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室肥大的病因
1、心室肥大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多由心室(舒張期或/和收縮期)負荷過重所引起。 心臟肥大常見于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前壁心肌梗死、二尖瓣反流、主動脈瓣狹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肺動脈高壓、肺心病、擴張性心肌病、心內膜炎、心包積液、左心室室壁瘤、二尖瓣狹窄等疾病,也可見于運動員心臟。 2、心室肥大的治療原則: 治療心室肥大需找出潛在病因,針對不同原因作不同的治療。如果心室肥大是高血壓所引起,應首先控制血壓。......閱讀全文
分析心室肥大的病因
1、心室肥大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多由心室(舒張期或/和收縮期)負荷過重所引起。 心臟肥大常見于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前壁心肌梗死、二尖瓣反流、主動脈瓣狹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肺動脈高壓、肺心病、擴張性心肌病、心內膜炎、心包積液、左心室室壁瘤、二尖瓣狹窄等疾病,也可見于運動員心
心電圖病例分析:左心室肥大
實例精解 一、圖例資料: 患者老年女性,64歲,急性起病,慢性病程。因"反復頭昏頭暈10余年,再發2天"入院。 【現病史】 患者10余年前無明顯誘因始覺頭昏頭暈,多次測血壓大于140/90mmHg,診斷為高血壓,平素口服"厄貝沙坦",癥狀時好時現,血壓有時仍高達180/100mmHg,長期口
治療左心室肥大的相關介紹
左心室肥厚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指肥厚性心肌病,藥物治療包括Beta受體阻滯劑和鈣通道阻滯劑,化學消融治療能取得較好效果。繼發性主要繼發于高血壓、瓣膜疾病等,以治療原發病為主。 左心室肥大一般是由高血壓致心臟發生代償性肥大。不積極治療血壓,有可能最終導致心功能的衰竭。治療上應積極控制高血壓。
關于心室肥大的檢查介紹
心室肥大的心電圖檢查,有以下異常: 1、心肌纖維增粗、載面積增大,由心肌除極所產生的電壓增高。 2、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擴大以及由心肌細胞變性所致傳導功能低下,使心肌激動的總時程延長。 3、心室壁肥厚、勞損以及相對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復極順序發生改變。 進行心電圖檢查及胸部X線攝影,大部分心室
概述左心室肥大的臨床意義
左心室肥大本身并非一種疾病,但往往是心臟病的先兆。左心室肥大可以是一種心肌對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的自然反應,也會是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病理反應,不過更可以由增加心臟后負荷或心肌的疾病引起。心臟肥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壓性左心室肥大、郁血性心衰竭、前部心機梗塞、運動員的心臟、二尖瓣逆流、主動脈狹
關于左心室肥大的功能介紹
由青少年開始,左心室的肌壁會變厚,使之比右心室厚三至六倍。這亦反映左心室在泵血過程中會造出比右面多五倍的壓力。在每一次心跳中,左心室會接受來自肺靜脈大約處于80托(相當于接近11千帕斯卡的壓力)的血,接著把血壓推高至大約120托(相當于16.3千帕斯卡)以將之送入主動脈。(所有壓力值是在心臟處于
關于心室肥大的鑒別診斷介紹
1、左心室肥大 正常左心室的位置位于心臟的左后方,且左心室壁明顯厚于右心室,故正常時心室除極綜合向量表現左心室占優勢的特征。左心室肥大時,可使左室優勢的情況顯得更為突出。 2、右心室肥大 右心室壁厚度僅有左心室壁的1/3,只有當右心室壁的厚度達到相當程度時,才會使綜合向量由左心室優勢轉向為
關于心室肥大的基本信息介紹
心室肥大(ventricular hypertrophy)由心室(舒張期或和收縮期)負荷過重所引起。包括心室肥厚及擴大,壓力負荷過重者以心室肥厚為主,容量負荷過重者以心室擴大為主:負荷時間長久后,往往肥厚與擴大兼而有之。心房壁較薄,無論哪種負荷過度一般都表現為擴大。心房或心室肥大是器質性心臟病的
關于左心室肥大的基本信息介紹
與右心室比之,左心室的形狀是更長,亦更像圓錐。其橫切面也呈現一個橢圓形或接近圓形的輪廓。胸肋面,即心臟的前面,主要由右心室組成,亦有小部份是由左心室組成。然而,左心室不但組成了心尖,也組成心的隔面的大部份,而隔面就是器官與橫隔膜接觸的那一面。為了以一個高的血壓把血液泵出,左心室的肌肉比右心室的更
關于左心室肥大的x線表現介紹
①心尖向下向左延伸。 ②相反搏動點上移。 ③左心段延長、圓隆并向左擴展。 ④左心室與脊柱重疊。 ⑤左側位,心后間隙變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緣的食管前間隙消失。
關于左心室肥大的心電圖表現介紹
正常左心室的位置位于心臟的左后方,且左心室壁明顯厚于右心室,故正常時心室除極綜合向量表現左心室占優勢的特征。左心室肥大時,可使左室優勢的情況顯得更為突出,心電圖上可出現如下改變: 1、 QRS波群電壓增高:胸導聯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
心電圖圖例分析:交界性逸搏心律,左心室肥大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74歲,以陣發性心悸一周前來就診。 ?? ? ?心電圖診斷: 交界性逸搏心律 左心室肥大 ST-T改變 二、知識點 圖中P波逆行,可在QRS波之前看到P’波,P’R間期80ms,頻率63bpm,符合交界性自主心律。V5導聯R波電壓達3.3mv,結
動物心室插管記錄心室壓方法
心室壓力的變化是分析心功能與血流動力學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采用MPA心功能分析系統可以連續詳細地觀察記錄左心室壓力的變化,并實時提取重要參數進行分析。將心室導管連接壓力傳感器,后者接MPA心功能分析系統。可以直接插管入左心室或通過頸總動脈逆行插管到左心室的方法。直接插管法:開胸暴露心臟后,剪開心包,將
單心室的簡介
單心室(single ventricle)屬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畸形,占先心病的1-2%。自1824年Andre F.Holmes報告只有一個心室的心臟(左心室雙入口,右心室未發育,心室動脈連接一致,稱Holmes Heart)以來,單心室的定義一直存在爭議。1964年,Van Praagh將單心室
單心室的分類
1964年Van Praagh將單心室分為四型: A型 主腔為左心室結構,殘余小腔為右心室漏斗部,心室連接正常者,殘余腔位于右前方,心室反位者殘腔位于左前方。此型占78%。 B型 主腔為右心室結構,左心室殘腔常位于左后或前下方,占5%。 C型 主腔由左右心室各半組成,沒有室間隔或僅有室間隔
治療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的概述
1.直流電復律和除顫為治療室撲和室顫的首選措施,應爭取在短時間內(1~2分鐘)給予非同步直流電除顫,一般用300~400Ws電擊若無效可靜脈或氣管注入、心內注射腎上腺素或托西溴芐銨(溴芐胺)或利多卡因,再行電擊,可提高成功率。若在發病后4分鐘內除顫,成功率50%以上,4分鐘以后僅有4%。若身邊無
心室撲動與心室顫動的癥狀介紹
臨床癥狀包括意識喪失、抽搐、呼吸停頓甚至死亡、聽診心音消失、脈搏觸不到、血壓亦無法測到。 伴隨急性心肌梗死發生而不伴有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原發性心室顫動,預后較佳,搶救存活率較高,復發率很低。相反,非伴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顫動,一年內復發率高達20%~30%。 心室撲動與顫動的治療參閱本篇第
關于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的簡介
心室撲動與心室顫動是嚴重的異位心律,心室喪失有效的整體收縮能力,而是被各部心肌快而不協調的顫動所代替。兩者的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均相當于心室停搏。心室撲動常為心室顫動的前奏,也常是臨終前的一種致命性心律失常。
診斷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的標準介紹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心電圖,可明確診斷。心室撲動和顫動是快速導致患者死亡的心律失常,而且極少能自行中止,因此應盡快做出診斷,使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1.心室撲動典型的心電圖特點 連續而規則、寬大、畸形的QRS波,即心室撲動波。QRS波的時限長,在0.12s以上,QRS波呈向上向下的波幅似正
單心室怎樣藥物治療
肺循環流出道嚴重狹窄的患兒主要依靠動脈導管供血,一旦動脈導管關閉,將出現嚴重紫紺,應應用前列腺素E1保持動脈導管開放。對肺循環沒有梗阻的患兒,有肺充血和心力衰竭,可予地高辛和速尿等強心利尿治療。
單心室的病理生理
單心室常合并其他心臟畸形,最常見的是大動脈轉位,占80%,其他還有單心房、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主動脈弓中斷、永存動脈干、主動脈閉鎖、肺動脈閉鎖、肺靜脈異位連接、房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右位心等。其中單心室合并體循環流出道梗阻最為重要,是決定單心室病人長期預后的
單心室的輔助檢查
(一)X線 多數心臟正位,大動脈位置多有異常,肺動脈常位于主動脈后中,因此可有肺血多而無肺動脈段突出的表現。肺血多者往往心影增大。若存在肺循環梗阻,則肺血減少。心影并不大。 (二)心電圖 通常對診斷幫助不大,表現為四種類型1.右室占優勢型。2.左室占優勢型。3.左右心室均勢。4.所有心前導聯均
如何診斷心室纖顫?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心電圖,可明確診斷。心室撲動和顫動是快速導致患者死亡的心律失常,而且極少能自行中止,因此應盡快做出診斷,使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1.心室撲動典型的心電圖特點 連續而規則、寬大、畸形的QRS波,即心室撲動波。QRS波的時限長,在0.12s以上,QRS波呈向上向下的波幅似正
單心室的病理生理
與正常的雙心室循環不同,單心室心腔同時接受左右心房血液,在心腔內混合后同時進入體循環和肺循環,進入兩循環的血量取決于各自循環的阻力。在正常情況下,肺循環阻力比體循環阻力要低得多,因此大量血液進入肺循環,如果肺靜脈回流正常,血液在單心室心腔內充分混和,則患兒動脈血氧飽和度可達到80%左右,臨床表現
關于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的檢查介紹
1.血液電解質紊亂 如血鉀、鈉、氯等異常。 2.心電監護 心率異常。 3.心電圖檢查 (1)心室撲動的心電圖特征快速而規則的室性異位心律,但不能辨認QRS波及ST段和T波。頻率為150~250次/分鐘。 (2)心室顫動心電圖特征QRS波群與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態大小不等、頻率不規則
關于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的病因分析
1.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狀動脈缺血。 2.心肌病伴完全房室傳導阻滯者。 3.嚴重電解質紊亂,如嚴重低鉀或高鉀。 4.藥物毒性作用,如奎尼丁、洋地黃、氯喹、銻劑等藥物中毒。 5.觸電、雷擊或溺水。 6.各種室性心動過速進一步惡化。 7.預激綜合征合并房顫,誤用洋地黃類藥物
如何診斷鼻甲肥大?
1.下鼻甲明顯肥大,或下鼻甲與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 2.鼻腔黏膜呈粉紅或紫紅色的腫脹,表面呈節狀或桑葚狀,凹凸不平,下鼻甲前段及其游離緣明顯,觸有硬實感。 3.輕癥患者鼻黏膜對血管收縮劑敏感,局部涂以1%麻黃堿生理鹽水后,腫脹可在數分鐘內消退。
關于心室增大的基本信息介紹
心室增大包括左右心室擴大和心室肥厚。由于心室肥厚與擴大(統稱心室增大)以及心室增大所引起的心臟位置改變,伴有的傳導障礙,都可導致心電圖發生特征性變化。心房肥大(肥厚或擴張)會引起P波顯著改變,而心室肥大主要引起QRS波群的改變。根據正常的QRS波群的圖形可以預測出右心室肥大(RVH)和左心室肥大
關于雙側心室增大的基本介紹
雙心室肥大時,心電圖主要表現為左心室肥大,能提供雙心室肥大的重要線索的其他表現是左心室肥大伴電軸右偏。在一些擴張性心肌病和風濕性瓣膜病的患者會出現雙心室肥大。 對雙側心室增大心電圖診斷比較困難,由于左右兩側的電壓改變可以相互抵消。有時,患者的心電圖改變只表現為一側增大占優勢的特征,或者出現兩側
簡述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的臨床表現
1.意識喪失、抽搐,即阿-斯綜合征。 2.面色蒼白或青紫,脈搏消失,心音聽不到,血壓為零。 3.如不及時搶救,隨之呼吸、心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