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鼻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鼻病毒感染,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在嬰幼兒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上呼吸道感染外,還能引起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經鼻、口、眼粘膜進入體內,在鼻咽腔內增殖。潛伏期1~2d,臨床癥狀有流涕、鼻塞、噴嚏、頭痛、咽痛和咳嗽等,體溫不增高或略有增高。該病毒引起為自限性疾病,一般1w左右自愈。......閱讀全文
關于鼻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鼻病毒感染,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在嬰幼兒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上呼吸道感染外,還能引起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經鼻、口、眼粘膜進入體內,在鼻咽腔內增殖。潛伏期1~2d,臨床癥狀有流涕、鼻塞、噴嚏、頭痛、咽痛和咳嗽等,體溫不增高或略有增高。該病毒引起為
關于鼻病毒感染的簡介
鼻病毒是普通感冒最常見的病原。多在家庭內傳播。潛伏期1~5日。臨床表現和普通感冒相同。主要并發癥為繼發性細菌感染,如鼻竇炎、中耳炎和支氣管炎等。診斷主要依據典型臨床表現,有條件可分離病毒或測定血清的中和抗體。治療同普通感冒,有低熱頭痛者可用解熱鎮痛藥;鼻堵者可用1%麻黃素滴鼻;也可用中醫中藥治療
關于鼻腫瘤的基本介紹
鼻腫瘤是鼻腔和鼻竇的腫瘤,惡性較良性多見。良性腫瘤中以乳頭狀瘤、血管瘤為多。惡性腫瘤中則多數是癌,肉瘤較少見。 鼻腔、鼻竇乳頭狀瘤的主要癥狀是鼻塞,鼻內新生物表面呈乳頭狀。
關于鼻病毒的基本介紹
鼻病毒(rhinovirus,RhV)于1956年由Pelon等科學家通過組織培養等方法從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標本中分離獲得。已經鑒定出超過120種的鼻病毒,是人類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體。該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禍首,將近半數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是由鼻病毒感
關于腦脊液鼻漏的基本介紹
腦脊液鼻漏是腦脊液通過顱底(顱前、中或后窩)或其他部位骨質缺損、破裂處流出,經過鼻腔,最終流出體外。主要表現為鼻腔間斷或持續流出清亮、水樣液體,早期因與血混合,液體可為淡紅色。
關于腦脊液鼻溢的基本介紹
腦脊液鼻溢鼻溢液是鼻部疾病常見癥狀之一可經前鼻孔流出也可后流人鼻咽部流人后鼻孔經鼻咽口腔吐出者稱后鼻溢液在正常鼻腔中只有少量黏液呈濕潤狀態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鼻腔有病變時可以引起鼻分泌物性質和量的改變鼻腔分泌物外溢時稱為鼻溢液。
關于腺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泌尿道和淋巴結。主要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4%),其次為眼部和胃腸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兒童。約半數患者為隱性感染。嬰幼兒易患腺病毒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無特效治療。根據人群血清特異性抗體調查
關于鼻前顱底腫瘤的基本介紹
在鼻腔及鼻竇的惡性腫瘤中,癌多于肉瘤,臨床上又以鱗狀細胞癌居首位,約占70%-80%,好發于上頜竇。鼻前顱底腫瘤腺癌及腺樣囊性癌次之,好發于篩竇。肉瘤占鼻及鼻竇惡性腫瘤的10%-20%,好發于鼻腔及上頜竇,其他竇少見。肉瘤又以惡性淋巴瘤為最多,超過60%。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有下述共同特點: (
關于鼻前庭濕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鼻前庭濕疹(eczema of nasal vestibule),是發生在鼻前庭的一種皮膚損害,表現為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皮疹多樣性,慢性期則主要表現為局部浸潤和肥厚。皮膚損害可蔓延至鼻翼、鼻尖及上唇等處皮膚,瘙癢較劇,多見于兒童,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種。
關于鏈霉素滴鼻液的基本介紹
鏈霉素滴鼻液主治清熱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傷風咳嗽,頭暈發熱,咽喉腫痛。 鏈霉素滴鼻液的鑒別: (1)取鏈霉素滴鼻液2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棄去乙醚液,再用醋酸乙酯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醋酸乙酯液,水浴上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連
關于鼻源性腦膿腫的基本介紹
鼻源性腦膿腫額竇病變引起最多,其次為蝶、篩和上頜竇。直接感染部位常于額葉及其臨近表面,血源性感染多位于枕和頂葉,且為多發性腦膿腫。常因鼻竇炎引流受阻,外傷骨折伴異物存留,手術損傷或感染經眶和沿嗅神經鞘入顱而發病。
關于人鼻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人鼻病毒是小RNA病毒科、鼻病毒屬的一種,是人患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與腸道病毒的區別如下: ①不耐酸,pH3~5溶液中易被破壞; ②人鼻細胞中只在33℃旋轉培養物中才能很好繁殖,而腸道病毒在36~37℃靜止培養可繁殖; ③比重大,氯化銫浮力密度為1.38~1.42。鼻病毒抗原性復雜,有10
關于病毒感染實驗診斷的基本介紹
于病毒感染實驗診斷,病毒是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個體極小,可通過細菌濾器,需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觀察到。病毒僅含一種核酸作為遺傳物質,沒有代謝系統和酶只能在活細胞內寄生,以復制的方式進行增殖。人體各組織器官均可被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見于全身各個系統。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臨
關于副流感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副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嬰幼兒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在成人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據統計,30%~40%的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都是由人類副流感病毒引起的。小兒喉炎中約33%、下呼吸道感染中約10%與副流感病毒有關,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因
關于病毒感染免疫檢測的基本介紹
病毒感染在臨床上常見,但由于病毒的嚴格細胞內寄生性,病程經過增殖迅速,變化快,繁雜的病毒分離鑒定和傳統的血清學檢查等難以作為實驗室常規檢查方法,不能滿足臨床診斷的需求。近年來出現的快速診斷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為臨床病毒學檢查開創了新方法,提供了方便。
關于狂犬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并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另一種為內層的核蛋白抗原,可使體內產生補體結合抗體和沉淀素,無保護作用。 患者和患病動物體內所分離到的病毒,稱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后成為固定毒
關于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巨細胞病毒感染癥是由巨細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細胞病毒后的臨床表現和轉歸與個體的免疫功能狀態密切相關。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細胞病毒,多表現為隱性感染,部分為單核細胞增多癥樣表現。免疫功能缺陷者因輸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感染CMV或CMV再活
關于磺麻滴鼻液的基本信息介紹
磺麻滴鼻液,主要成分磺胺嘧啶、鹽酸麻黃堿,主治急慢性鼻炎、副鼻竇炎。用法為滴鼻。一日3次,一次2~3滴,用前搖勻。 一、主要成分:磺胺嘧啶、鹽酸麻黃堿 二、適應癥:急慢性鼻炎、副鼻竇炎 三、用法/用量:滴鼻。一日3次,一次2~3滴,用前搖勻。 四、貯藏方式:遮光、密閉、陰涼處保存 五、
關于冠狀病毒感染的基本信息介紹
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這一家族的病毒還引起許多動物疾病。冠狀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兒童感染率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 潛伏期2~5天。各年齡組均有發病,兒童多見,以上呼吸道感染為特征,少數可致腹瀉、支氣
關于巨細胞病毒感染癥的基本介紹
巨細胞病毒感染癥是由巨細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細胞病毒后的臨床表現和轉歸與個體的免疫功能狀態密切相關。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細胞病毒,多表現為隱性感染,部分為單核細胞增多癥樣表現。免疫功能缺陷者因輸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感染CMV或CMV再活
鼻瓣區狹窄的基本介紹
鼻瓣區即鼻內孔,位于鼻前庭深部、下鼻甲前端的前方。主要由鼻中隔軟骨前下端和鼻外側軟骨前端與鼻腔最前部的梨狀孔底部組成,為一狹長的三角形,是鼻腔氣道最狹窄的部分,亦即鼻阻力最大的部位,稱為鼻瓣區。如果因先天性發育畸形、外傷、面神經癱瘓、連接大翼軟骨的擴鼻肌失去張力等原因,使鼻瓣區的角度小于10°,
關于鼻源性顱內并發癥的基本介紹
鼻源性硬腦膜外膿腫常繼發于急性額竇炎和額骨骨髓炎,為竇壁破壞或靜脈炎所引起而在顱骨與硬腦膜之間形成局限性膿腫。鼻源性顱內并發癥較耳源性者少見,鼻及鼻竇外傷、異物和手術所引起的感染較單純發生于炎癥之后者又為多見。鼻源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也是較為嚴重的顱內并發癥之一。鼻源性顱內并發癥的腦膿腫以額竇炎
關于鼻麻風的診斷介紹
1. 麻風是通過接觸傳染的慢性傳染病,故患者一定有接觸史。 2.根據鼻局部表現可初步診斷。 3.特殊檢查。 4.細菌學檢查 取鼻分泌物或粘膜組織液涂片,用抗酸染色可發現麻風桿菌。 5.病理學檢查 局部取組織切片,常規染色。 6.麻風菌素試驗 瘤型麻風患者對麻風桿菌抵抗力弱,該試驗呈陰性
鼻前庭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膚的彌漫性炎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是鼻腔內分泌物尤其是膿性分泌物經常刺激鼻前庭皮膚所致。長期有害粉塵的刺激、挖鼻或摩擦致鼻前庭皮膚損傷繼發感染也是本病病因之一。
關于鼻前庭炎的病因介紹
1、急、慢性鼻炎、鼻竇炎或鼻腔異物的鼻分泌物刺激。 2、長期有害粉塵(如水泥、石棉、皮毛、煙草等)刺激。 3、其它,如挖鼻致皮膚損傷繼發感染。
關于腦脊液鼻漏的檢查介紹
1.鼻內鏡檢查 可常規使用,定位漏口準確。腦脊液持續外流時,內鏡可能直接發現腦脊液鼻漏的部位,腦脊液漏液量少或間斷流出時,可以配合使用鞘內注射熒光素,以便發現漏口。檢查時壓迫雙側頸內靜脈致顱壓升高,有利于觀察到漏口。 2.葡萄糖氧化酶檢測 該技術是一種傳統的診斷方法,由于淚液和
關于腦脊液鼻漏的分類介紹
一、創傷性腦脊液鼻漏 外傷性腦脊液鼻漏:外傷性腦脊液鼻漏最常見于車禍傷。 醫源性腦脊液鼻漏:顱鼻交通瘤、顱底腫瘤及炎癥,手術時要處理顱底病變,可能導致醫源性腦脊液鼻漏。 二、非創傷性腦脊液鼻漏 腫瘤源性腦脊液鼻漏:鼻竇、顱底腫瘤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腦脊液鼻漏。這些腫瘤可能是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
關于人鼻病毒的結構介紹
鼻病毒本身為無包膜的二十面體結構,基因組長7.2-8.5kb,為單鏈正向RNA基因組。基因組5’端編碼病毒蛋白質,與哺乳動物相同,該病毒基因組的3’端也為polyA尾結構。5’端區域編碼結構蛋白,非結構蛋白由3’端區域編碼。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病毒均是如此。病毒首先轉錄出一條長單鏈多肽,而后斷裂
關于人鼻病毒的分類介紹
大體上,人鼻病毒被分為三個大類,Human rhinovirus A、Human rhinovirus B和Human rhinovirus C,其中Human rhinovirus B為該病毒的模式類型。根據病毒表面蛋白的不同,又可分離出99種血清型。它們自然裂解為更小的病毒顆粒,直徑大概為3
關于人鼻病毒的概述介紹
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人類疾病,據統計,平均每人每年發生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大于30%,在兒童中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更高。除細菌外,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 人鼻病毒(HRV)感染后常表現為感冒癥狀,大約有10%~20%的成年人感冒是由HRV感染引起,而嬰幼兒感冒有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