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成為全球首個允許深海采礦的國家
在挪威成為全球第一個允許深海采礦的國家后,這一從海底提取有價值礦物的有爭議做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讓科學家和環保組織感到失望。他們表示,這種方法將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這與貪婪有關而不是需要,而且會讓今世和后代的環境付出巨大代價。”荷蘭深海保護聯盟聯合創始人Matthew Gianni說。據《自然》報道,1月9日,挪威議會以80比20的投票結果允許在挪威海大陸架上勘探開采。其目的是繪制該國管轄范圍內的海床地圖,并調查目前在陸地上開采的硫化物和錳結殼是否可從海底開采。自2020年以來一直在推行采礦計劃的挪威政府表示,海床開采對于確保錳、鈷等金屬的供應是必要的,這些金屬可用于制造電動汽車電池和其他旨在幫助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電子產品。但許多科學家和科學組織表示,這種說法具有誤導性,而且陸地礦產資源是足夠的。盡管關于深海采礦的生態影響的研究有限,但已有研究表明,采礦活動可能傷害海底物種,因為這些生物可能會被采礦使用的機......閱讀全文
深海采礦:轉型希望還是環境黑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34.shtm 在對深海采礦影響的研究中觀察到的動物,包括海葵、海參等圖片來源:日本國家油氣和金屬公司網站 日本研究船上的挖掘機在2020年的試運行中收集了富含鈷的海洋沉積物圖片來源
日本深海采礦讓海洋動物逃離家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35.shtm 2020年,日本首次成功從深海山脈頂部提取鈷結殼,以提煉鈷——?一種用于電動汽車電池的礦物。這導致直接開采區不僅變得不適合海洋動物居住,而且采礦還會產生沉積物并向周圍水域擴散。
挪威成為全球首個允許深海采礦的國家
在挪威成為全球第一個允許深海采礦的國家后,這一從海底提取有價值礦物的有爭議做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讓科學家和環保組織感到失望。他們表示,這種方法將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這與貪婪有關而不是需要,而且會讓今世和后代的環境付出巨大代價。”荷蘭深海保護聯盟聯合創始人Matthew Gia
挪威成為全球首個允許深海采礦的國家
在挪威成為全球第一個允許深海采礦的國家后,這一從海底提取有價值礦物的有爭議做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讓科學家和環保組織感到失望。他們表示,這種方法將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這與貪婪有關而不是需要,而且會讓今世和后代的環境付出巨大代價。”荷蘭深海保護聯盟聯合創始人Matthew
深海采礦不受監管--科學家敲響警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68.shtm ???生活在一個面臨深海采礦風險地區的海參。圖片來源:SMARTEX PROJECT上周,由于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未能達成協議,導致國際水域海底采礦環境法規(以下簡稱環境
深海采礦影響海洋生態環境,該如何治理?
上周,由于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未能達成協議,導致國際水域海底采礦環境法規(以下簡稱環境法規)最終。觀察人士對此表示擔憂:針對電動汽車行業所需金屬的采礦作業,可能會在不受監管的情況下展開。研究人員也擔心,這會對多樣而神秘的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據《科學》報道,深海保護聯盟的政策顧問Matt
創6項紀錄!中國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海試首破4000米
1802.4米、1929.9米、1955.8米、2048.5米、4102.8米……漆黑的深海,復雜的海況,崎嶇的海底地形,5次探采,最終著底4102.8米,并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屬結殼與結核——近日,中國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首次實現了在4000米深海底開展深海礦產資源試開采的試驗,這也標志著中國深海重載作
走,到月球采礦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593.shtm
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6月1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在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綜合驗收,驗收結果為優秀。專家組認為,項目攻克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形成了系列裝備技術成果,順利完成了預期研發任務。項目績效評價現場。王昊昊 攝該專項由湖南大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
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6月1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在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綜合驗收,驗收結果為優秀。專家組認為,項目攻克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形成了系列裝備技術成果,順利完成了預期研發任務。 該專項由湖南大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牽頭,
去小行星采礦致富?醒醒吧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許多人開始打小行星的主意。近年來,各國科學家提出了開發小行星資源的方案,例如讓探測器登陸小行星進行開采、把一顆小行星抓回月球軌道開采等等。最近,奧地利科學家提出的設想,為五花八門的小行星開采攻略譜寫了新的篇章。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近日報道,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專家托馬斯·
非法采礦讓熱帶河流渾濁不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28.shtm 礦工在秘魯亞馬遜河的河床上淘金。圖片來源:KADIR VAN LOHUIZEN/NOOR/REDUX河流采礦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種采礦會排放有毒的汞并攪動沉積物。尤其是
煤炭強國需要“綠色開采”、科學采礦
他在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報告時提出的理論被稱為“鳴高模型”、他在國際上首個提出煤炭“綠色開采”體系、他的研究成果獲得煤炭系統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培養出中國煤炭系統首位采礦工程博士……他是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錢鳴高。 錢鳴
水下考古“潛”向深海:中國深海考古零突破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器布放入水 ▲提取水下文物標本 1987年3月,國家文物局牽頭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成為中國水下考古誕生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30多年來,我國的水下考古基本集中在40米以內的淺海。今天,中國載人深潛技術與水下考古“聯姻”,終于實現了中國深海考古“
深海“礦工”毛競航: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百泰園區“深海重載作業裝備研發中心”,記者見到26歲的毛競航時,他正和團隊伙伴們一起探討如何將一臺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進行優化。作為上海交通大學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的一名老師,他目前主要負責深海錳結核采礦車的控制工作。 崖州灣科技城點滴變化的見證者 20
深海“礦工”毛競航: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百泰園區“深海重載作業裝備研發中心”,記者見到26歲的毛競航時,他正和團隊伙伴們一起探討如何將一臺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進行優化。作為上海交通大學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的一名老師,他目前主要負責深海錳結核采礦車的控制工作。 崖州灣科技城點滴變化的見證者 2019年8月
山東取消國有煤礦采礦權轉讓審查
近日,山東省政府下發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取消國有煤礦采礦權轉讓審查行政審批。 據了解,此次山東省取消了63項行政審批事項和下放了56項行政審批事項。 取消的行政審批,涉及金融、教育、農業等多個領域,具體包括企業債券發行審批、無線電管制初審、國有煤礦采礦
加拿大將在北極建“采礦創新中心”
加拿大總理哈珀19日在位于北極地區的城市懷特霍斯宣布,加政府決定投資增建一所“采礦創新中心”。他表示,加拿大北部地區蘊藏大量礦產資源,但缺少資金、創新與技術人才。中心的建成將為加北部的礦業勘探與開發培養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創造高質量、高收入的就業崗位。 哈珀于18日開始其上任以來的第八次北極
國土部:稀土采礦證縮減出于環保考慮
國土資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礦證最新名單,全國稀土采礦證數量由此前的113個削減到67個。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副司長王少波27日表示,有關部門作出稀土采礦證縮減的決定完全是出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考量。 王少波是在江西參加全國人大中華世紀環保行活動時作上述表示的。他說,縮減采礦證可以改
用海藻收集稀土或開辟生物采礦新路
某些海藻富含有價值的礦物質。 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的轉型正席卷全球,勢不可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能源革命中,全球對于制造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等綠色技術所需的新礦物資源的爭奪愈發激烈。現在,一條綠色的開采道路出現在科學家眼前——用海藻收集稀土。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刊文稱,
小行星探測:采礦或更具實用價值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將在2022年前去探訪一顆神秘的金屬小行星——靈神星。 科學家之所以對這顆小行星產生濃厚興趣,是因為其全部由金屬構成,包括鐵、鎳、黃金、鉑金等。 就在前不久,我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在一次小行星探測學術報告會上也表示,我國正規劃
衛星照片顯示采礦所致亞馬遜雨林巨大“傷疤”
采礦后裸露的紅褐色地表和亞馬遜雨林的墨綠色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宛若千瘡百孔的傷疤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EO-1衛星近日拍下了亞馬遜雨林地區的一張衛星照片,清晰地顯示了巴西一家鐵礦礦區對“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壞。 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EO-1衛星先進大地成像設備7月26日拍
用海藻收集稀土或開辟生物采礦新路
某些海藻富含有價值的礦物質。?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的轉型正席卷全球,勢不可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能源革命中,全球對于制造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等綠色技術所需的新礦物資源的爭奪愈發激烈。現在,一條綠色的開采道路出現在科學家眼前——用海藻收集稀土。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刊文稱,某些海藻品種擁有一種特殊能力—
LS電纜成功開發深海臍帶纜-用于深海6000米環境
韓國LS電纜稱,最近已成功開發出用于深海勘查機器人的臍帶纜 。 臍帶纜是一種復合纜,由電纜和光纜構成,可為遠程控制的深海勘查裝備提供電源,通過傳達和控制各種信號,使機器人臂、傳感器及鏡頭開始工作。 該產品需要適應深海的高水壓、不規則生長的藻類等惡劣環境,對設計技術的
“暗氧”或支持深海生命系統
英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漆黑深邃海底的含稀土金屬結核能產氧,這種氧被稱為“暗氧”。這一發現表明,這些結核或能影響深海海底的生態。相關研究7月22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 在全世界海洋中,被沉積物覆蓋的深海平原上常見多金屬結核。它們主要由鐵和錳的氧化物組成,但也含有對許多先進低碳能源技
“暗氧”或支持深海生命系統
英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漆黑深邃海底的含稀土金屬結核能產氧,這種氧被稱為“暗氧”。這一發現表明,這些結核或能影響深海海底的生態。相關研究7月22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在全世界海洋中,被沉積物覆蓋的深海平原上常見多金屬結核。它們主要由鐵和錳的氧化物組成,但也含有對許多先進低碳能源技術至關重
深海考古聯合實驗室獲得深海考古重大發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77.shtm 中新網三亞5月21日電(記者 應妮 符宇群)國家文物局21日在海南三亞發布深海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進展。5月20日國家文物局已進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調查,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光纖傳感綜合監測-預警系統保障采礦安全
1月23日,參加“光纖和電子傳感器及其安全應用國際會議”的國內外專家一行來到兗礦集團興隆莊煤礦井下,現場考察該礦光纖傳感器礦山綜合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并給予高度評價。 該礦建設了基于千兆工業以太網信息傳輸網絡的綜合信息化系統,研制多套獨立運行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環境監測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無線通訊
科技大觀:太空采礦不是天方夜譚
近日,盧森堡宣布了“太空資源”長期項目,目標是開采以近地小行星為主的太空天體上的礦石資源。作為歐洲第一個籌備太空采礦的國家,盧森堡希望為此建立更完備的法律規范,技術上可能會與美國企業合作。 歐洲“袖珍王國”盧森堡的太空工業歷史悠久,衛星通信業是其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盡管地球上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采礦工程專家錢鳴高逝世
采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錢鳴高,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9月23日在北京去世。 錢鳴高,1932年12月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1954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曾任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系副教授、教授兼博士生導師、采礦工程系系主任等。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