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總部位于英國的《新科學家》雜志發布了對2017年將要發生的10件重大科技事件的預測結果。
1. 正在開展人體試驗的基因編輯技術開始拯救生命;
2. 增強現實技術(AR)超越虛擬現實技術(VR)并實現新應用程序;
3. 基因和干細胞技術將使得瀕危動物不再滅絕;
4. 2017年將看到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撞入土星的大結局;
5. 第一個絕經后母親生育的嬰兒將誕生;
6. 我們能夠閱讀大腦并分享我們的想法;
7. 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將在2017年出現一個可怕的引爆點;
8. 2017年激光干涉引力波觀測裝置(LIGO)探測引力波的距離應該超過2倍;
9. 公眾就氣候變化問題準備向他們的政府宣戰;
10. 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下次將在“星際爭霸StarCraft”視頻游戲中打敗人類。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制造學部教授王璞兩年前就呼吁,“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和工藝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國家提出“科技自立自強”,他更加明確了方向,干勁更足。“......
3月8日,央視新聞《兩會夜話》節目邀請全國政協委員潘建偉、全國政協委員吳季、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談論量子信息、高能物理、空間科學等前沿領域的熱點話題。主持人提問,除了你所在的科......
中新網2月26日電國新辦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介紹了國家在改革科技評價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等方面的工作進展,包括開展“四唯”清理行動、破除科技人才稱號與評價結果簡單掛鉤的做法、......
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科技部副部長李萌......
“中國人購買科研儀器的熱潮,不知救活了多少外國公司!”科技部原副部長的一句話,道盡了中國科技界的無奈。但科研儀器不能自主的后果才剛開始顯現。【1】2018年,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臺機器出了故障。當校方向......
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時,可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國家領導人和先輩,努力帶領著全國人民向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七十余年來,幾經風雨,篳路藍縷,以長以成。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已經不再......
新冠疫苗研發的超級加速度,讓全世界見證了產學研通力合作的巨大能量。在科學改變世界的路上,企業和資本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從實驗室到商品架,從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穩扎穩打走好每一步?日前舉行的......
俄羅斯從化合物溶液中制備出锝量子和光學研究亮點紛呈2020年,俄羅斯科學家在量子、光學和計算機領域不斷發力,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果。俄羅斯審計咨詢公司FinExpertiza發布研究報告稱,2010—20......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國家現代化創新爭先,近日,中央宣傳部、......
2020年11月25日,北京師范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與順義工作站及順義區企業發展促進會在順義區成功開展企業需求調研和“百進千”對接會。活動由順義區科委(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順義工作站)會同北京師范大學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