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原發性者可用X射線治療或用32P治療也可反復作靜脈切開放血,或血液稀釋療法,或給氧和試用活血化淤中藥,有先天性心臟病者可做手術;藥物中毒者終止用藥;生活在高原所致者應脫離高原地區。......閱讀全文
治療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原發性者可用X射線治療或用32P治療也可反復作靜脈切開放血,或血液稀釋療法,或給氧和試用活血化淤中藥,有先天性心臟病者可做手術;藥物中毒者終止用藥;生活在高原所致者應脫離高原地區。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簡
原發性即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我國少見,一般認為由骨髓造血功能亢進所致,代償性(或稱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癥,是對動脈血氧壓減低的補償反映。由于機體氧合作用障礙,刺激骨髓產生更多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以代償原來的缺乏。原發性者多發生成年男性眼底改變,占32.5%左右。繼發性者以先天性心臟病和居住高原產生本病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病因分析
任何一種紅細胞增多癥,當紅細胞數多于8×1012/L、血紅蛋白超過125g/L時,均可伴發同樣的眼底改變。眼底重要的改變如下: 1.由于血容量增加,眼底所有血管不僅會擴張而且還會加長。視網膜血管因局限于視網膜范圍,增長的血管變得迂曲其中以靜脈更為顯著高度擴張迂曲的靜脈,血柱呈暗紫色或成熟的紫葡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預后介紹
紅細胞增多癥引起的視網膜發紺,對視力無太多影響。當并有出血時,則因出血的數量、位置而發生不同程度障礙。倘若患者主訴視力模糊或偏盲,但眼底改變不能解釋其原因者,應考慮視路損害,如顱內并發病、腦出血腦血栓等。
簡述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表現
1.眼部癥狀 視力可正常或有短暫模糊或一過性黑蒙可出現怕光、視力疲勞閃光幻覺、飛蚊幻視、夜視力障礙、眼前黑點或暗點、視野缺損和復視等。以上癥狀可伴有眼底改變。如沒有眼底改變而有上述癥狀,應考慮可能有球后病變或顱內病變,如腦出血或腦內血栓形成等。 2.眼底改變 (1)視盤改變 可有視盤邊界模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明確紅細胞數量及血紅蛋白水平血液流變學檢查明確血液的黏滯情況。 2.其他輔助檢查 眼底檢查明確眼底病變情況。頭顱CT掃描或MRI檢查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及出血等引起的顱內壓升高的情況。 二、診斷 根據血常規檢查結果及眼底表現,診斷本病。 三、并發癥
治療低灌注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根據頸內動脈阻塞程度和不同階段進行治療,早期如一過性黑蒙或癥狀較輕,可試用抗凝劑和抗血小板聚集劑如阿司匹林等有一定幫助。較重病例僅有頸動脈狹窄,或血栓形成時間不長尚無粘連或未進展至顱內段時,可作頸內動脈內膜切除術,切除有病的一段動脈并進行吻合,有一定效果。Countee作這種手術11例,其中10
治療小兒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血紅蛋白
關于良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良性紅細胞增多癥,包含家族性良性紅細胞增多癥(benign familial polycythemia)、假性紅細胞增多癥等,為紅細胞量正常或減少而紅細胞壓積增加,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本病為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有不同的外顯性,比較罕見。
低灌注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根據頸內動脈阻塞程度和不同階段進行治療,早期如一過性黑蒙或癥狀較輕,可試用抗凝劑和抗血小板聚集劑如阿司匹林等有一定幫助。較重病例僅有頸動脈狹窄,或血栓形成時間不長尚無粘連或未進展至顱內段時,可作頸內動脈內膜切除術,切除有病的一段動脈并進行吻合。如已產生新生血管及青光眼可做視網膜全光凝或試行睫狀體
關于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aemiavera)是一種以紅細胞顯著增多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點是總紅細胞數量及總血容量明顯的增加,通常伴有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液黏滯性增高;骨髓增生,晚期常有骨髓纖維化及髓外造血;脾臟腫大、皮膚和黏膜呈獨特的紅紫色以及各種各樣的
關于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NA)或棘紅細胞增多癥,又稱Bassem-Kornzweig綜合征、Levine-Critchley綜合征,為一種獨立的錐體外系疾病。NA的主要缺陷是血中β脂蛋白減少或缺乏,為較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故又稱無β-脂蛋白血癥。多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發病年齡8~62歲;病程7~24
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主要應控制糖尿病和血壓.糖尿病的控制和并發癥檢查證實強度胰島素療法可延緩IDDM病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腎病和神經病變的發作和減慢其進展.視覺癥狀有視力模糊,一眼或兩眼視力突然減退,視野內出現黑點或閃光感者,皆應隨時請眼科醫師會診. 廣泛視網膜光凝術可減輕或消除增生型視網膜病變和虹膜新生血管形
治療急進型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1.明確病因,盡快去除。 2.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突然急劇升高,最好使舒張壓緩慢穩定下降,急劇降低血壓可造成器官缺血。因為長期高血壓患者小動脈已部分或完全纖維化,血管壁對血壓有很高的耐力,且喪失了一定的彈性和收縮力,只有在一定高度的收縮壓下,才能維持器官的末梢循環。如果血壓突然降得太多,
治療白血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藥物治療:主要為全身治療,如支持療法,包括糾正貧血和出血,可輸血,補充血小板,給予維生素K,6-氨基己酸等。抗感染可用各種抗生素。化學藥物種類很多,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長春新堿等,也可用皮質激素。眼部癥狀僅為對癥治療,如視神經篩板后有白血病細胞浸潤時,可及時作放射治療以保存視力,劑量
關于低灌注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頸動脈阻塞或狹窄可導致腦和眼的供血不足而產生一系列腦和眼的癥狀。早在1845年Chevens曾有概述。1888年Gower對本病臨床癥狀有較詳盡的描寫。但直到1936年才有作者用血管造影的手段證實本癥為頸動脈阻塞所致,此后的報道逐漸加多。現在研究證明這種眼底改變并不是由于靜脈淤滯而是由于頸動脈阻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治療的介紹
診斷 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計數>6.0×10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計數>5.5×1012/L,血紅蛋白>160g/L即認為符合紅細胞增多癥,但是,進一步明確紅細胞增多癥的病因和分型才是關鍵。 治療 針對繼發性獲得性紅細胞增多癥,治療主要從病因入手。針對真性紅細胞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簡介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hereditaryspherocytosis)是紅細胞先天性膜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因外周血中出現球形紅細胞而得名,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男女均可患病,父母一方患有同病,病人出生即患病。臨床表現有貧血、溶血性黃疸、脾大,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常伴膽石癥。血片
治療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的介紹
癥狀明顯的新生兒可采用部分換血療法及對癥治療。 1.對癥治療 低血糖癥與紅細胞計數增多癥關系密切,應測血糖,高膽紅素血癥者應進行光療,其他包括保暖、吸氧等處理。 2.糾正脫水 如果新生兒存在脫水引起血液濃縮,但無紅細胞計數增多的癥狀和體征,可在6~8小時內糾正脫水,根據日齡及血清電解質情
概述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方法
因本病的病因不清,故對其預防主要在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方面。 1.注意對危險因素的早期發現:對于顏面及四肢末端經常紫紅的病人,不要誤認為是顏面毛細血管擴張或情緒激動。對于經常發生頭暈、頭痛、眩暈、四肢麻木等神經系統癥狀也不要單純考慮為高血壓病或腦供血不足,如果經系統治無好轉的病人,均要檢查血常規
關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相關介紹
治療目的是盡快使血容量及紅細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從而緩解病情,減少并發癥。 1.靜脈放血 可在較短時間內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癥狀減輕,減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機會。每隔2~3天放血200~400ml,直至紅細胞數在6.0×1012/L以下,紅細胞壓積在50%以下。放血一次可維持療效1個
關于良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檢查治療介紹
1、檢查 血象檢查顯示紅細胞增多,血紅蛋白最高可達200g/L以上,紅細胞壓積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正常。血清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正常,JAK2基因和其他骨髓增殖性腫瘤驅動基因陰性。 2、治療 對于血容量減少所致的紅細胞增多者,主要應對其病因進行治療,同時根據病情補充血容量。對于體質性患
關于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相對性紅細胞增多是由于血漿容量減少而相對的紅細胞增多。主要見于暫時性紅細胞增多癥,這在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等疾病中并不少見。因任何原因引起脫水,如持續嘔吐、嚴重腹瀉、大量出汗等導致液體明顯丟失,如同時攝取水量不足,可引起血漿容量減少,紅細胞相對增多。有時在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性酸中
治療視網膜分離癥的簡介
本病病變幾乎是靜止的,所以無需治療。手術不僅無效,反而有害。當并發視網膜脫離時,可施行鞏膜環扎(seleral buchling),當劈裂前壁破裂成圓扎時,有時可因視網膜血管斷裂而引起玻璃體積血,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有人主張用激光光凝其血管,但效果也不可靠。 本病一般不進行或進行非常緩慢。進
紅細胞增多癥的癥狀
劇烈頭痛頭暈、疲勞和疲倦不尋常的出血,流鼻血疼痛瘙癢身體不同部位麻木或刺痛
治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簡介
1.手術治療 醛固酮瘤及單側腎上腺增生首選手術治療 2.藥物治療 推薦特醛癥首選藥物治療。建議安體舒通作為一線用藥,依普利酮為二線藥物。推薦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癥選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癥的簡介
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癥,通常發生在妊娠后9個月,如果孕婦原有高血壓,也可較早發生,所有患者均有血壓增高及其伴隨癥狀。血壓越高眼底改變的發生率越高,當收縮壓大于20kPa或舒張壓大于17.3kPa時,88.7%眼底發生改變,當收縮壓大于28kPa時100%發生眼底改變,及時診斷和處理對保護產
關于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方法介紹
1.切脾有的作者認為切脾是禁忌證,因為切脾后可發生致死性血小板增高。但也有作者認為當疾病進入骨髓纖維化階段,如紅細胞壽命明顯縮短,貧血及血小板嚴重減少,伴有因巨脾引起的胃腸壓迫癥,則切脾可能有益,尤其是患者骨髓功能較好者。如術前血小板增多,術后則可引起血栓形成和出血。切脾后肝臟可進一步腫大。手術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方案
1、脾切除HS主要的治療方法 是脾切除它能減輕絕大多數HS的貧血勱使網織紅細胞接近正常(降至1%~3%)對于多數重型HS,雖然不能完全緩解但能顯著改善癥狀勱。一般切脾后數天黃疸消退勱血紅蛋白增高;紅細胞壽命延長,但不能完全恢復正常;外周血小球形紅細胞形態和數量無變化勱MCV可降低,MCHC仍然增
小兒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小兒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HS)是一種先天性紅細胞膜骨架蛋白異常引起的遺傳性溶血病,其主要特點是外周血中見到較多小球形紅細胞。臨床上以貧血、黃疸、脾腫大,血液中球形紅細胞增多、病程呈慢性貧血經過并伴有溶血反復急性發作為主要特征。現已明確,HS是一種紅細胞膜蛋白基因異常引起的遺傳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