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血干細胞移植突破獲國際贊譽
正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年會上,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在造血干細胞移植領域取得的突破獲國際專家和媒體關注,為白血病治療帶來新思路。 白血病治療的難題是不易為患者找到合適的移植用骨髓,兄弟姐妹之間白細胞抗原相合幾率僅為25%,非血緣供者捐獻成功率更低。由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歷經十多年探索,首創單倍體移植技術體系,使所有白血病患者都能接受父母或子女提供的骨髓。 研究團隊以1210個臨床病例為依據,確認骨髓移植供者“優化選擇法則”,包括供者是父親而非母親,患者排異發病率低,與移植相關的死亡率低、生存率高;供者是子女而非兄弟姐妹,患者排異發病率低等。 對這項成果,德國蒂賓根大學兒童醫院的魯珀特·漢德格雷廷格教授說,北大團隊提議的骨髓移植供者“優化選擇法則”會對眾多患者的治療結果產生重大影響。 據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介紹,近5年來,在這家機構接受單倍體移植的“標危”白血病患者3年無病生存率為68%......閱讀全文
白血病移植治療的一次“革命”:微移植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源自骨髓的一種惡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目前,國內白血病的臨床治療主要以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為主,造血干細胞移植傳統上分為兩類,親髓移植與非親髓移植。親髓移植的GVT強,療效好有55%-75%的治愈率,但是靶向性不強,會對非腫瘤細胞也造成殺傷;非親髓移植雖然不會有前者那么
高齡患者是否需要心臟移植?
? 最新原位心臟移植分析發現,≥70歲的心臟病患者經選擇后同樣可以進行心臟移植手術,醫生不應僅憑高齡就排除全部老年患者接受心臟移植的可能性。Lauren B. Cooper(杜克大學醫學院)表示,隨著心衰人群年齡的不斷增長,明確原位心臟移植對老年心衰患者的作用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研究者
一名71歲高齡白血病患者在廈門成功接受干細胞移植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透露,該院血液科成功為71歲高齡白血病患者實施干細胞移植,24日,患者治愈出院。 患者楊某去年3月出現反復發熱,體溫高達39度,后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被該院血液科診斷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這是屬于白血病中比較難治的病例,經過多次化療病情
全球首例豬腎移植患者去世
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張思瑋5月12日,據媒體報道,人類首例豬腎移植患者Richard Slayman在術后不到兩個月去世,享年62歲。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研究團隊于5月11日正式宣布了此消息。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同濟醫院器官獲取組織(OPO)首席顧問陳忠華透露,他從
移植物抗白血病反應的定義
中文名稱移植物抗白血病反應英文名稱graft versusleukemia reaction;GVLR定 義白血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移植物中淋巴細胞識別宿主白血病細胞表面同種MHC-抗原肽復合物并被激活,從而殺傷宿主體內殘存的白血病細胞。若移植物抗白血病反應過低,可能導致移植術后白血病復發
移植物抗白血病反應的定義
中文名稱移植物抗白血病反應英文名稱graft versusleukemia reaction;GVLR定 義白血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移植物中淋巴細胞識別宿主白血病細胞表面同種MHC-抗原肽復合物并被激活,從而殺傷宿主體內殘存的白血病細胞。若移植物抗白血病反應過低,可能導致移植術后白血病復發
一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
一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并發面部真菌性潰瘍病例分析患者男,19歲,于2013年10月受涼后出現發熱,最高達40℃,當地醫院診斷為白血病,治療后效果欠佳。以“確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4個月余,擬行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術”于2004年2月8日轉入筆者單位。?入院后行骨髓細胞學
開創移植技術體系-讓更多患者受益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復發及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體系建立與應用”課題,讓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榮獲了2014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黃曉軍,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他帶領團隊開創的單倍型(半相合)骨髓移植技術體系,被贊為在世界范圍內將改變未來造血干細胞移植事業的格局。 2013年,第四屆
關于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移植介紹
(1)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療—同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為同卵孿生子。 (2)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療—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為患者的兄弟姐妹或無關供者。 (3)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療—自體骨髓移植不需選擇供者,易推廣。 (4)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療—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和臍血移植可有自體和異基
關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的簡介
是指與異基因造血干、祖細胞移植密切相關的移植物抗白血病功能,它的產生與移植前進行的化、放療等預處理方案并無關聯。許多研究者發現:發生過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其白血病的復發率要比未發生過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低2.5倍。另外還發現同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其白血病的復發率要比異基因骨髓移植者為高。因此人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的基本介紹
是指與異基因造血干、祖細胞移植密切相關的移植物抗白血病功能,它的產生與移植前進行的化、放療等預處理方案并無關聯。許多研究者發現:發生過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其白血病的復發率要比未發生過移植物抗宿主的患者低2.5倍。另外還發現同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其白血病的復發率要比異基因骨髓移植者為高。因此人
白血病,不用骨髓移植也能治?
朋友圈的事 最近的朋友圈出了這樣一件事,朋友的朋友的小朋友很不幸的得了M5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病情很嚴重,需要做骨髓移植,大家都積極地盡自己最大努力來幫助小朋友。 所以,到底什么是白血病、目前有什么有效的治療方法呢?下面請聽我慢慢道來。 提到白血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著名人物就是死于白血
肝胰聯合移植患者創下亞洲存活紀錄
5月30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病友“姚叔”,自從2006年5月該醫院為他成功換肝換胰后,他續寫的生命順利跨入第七個年頭,成為目前亞洲肝胰聯合移植患者中生存時間最長、生存質量最高的“第一人”。 今年50歲出頭的姚先生聲音洪亮,中氣十足,絲毫不像病人。當被問及身體狀況時,他
腎移植患者不建議進行強化血糖控制
美國新澤西州的Hermayer KL博士今日發表在《臨床內分泌雜志》上的研究表明:不建議腎移植患者術后進行強化血糖控制治療。 研究人員對接受腎移植的患者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將104例患者隨機分配到強化組或對照組,強化組接受靜脈胰島素治療IV(強化)治療,對照組接受標準皮下胰島素注射SC治療。
關于急性白血病自體骨髓移植的介紹
自體骨髓移植作為異基因移植的一種替代治療,在近10年內得到迅速的發展。雖已積累了不少臨床資料,但由于各家的報告的療效相差較遠,至今對自體骨髓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治療中的地位尚有爭議,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為例,在初次完全緩解期進行自體骨髓移植的長期無白血病存活率(LFS)從不足30%到70%以上不等。
首位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個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該手術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標志著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57歲的大衛·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治療,這是他最后的“一線生機”。手術后近7周內,他心臟功能正常,沒有明顯急性排斥
國內首例心肺聯合移植患者誕下健康女嬰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以下簡稱湘雅二醫院)12月16日對外透露,今年28歲的心肺聯合移植患者小英(化名),于11月15日在該院誕下健康女嬰。經過一個月的觀察,目前母女身體狀況良好。心肺聯合移植受者術后妊娠屬于高危妊娠,國內外成功案例罕見。小英成為全國首例妊娠并成功分娩的心肺聯合移植患者。 9年前
首位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4.shtm
肝移植結合減肥手術可使肥胖患者長期受益
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 ?---Mayo Clinic的研究顯示,相比那些在自行減肥之后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同時接受挽救生命的肝臟移植以及減肥手術的肥胖患者在長期保持體重以及代謝并發癥上都表現的更好。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肝病學》(Hepatology)雜志上。 本文資深作者,移植外科醫生及Mayo
首位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個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該手術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標志著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57歲的大衛·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治療,這是他最后的“一線生機”。手術后近7周內,他心臟功能正常,沒有明顯急性排斥
糞便移植助胃腸癌患者克服耐藥性
一項小型概念驗證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可以提高胃腸道癌癥免疫治療的有效性。在這項研究中,13名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表現出耐藥性的患者中有6名得益于FMT,相關移植物源自先前對治療有反應的癌癥患者。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與FMT和免疫檢查點藥物反應情況相關的特定細菌菌株。相關研究近日發
小兒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干細胞移植介紹
對于allo-HSCT治療兒童AML的指征或時機,目前仍存在一定差異。有學者認為,對于低危型和中危型患兒,進行allo-HSCT的遠期療效并不優于化療,但國外方案(MRC—AMLl0和BFM93等)多傾向于AML獲得CR后,如有合適的供體,即進行allo-HSCT。由于我國目前難以廣泛開展all
白血病如何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
白血病會顯著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 白血病是一種惡性腫瘤,其特征是骨髓內異常的白血病細胞異常增殖和分化。這些白血病細胞雖然屬于白細胞,但它們沒有正常的免疫功能,無法有效對抗感染。因此,它們的存在抑制了正常白細胞的功能,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會使患者更容易受到各種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
一例白血病患者病例分析
患者,男,65歲,有急性白血病,以下為患者異常的胸部影像學。根據影像學結果,患者可能的診斷是?(診斷正確或分析思路清晰、有理有據者將酌情給予積分獎勵)診斷:侵襲性肺曲霉病影像學表現胸片顯示右肺下葉實變。CT顯示胸膜下有4.3cm橢圓形邊界欠清的非增強腫塊。以及左下葉有3 cm不規則增強腫塊。無胸腔積
一例肝移植術后患者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診療分析
患者?男性,58歲,主因“勞累后胸悶憋氣1個月余”入院。1個月前患者曾因勞累后胸悶憋氣就診于外院,予以阿司匹林、單硝酸異山梨酯、曲美他嗪等藥物予以冠心病二級預防,后因頻繁發作入我院住院治療。入院后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冠狀動脈左主干+ 三支血管病變。其中左主干開口狹窄85%。左回旋支開口狹窄約70%。右
NEJM:艾滋病患者間可進行腎移植
最近,來自南非的一項新研究表明,HIV可能并不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之間進行腎臟移植的一個障礙。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月12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對于擔心接受其他艾滋病毒感染者腎臟移植的HIV陽性患者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專家稱
干細胞移植手術幫助患者重見光明
最近英國一位患有眼部黃斑退化癥狀的老年女性接受了一項實驗性的干細胞療法,這項療法被認為具有治療大部分英國人眼部疾病的潛力。 這位患者上個月在倫敦Moorfields眼科醫院成功地進行了手術治療,到12月份時,醫生們將會得到手術是否成功的結論。屆時,第二批患者(10人)將會再次進行這一手術治療。
一名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的心電圖分析
這是一名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閱讀心電圖,如何解釋這種改變?討論本圖為心臟移植后房撲和竇性心律并存的雙重性房性心律。供體心臟為竇性心律,而殘存的受體心臟出現房撲。心電圖示:心律整齊,66次/分,右束支傳導阻滯。V1導聯示每個QRS波群前面都有竇性P波,PR間期固定,提示為竇性心律。下壁導聯可見房撲波。
我國肝移植患者存活率接近國際水平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近日首度公布該統計數據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CLTR)近日首度公布的統計數據稱,我國目前肝臟移植患者一年生存率為80.6%。這個生存率數字較上世紀90年代的40%左右翻了一番,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衛生部副部長、著名肝臟外科專家黃潔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第一次通過科學
中國器官移植供體短缺-僅1%患者完成手術
由于捐獻器官數量有限,器官緊缺已成為我國器官移植發展的瓶頸問題 受自愿捐獻器官人數稀少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器官移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僅有不到1%的病人有機會完成手術。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成柯8日對外透露,受傳統倫理道德及醫療水平影響,中國自愿捐獻器官的人數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