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種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647.shtm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6日報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監管機構近日批準經過轉基因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在農場種植。這種名為QCAV-4的香蕉能抵抗一種在全球廣泛傳播的具有毀滅性的真菌菌株TR4。 大多數香蕉容易感染TR4真菌病。圖片來源:《新科學家》網站第一種在西方國家廣泛食用的香蕉是“大麥克”香蕉。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1號熱帶菌系(TR1)鐮刀菌菌株的傳播,導致香蕉罹患巴拿馬疾病,迫使農民改種“卡文迪許”香蕉。盡管其味道不如“大麥克”,但對TR1有很強的抵抗力。現在,另一種鐮刀菌菌株4號熱帶菌系(TR4)正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它可殺死包括“卡文迪許”香蕉在內的許多品種。昆士蘭科技大學詹姆斯·戴爾團隊通過在“卡文迪許”香蕉內添加一種來自野生香蕉的基因,創造出名為QC......閱讀全文
科學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英國《通訊·生物學》雜志31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非洲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條紋病毒的策略。這是一種基于“基因剪刀”CRISPR技術的策略,有望幫助改善大蕉的生長,并提高其產量。 香蕉及其近親大蕉在熱帶地區廣泛種植,而且是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的一種重要主食類作物。培育
科學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英國《通訊·生物學》雜志31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非洲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種可以成功消除大蕉的香蕉條紋病毒的策略。這是一種基于“基因剪刀”CRISPR技術的策略,有望幫助改善大蕉的生長,并提高其產量。 香蕉及其近親大蕉在熱帶地區廣泛種植,而且是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的一種重要主食類作物。培育具有
印度生物學家成為新科學顧問
Krishnaswamy VijayRaghavan 圖片來源:BRITISH HIGH COMMISSION doi:10.1126/science.aat7274 印度有了一位新科學顧問。印度總理莫迪政府近日任命分子生物學家、印度生物技術部主任Krishnaswamy Vi
新科學家雜志:科學家首次捕獲原子內部圖像
照片中顯示了碳原子電子云(藍色部分)的幾種組合方式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烏克蘭科學家近日成功捕捉到碳原子內部的圖像,顯示了碳原子電子云(藍色部分)的幾種組合方式。 電子是一種微觀粒子,在原子如此小的空間內圍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并且其
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種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647.shtm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6日報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監管機構近日批準經過轉基因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在農場種植。這種名為QCAV-4的香蕉能抵抗一種在全球廣
2013“中新科學家交流計劃”在京啟動
由中國科技部與新西蘭科學與創新部共同主辦、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承辦的2013年“中新科學家交流計劃”于2013年10月15日在京啟動。科技部合作司美大處負責人和新西蘭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Neil Kennington出席了開幕儀式并致辭。科技部、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負責同志
“中新科學家交流計劃”首次在新西蘭啟動
由中國科技部與新西蘭研究、科學與技術部共同主辦的2010年“中新科學家交流計劃”于5月18日在新西蘭成功啟動。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中國駐新西蘭使館、中國科技交流中心的代表以及中方青年科學家代表與會。來自新西蘭研究、科學與技術部國際合作部的主任Suzanne Bertrand女士、皇家學會
英《新科學家》預測2017年10大科技事件
2016年年底,總部位于英國的《新科學家》雜志發布了對2017年將要發生的10件重大科技事件的預測結果。 1. 正在開展人體試驗的基因編輯技術開始拯救生命; 2. 增強現實技術(AR)超越虛擬現實技術(VR)并實現新應用程序; 3. 基因和干細胞技術將使得瀕危動物不再滅
我國科學家將出征南極為新科考站選址
極地考察船“雪龍”號9月底剛從北極回國,今天(10月25日)青島籍16名科研專家再次出征,陸續到廣州匯合,于11月5日參加我國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據了解,這些科研專家分別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南極科考有一項特殊的任務:為中國第四個南極科
《新科學家》:2023年這些科技故事或將發生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 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2023年或將值得書寫的科學故事。空間探索可圈可點 美國太空探索技
《新科學家》雜志評出08年最迷人科技圖片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科學家們拍攝或者繪制了許多精彩絢麗的科技圖片,這其中包括模擬電流運動、美麗的甲殼蟲以及顯微鏡下的小鳥胚胎照片等。 以下是2008年最精彩的12張科技圖片: ? 1、電流運動模擬圖 ? 電流運動模擬
研究人員破譯香蕉“美食蕉”品種香蕉基因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730.shtm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易干軍領銜的香蕉遺傳改良團隊與廣西大學教授陳玲玲團隊合作,破譯了香蕉“美食蕉”品種香蕉基因組,首次在國際上組裝染色體級別的異源三倍體香蕉栽培種(AAB)參考基因
香蕉“艾滋”要讓香蕉滅絕了,人也會感染這種病毒?
專家結論:致病病毒和人沒關系 香蕉會有的,但今年價格相對較高 香蕉也得“艾滋”了你知道嗎?到了春天,除了動物開始活躍,各種病毒也開始活躍,一種稱之為香蕉“艾滋”的病正在蔓延,這種多年前起源于拉丁美洲的病癥實為黃葉病熱帶第4型。 網上有傳言說,這是一種無法抵抗的病毒,有科學家警告
我國科學家揭示香蕉亞基因組進化和功能分歧
2019年7月15號,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金志強、胡偉研究團隊于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題為Musa balbisiana genome reveals subgenome evolu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gen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
轉基因“卡文迪許”香蕉首次獲準種植
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6日報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監管機構近日批準經過轉基因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在農場種植。這種名為QCAV-4的香蕉能抵抗一種在全球廣泛傳播的具有毀滅性的真菌菌株TR4。 第一種在西方國家廣泛食用的香蕉是“大麥克”香蕉。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
《新科學家》雜志預測2011年重大科學事件
??????? 網絡發展的頂峰已近在眼前 互聯網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已將觸角伸向世界各個角落,但在2011年新增用戶會比2010年更少嗎? 在芬蘭、西班牙和愛沙尼亞,互聯網已被視為非常重要的法定權利。網絡的發展潛力仍在不斷增長中。2010年,蘋果iPad和其他觸摸屏電腦的發布,使得網絡沖浪更具娛樂性
大象也會剝香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13.shtm大象喜歡吃香蕉,但它們通常不像人類那樣先剝香蕉皮。現在,德國科學家發現,柏林動物園生活的一只名叫Pang Pha的亞洲象自己學會了剝香蕉皮。它會先把香蕉掰碎,抖出果肉,留下厚厚的果皮。
專家:香蕉“艾滋病”屬普通真菌病害-不會令香蕉絕種
近日,有媒體稱香蕉染上了一種類似“艾滋病”的病癥,香蕉或將面臨滅頂之災。這種被稱為“香蕉艾滋”的病癥全稱為“黃葉病熱帶第4型”,近期由東南亞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約旦。該新聞一出引發網友恐慌:“難道以后沒有香蕉吃了?”但專家表示:“這是一種誤導。‘黃葉病熱帶第4型’只是一類普通的真菌病害,并不會導致香
專家回應香蕉等水果催熟報道:乙烯利催熟香蕉對人體無害
近日,關于香蕉等水果使用乙烯利催熟技術的報道引起了社會關注。有人擔心,食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為此,記者專訪了業內權威專家,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錫炎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研究院院長羅云波。 焦點一:什么是乙烯利? 【回應】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
新科院士,新在哪
28日,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7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1人。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4.1歲,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占91.8%。新當選院士中有3名女性。產生外籍院士16人,其中有兩名諾
科學家回信|劉永謀:新科技革命解放人腦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的踴躍留言。我們精選了讀者陳洪修的提問,請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科技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劉永謀發
“香蕉艾滋病”-CRISPR基因編輯成為避免香蕉滅絕的唯一希望
南美洲是香蕉生產和出口大國,南美的厄瓜多爾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出口國,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和危地馬拉也是香蕉的大生產國。 香蕉種植園最怕的就是真菌感染,1950年,一種叫做巴拿馬病的香蕉傳染病爆發,直接導致當時在南美洲廣泛種植的香蕉品種大麥克香蕉(Gros Michel)徹底絕種。 此后,科學
香蕉龍眼芒果檢測全部合格
中秋、國慶佳節將至,為保障節日期間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廣東省農業廳部署開展節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在廣州、江門、湛江、茂名和肇慶等5個市,農業部門對特色水果香蕉、龍眼和芒果生產中的農藥殘留情況進行了專項監測,共抽檢樣品300個,監測合格率為100%。 省農業廳委托有資質的農產品檢測機
香蕉莖稈變身“凈化精靈”
香蕉莖稈廢棄物 香蕉莖稈是麻類天然纖維素,其有很多特性,如強勁、不易伸長、吸水和排水快速、纖維粗且質地硬、初始模量高等。從廢棄的香蕉假莖中可以將纖維素提取出來,而且它也符合未經修飾、無污染、全新、易降解等特征,所以又是環保型纖維素。 近年來,隨著香蕉產業的蓬勃發展,產生了大量的香蕉副產物。每年
《新科學家》網站選出今年十大智慧新理念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盡管瑪雅日歷預言2012將是世界末日,但人們的生活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這一年,諸多大事仍將輪番上演,為人類歷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日,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列出了2012年我們應該了解的10大智慧新理念。包括:中微子超光速實驗將接受新一輪的檢驗;美國總
中國科學家青藏高原岡底斯山古高度最新科研進展
2014年5月12日,Nature雜志以“比喜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脈(Tibet mountainous long before Himalayas)”為題報道了丁林研究員為首的研究組在國際地學著名刊物《地球與行星科學通信》發表的成果。該項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岡底斯山在5500萬年時已隆升到4
中國大陸8位科學家入選新科IEEE會士
據IEEE中國官方微博11月27日消息:2014年IEEE新版Fellow名單揭曉,中國大陸8位科學家入選。他們是: 高會軍(Huijun Gao),哈爾濱工業大學 何蕓(Yun He),清華大學 劉勝(Sheng Liu),華中科技大學 寧濱(Bin Niing),北京
香蕉艾滋病開始全球蔓延
????? 艾滋病作為人類難以治愈的一種病癥之一,常常讓人們對其望而生畏。但是近日,媒體曝出香蕉也染上了“艾滋病”,并且世界上的香蕉或將面臨滅頂之災。據稱,被稱為“香蕉艾滋”的病癥全稱為“黃葉病熱帶第4型”,近期由東南亞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約旦。 據了解,香蕉和大蕉是全球第4大的主食農作物,重要性
轉基因香蕉可對抗致命真菌
一項在澳大利亞開展的田間試驗表明,轉基因香蕉樹能抵抗引發巴拿馬病的致命真菌。巴拿馬病摧毀了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香蕉作物,并且是美洲蕉農的主要威脅。一些農民可能會在5年后獲得這種轉基因香蕉樹,但消費者是否買賬仍不得而知。在澳大利亞農田試驗中,轉基因香蕉并未死于巴拿馬病。 上世紀50年代,一種寄
泰國香蕉再被檢出農殘超標
深圳檢驗檢疫局昨日透露,該局在文錦渡口岸再次檢出泰國香蕉農殘超標,市民在選購進口香蕉時須謹慎,最好查看經銷商有無相關資質以及檢驗檢疫合格證。 據悉,深圳文錦渡檢驗檢疫局近日抽檢發現,一批經文錦渡口岸進口的泰國產香蕉農藥多菌靈殘留量為0.156mg/kg,超出我國《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