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預后介紹
因原發疾病不同而異,與緩解期時的心肺功能狀況及是否得到積極正確緩解期治療管理密切相關。病死率已隨醫療技術的發展而逐年下降。沒有危重合并癥的肺心病失代償者經積極合理搶救治療,愈后仍較好;合并有肺腦、消化道大出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愈后較差。......閱讀全文
關于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又稱肺心病,是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臟病。我國絕大多數肺心病患者是在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基礎上發生的。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有關檢查證實有肺動脈高壓或右心室肥厚增大
關于慢性咽炎的預后介紹
慢性單純性咽炎在控制各種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及應用各種治療后可以緩解直至治愈,否則可能遷延成為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慢性萎縮性或慢性干燥性咽炎的治療效果欠佳,癥狀易反復;慢性過敏性咽炎脫離致敏原后癥狀可緩解至消失;慢性反流性咽炎控制胃食管反流后癥狀可以明顯緩解直至治愈。
關于慢性白血病的預后介紹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自然病程3~5年。伊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明顯改善了CML患者的生存,慢性期患者在伊馬替尼治療后預計中位生存延長至20年。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雖發展緩慢,但難以治愈,病程長短不一,6個月至10余年不等。
關于慢性結腸炎的預后介紹
1、慢性結腸炎遷延日久,不易根治,平時用藥可以緩解癥狀,平時注意禁辛辣、飲酒、生冷油膩食物。 2、用藥難以控制,或者并發癥較多,應考慮手術治療。 3、務必堅持治療,直到腸鏡報告正常,否則易復發。
關于慢性特發性低鉀血癥的預后介紹
慢性特發性低鉀血癥經過治療后可得到短期緩解,但其遠期療效不佳,主要是因為患者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可發展為尿毒癥而亡,或因體質差,可合并多種疾病而走向慢性過程,失去勞動力而致殘。患者得病后可生存10~20年以上。
關于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病因分析
老年肺心病的病因可分為4類: 1.慢性支氣管、肺部疾病最常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我國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其他如支氣管哮喘、重癥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塵肺、間質性肺疾病等,晚期也可繼發慢性肺心病。 2.嚴重的胸廓畸形如嚴重的脊椎后、側凸,脊椎結核,胸廓成形術,嚴重的胸膜肥厚。 3.肺
關于老年慢性腎盂腎炎的預后介紹
慢性腎盂腎炎如不伴有尿流不暢等復雜因素,感染容易控制而不易再發,病情進展緩慢,不易進入腎功能衰竭期;相反,復雜因素持續存在,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作期難以治愈,慢性期療效更差,細菌尿持續存在并常再發,腎功能損害日漸加重,愈后不良。
關于老年人慢性胃炎的預后介紹
慢性胃炎在長期病程中時好時壞,但多數無明顯發展,僅少數病人癥狀持續難愈,組織學改變惡化。盡管慢性胃炎存在淺表炎癥→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演變過程,但這一過程極其緩慢,只要定期檢查,在早期胃癌階段被發現,手術或內鏡下切除多可完全治愈。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以癌變是不爭的事實,癌變率2%~10%不
關于小兒慢性胰腺炎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積極治療者可緩解癥狀,但不易根治。晚期患兒多死于并發癥,極少數人可演變為胰腺癌。 2、預防 遺傳性慢性再發性胰腺炎應作好遺傳病咨詢工作;青少年熱帶胰腺炎應防止蛋白營養不良,平衡膳食;防止高脂血癥,高鈣血癥;防止維生素D中毒和營養過度;同時應徹底治療急性胰腺炎,防止病情遷延。
關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預后介紹
因原發疾病不同而異,與緩解期時的心肺功能狀況及是否得到積極正確緩解期治療管理密切相關。病死率已隨醫療技術的發展而逐年下降。沒有危重合并癥的肺心病失代償者經積極合理搶救治療,愈后仍較好;合并有肺腦、消化道大出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愈后較差。
關于慢性反流性腎病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晚近研究表明RN的預后與蛋白尿、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和進行性腎功能減退有重要關系。蛋白尿的程度與有無腎小球損傷及腎小球損傷的程度有很明顯相關性。進行性腎小球硬化是RN慢性腎衰發生的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2、預防 慢性反流性腎病為多種病因引起的疾病,預防應從防治原發疾病入手,對于易
關于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后介紹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雖發展緩慢,但難以治愈。部分患者可向幼淋巴細胞白血病、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急淋等其他惡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轉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一般為35~63個月,也有的患者生存時間長達10年以上。
關于老年人慢性腎盂腎炎的預后介紹
慢性腎盂腎炎如不伴有尿流不暢等復雜因素,感染容易控制而不易再發,病情進展緩慢,不易進入腎功能衰竭期;相反,復雜因素持續存在,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作期難以治愈,慢性期療效更差,細菌尿持續存在并常再發,腎功能損害日漸加重,預后不良。
關于小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預后介紹
目前常用的治療手段可使CML的中位生存期達5~5.5年,35%~40%的患者可生存7~8年。急變后生存期很短,以月計算。影響慢性期長短的不利因素包括脾左肋下大于15cm,肝右肋下大于6cm,血小板低于150×10/L或大于500×10/L,外周血幼稚細胞大于1%或未完全成熟(核左移)細胞大于20
關于原發性慢性肉芽腫病的預后介紹
嚴重感染是CGD致死的主要原因,美國的隊列研究顯示X-CGD病死率(21.2%)高于AR-CGD(8.6%)。歐洲隊列研究的結果為,X-CGD平均生存期為37.8歲,AR-CGD為49.6歲。盡早診斷、持續預防、積極治療細菌和真菌感染,可顯著改善CGD患兒的預后。
關于小兒慢性硬膜下血腫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多數患兒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后,癥狀好轉,并能完全康復。但對于血腫包膜鈣化粘連嚴重者,可限制幼兒腦組織的正常發育,患兒可有智力低下、偏癱和癲癇等后遺癥。 2、預防: 重視圍生期保健,防止早產、難產;提高接生技術,防止新生兒顱腦損傷;看護好各年齡段小兒,防止腦外傷;生后常規補充維生
關于慢性進行性舞蹈病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預后 本病病程一般長于其他原發性癡呆,呈緩慢進行性,起病后存活13~16年,也有長達幾十年者,一般起病年齡較晚者,存活期較長。大約一半病人的死亡與本病無關,自殺在病人死亡中占一定比例。 預防 由于本病屬單基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病人及家屬很少知道其子女有患同病的危險性,故早期的遺傳咨詢服
關于慢性多潛能性免疫增生綜合征的預后介紹
部分病人呈進行性加重,常因合并肺炎、敗血癥等繼發感染而死亡。病程平均15個月。部分病人經治療后可存活數年到10年以上,少數病人可長期存活,有的病人緩解后可再次復發,甚至轉變為原始免疫細胞肉瘤或惡性淋巴瘤。
關于老年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預后介紹
慢粒白血病化療后中位生存期為39~47個月。5年生存率為25%~50%,個別可生存10~20年。加速期病人存活期12~18個月,仍有部分病人經治療后再次回到慢性期,一旦急變,則存活期僅為3~6個月,甚少超過1年。 預后不良因素: ①老年; ②巨脾; ③血中原粒細胞數過高;
概述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本病為長期慢性經過,逐步出現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損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償期與失代償期進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償期(包括緩解期) 本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活動后感心悸、氣短、乏力和勞動耐力下降。體檢有明顯肺氣腫體征,由于胸膜腔內壓升高,阻礙腔靜脈
關于老年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后介紹
不少病人多年持續無癥狀。總體中位生存期4~6年,存活長達10~35年的亦有報道。死因中約有54%與本病有關,其中感染占半數,1/3病人死于心血管病。CLL易繼發其他實體瘤,如皮膚瘤、黑色素瘤、腸癌、肺癌等,原因不明。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包括疾病的分期、病情的穩定性、淋巴細胞倍增時間、骨髓浸潤程度、
關于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及預后介紹
所有專家都同意原始細胞比例與預后密切相關,原始細胞越高預后越差。此種疾病的存活時間10~60個月,中位生存期20個月。到目前為止,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可以使病人獲得緩解,對于新診斷的CMML病人,探討更有意義的實驗性治療方案是需要我們大家去努力。 1、支持治療 在目前沒有更好治療方法的情況下,支
關于ATIN的預后介紹
大多數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若能及時診斷、迅速停藥則病變是可逆的。一般預后良好,盡管超過35%的病例腎功能衰竭嚴重且持續時間長,需要透析治療,但病死率低;部分病人遺留腎功能不全,最終進展為終末期腎衰竭。藥物所致急性間質性腎炎,當停用致病藥物后,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綜合征可自行緩解,而腎功能的完全恢
關于肝硬變的預后介紹
肝硬化的預后與病因、肝功能代償程度及并發癥有關。酒精性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肝淤血等引起的肝硬化,病因如能在肝硬化未進展至失代償期前予以消除,則病變可趨靜止,相對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隱源性肝硬化好。Child-Pugh分級與預后密切相關,A級最好,C級最差。死亡原因常為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食管
關于小腸瘺的預后介紹
小腸外瘺的死亡率為10%~20%,在其預后因素中,患者的年齡、腸外瘺的病因、腹腔感染、瘺口的部位和數目、腸液引流量的多少均是影響其預后的因素。如70歲以上的小腸外瘺死亡率達62%;高流量瘺的死亡率超過20%;多發瘺的死亡率高于單發瘺;正常腸段的腸瘺死亡率不足20%,而病例腸段可達48%,放射性腸
關于肛管損傷的預后介紹
預后:在考慮對盆底綜合征患者進行手術之前,應先進行生物反饋療法。這是一種需用在生理治療學家的詳細指導下方能進行的訓練活動,通過有針對地對盆底進行鍛煉,對便秘及肛門疼痛均有一定的療效。對經過上述治療失敗的患者,仍應十分慎重地選取擇期手術治療,即使便秘患者合并有嚴重的肛門疼痛,也不能把消除疼痛作為手
關于IgA腎病的預后介紹
老年患者、起病年齡較大者、持續性鏡下血尿伴有蛋白尿、有腎功能不全、IgA腎病患者有高血壓,特別是難于控制的嚴重高血壓、病理類型在Lee分型Ⅲ級以上預后較差。
關于老年結核的預后介紹
非耐藥結核菌感染及早期診治多可痊愈。胸膜結核未治療者,25%在2年內發生肺或肺外結核。結核性腦膜炎有昏迷者病死率可達30%。下列情況預后也較差:肺結核并發肺纖維化、肺心病,心包結核患者年齡大、心包液發展快、心肌損害重,腸結核并發腸梗阻、腸穿孔,肝脾結核確診晚、黃疸或結核性肝膿腫向胸、腹腔穿破者等
關于破傷風的預后介紹
破傷風患者死亡率較高,平均病死率為20%~30%,重癥患者高達70%,新生兒及老年人的病死率尤其高。影響預后的不利因素有:起病急;潛伏期短;在開放性骨折、深刺傷、嚴重燒傷、壞疽、流產等基礎上發生者。主要致死原因為窒息、肺不張、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關于神經白塞病的預后介紹
1.NBD預后不佳,病死率高達40%,不少患者常在發病后1年內死亡。從臨床分型看,脊髓型和周圍神經病變型預后相對較好,腦膜腦炎型和腦干型預后較差 2.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有可能改善NBD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