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在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綜合驗收,驗收結果為優秀。專家組認為,項目攻克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形成了系列裝備技術成果,順利完成了預期研發任務。
該專項由湖南大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牽頭,聯合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共同承擔,項目負責人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丁榮軍。
丁榮軍介紹,此前國外完成了4300米多金屬結核整體聯動試驗及2000米級多金屬硫化物、富鈷結殼和稀土的采礦試驗,我國完成了1300米多金屬結核采礦整體聯動試驗及2000米級富鈷結殼的采礦單體試驗。發達國家已完成礦區整體聯動試驗,但我國同國際先進水平技術差距達5年至10年。
該項目立足于培育深海礦產資源開發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面向3000米至6000米深海硫化物和多金屬結核礦物的探、采、集、輸作業需求,重點攻克了資源勘探裝備、采集/輸送裝備等2項關鍵裝備技術,以及支撐關鍵裝備的“數字仿真”“全電驅動”“智能控制”等3項關鍵共性技術;研制了全球首臺套智能電驅動深海重載采礦車輛平臺、多點位移動式鉆探取樣裝備、光纖地震拖纜系統、海洋地震電磁聯合勘探裝備、沉積物原位測試裝備、多級輸送泵管、深海采礦智能作業與運維系統裝備等,部分成果填補了國際空白。
項目研發的全電驅動智能化深海多金屬結核開采系統,突破了深海稀軟底質履帶行駛、深海復雜地形自適應低擾動采集、深海長距離大功率電能輸送、深海重載裝備多驅動電機協同控制、深海采礦作業裝備高精度定位與智能控制、數字化虛實交互運維指揮等關鍵技術,實現了深海多金屬結核開采系統綠色高效、數字化、電動化與智能化作業。
全球首臺套智能電驅動深海重載采礦車輛平臺。王昊昊 攝
據介紹,該項目取得的成果有力提高了湖南省在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領域的技術水平,對推動我國深海礦產資源開發技術產業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6月1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在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綜合驗收,驗收結果為優秀。專家組認為,項目攻克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形成了系列......
6月1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在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綜合驗收,驗收結果為優秀。專家組認為,項目攻克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形成了系列......
當前,關鍵礦產的需求崛起將重新定義礦業的未來,全球礦業投資與發展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5月21日,2024第三屆亞洲礦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兼礦業專業委員會會長陳必......
作為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點省區,新疆近日成立了國內首只市場化礦產資源風險勘探基金——新疆礦產資源風險勘探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投資基金)。該投資基金總規模為18.01億元,將圍繞鋰、錳、金等重要......
《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第1部分:總則》等17項行業標準已通過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經2023年第8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批準、發布,自202......
實驗室是孕育原始創新之地,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科技發展在實驗室燃起星星之火,逐步形成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燎原之勢,科學家們攻堅克難的一小步,成了能源行業發展的一大步。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企業,近年......
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庫管理辦法〉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3〕31號),自然資源部決定啟動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遴選工作,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遴選范圍本次遴選專業......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3》。該報告是在2021年首次發布的《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基礎上新增鐵、錳、鉻、銅、......
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8日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3》,報告評估了截至2021年底全球13種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據了解,這一報告在2021年首次發布的《全球鋰、......
全球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格局加速調整,如何實現高效找礦?4月3日,山西太原,正在此間進行的第十六屆全國礦床會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高等院校、地勘單位等300余家單位的“探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