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癥狀體征介紹
HIV是嗜神經性病毒,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侵犯神經系統,所以AIDS的中樞神經系統表現主要是HIV直接侵犯造成的;其次,HIV感染后人體免疫機制受抑制或免疫缺陷后造成病毒,細菌,真菌等易感染或產生繼發性腫瘤,以上兩種原因合并在一起則更容易罹患疾病。 AIDS的原發性神經疾病 HIV所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可以是炎癥性的,脫髓鞘性的或退行性的,其中有幾種被認為是AIDS的確定性病變。 (1)HIV無菌性腦膜(腦)炎:見于AIDS早期為多,也見于晚期,病人的主要癥狀為頭痛,怕光,惡心,嘔吐,發熱,咽痛,食欲不振,腹瀉等,有的尚可有明顯的腦炎癥狀,如抽搐,失語等,常有全身強直——陣攣發作,腦脊液中可有淋巴細胞增多,蛋白質增高,糖正常,腦電圖顯示彌漫性異常,有的病人可有腦神經麻痹,最多見的為面神經,其次為三叉神經或聽神經。 (2)AIDS癡呆綜合征:以前又稱為亞急性或慢性HIV腦炎,在臨床上最常見,一般發生于本病晚期,主要表現為進行性......閱讀全文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癥狀體征介紹
HIV是嗜神經性病毒,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侵犯神經系統,所以AIDS的中樞神經系統表現主要是HIV直接侵犯造成的;其次,HIV感染后人體免疫機制受抑制或免疫缺陷后造成病毒,細菌,真菌等易感染或產生繼發性腫瘤,以上兩種原因合并在一起則更容易罹患疾病。 AIDS的原發性神經疾病 HIV所引起的中樞神經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癥狀體征
1.病史 有無發熱、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咽痛、食欲不振、腹瀉、嗜睡、乏力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病毒血癥征象,反復發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有無皮疹、頭痛、情緒低落、牙齦及皮膚出血,有無四肢遠端對稱性麻木及力弱、進行性記憶和注意力障礙、冷漠、器質性精神病、嚴重的癡呆、緘默、運動障礙和共濟失調等,有無
干燥綜合征神經系統損害的癥狀體征
1.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文獻報道SS 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約占20%。可呈局灶性、多灶性或彌漫性的腦和(或)脊髓損害,神經癥狀大多出現在SS 之后,但少數可先于SS 出現。根據其損害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各異,可表現為偏癱、失語、偏身性感覺障礙、偏盲、局灶性癲癇及腦干和小腦損害的癥狀;也可表現為意識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癥狀體征
艾滋病神經綜合征可為首發癥狀出現,臨床根據起病較慢、病程長短、病毒侵及神經系統部位、伴其他病原體感染等,分為以下叁類。 1、HIV原發性神經系統感染 (1)HIV無急性原發性神經系統感染:初期無癥狀或首發癥狀是神經系統表現,包括: ①急性可逆性腦病:表現意識模糊、記憶力減退和情感障礙;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檢查方法介紹
1.HIV抗體的檢測 HIV感染后最早表達p24抗原,持續數周后逐漸消失,但逐漸出現針對p24和gp41等病毒表面蛋白的抗體,當檢查到抗體時即可認為有病毒存在。 2.抗原檢測 ELISA雙抗夾心法可檢測血清和腦脊液中p24抗原,前者有利于確定急性感染者的抗原血癥,后者有利于癡呆綜合征的診斷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疾病診斷介紹
1.平時臨床上對腦炎,脊髓,神經和肌肉等疾病的鑒別診斷,應詳細詢問病史,考慮有否艾滋病的可能性,須仔細加以鑒別。 2.艾滋病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臨床表現復雜多變,艾滋病患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合并弓形蟲病,單純性皰疹,結核病,梅毒等感染,也可有2種以上的損害同時存在,如艾滋病性癡呆同時合并脊髓病,
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相關介紹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1981年美國發現首宗AIDS病人,我國2例病人是在1989年和1991年先后報道的,通常將已經發病者稱為AIDS病人,而未發病者稱為
關于鉤端螺旋體病的腎損害的癥狀體征
鉤體病的潛伏期為1~2周,最長可達4周,早期可出現發熱,肌痛(尤其是腓腸肌疼痛和壓痛),全身乏力,眼結膜充血及淋巴結腫大,具有特征性的三癥狀,三體征的感染中毒表現,患者常于病程3~10天出現器官損害癥狀,按不同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腎功能衰竭型及腦膜腦炎型等,其中肺出
簡述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病機制
AIDS的特征性的病理生理變化是重度的免疫功能缺陷,HIV-1通過其膜上的一種糖蛋白gp120與CD4陽性的細胞結合,CD4是gp120的受體,在人類CD4陽性的細胞主要為輔助性T細胞(Th),HIV-1進入該種細胞后,隨著病毒的不斷復制,通過細胞凋亡機制使之破壞,導致體內Th/Ts比例倒置,造
關于驚恐障礙的癥狀體征介紹
驚恐障礙指反復的、有時為不可預料的焦慮或驚恐發作。發作突如其來,讓人極端痛苦,持續幾分鐘或更久一些。在驚恐障礙中,發作不限于發生在特定的可預料的情境中。驚恐發作后會持續擔心再次發作。包括3部分癥狀: 1、驚恐發作 典型的表現是,患者正在進行日常活動,如看書、進食、散步、開會或操持家務時,突然
關于慢性腹痛的癥狀體征介紹
1、腹痛伴發熱:見于炎癥、膿腫、結締組織、惡性腫瘤等。 2、腹痛伴休克:見于腹腔內出血、消化道穿孔、急性重癥胰腺炎、腸系膜動脈栓塞、急性腸梗阻、卵巢囊腫扭轉或破裂、異位妊娠破裂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等。 3、腹痛伴黃疸:見于肝、膽,胰腺疾病,急性溶血和肺炎等。 4、腹痛伴惡、嘔吐:常見于腹腔臟
關于肝外傷的癥狀體征介紹
病人一般有明確的右側胸腹部外傷史,清醒的病人訴右上腹疼痛,有時向右肩部放射。覺口渴、惡心、嘔吐。肝外傷的體征主要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腹膜炎。個別病人發生腹內大出血,還可以出現腹脹等表現。由于致傷原因的不同,肝外傷的臨床表現也不一致。肝包膜下血腫或肝實質內小血腫,臨床上主要現為肝區鈍痛,查體可見肝大
冷球蛋白血癥腎損害的癥狀體征
1.冷球蛋白血癥的基本類型分為3種: (1)單克隆型冷球蛋白血癥(Ⅰ型):免疫球蛋白中以IgM為最多見,依次為IgG、IgA及輕鏈蛋白。常見于多發性骨髓瘤及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占50%),其他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及少數自身免疫性疾病(占25%),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約占25%。這型最常見于造血系統
概述小兒藥物性腎損害的癥狀體征
藥物性腎損害可表現為各種臨床綜合征,與藥物種類、損害機制、使用時間及機體狀況有關。 1.急性腎功能衰竭(ARF) 較為多見,由X線造影劑導致的ARF多在造影后48h內出現;由磺胺、氨基糖苷等腎臟毒性藥物所導致的ARF,主要見于用藥5~7天后或一次性大劑量用藥后24~48h。由青霉素類所致過
巰甲丙脯酸腎損害的癥狀體征
1.腎臟表現 (1)急性腎功能衰竭:輕者表現為偶然發現的腎功能減退,無癥狀性血肌酐升高,升高幅度>100μ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可降低50%。在腎動脈狹窄的患者,特別是雙側腎動脈狹窄者,發生突然少尿或無尿,短期內腎功能急驟惡化,可表現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2)急性間質性
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病原因分析
HIV是反轉錄病毒科慢病毒亞科中的一種,包括HIV-1和HIV-2兩種,HIV-1的毒性與致病性均較HIV-2為強,是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目前,HIV-2感染主要限于西非一些國家的AIDS患者,而且引發AIDS的機制仍然不清楚,HIV-1病毒本身和其代謝產物均具有直接的致病作用,HIV-1活性的主
簡述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并發癥
由于HIV為艾滋病的致病因子,機體一旦受感染后,就會引起免疫系統的破壞,因此,艾滋病在發病過程中就會引起各種病因的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等合并癥,而且合并癥又能再繼發合并癥,如Kaposi肉瘤可同時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晚期,不但常繼發其他疾病,而且可致多器官衰竭(MO
概述淋巴瘤引起的腎損害的癥狀體征
淋巴瘤臨床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發熱、貧血和惡病質等。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以20~40歲為最多。 1.腎外表現 (1)全身癥狀:全身癥狀大多在疾病晚期才出現。最常見的癥狀有疲倦、乏力、發熱、多汗、體重減輕。HD患者還常見皮膚瘙癢,全身瘙癢可以是HD病人的唯一全身癥狀。
關于腸蛔蟲癥的癥狀體征介紹
腸蛔蟲癥:蛔蟲主要寄生于空腸和回腸,大多無癥狀。少數病人出現腹痛與期周壓痛。有時呈絞痛。個別嚴重感染者出現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貧血等營養不良表現。部分患者以大便中排出蛔蟲或嘔吐出蛔蟲而就診。
關于多形紅斑的癥狀體征介紹
前驅癥狀可為鼻炎或鼻竇炎.早期為多發性小水泡.嚴重的全身癥狀(發熱,不適,關節痛)常持續4~5日.消退后,遂出現典型的彌散的出血性潰瘍.唇常有血跡和痂皮,但不像天皰瘡和類天皰瘡,很少侵及牙齦. 必須對多形紅斑與過敏性口炎,原發的急性皰疹性口炎,更少見的(在成人)天皰瘡予以鑒別,上述幾種疾病均有
關于肺曲霉病的癥狀體征介紹
最常見,多發生在慢性肺部疾病基礎上。臨床表現分兩型: ①曲霉菌支氣管—肺炎,大量曲霉孢子被吸入后引起急性支氣管炎,若菌絲侵襲肺組織,則引起廣泛的浸潤性肺炎或局限性肉芽腫,也可引起壞死、化膿、形成多發行小膿腫,起病者高熱或不規則發熱、咳嗽、氣促、咯綠色膿痰、慢性者見反復額咳嗽、咯血等類似肺結核癥
關于葡萄狀肉瘤的癥狀體征介紹
起病時多無特殊表現,當腫瘤增長至一定體積時患兒則出現陰道血性排液或不規則陰道出血。同時伴有陰道內的腫物,尤其是當患兒哭鬧,加腹壓時即可見到腫物突出于陰道口。
關于幽門管潰瘍的癥狀體征介紹
幽門管潰瘍常缺乏典型潰瘍的周期性和節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見,對抗酸藥反應差,容易出現嘔吐或幽門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發癥也較多。
關于老年腦梗死的癥狀體征介紹
(一) 血栓形成腦梗死最常見 部分老年人發病前有前驅癥狀,表現為頭暈、一過性肢體麻木無力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征。起病多在夜間睡眠時,次晨醒來才發現半身肢體癱瘓。多數發作時無意識障礙、頭痛等癥狀,局灶性體征系統的癥狀和特征隨不同的動脈阻塞而異。大腦中動脈阻塞時往往有數天的前驅癥狀(頭痛、頭暈、肢體
關于周圍性眩暈的癥狀體征介紹
(1)眩暈為突發性旋轉性,持續時間短暫,可自然緩解或恢復,但常反復發作。 (2)眩暈程度較劇烈,伴波動性的耳鳴、耳聾,以及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等植物神經癥狀,而無一時障礙和其他神經系統癥狀。 (3)自發性眼震為旋轉性或旋轉水平性,Ⅰ-Ⅱ°,發病初期眼震向患側,稍
關于大葉肺炎的癥狀體征介紹
早期咳嗽多不重,無痰,以后可見有咳鐵銹色痰,病程1周后尚可聽到濕性羅音。胸部X線片典型改變為一個肺葉或肺段的大片陰影,均勻致密,右上葉或左下葉最為多見,可伴有胸腔積液。其它化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C反應蛋白陽性,肺炎鏈球菌病原學檢測方法包括:血液、氣道分泌物、胸水的細菌培養,血
關于體癬的癥狀體征
體癬的癥狀初起為紅丘疹或小水皰,繼之形成鱗屑,再向周圍逐漸擴展成邊界清楚的環形損害,邊緣常可見丘疹、水皰,表面一般無滲液。邊緣具有活動性,不斷擴展,中央則趨于消退,因而有圓癬或錢癬之稱。有的環形皮損內還可以再出現環形的丘疹、水皰、鱗屑,繼而呈同心環形損害,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皮損隨病菌不同而
關于潰瘍的癥狀體征
本病的臨床表現不一,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并發癥作為首發癥狀。多數消化性潰瘍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慢性過程呈反復發作,病史可達幾年甚或十幾年。 ②發作呈周期性,與緩解期互相交替。期長短不一,短的只是幾周或幾月,長的可幾年。發作有季節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發作,可因精神情緒不良或服N
概述神經系統鉤端螺旋體病的癥狀體征介紹
病人常在感染后1-2周突然發病,臨床經過分三個階段: 1、早期(鉤體血癥期) 持續2-4日,出現發熱、頭痛、全身乏力、眼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淺表淋巴結腫大等感染中毒癥狀。 2、中期(鉤體血癥極期) 病后4-10日,表現腦膜炎癥狀,如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和頸強等;個別病例可見大腦或腦干損害
關于純紅再障的癥狀體征的介紹
本癥共同的臨床表現是有進行性嚴重貧血,呈正常紅細胞性或輕度大紅細胞性貧血,伴網織紅細胞顯著減少或缺如,周圍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數正常或接近正常;骨髓有核細胞并不減少,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系列增生正常,但幼紅細胞系列顯著減少,甚至完全缺乏。個別病倒可見幼紅細胞系列成熟停頓于早期階段,出現原紅細胞小簇且伴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