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1.中軸受累 脊柱關節炎中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關節炎脊柱病型以中軸受累為主。廣義的中軸范圍應該是指從骨盆到頸椎,其中包括髖關節;狹義的中軸受累主要指累及到頸、胸、腰椎和骶髂關節。中軸脊柱炎包括骨關節、韌帶肌腱和附著點炎等。 中軸受累包括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表現為炎性腰背痛,但放射線上還未表現出骶髂關節炎的表現,這部分患者通常在臨床上容易被漏診或誤診。晚期的臨床表現非常明顯,包括骶髂關節炎、脊柱部分或全程受累、病人體型體態變化、活動受限、影像學變化,容易被臨床確診,但即使被臨床正確地診斷,其治療往往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期,或者患者已經出現了功能受限或殘疾。因此要重視強直性脊柱炎早期中軸受累的診斷和治療,從而盡早控制病情。 (1)交替性臀部疼痛 這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最常見的早期癥狀。表現為一側臀部或髖部疼痛,較為明顯,重者可導致髖部活動受限,不敢行走,經過治療一段時間后可好轉,但可反復發作,并可出現雙側交替發作。因為骶髂關節......閱讀全文
脊柱關節炎的介紹
脊柱關節炎(spondyloarthritis, SpA),既往又稱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或脊柱關節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這是一組慢性炎癥性風濕性疾病,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臨床、放射學和遺傳
脊柱關節炎的診斷
(1)1991年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小組(ESSG)提出了一套適于整組脊柱關節炎的分類標準,這些標準盡管不是以臨床診斷為目的,但對于鑒別非典型的或未分化脊柱關節炎上確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ESSG標準著重于脊柱關節炎的兩個主要特征:炎性腰背痛和非對稱的寡關節炎,如果再加上其他一項條件就可以診斷為脊
脊柱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1.類風濕關節炎 在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單純以外周關節炎表現為主時特別需要與類風濕關節炎進行鑒別。①強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發而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居多。②強直性脊柱炎無一例外有骶髂關節受累,類風濕關節炎則很少有骶髂關節病變。③強直性脊柱炎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類風濕關節炎只侵犯頸椎。④外周關節炎在
脊柱關節炎的病理表現
脊柱關節炎的炎癥過程發生在韌帶附著于骨的起止點位置,這不同于有許多臨床和放射學證據的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炎最初的炎癥過程的主要靶點出現在起止點、軟骨和較小范圍的滑膜,隨著新骨在纖維瘢痕組織上的形成,炎癥過程有自愈的傾向,導致關節強直和中軸與外周關節不可逆的骨化。
脊柱關節炎的病理表現
脊柱關節炎的炎癥過程發生在韌帶附著于骨的起止點位置,這不同于有許多臨床和放射學證據的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炎最初的炎癥過程的主要靶點出現在起止點、軟骨和較小范圍的滑膜,隨著新骨在纖維瘢痕組織上的形成,炎癥過程有自愈的傾向,導致關節強直和中軸與外周關節不可逆的骨化。
脊柱關節炎的影像學檢查
X線表現對強直性脊柱炎具有診斷意義。強直性脊柱炎最早的變化發生在骶髂關節。該處的X線片顯示軟骨下骨緣模糊,骨質糜爛,關節間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關節融合。通常按X線片骶髂關節炎的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為正常;Ⅰ級可疑;Ⅱ級有輕度骶髂關節炎;Ⅲ級有中度骶髂關節炎;Ⅳ級為關節融合強直。圖1顯示骶髂關節
脊柱關節炎的發病原因
脊柱關節炎包括的所有疾病中B27抗原均顯著增高。惠普爾病和白塞病由于缺乏與HLA-B27的相關性和具有其它的特征已經不再包括在脊柱關節炎疾病范疇中。非基因致病因子中,以感染較多。轉基因鼠生活在無菌環境中并不發生強直性脊柱炎,提示環境因素是HLA-B27相關疾病發生不可缺少的條件。腫瘤壞死因子-α
脊柱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1.中軸受累 脊柱關節炎中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關節炎脊柱病型以中軸受累為主。廣義的中軸范圍應該是指從骨盆到頸椎,其中包括髖關節;狹義的中軸受累主要指累及到頸、胸、腰椎和骶髂關節。中軸脊柱炎包括骨關節、韌帶肌腱和附著點炎等。 中軸受累包括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表現為炎性腰背痛,但放射線上還未表現
如果診斷未分化脊柱關節炎?
對于SpA診斷只需滿足ESSG或Amor兩種標準中任何一種即可。使用這兩種標準,患者一經確診SpA則應進行進一步評價,參照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賴特綜合征、腸病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各種診斷和分類診斷標準,不能滿足這幾種SpA診斷標準的患者才能被診斷為uSpA。以下分別為ESSG或Amo
未分化脊柱關節炎的相關介紹
未分化脊柱關節炎(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itis,uSpA)是指一組具有脊柱關節炎(SpA)的某些臨床和(或)放射學特征,但尚未達到已確定的任何一種脊柱關節炎診斷標準的疾病。uSpA可能是某種肯定的脊柱關節炎的早期表現,有可能轉化為其中的某一疾病。uSpA是
脊柱關節炎的實驗室檢查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基因陽性率為90%~95%,但人群中HLA-B27陽性者僅有約10%患強直性脊柱炎,因此,盡管HLA-B27檢查對于強直性脊柱炎具有高度特異性和敏感性,但HLA-B27檢測結果既不能作為診斷依據,也不能預見患者的預后,只能增加診斷的可能性。 活動期患者可見血沉(
未分化脊柱關節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主要與其他脊柱關節炎鑒別以及與其他疾病的鑒別。 1.與其他脊柱關節炎的鑒別,包括與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的鑒別。 2.與其他疾病的鑒別:包括與類風濕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及代謝性骨病的鑒別。
關于脊柱關節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脊柱關節炎(spondyloarthritis, SpA),既往又稱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或脊柱關節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這是一組慢性炎癥性風濕性疾病,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臨床、放射學和遺傳
關于未分化脊柱關節炎的檢查介紹
1.炎癥指標 多數患者在病情活動時有血沉、C反應蛋白增高,部分血白細胞增多。但均不具有診斷特異性。 2.HLA-B27 70%的uSpA患者陽性。需要注意的是單純HLA-B27陽性不能診斷SpA,因為HLA-B27在正常人群中也具有較高的陽性率。 3.X線片 可見骶髂關節炎和對稱性韌帶
治療未分化脊柱關節炎的相關介紹
1.患者教育 本病多呈慢性病程,需長期服藥,遷延不愈者不但會造成關節功能障礙、導致殘疾,甚至會造成心理障礙,因而必須教育患者本人及其家屬,使得家屬和患者應認識到本病的發展歷程,配合治療。 2.功能鍛煉 包括關節和肌肉功能的鍛煉。活動范圍要廣,包括頸、胸、要、背、髖、踝等關節,保持直立的行走
簡述未分化脊柱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1.炎性背痛 約占70%,2009年國際脊柱關節病評價工作組(ASAS)發表了炎性背痛(IBP)的5項標準:①發病年齡
脊柱關節炎的發病原因及病理改變
發病原因 脊柱關節炎包括的所有疾病中B27抗原均顯著增高。惠普爾病和白塞病由于缺乏與HLA-B27的相關性和具有其它的特征已經不再包括在脊柱關節炎疾病范疇中。非基因致病因子中,以感染較多。轉基因鼠生活在無菌環境中并不發生強直性脊柱炎,提示環境因素是HLA-B27相關疾病發生不可缺少的條件。腫瘤
脊柱關節炎的病理表現及臨床表現
病理表現 脊柱關節炎的炎癥過程發生在韌帶附著于骨的起止點位置,這不同于有許多臨床和放射學證據的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炎最初的炎癥過程的主要靶點出現在起止點、軟骨和較小范圍的滑膜,隨著新骨在纖維瘢痕組織上的形成,炎癥過程有自愈的傾向,導致關節強直和中軸與外周關節不可逆的骨化。 臨床表現 1.
脊柱小關節骨關節炎診治專家共識
脊柱小關節是由相鄰椎體上下關節突及周圍的軟組織所構成,具有關節囊和滑膜,上下關節面覆蓋有透明軟骨,關節腔內有滑液。脊柱小關節在脊柱生物力學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其特有的解剖學構造使小關節不僅承擔了體重的作用力,還參與脊柱的活動功能。脊柱小關節骨關節炎是一種在40歲以上人群中高發的疾病,它是在多種因
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發病機制研究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76.shtm
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發病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孫爾維/何懿團隊聯合廣東省人民醫院教授廉哲雄團隊,描繪了中軸型脊柱關節炎患者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前后外周免疫細胞圖譜的變化。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過敏與免疫學臨床評論》。孫爾維、廉哲雄、何懿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中軸型脊柱關節炎是一種在風濕免疫科常見的慢性
關于未分化脊柱關節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uSpA發病原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感染等有關。發病機制較復雜,對其發病機制的研究較少。SpA具有共同的臨床表現:肌腱端病、骶髂關節炎和攜帶HLA-B27基因。骶髂關節和肌腱端的受累是研究的關鍵部位,而感染的病原菌和HLA-B27基因是研究其發病的主要線索。強直性脊柱炎是脊柱關節炎的原型,因而對u
諾華Cosenty治療放射陰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III期臨床成功
瑞士制藥巨頭諾華(Novartis)近日公布了評估抗炎藥Cosentyx(中文商品名:可善挺,通用名:secukinumab,司庫奇尤單抗)治療放射學陰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nr-axSpA)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的III期臨床研究PREVENT的新數據。這項正在進行的研究達到了在第16周的主要終點AS
抗炎新藥!優時比Cimzia獲準治療非放射學中軸脊柱關節炎
比利時制藥巨頭優時比(UCB)近日宣布,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已批準Cimzia(中文商品名:希敏佳?,通用名:certolizumab pegol,培塞利珠單抗注射液)一個新的適應癥,用于存在炎癥客觀證據(C-反應蛋白升高和/或MRI證據)、對非甾體抗炎藥(NSAID)應答
脊柱病
日常坐、立、走、臥時都應保持良好姿勢。要"站如松,坐如鐘",站的時候軀干要挺直,肩臂要舒展。坐的時候腰部要挺直,身體重心要落在 骨盆上。 日常坐、立、走、臥時都應保持良好姿勢。要"站如松,坐如鐘",站的時候軀干要挺直,肩臂要舒展。坐的時候腰部要挺直,身體重心要落在骨盆上。 長期坐辦公室的人經
脊柱腫瘤與脊柱結核的誤診分析
脊柱腫瘤及脊柱結核在臨床中病例多見, 脊柱結核致殘率高,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大。脊柱腫瘤與脊柱結核往往難以鑒別,鑒別不清易致誤診而延誤治療,不能及早的得到診斷和治療 ,延誤了病情或錯誤診斷,疾病的誤診對患者危害較大,應予重視。所以本文主要針對脊柱腫瘤及脊柱結核診斷上的一些問題加以探討,希望在臨
優時比治療非放射學中軸型脊柱關節炎III期臨床獲成功
比利時制藥巨頭優時比(UCB)近日公布了評估抗炎藥Cimzia(certolizumab pegol,賽妥珠單抗)治療非放射學中軸型脊柱關節炎(nr-axSpA)成人患者的首個隨機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研究C-AXSPAND的52周詳細數據。結果顯示,將Cimzia添加至常規背景療法時,產生了積
脊柱后表線痛點治療對緩解膝骨性關節炎痛的臨床觀察
膝骨性關節炎痛[2]系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關節軟骨的非炎癥性退行性改變,并在關節邊緣有骨贅形成。臨床可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主演是軟骨隨著年齡增長磨損程度而發生退行的一種病理改變。衰老是致病的因素之一。多發病50歲以上。我科在2017年-2018年期間脊柱后表線痛點注射消炎鎮痛液對膝骨性
晚發型強直性脊柱炎合并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患者男,63歲,因“腰背痛10年,關節腫痛2年余,加重1月”于2015年12月11日收住弋磯山醫院。10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腰骶部疼痛,以夜間為重,伴有翻身困難,久坐后亦出現腰背痛,活動后好轉,在當地醫院診治,考慮“腰椎間盤突出癥”,未治療,漸出現彎腰及轉身受限。兩年前無明顯誘因下
禮來抑制劑Taltz治療非放射學中軸型脊柱關節炎III期臨床
禮來(Eli Lilly)近日在亞特蘭大舉行的美國風濕病學會/風濕病衛生專業人員協會(ACR/ARP)2019年年會上公布了Taltz(ixekizumab)治療非放射學中軸型脊柱關節炎(nr-axSpA)III期COAST-X研究(NCT02757352)的陽性新數據。 禮來全球免疫品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