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狂犬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并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另一種為內層的核蛋白抗原,可使體內產生補體結合抗體和沉淀素,無保護作用。 患者和患病動物體內所分離到的病毒,稱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后成為固定毒(fixedvirus),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熱,在56℃時15~30分鐘或100℃時2分鐘即可滅活;對酸、堿、新潔爾滅、福爾馬林等消毒藥物敏感;日光、紫外線、超聲波、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等亦能使病毒滅活,但在冷凍或凍干狀態下可長期保存。 狂犬病毒進入人體,沿周圍傳入神經而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頭、頸部、上肢等處咬傷和創口面積大而深者發病機會多。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動物的延腦、大腦皮層、小腦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或經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閱讀全文
關于狂犬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并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另一種為內層的核蛋白抗原,可使體內產生補體結合抗體和沉淀素,無保護作用。 患者和患病動物體內所分離到的病毒,稱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后成為固定毒
關于狂犬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為凍干粉針劑。我國自2004年開始研制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2014年,我國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上市。 [1] 人用精制 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及精制地鼠腎細胞狂犬病疫苗均為輕度混濁白色液體,長度超過三十的dsRNA會引起干擾素毒性問題是世界性的風險
關于抗狂犬病血清的基本介紹
抗狂犬病血清,適應癥為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對被瘋動物嚴重咬傷如頭、臉、頸部或多部位咬傷者進行預防注射。被瘋動物咬傷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時內注射本品,可減少發病率。對已有狂犬病癥狀的患者,注射本品無效。
關于腺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泌尿道和淋巴結。主要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4%),其次為眼部和胃腸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兒童。約半數患者為隱性感染。嬰幼兒易患腺病毒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無特效治療。根據人群血清特異性抗體調查
關于鼻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鼻病毒感染,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在嬰幼兒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上呼吸道感染外,還能引起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經鼻、口、眼粘膜進入體內,在鼻咽腔內增殖。潛伏期1~2d,臨床癥狀有流涕、鼻塞、噴嚏、頭痛、咽痛和咳嗽等,體溫不增高或略有增高。該病毒引起為
關于狂犬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屬于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屬(Lyssavirus)。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體。狂犬病毒具有兩種主要抗原:一種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
關于狂犬病的基本概述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狂犬病易感動物主要包括犬科、貓科及翼手目動物,禽類、魚類、昆蟲、蜥蠣、龜和蛇等不感染和傳播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侵入人體。狂犬病在臨床上可表現為狂躁型或麻痹型。由犬傳播的狂犬病一
關于病毒感染實驗診斷的基本介紹
于病毒感染實驗診斷,病毒是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個體極小,可通過細菌濾器,需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觀察到。病毒僅含一種核酸作為遺傳物質,沒有代謝系統和酶只能在活細胞內寄生,以復制的方式進行增殖。人體各組織器官均可被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見于全身各個系統。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臨
關于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巨細胞病毒感染癥是由巨細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細胞病毒后的臨床表現和轉歸與個體的免疫功能狀態密切相關。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細胞病毒,多表現為隱性感染,部分為單核細胞增多癥樣表現。免疫功能缺陷者因輸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感染CMV或CMV再活
關于副流感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副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嬰幼兒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在成人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據統計,30%~40%的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都是由人類副流感病毒引起的。小兒喉炎中約33%、下呼吸道感染中約10%與副流感病毒有關,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因
關于病毒感染免疫檢測的基本介紹
病毒感染在臨床上常見,但由于病毒的嚴格細胞內寄生性,病程經過增殖迅速,變化快,繁雜的病毒分離鑒定和傳統的血清學檢查等難以作為實驗室常規檢查方法,不能滿足臨床診斷的需求。近年來出現的快速診斷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為臨床病毒學檢查開創了新方法,提供了方便。
狂犬病疫苗的基本介紹
狂犬病疫苗是用于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的特殊藥物,且暴露后處置是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緬甸發生狂犬病毒感染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9月27日,緬甸畜牧漁業部向OIE通報稱,緬甸發生了狂犬病毒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于2019年9月12日得到確認。事發地位于緬甸勃固省的Shwegyin地區。本次疫情源頭未知。 經實驗室檢測發現,具體發病情況如下: 受影響動物數量 疫情統計 目
關于狂犬疫苗的接種反應介紹
局部反應 :少數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瘙癢,甚至水腫、淋巴結腫大。全身反應:精制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腎細胞疫苗,因疫苗經純化,雜質蛋白極少,所以接種副反應罕見或輕微。 治療性接種: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癥都是次要的 ,故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后預防無禁忌癥。
關于巨細胞病毒感染癥的基本介紹
巨細胞病毒感染癥是由巨細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細胞病毒后的臨床表現和轉歸與個體的免疫功能狀態密切相關。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細胞病毒,多表現為隱性感染,部分為單核細胞增多癥樣表現。免疫功能缺陷者因輸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感染CMV或CMV再活
關于冠狀病毒感染的基本信息介紹
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這一家族的病毒還引起許多動物疾病。冠狀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兒童感染率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 潛伏期2~5天。各年齡組均有發病,兒童多見,以上呼吸道感染為特征,少數可致腹瀉、支氣
關于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基本介紹
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系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CTN-1V株)接種Vero細胞,培養后,收獲病毒液,經滅活病毒、濃縮、純化,加入適量明膠、蔗糖保護劑凍干制成,為白色疏松體,重溶后為澄明液體,無異物,不含硫柳汞防腐劑。
關于狂犬病毒的癥狀介紹
狂犬病潛伏期通常為2-3個月,短則不到一周,長則一年,這取決于狂犬病毒入口位置和狂犬病毒載量等因素。狂犬病最初癥狀是發熱,傷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異常或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覺異常)。隨著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擴散,發展為可致命的進行性腦和脊髓炎癥。 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狂躁性狂犬病
關于狂犬病毒的傳播介紹
人類通常在被已受感染的動物深度咬傷或抓傷后染上狂犬病,99%的人類狂犬病病例由患狂犬病犬類傳播至人。非洲和亞洲面臨最沉重的人類狂犬病負擔,其狂犬病死亡人數占全球狂犬病死亡總人數的95% [2] 。 美洲已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犬類傳播,蝙蝠現在是造成美洲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的主要原因。蝙蝠狂犬病最近
關于狂犬病毒的診斷介紹
目前尚無檢測手段可在出現臨床癥狀前診斷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現恐水、怕風等特異性的狂犬病體征,可能難以做出臨床診斷。人類狂犬病可通過各類診斷技術對活體和尸體做出確認,這些技術旨在檢測受到感染組織(大腦、皮膚、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氨基酸。
關于狂犬病毒的病理改變介紹
病理變化主要為急性彌漫性腦脊髓炎,尤以與咬傷部位相當的背根節及脊髓段、大腦的海馬體以及延髓、腦橋、小腦等處為重,腦膜通常無病變。腦實質呈充血血、水腫及微小出血,鏡下可見非特異性變性和炎癥改變、如神經細胞空泡形成、透明變性和染色質分解、血管周圍單核細胞浸潤等。以上病變均屬非特異性,而在80%患者的
芬蘭首次出現偽狂犬病病毒感染病例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19年9月24日,芬蘭農業與林業部向OIE報告稱,芬蘭發生一起偽狂犬病病毒感染疫情。 本次疫情于2019年9月23日得到確認。事發地位于東芬蘭省北卡累利阿區托赫馬耶爾維鎮。 經實驗室檢測發現,有一只野豬感染病例。本次疫情源頭未知。目前疫情已結束,芬蘭將不再
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巨細胞病毒感染癥是由巨細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細胞病毒后的臨床表現和轉歸與個體的免疫功能狀態密切相關。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細胞病毒,多表現為隱性感染,部分為單核細胞增多癥樣表現。免疫功能缺陷者因輸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感染CMV或CMV再活
關于狂犬病毒的病原學介紹
狂犬病病毒為核糖核酸型彈狀病毒,一端圓凸;一端平凹,形如子彈,直徑65-80nm,長約130~240nm。病毒易為日光、紫外線、甲醛、升汞季胺類化合物(如新潔爾滅)、脂溶劑、50%-70%酒精等滅活,其懸液經56℃30-60分鐘或100℃2分鐘即滅活。病毒于-70℃或凍干后置0-4℃中可保持活力
關于狂犬病疫苗的發展歷史介紹
1882 年,法國人路易·巴斯德先生首次成功發明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之后經歷了早期的動物神經組織疫苗、禽胚疫苗、細胞培養的粗制疫苗,發展到21世紀技術日趨完善的原代地鼠腎細胞、雞胚細胞、人二倍體細胞和 Vero 細胞培養的純化疫苗。 人二倍體細胞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Rab
關于抗狂犬病血清的用法用量介紹
用法:受傷部位應先進行處理。若傷口曾用其他化學藥品處理過時,應沖洗干凈。先在受傷部位進行浸潤注射,余下的血清進行肌內注射。(頭部咬傷可注射于頸背部肌肉)。 用量:注射量均按體重計算,每1kg體重注射40IU(特別嚴重可酌情增至80~100IU),在1~2日內分次注射,注射完畢后開始注射狂犬病疫
關于蟲媒病毒感染的介紹
蟲媒病毒(節肢動物為傳播媒介的病毒)有250多種;至少有80種免疫特性不同的蟲媒病毒可使人染病。蟲媒病毒通過昆蟲(如蚊、蟑螂、蒼蠅、跳蚤、虱子)和蜱叮咬而在脊柱動物間傳播。鳥類常為蚊子的感染原,蚊子感染后又將病毒傳播給馬及其他家養動物和人。對于大多數病毒來說,人是"死亡終端"宿主(dead-en
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基本介紹
1.可應用各種抗病毒制劑如更昔洛韋、抗巨細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劑、干擾素及轉移因子等。 2.丙氧鳥苷有防止CMV擴散作用。如與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發癥死亡率。 3.要注意對癥治療和護理工作,隔離病兒,對其排泄物要進行消毒。
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的基本介紹
病毒感染性口炎中皰疹性口炎的發病率最高,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該病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多發病的年齡1~5歲,尤其是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最容易患病。起病急,患兒高熱、口腔黏膜、牙齦充血,口腔內頰黏膜、舌、顎等處出現小庖疹、破潰后形成潰瘍。患兒疼痛、不敢吃食物。皰疹也可以單獨發生在唇
腸道病毒感染的基本信息介紹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簡稱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本屬病毒感染分布廣泛,臨床表現復雜多樣。脊髓灰質炎已有專章論述,本節介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