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加入海水提鈾技術創新聯盟
近日,中核集團海水提鈾海試平臺建成投用并首次對外開放。同日,以“協同創新·開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度海水提鈾技術創新聯盟理事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海南召開。蘭州大學成為新加入的五家聯盟單位之一。天然鈾是國家戰略性資源,被稱為“強核基石,核電糧倉”。隨著天然鈾資源需求和開發難度的逐年加大,在開發陸地鈾資源的同時,探尋和開拓非常規鈾資源將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性選擇。海水中鈾蘊含量約45億噸,技術瓶頸一旦突破,將實現核工業發展的“無限續航”。未來,該平臺將與研究試驗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共同組成“兩個中心,一個平臺”的海水提鈾科研基地,打造形成世界領先的海水提鈾原創技術高地。 授牌儀式現場。蘭州大學供圖......閱讀全文
中國高校攻克提取技術難題-研發“海水提鈾”新材料
哈爾濱工程大學28日對外發布,該校“先進海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研發出高效“海水提鈾”新材料,引發國際關注。 該創新中心通過酯化與聚合反應對某種植物纖維進行表面改性,研發出高吸附容量、高選擇性的鈾吸附劑,并攻克了鈾的吸附、脫附與分離純化一體化的提取技術難題。 鈾是重要的核電原料,而中
美科學家從海水提取鈾獲進展-海洋或成核能之源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2日報道,由于存在技術難題和成本過高,人類從海水中提取鈾依然是個夢想。但是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這一提取過程正取得快速進展,海洋或成為未來的核能之源。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科學家羅賓·羅杰斯(Robin Rogers)在美國化學協會年會上稱:“評估顯示,海洋才是鈾的主
“海水提鈾”技術研究獲新進展
? 7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研究所陳長倫研究員課題組在等離子體技術制備偕胺肟復合材料用于海水提鈾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被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應用表面科學》接收發表。 海水中鈾總量約45億噸,是陸地鈾儲量的1000多倍。基于偕胺肟基團修飾的高分子功能
“海水提鈾”技術研究獲新進展
11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研究所陳長倫研究員課題組在等離子體技術制備偕胺肟復合材料用于海水提鈾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被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應用表面科學》接收發表。 海水中鈾總量約45億噸,是陸地鈾儲量的1000多倍。基于偕胺肟基團修飾的高分子功能材料被認為是目
美國“海水提鈾”研究進展一瞥
美國“海水提鈾”研究起始于上世紀60年代,曾因一些原因而時斷時續。1999年,根據總統科學與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的提議再次啟動,該研究還與日本建立了“核能聯合行動計劃燃料循環技術工作組”。研究項目參加單位實行國家實驗室、大學和非贏利研究所“三結合”,從而實現設計、研發、實驗室試驗、生產、
低成本!納米膜公斤級海水提鈾海試試驗
南海海域公斤級海試試驗平臺航拍照片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供圖 30萬噸海水才有1公斤鈾,不亞于“大海撈針”。正是考慮到成本過高等問題,社會對海水提鈾可行性的質疑一直存在,但這并沒有影響科學研究。近年來,隨著核電的快速發展,關于海水提鈾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但工程化海水提鈾的低成本解決方
電化學方法讓海水提鈾能力提升8倍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2月22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該團隊日前開發出一種基于半波整流交流電的電化學方法,可從海水中高效提取鈾,較之傳統的物理化學吸附法,提取能力提升了8倍,速度則提升了3倍。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的英國《自然·能源》雜志上。 目前,海水中鈾的蘊藏量約45億噸,是陸地上已探明
蘭州大學加入海水提鈾技術創新聯盟
近日,中核集團海水提鈾海試平臺建成投用并首次對外開放。同日,以“協同創新·開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度海水提鈾技術創新聯盟理事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海南召開。蘭州大學成為新加入的五家聯盟單位之一。天然鈾是國家戰略性資源,被稱為“強核基石,核電糧倉”。隨著天然鈾資源需求和開發難度的逐年加大,在開發陸地鈾
研究人員在海水提鈾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海水中的鈾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鈾資源,其儲量約為45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倘若能經濟有效地提取,將是我國核電事業與核力量穩定發展的重要補充和保障。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海水提鈾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于《能源環境科學》雜志(Energy & Environme
利用仿生分級多孔膜實現高效海水提鈾方面取得進展
海水中鈾的蘊藏量超40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從海水中有效提取鈾將助力我國核工程領域長久發展。然而,由于海水中的鈾濃度相對較低(~3.3 ppb),因此,開發出選擇性好、吸附容量高、可重復使用的海水提鈾吸附劑尤為重要。?? 固有微孔聚合物因其高比表面積與豐富的吸附位點在吸附領域具有廣闊前
東北師范大學在海水提鈾領域取得新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91.shtm近期,東北師范大學朱廣山教授課題組針對海水提鈾現有的挑戰,設計了一種多孔芳香骨架(PAFs)電極材料,獲得的電極材料在電場作用下可以快速、高容量、選擇性地從海水中提取鈾。相關研究發表在
利用仿生分級多孔膜實現高效海水提鈾方面的研究進展
海水中鈾的蘊藏量超40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從海水中有效提取鈾將助力我國核工程領域長久發展。然而,由于海水中的鈾濃度相對較低(~3.3 ppb),因此,開發出選擇性好、吸附容量高、可重復使用的海水提鈾吸附劑尤為重要。 固有微孔聚合物因其高比表面積與豐富的吸附位點在吸附領域具有廣闊前
中科院原位填充納米纖維新方法實現鈾離子高效過濾提取
??木材管胞內原位剝離制備和填充納米纖維過濾提取水體鈾離子及其應用展示? ?課題組供圖 鈾元素是核產業不可或缺的放射性戰略金屬資源,但我國陸地鈾儲量較為匱乏,大約90%的核燃料依賴進口。海水中鈾存量高達45億噸,是陸地鈾儲量的1000倍以上。在海水中提取鈾元素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廣闊的應用
聞利平課題組利用仿生分級多孔膜實現高效海水提鈾
海水中鈾的蘊藏量超40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從海水中有效提取鈾將助力我國核工程領域長久發展。然而,由于海水中的鈾濃度相對較低(~3.3 ppb),因此,開發出選擇性好、吸附容量高、可重復使用的海水提鈾吸附劑尤為重要。 固有微孔聚合物因其高比表面積與豐富的吸附位點在吸附領域具有廣闊前
蘭州化物所核素高效膜分離研究獲進展
鈾是核電站的重要原料。而核電發展必然帶來鈾資源的消耗及大量含鈾放射性廢物的堆積。因此,發展簡單、有效的鈾分離提取技術,用于海水或放射性廢水中鈾資源的回收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邱洪燈課題組研制出一種類“磚泥結構”的BTC-MOF插層GO膜,實現了模擬放射性廢水和模擬
日本新技術可以從海水中高效提取鋰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近日宣布,其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從海水中高效提取鋰的技術,這可能會幫助缺乏鋰資源的日本今后以較低成本從海水中獲得鋰。 鋰是一種稀有金屬,作為鋰電池的原料,在個人電腦和電動汽車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日本所需的鋰完全依賴進口。全球陸地蘊藏的鋰有限,據推測只有約1400萬噸,
蘭州化物所核素高效膜分離研究獲進展
鈾是核電站的重要原料。而核電發展必然帶來鈾資源的消耗及大量含鈾放射性廢物的堆積。因此,發展簡單、有效的鈾分離提取技術,用于海水或放射性廢水中鈾資源的回收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邱洪燈課題組研制出一種類“磚泥結構”的BTC-MOF插層GO膜,實現了模擬放射性廢水和模擬海水
科學家開辟了從海洋中開采核燃料的新方法
海水中的鈾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鈾資源,其儲量約為45億噸,相當于陸地鈾礦儲量的一千倍,倘若能經濟有效地提取,將是我國核電事業與核力量穩定發展的重要補充和保障。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海水提鈾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于《能源環境科學》雜志(Energy & Environme
文獻解讀表面硫酸化強化Fe(II)Fe(III)動態循環在超低槽電壓下實現高效鈾資源回收
?鈾作為一種核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在海洋和鈾礦開采的廢水中含有豐富的鈾資源,實現海水(3 ppb)或廢水(5~50 ppm)中高效提取鈾資源對核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電化學法提鈾因其吸附容量大和吸附速率快而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但其也面臨著能耗高、選擇性低等系列挑戰。研究團隊前期通過電
鈾表面氮化對鈾上鍍鈦界面結合的影響
金屬鈾在核燃料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然而由于鈾擁有特殊的外層電子,因此性質非常活潑,極易遭受腐蝕,鈾的使用過程中必須考慮腐蝕防護。通過物理氣相沉積的方法在鈾表面制備防腐蝕薄膜是一種有效地防腐蝕手段,但是實際工藝中,鈾易氧化的特性使得膜基界面形成氧化層,影響長期應用中的膜基結合力。本文采用離子氮化技
觀海水旅行-解海水淡化之謎
事件??????? 全國聚焦海水淡化 全國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名單上共有8位成員,浙江舟山市和深圳市入選試點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選試點園區,浙江鹿西鄉 (島)入選試點海島,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入選產業基地,天津國投津能發電為海水淡化供水試點,甘肅慶陽市環縣為
浮夸風吹歪海水稻-與海水無關為啥取名“海水稻”
“網紅”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煩。 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一種耐鹽堿水稻,研發主陣地在青島。今年,它已經開始了全國大范圍試種。在去年的測產中,海水稻表現不錯——一種編號為YC0045的水稻材料最高畝產量達到620.95公斤,超出預期的300公斤。 在習近平主席2018新
醋酸鈾固定劑介紹
醋酸鈾(uranyl acetate)}既是一種固定劑又是一種染色劑。它可以與磷酸基團反應,從而固定DNA和RNA,以及含有磷酸基團的磷脂,從而對膜結構的保存有幫助。另外,它可以與蛋白中的酸性基團(如天冬氨酸殘基、谷氨酸殘基)和堿性基團(如賴氨酸殘基)反應,從而起固定蛋白的作用。但醋酸鈾不能很好得保
海洋所與亞美尼亞科學院在生物冶金領域開展合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842.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瑞永應邀訪問位于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的亞美尼亞科學院科研生產中心微生物冶金實驗室。訪問期間,雙方圍繞電子廢棄物和海水生物冶金功能微生物富集和分離開展了
樣本中鈾的測定方法
廢水中鈾的測定方法,一般采用鈾試劑Ⅲ或5-Br-PADAP分光光度法及固體熒光法。三烷基氧磷萃取-(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光度法(簡稱TRPO萃取-(5-Br-PADAP)光度法)與固體熒光法相比,選擇性好、準確、快速。
鈾元素的來源和危害
鈾(U)是一種天然放射性元素,自然界中鈾的分布很廣。一般地表水濃度約為0.4 μg/L,海水約為3.2 μg/L。污染主要來源于含鈾礦山、冶煉及核燃料工業廢水。鈾對人的毒性很大,鈾的化合物進入體內,主要蓄積在肝、腎臟和骨骼中,根據劑量大小,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鼠類喂食量達36 mg/d會致死。
激光熒光法測定鈾
方法提要試樣用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分解,加入熒光增強劑與溶液中鈾酰離子(UO22+)配位生成具有高熒光效率的單一配合物。該配合物受波長為337.1nm激光脈沖的輻照后,發出黃綠色的熒光。pH7左右時,鈾濃度在一定范圍內,其熒光強度與鈾濃度成正比。鐵、錳等元素的干擾,可通過內濾效應校正消除。方法
記鈾水文地球化學專家史維浚:踏遍山河探鈾人
“史老師,您瘦了!”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東華理工大學的周義朋沒有想到,數月沒見,老師史維浚瘦脫了相,第一眼都沒認出來。讓他心里既難受、又敬佩的是,兩個小時的探訪時間里,這位最近連續做了5次手術的86歲老人,一手攥著各種管子,還不忘挺直了脊背,強打精神,反復詢問試驗進展,并問他還能做些什么。
中國學者揭秘1萬年前南極冰蓋退縮之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45.shtm相關地質記錄表明南極冰蓋在末次冰消期(約1.8-1.1萬年前)曾存在幾次快速的退縮過程,可能與冰下融水排放導致的冰蓋失穩有關。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地質證據,冰下融水排放與南極冰蓋快速
關于鋰電導電添加劑材料穴狀化合物的舉例及命名介紹
如18-冠醚-6,“18”表示環原子總數,“6”表示能和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氧原子數。在堿金屬離子中,銣太大,鋰太小,它只能選擇性地和鉀離子結合,因而能從混合物中單一地萃取鉀。由于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外觀似皇冠,故名“冠醚”。環聚醚的氧原子可為氮或硫原子等取代。這些穴合劑和金屬離子結合時,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