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09-01-05 10:38 原文鏈接: 《新科學家》雜志評出08年最迷人科技圖片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科學家們拍攝或者繪制了許多精彩絢麗的科技圖片,這其中包括模擬電流運動、美麗的甲殼蟲以及顯微鏡下的小鳥胚胎照片等。

      以下是2008年最精彩的12張科技圖片:

     

      1、電流運動模擬圖

     

      

    電流運動模擬圖

      圖的左側顯示的是利用導電流體模擬出來的電流強度和磁場線,圖的右側則顯示了完整的流速場線。電子在導體中做的是無規則運動,而且運動速度很慢很慢,當有電場加在導體兩端時,導體中的電子便做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計算機科學的一大優勢在于它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學現象更加形象化。

     

      2、迪斯尼童話中的小昆蟲

     

      

    迪斯尼童話中的小昆蟲

      這是迪斯尼動畫電影《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的一個奇特場景。插圖畫家科里恩·查普使用顯微攝影家丹尼斯·庫恩科爾的顯微照片繪制了自己的“瘋帽先生的茶話會”版本,展現了童話中的昆蟲和小動物的生活畫面。在這幅圖片中,人們可以發現在結晶維生素C構成的田地里,昆蟲和小動物們圍坐在蝴蝶翅膀做成的桌子邊喝茶,頭頂有蚜蟲飛過。細看可以發現,冬眠鼠已經深深陷入冬眠狀態了。于是頑皮的“瘋帽商”與三月兔就把胖乎乎的冬眠鼠當作靠墊,把自己的肘部放在冬眠鼠的身上。地面下則是大量的酶菌孢子。

     

      3、美麗的甲殼蟲

     

      

    美麗的甲殼蟲

      這幅照片是由澳大利亞博物館組織的無脊柱動物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攝影師米歇爾·理查德森介紹說,這個甲殼蟲最愛吃香蕉。

     

      4、顯微鏡下的小鳥胚胎

     

      

    顯微鏡下的小鳥胚胎

      這是一幅即將孵出的小鳥的胚胎的顯微照片,是通過立體顯微技術拍攝出來的。該作品獲得2008年度“尼康顯微攝影比賽”的“特別圖片獎”。

     

      5、甲蟲色彩斑斕的翅鞘

     

      

    甲蟲色彩斑斕的翅鞘

      甲蟲有時也被稱為“活寶石”,因為他們的外觀總是顯得色彩斑斕。本圖就是一只班蝥翅鞘表面的特寫鏡頭。經過光子晶體和復雜的光學反射機制,就形成了這幅美麗的光學效果圖。鞘翅目的昆蟲大約35萬種以上,這使得其成為動物界中最大的目。這類昆蟲的主要特征是它們有著特殊的前翅,其已變硬的鞘翅覆蓋在能飛的后翅上。鞘翅目包括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昆蟲,它們多以動物或植物為食,但也有的此類昆蟲以腐敗物質為食。

     

      6、彩色的爆炸沖擊波

     

      

    彩色的爆炸沖擊波

      本圖展示的是由玩具火箭頭上的雷管爆炸所引起的沖突波的傳播和反射效果。沖擊波以聲速進行傳播。它在傳播過程中,會壓縮周圍的空氣,產生一種折射傾角。這種沖擊波還可以向下傳播,穿過一層多孔板,形成多倍波前。本圖就是通過彩色紋影攝影技術進行拍攝的。

     

      7、倫敦大橋上空的奇異光線

     

      

    倫敦大橋上空的奇異光線

      這幅照片拍攝于2007年冬至至2008年夏至之間,圖片顯示的是太陽移動到英國倫敦克里夫頓吊索橋上空時的路線圖。這是利用針孔相機拍攝的。

     

      8、顯微鏡下的雪花晶狀結構

     

      

    顯微鏡下的雪花晶狀結構

      這是一幅樹枝狀結晶體雪花圖片,雪花有六個分枝,分枝又分別有側枝。這種照片是利用專門設計的雪花顯微照片機進行拍攝的。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變來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雪花形狀的多種多樣,則與它形成時的水汽條件有密切的關系。由于冰晶一直在不停地運動,它所處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也不斷變化,這樣就使得冰晶各種部分增長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種多樣的雪花。

     

      9、育兒袋中的小袋鼠

     

      

    育兒袋中的小袋鼠

      這是一只正在育兒袋中吃奶的紅袋鼠嬰兒。它的母親是一只人工喂養的孤兒,此前一直生活在沙漠荒野之中。一次偶然的機會,它闖入了一戶農家的牛圈,那家農民收留了它。小袋鼠的母親允許攝影師拍攝它育兒袋中的小生命。

     

      10、形象化的《圣經》

      

    形象化的《圣經》

      這是《圣經》的形象化圖片。在圖片下方,細密的柱狀圖代表了《圣經》所有的1189章節。細線柱的長短比例恰好是《圣經》相應的章節詩句數的比例。在圖片上方,彩色的拱形線代表了章節之間63779條關聯注釋,不同顏色表示相關章節之間的不同距離。

     

      11、蛇蛙的生死搏斗

     

      

    蛇蛙的生死搏斗

      這是攝影師大衛·梅特蘭德在午夜進行野生動物攝影時偶然遇到的一個生死攸關的生動場面。一只盤繞在樹枝上的貓眼樹蛇與一只樹蛙互相牽制,互相咬住對方的嘴不放松,兩者形成一個生死僵局。

     

      12、螺旋行星狀星云

     

      

    螺旋行星狀星云

      這種螺旋行星狀星云是由一顆即將消逝的恒星所噴發出來的大量物質所形成的,大概距離地球690光年。雖然它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行星狀星云,但是由于它是此類天體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所以它看起來很大很美。重要的是,它是把內部細節提供給我們的唯一的一個行星狀星云。不僅有許多專業的天文望遠鏡把鏡頭對準它,而且許多天文愛好者也經常把他們的望遠鏡瞄準這個迷人的天體。

     

      更多閱讀

      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原文(英文)

    相關文章

    科技賦能,建設更多新糧倉

    踐行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匯聚科技創新動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中國東海,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這里錨泊作業。從魚苗入艙、投喂養殖、起捕到加工,幾乎所......

    高校教師談科技成果轉化:很多企業只想“收果子”

     更好地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是一個體制的問題,要靠高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去探索。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產出的重要來源,然而據《2021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2021年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為3%。......

    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開放預約參觀

    本報訊(記者劉蘇雅)今天,國家科技傳播中心系列展覽正式開放預約參觀。中心現設有中華科技文明展、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展、“郵票與科技”主題展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主題展覽。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位于奧林匹克公......

    吉林省建設科技專家庫,入庫專家需具備這些條件

    關于發布《吉林省科技專家庫管理辦法》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長白山管委會教育科技局,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科技局,各縣(市)科技管理部門,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規范吉林省科技專家庫管......

    中國科技互聯網企業首次!百度以第一完成單位登頂Nature

    近日,國際頂刊《自然》雜志發表了百度在生物計算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并以“加速預覽”(AcceleratedArticlePreview,AAP)形式快速發表。這“待遇”與當初DeepMind提出Al......

    如何高效工作,家庭幸福?中科院心理講師這樣解答

    六月,是夢想騰飛的季節,是考場征戰的日子;2023年6月8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科技部號召,組織開展2023年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第二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

    探討“哲學與科技”的未來發展方向

    近日,由曲阜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與華南理工大學哲學與科技高等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哲學與科技高層學術論壇在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舉行,論壇以“當代科技詮釋學與科技前沿的哲學問題”為主題,旨在對當代......

    老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辦

    近日,中國老科協舉辦“高擎精神火炬助力自立自強”老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報告會。中國老科協副會長孫建國宣讀了2023年度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的獎勵決定,授予王輝等10名同志中國老科協獎“突出貢獻獎”......

    曹玉濤: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者:曹玉濤(洛陽師范學院副院長、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技與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

    創新體制機制實現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校作為我國重大科技創新策源地,近年來不斷產出重大科技成果,在服......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