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預后介紹
紅細胞增多癥引起的視網膜發紺,對視力無太多影響。當并有出血時,則因出血的數量、位置而發生不同程度障礙。倘若患者主訴視力模糊或偏盲,但眼底改變不能解釋其原因者,應考慮視路損害,如顱內并發病、腦出血腦血栓等。......閱讀全文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預后介紹
紅細胞增多癥引起的視網膜發紺,對視力無太多影響。當并有出血時,則因出血的數量、位置而發生不同程度障礙。倘若患者主訴視力模糊或偏盲,但眼底改變不能解釋其原因者,應考慮視路損害,如顱內并發病、腦出血腦血栓等。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簡
原發性即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我國少見,一般認為由骨髓造血功能亢進所致,代償性(或稱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癥,是對動脈血氧壓減低的補償反映。由于機體氧合作用障礙,刺激骨髓產生更多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以代償原來的缺乏。原發性者多發生成年男性眼底改變,占32.5%左右。繼發性者以先天性心臟病和居住高原產生本病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明確紅細胞數量及血紅蛋白水平血液流變學檢查明確血液的黏滯情況。 2.其他輔助檢查 眼底檢查明確眼底病變情況。頭顱CT掃描或MRI檢查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及出血等引起的顱內壓升高的情況。 二、診斷 根據血常規檢查結果及眼底表現,診斷本病。 三、并發癥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病因分析
任何一種紅細胞增多癥,當紅細胞數多于8×1012/L、血紅蛋白超過125g/L時,均可伴發同樣的眼底改變。眼底重要的改變如下: 1.由于血容量增加,眼底所有血管不僅會擴張而且還會加長。視網膜血管因局限于視網膜范圍,增長的血管變得迂曲其中以靜脈更為顯著高度擴張迂曲的靜脈,血柱呈暗紫色或成熟的紫葡
治療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簡介
原發性者可用X射線治療或用32P治療也可反復作靜脈切開放血,或血液稀釋療法,或給氧和試用活血化淤中藥,有先天性心臟病者可做手術;藥物中毒者終止用藥;生活在高原所致者應脫離高原地區。
關于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預后介紹
病情進展較緩慢,自然病程18~36個月。若無并發癥,單純放血治療,中位生存期8~15年。Cervantes等報道,預計10年生存率68.7%(48.1%~89.3%)。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出血、骨髓纖維化及白血病。5%~15%患者在診斷成立后5~13年發生髓樣化生和骨髓纖維化。Barr
簡述紅細胞增多癥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表現
1.眼部癥狀 視力可正常或有短暫模糊或一過性黑蒙可出現怕光、視力疲勞閃光幻覺、飛蚊幻視、夜視力障礙、眼前黑點或暗點、視野缺損和復視等。以上癥狀可伴有眼底改變。如沒有眼底改變而有上述癥狀,應考慮可能有球后病變或顱內病變,如腦出血或腦內血栓形成等。 2.眼底改變 (1)視盤改變 可有視盤邊界模
關于鳥槍彈樣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的預后介紹
本病為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往往有多次復發和緩解,并延續多年。盡管有人認為此病傾向于3~4年后穩定并進入緩解期,但長期的視力預后并不樂觀。持續的囊樣黃斑水腫和視神經萎縮是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
關于紅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治療的介紹
診斷 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計數>6.0×10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計數>5.5×1012/L,血紅蛋白>160g/L即認為符合紅細胞增多癥,但是,進一步明確紅細胞增多癥的病因和分型才是關鍵。 治療 針對繼發性獲得性紅細胞增多癥,治療主要從病因入手。針對真性紅細胞
關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相關介紹
治療目的是盡快使血容量及紅細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從而緩解病情,減少并發癥。 1.靜脈放血 可在較短時間內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癥狀減輕,減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機會。每隔2~3天放血200~400ml,直至紅細胞數在6.0×1012/L以下,紅細胞壓積在50%以下。放血一次可維持療效1個
關于良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檢查治療介紹
1、檢查 血象檢查顯示紅細胞增多,血紅蛋白最高可達200g/L以上,紅細胞壓積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正常。血清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正常,JAK2基因和其他骨髓增殖性腫瘤驅動基因陰性。 2、治療 對于血容量減少所致的紅細胞增多者,主要應對其病因進行治療,同時根據病情補充血容量。對于體質性患
口形紅細胞增多癥的介紹
口形紅細胞增多癥(stomatocytosis,ST)是一種形態異常的紅細胞增多,在干血片中,紅細胞中心蒼白區呈狹窄的裂縫,裂縫的中央較兩端更為狹窄,縫的邊緣清楚,類似微張的魚口;在濕血片中,紅細胞雙凹面消失而呈單面凹,形似碗狀。正常人外周血中也可見到少量口形細胞,一般為3%~5%,若超過5%則
紅細胞增多癥的相關介紹
紅細胞增多癥是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及血紅蛋白量高于參考值高限。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計數>6.0×1012/L,血紅蛋白>170g/L,成年女性紅細胞計數>5.5×1012/L,血紅蛋白>160g/L即認為增多。紅細胞增多癥首先可以分為相對性和絕對性增多,后者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大類。原
關于肺組織細胞增多癥的預后介紹
肺組織細胞增多癥的臨床病程差異很大,約50%的病人可以自然或經糖皮質激素治療后消退,10%~20%的病人呈進行性進展,反復出現自發性氣胸,最后發生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臟病而死亡。有幾種因素與病人的預后有關,它們包括發病年齡過小或過大、系統性癥狀持續存在、反復發作的氣胸、合并有肺外表現、彌漫性囊性改
關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的預后介紹
根據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數病例進展緩慢,中位生存期常在10~15年以上。少數病人可轉為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重要臟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關于良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良性紅細胞增多癥,包含家族性良性紅細胞增多癥(benign familial polycythemia)、假性紅細胞增多癥等,為紅細胞量正常或減少而紅細胞壓積增加,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本病為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有不同的外顯性,比較罕見。
關于視網膜病變的基本介紹
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嚴重糖尿病眼病,常造成視力減退或失明。據統計,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現該病變,15年以上者達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齡越大,發病的幾率越高。該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后果,由于糖尿病引起視網膜毛細血管壁損傷,加之血液呈高凝狀態,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血管破裂。 美
關于視網膜病變的分析介紹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治療效果令人滿意,可由于起病比較隱蔽,患者難以自察。與手術室里一對一的治療模式相比,在社區進行早期干預雖是一對百千萬,甚至更多,但是社區醫療效果很好。”社區醫生們可將社區內糖尿病患者檔案歸類,找出已經出現眼底病變及可能出現病變的高危人群,對他們進行定期講座,指導他們如何控
關于鐮狀細胞貧血視網膜病變的并發癥介紹
本病在病情穩定時,患者可耐受貧血及其他臨床癥狀;但當病情突然加重時,稱“鐮狀細胞危象”,則有嚴重臨床表現,甚至導致死亡。感染、代謝性酸中毒、低氧條件可能誘發危象,但有時難以發現明顯誘因。根據臨床表現特征的不同,可將鐮狀細胞危象分為5型:梗死型(疼痛型)再生障礙型,巨幼細胞型,脾滯留型,溶血型。
關于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Mcleod綜合征可出現肌病、心肌病、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增高和持續溶血狀態。 周圍血棘紅細胞計數大于3%及血清CK增高者即可診斷本病。 2、診斷 臨床上應注意與慢性進行性舞蹈病(HD)、蒼白球黑質紅核色素變性(HSD)及Tourette綜合征等鑒別。
關于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液靜脈血呈特征性的暗、濃紅色。紅細胞容積明顯增加,男性≥36ml/kg,女性≥32ml/kg(正常男性28.27±4.11ml/kg,女性24.21±2.59ml/kg,鉻標記紅細胞法)。約2/3病例的血漿容積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未見超過正常值。血液黏滯性比正常高5~8倍。血液比重增高達1.
關于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檢查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 紅細胞數、血紅蛋白及血細胞比容高于正常,但白細胞數、血小板數與網織紅細胞均正常。 2.骨髓增生活躍 與正常有明顯差異。 3.膽固醇常增高 部分病人三酰甘油增高。 4.紅細胞生成素在正常范圍,血漿鐵正常。 二、其他輔助檢查: 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關于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治療方法介紹
1.切脾有的作者認為切脾是禁忌證,因為切脾后可發生致死性血小板增高。但也有作者認為當疾病進入骨髓纖維化階段,如紅細胞壽命明顯縮短,貧血及血小板嚴重減少,伴有因巨脾引起的胃腸壓迫癥,則切脾可能有益,尤其是患者骨髓功能較好者。如術前血小板增多,術后則可引起血栓形成和出血。切脾后肝臟可進一步腫大。手術
關于低灌注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的鑒別診斷介紹
低灌注視網膜病變應與以下眼底病鑒別: 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性視網膜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視網膜性視網膜病性視網膜病變多為雙眼,眼底出血和微血管瘤多侵犯后極部,且有血糖升高。頸動脈阻塞所致者多為單眼,病變常在中周部。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非缺血型早期眼底病變相似,但靜脈阻塞者無動脈壓降低,
關于急性良性成淋巴細胞增多癥的預后介紹
急性良性成淋巴細胞增多癥預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為1~2周,但可有復發。部分患者低熱、淋巴結腫大、乏力、病后軟弱可持續數周或數月。極個別者病程遷延達數年之久。本病病死率為1%~2%,因脾破裂、腦膜炎、心肌炎等所致。有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可迅速惡化而死亡。 急性良性成淋巴細胞增多癥與單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相關介紹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是一種造血干細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PV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通常經歷以下兩個進展階段:①增殖期或紅細胞增多期 常有紅細胞增多;②紅細胞增多后期 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髓外造血、肝脾腫大、脾亢和骨髓纖維化。出血和血栓是PV的兩個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可進展為急性白血病
關于老年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aemiavera)是一種以紅細胞顯著增多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點是總紅細胞數量及總血容量明顯的增加,通常伴有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液黏滯性增高;骨髓增生,晚期常有骨髓纖維化及髓外造血;脾臟腫大、皮膚和黏膜呈獨特的紅紫色以及各種各樣的
關于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的簡介
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NA)或棘紅細胞增多癥,又稱Bassem-Kornzweig綜合征、Levine-Critchley綜合征,為一種獨立的錐體外系疾病。NA的主要缺陷是血中β脂蛋白減少或缺乏,為較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故又稱無β-脂蛋白血癥。多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發病年齡8~62歲;病程7~24
關于良性紅細胞增多癥的病因分析
1.血容量減少 為最常見的原因,如多次腹瀉、過分出汗、排尿過多、嚴重缺水、廣泛燒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由于丟失過多的水分,致血液濃縮。 2.體質因素 良性紅細胞增多癥,其病因及發病原理可能為:①醛固酮排泌減少;②血液分布不均。不同血管床之間紅細胞壓積各異,毛細血管床處低于大血管池。
關于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預后的介紹
1、治療 封閉新生血管為治療的關鍵,可采用氬激光或冷凍治療。氬激光治療多數病例新生血管完全封閉。已發生視網膜脫離者,可作鞏膜環扎術。 2、預后 如果不經治療,視力可降低至0.1者。繼續發展則可發生玻璃體積血,視力明顯下降。經過治療的病例,如用氬激光封閉新生血管,90%以上獲得成功,可減少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