤之一。據國外學者報道脂肪瘤發生在口腔和頜面部的概率大約是1%~4%,占該區域良性腫瘤的0.1%~5%,口腔脂肪瘤在男性中更為常見,出現在40~60歲。目前國內對下唇脂肪瘤的報道較少,現將我科診治的1例下唇典型脂肪瘤病例結合文獻復習報告如
嬰兒脊髓脂肪瘤病例報告
脊髓脂肪瘤(spinal?cordlipoma)是較常見的兒童先天性疾病,好發于腰骶部,嬰幼兒期多不出現明顯癥狀,在兒童逐漸成長過程中,脊髓受到壓迫、牽拉才出現神經功能受損表現。下面報道一例脊髓脂肪瘤病例,結合文獻對該病的臨床特征、診斷、分型及治療方法介紹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患兒
多發性皮膚上皮樣血管瘤樣結節病例分析
患者男,31歲。因左上臂多發性暗紅色丘疹、結節1年就診。皮膚科情況:左上臂伸側、內側可見直徑0.3 ~ 0.5 cm、約20粒丘疹、結節,呈圓形或橢圓形,暗紅色至棕褐色、褐色,壓之不褪色,表面光滑或上覆少許鱗屑,部分融合成片或成簇分布,表面無破潰,無瘀斑、水皰、糜爛和潰瘍。口腔、外陰黏膜未見同樣皮損
腦動脈供血不足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男,63歲,農民【主訴】主因間斷頭暈3天,加重伴惡心4小時入院【現病史】患者緣于入院前3天活動時突然感頭暈、耳鳴,呈天旋地轉感,無惡心、嘔吐,自行休息后癥狀可稍緩解,故患者未再意也未行特殊治療,于入院前4小時患者晨起活動時突然頭暈癥狀加重,并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不含咖
巨大子宮盆腔血管周上皮樣細胞腫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54歲,因“絕經后陰道出血1次,下腹痛1周”就診。婦科檢查:子宮前位,左側附件區可捫及包塊,大小約9.0 cm×8.0 cm×7.0 cm,質硬,活動度差,無壓痛。經陰道超聲檢查:子宮平位,肌層回聲不均勻,宮體下段左側壁探及大小約8.0 cm×4.5 cm×8.5 cm 稍低回聲結
皮膚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53 歲,右手腕背側小結節 5 年,于 2018 年 12 月 18 日來我科就診。患者 5 年前右手腕 背側無明顯誘因出現 1 個米粒大小結節,緩慢生 長,逐漸至花生大小,無自覺癥狀,有輕微壓痛。既 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體檢:一般情況好,各 系統檢查未見
下唇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男, 26 歲,下唇結節半年。患者于半年前 發現下唇一約黃豆大小的皮色結節,稍隆起于皮面, 無自覺不適,未予診治,皮損緩慢增大,來本科就診。 患者既往體健,否認內科疾病病史、手術及外傷史, 家族中無類似病史。體檢:一般情況可,全身淺表淋 巴結未觸及,心肺腹未見異常。皮膚科情況:
肝臟上皮樣血管周細胞瘤
患者男性,65歲。主訴因“丙肝抗體陽性15年余,間斷肝區不適3年余,加重1個月”入院。患者15年前體檢時發現肝功能異常,丙肝抗體陽性,查病毒復制活躍,予干擾素抗病毒治療6個月,丙肝RNA轉陰。其后每年定期復查肝功能正常、丙肝RNA<測定值。3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肝區隱痛不適,呈間斷發作,持續約數秒
淺表脂肪瘤樣痣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 28 歲。左大腿近腹股溝處增生物半 年。半年前,無明顯誘因患者左大腿出現一約 0. 8cm ×2. 5cm 大小的橢圓形囊性增生物,無明顯 自覺癥狀,為明確診斷來本科。既往體健,家族中無 類似疾病者。系統檢查無特殊。皮膚科情況: 皮損 分布于左大腿,表現為一約 0. 8c
上皮樣血管瘤病的概述
上皮樣血管瘤病(bacillary Epithelioid Angiomatosis)亦稱桿菌性血骨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或桿菌性上皮樣血管瘤病(epithelioid angiomatosis)。1983年由Stoler首先報道。其從一艾滋病病人身上發現一種不同于K
上皮樣血管瘤病的診斷
上皮樣血管瘤病與Kaposi肉瘤均為好發于HIV感染者的血管增生性疾病,兩者在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學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的治療方法與預后截然不同。發生于面部和手部的單個皮損,臨床上與化膿性肉芽腫相似。因此,正確地鑒別上皮樣血管瘤病與Kaposi肉瘤、化膿性肉芽腫非常重要。 診斷主要依靠組織病
上皮樣血管瘤病的病因
上皮樣血管瘤病的皮損組織切片以Warthin-Starry染色和電鏡觀察,發現有與貓抓病類似的小桿菌,大小約為0.5μm×l.5μm,桿菌分布成群或成束。目前雖有報道細菌培養已獲成功,但這種小桿菌到底屬于哪一類細菌尚未明確。 一些研究者認為它與新近發現的貓抓病桿菌相關,甚至就是貓抓病桿菌,只是
上皮樣血管瘤病的治療
紅霉素治療多數上皮樣血管瘤病例有效,每次0.5g,每天4次,療程至少持續4周。此外,多西環素、慶大霉霉素及抗結核藥物等也有一定的療效。個別皮損可配合手術切除。
一例異位妊娠伴葡萄胎樣病變病例報告
妊娠滋養細胞腫瘤,也稱為妊娠滋養細胞疾病(GTD),是一組罕見的滋養細胞異常增殖疾病。GTD通常是良性的,但是,由于其能夠滲入和破壞子宮肌層,并且具有轉移能力,所以有時也會發生惡性病變,這組腫瘤被稱為妊娠滋養細胞腫瘤(GTN)——一種罕見的,即使發生大面積擴散,也可以治愈的腫瘤。本篇文章闡釋的是一例
一例肝上皮樣血管肉瘤腹腔廣泛轉移病例分析
肝臟血管肉瘤非常少見,沒有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及臨床癥狀,其診斷主要依靠影像檢查及活檢。本研究報告肝上皮樣血管肉瘤并腹盆腔廣泛轉移1例,以提高對該少見病的認識。?患者男,49歲。腹部竄氣樣不適伴腹瀉1周。大便為稀水樣,每日10余次,無粘液胨子,無里急后重及肛門墜脹感,無明顯惡心嘔吐,無發熱、畏寒、厭油、
泌尿系統ct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腎發育不良 先天性腎發育不良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因發生腎組織或后腎管發育障礙及供血異常使腎臟不能充分發育所導致,病腎體積顯著縮小,通常僅僅為正常腎臟的1/6--1/3,多數為單側性,約3/4同側腎上腺缺如,對側腎臟多代償肥大,若雙腎皆發育不全,往往一側較重,患側輸尿管多較細
泌尿系統ct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腎發育不良 先天性腎發育不良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因發生腎組織或后腎管發育障礙及供血異常使腎臟不能充分發育所導致,病腎體積顯著縮小,通常僅僅為正常腎臟的1/6--1/3,多數為單側性,約3/4同側腎上腺缺如,對側腎臟多代償肥大,若雙腎皆發育不全,往往一側較重,患側輸尿管多較細
泌尿系統CT檢查的臨床意義
臨床意義異常結果: (1) 腎發育不良 先天性腎發育不良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因發生腎組織或后腎管發育障礙及供血異常使腎臟不能充分發育所導致,病腎體積顯著縮小,通常僅僅為正常腎臟的1/6--1/3,多數為單側性,約3/4同側腎上腺缺如,對側腎臟多代償肥大,若雙腎皆發育不全,往往一側較重,患側輸尿管多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發病機制及病理
發病機制 LAM病因不明,許多事實提示本病可能與雌激素有一定關系。初潮之前不發生本病,絕經后也罕見,為數不多的發生絕經后的病例也常有補充雌激素素史。本病妊娠期加重,卵巢切除后后減輕,在表現為肺病變的結節性硬化癥的病例中,女性占明顯優勢,活體組織也證實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但以抗雌激素治療,如切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發病機制及病理
發病機制 LAM病因不明,許多事實提示本病可能與雌激素有一定關系。初潮之前不發生本病,絕經后也罕見,為數不多的發生絕經后的病例也常有補充雌激素素史。本病妊娠期加重,卵巢切除后后減輕,在表現為肺病變的結節性硬化癥的病例中,女性占明顯優勢,活體組織也證實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但以抗雌激素治療,如切
胸壁纖維血管脂肪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因雙眼視物模糊、重影、視力下降3+月,懷疑胸腺瘤入院.胸部CT提示前縱膈胸腺區域見最大徑約2.5 cm軟組織結節影,邊緣光滑,與周圍脂肪組織分界清,增強掃描輕度強化,考慮胸腺瘤可能性大;左前胸壁胸骨旁見最大徑約2.5 cm結節影,與前胸壁肌層粘連分界不清,可見一支小血管位于結節影邊
RabbitK3細胞兔腎上皮樣細胞
1.?準備工作,開水浴鍋,預熱試劑,超凈工作臺紫外照射?30min,找到對應細胞在液氮罐中的位置2.?紫外照射后風機吹?10min?后,酒精擦拭臺面,放入試劑和離心管,取?15ml?離心管,加入?9ml?培養液3.?在液氮罐中取出細胞,先擰松放液氮,再擰緊,將凍存管放入?PE?手套中,然后水浴融化后
鼻中隔肌上皮癌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者,男,43歲,以右側鼻塞1年,加重1個月為主訴入院。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鼻塞,無出血、流涕、嗅覺減退、無耳鳴、聽力下降,無頭痛、頭暈,無心慌、胸悶、氣促,無寒戰、發熱等。未就診,后鼻塞逐漸加重并伴嗅覺減退。近1個月來右側鼻腔完全堵塞、嗅覺喪失、持續性流清涕,左側鼻腔間斷性鼻塞、以
腎血管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53歲。無痛性肉眼血尿4天。CT顯示右腎上極皮髓質交界處見片狀稍高密度影,邊界欠清,大小約2.7 cm×2.3 cm;增強后呈不均性強化,并呈持續強化趨勢,雙腎灌注正常,雙側輸尿管通暢,移行區未見明顯異常密度。?考慮感染性病變;不排除腫瘤。血液分析:紅細胞6169個/ul。膀胱鏡檢示:右側輸
一例良性腎混合性上皮間質瘤不完全切除后發生腹膜...
一例良性腎混合性上皮間質瘤不完全切除后發生腹膜種植診療分析混合性上皮間質瘤(MEST)是罕見的、良性腎囊性腫瘤,臨床上難以與腎囊性細胞癌區分。手術切除是其主要診斷和治療方法。據先前研究報道該病少有復發和惡變。《Urol Ann》近日報道了首例良性MEST患者不完全切除后腹膜種植誘發結腸旁MEST。闡
一例多發性皮膚上皮樣血管瘤樣結節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31歲。因左上臂多發性暗紅色丘疹、結節1年于2012年5月來我科就診。?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現左上臂內側出現數個米粒大小暗紅色丘疹、結節,無明顯自覺癥狀,皮損逐漸增多并蔓延至左上臂伸側,無破潰及出血。?數月后部分皮損色澤變為暗褐色,未經系統和外用藥物治療。臨床初步考慮Kaposi肉
超聲造影及增強CT診斷肝臟血管周上皮樣腫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49歲,漢族,已婚,農民。以3d前右下肢出現大片狀紅斑到我院皮膚科就診收住入院。體格檢查:無明顯異常。實驗室檢查:腫瘤標記物CA72413.6U/ml,其余陰性。超聲檢查:肝左葉見大小約61mm×56mm實性略高回聲占位,邊界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CDFI:腫塊周邊及內部見較豐富血流信號。
骶尾部上皮樣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20歲。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骶尾部持續性脹痛,3個多月前疼痛加重,并捫及一大小約2cm×3cm質硬包塊。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影像表現:骶5椎體及尾椎不規則骨質破壞伴軟組織腫塊形成,邊界清晰,大小約4.5cm×4.1cm×4.5cm,內見殘存骨性結構,T1WI呈稍低信號,T2WI呈不均勻等
左臀部軟骨樣脂肪瘤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56歲,因偶發左臀部腫物2周于2017年8月28日入院。患者2周前偶發左臀部腫物,1周前就診于當地醫院行彩超見:左臀部肌層探及低回聲,大小30mm×24mm,形態規則,邊界欠清,其內回聲不均勻;CDFI:未見明顯血流信號。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治療。既往胃潰瘍史10年,9年前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