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眼內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感染性眼內炎是由于微生物侵入眼內組織生長繁殖引起的炎癥反應,最終可能累及眼的各種結構。外源性眼內炎是在眼球壁出現破口后微生物侵入而發生的;而內源性者較為少見,是由身體內其他部位的微生物擴散到眼內引起的。最常見的致病微生物是細菌,也可由真菌、寄生蟲和病毒引起。病程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 大多數感染性眼內炎發生在手術后,其中90%的病例是由細菌引起的。在所有的感染病例中,2/3發生在手術后,其中多數為白內障手術。Allen等報告3萬例白內障手術,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的發生率為0.057%。感染的細菌來源有一定的規律性,如白內障術后多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一般預后較好。而外傷性感染性眼內炎約占所有感染性眼內炎病例的20~30%,為感染性眼內炎的第二種最常見原因。在眼球穿孔傷后的發生率低者為2%,高者達7.4%。眼球內有異物存留者,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是無球內異物病例的2倍。外......閱讀全文
關于眼內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感染性眼內炎是由于微生物侵入眼內組織生長繁殖引起的炎癥反應,最終可能累及眼的各種結構。外源性眼內炎是在眼球壁出現破口后微生物侵入而發生的;而內源性者較為少見,是由身體內其他部位的微生物擴散到眼內引起的。最常見的致病微生物是細菌,也可由真菌、寄生蟲和病毒引起。病程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 大
關于眼內炎的基本介紹
眼內炎(endophthalmitis)又稱玻璃體炎癥,廣義地講是指各種嚴重的眼內炎癥,如眼內感染、眼內異物、腫瘤壞死、嚴重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晶狀體皮質過敏等引起的玻璃體炎、前房積膿和眼部疼痛。臨床上一般指由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引起的感染性眼內炎(infectious endophthalmit
關于眼內炎的病理生理介紹
玻璃體是細菌、微生物極好的生長基,致病菌侵入玻璃體內后可迅速繁殖并引起炎癥反應。眼內炎病理改變的程度與細菌的數量及毒力、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治療效果有關。急性期在顯微鏡下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浸潤、滲出及組織壞死。中性粒細胞彌漫性分布于血管周圍,并大量聚集于前房和玻璃體內,在鞏膜穿孔處更密集。若晶體囊膜破
關于眼內炎的疾病預后介紹
眼內炎的預后與所受外傷的范圍和程度、感染菌的毒性、發病與治療的及時程度有關。例如合并視網膜裂孔或脫離,預后一般極差,但發生較晚者也是可治的。據報道,42%患者可獲得0.06以上的視力,26%好于0.6。但另一組報告顯示視力好于0.05者只有22%。[3]并發癥:術后和外傷性眼內炎可引起多種并發癥
關于眼內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介紹
1.外源性眼內炎:常由眼球穿通傷、內眼手術、角膜潰瘍穿孔致病菌直接進入眼內引起。眼球穿通傷如細小穿通傷口(注射針尖刺傷、鐵絲刺傷等)、植物戳傷(蘆葦、竹簽等)或眼內異物存留最易引起眼內炎;內眼手術如白內障手術和青光眼手術后濾過泡感染為多。常見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
關于化膿性眼內炎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房水和玻璃體采集后應立即分別滴在血瓊脂、巧克力瓊脂培養皿上,待干后放在培養箱中。懷疑真菌感染時應將標本接種于薩布羅瓊脂。在懷疑厭氧菌時,應選擇適合于厭氧菌生長的培養基(如含牛肉湯培養基)進行培養。 如果對患者行診斷性玻璃體切割術,在切除之前所得標本可按上述方法直接進行培養。 2、
關于眼內炎的病原微生物介紹
感染微生物的各類及其致病力是決定感染發作和疾病預后的主要因素。大約60%~80%的病例是由革蘭陽性菌引起的,10%~15%是革蘭陰性菌。在Brinton等報告的一組外傷性感染性眼內炎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見,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桿菌。在其他病例中,也查到真菌。在革蘭陽性菌中,細菌毒力和對
藥物治療眼內炎的相關介紹
1)全身用藥:通常采用靜脈給藥。一般使用廣譜且可能穿過血-視網膜及血-房水屏障的抗生素,實際上由于以上屏障的存在,抗生素在眼內難以達到有效的濃度。鑒于以上原因,全身用藥只能作為眼內炎的輔助治療,主要用以防治炎癥的眼外蔓延。 2)滴用眼藥:雖然很多抗生素滴眼液可以進入前房,但難以深入玻璃體內,故
關于化膿性眼內炎的簡介
化膿性眼內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玻璃體后引起的炎癥和形成膿腫。它是臨床最常見的眼內化膿性炎癥,病情兇險,發展迅猛,對眼組織和視功能破壞極大。若治療不及時,炎癥可以向鞏膜、眼外筋膜和眼眶組織發展。因此是眼科需要急診救治的主要病種之一。另有一種眼內炎系晶狀體皮質過敏或銅鐵銹癥等所致。
治療化膿性眼內炎的介紹
化膿性眼內炎能迅速而嚴重地破壞眼組織、損害視功能,如不及時有效地控制炎癥,將會造成視力喪失和眼球萎縮的嚴重后果;若能及早控制,可望保留部分視功能。因此,一旦懷疑為眼內炎,即應積極治療。眼內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 除了局部應用擴瞳劑如1%阿托品外,主要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
關于化膿性眼內炎的病因分析
化膿性眼內炎的致病菌主要為細菌和真菌,以細菌更為常見。以往眼內炎以毒力較強的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多見。近半個世紀以來由于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的廣泛使用,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普及以及實驗室檢查技術的提高,眼內炎致病菌的種類變得繁多。一些條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
概述眼內炎的疾病診斷
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因為病人很難確定疼痛是由于原來的穿孔傷或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外傷性眼內炎癥也已存在。開放性眼外傷均需行X線、眼眶CT和B超檢查以排除眼內異物。對有明顯危險因素的病例,如銳器穿孔傷、球內異物應列為高度懷疑的對象,密切觀察。而鈍挫傷引起的眼球鞏膜破裂則較少有眼內感染的可能性。要根
概述眼內炎的臨床表現
1.外傷性眼內炎:患者有明確的外傷或手術史,臨床表現隨感染發作的快慢和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細菌性眼內炎患者起病急驟,傷眼的疼痛明顯加重,畏光流淚,視力驟降,甚至無光感,眼瞼痙攣,結膜水腫、充血,結膜囊的黃色分泌物增多,玻璃體混濁。可有明顯的眼瞼水腫,不易睜開。角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腫,K
關于眼內異物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法 通常用X線攝片法診斷眼內異物。一般攝頭顱和眼球的側位片及后前位片。從平片上可以確定有無異物及其大小、形狀和大致的位置。如進行定位攝片,則可判斷異物的準確位置。此法適用于金屬異物、較大的石片和玻璃等異物。 2.CT檢查 可能更清楚地判斷異物及其位置。適用于金屬和大多數非金屬異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眼內炎的介紹
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感染性眼內炎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通過玻璃體切割,可以清除混濁的玻璃體,除去大部分細菌及毒素,避免或減輕玻璃體機化導致的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可以直接自玻璃體采集標本,進行涂片及細菌培養;可以用有抗生素的灌注液直接灌注玻璃體。 1)適應證:原則上,感染性眼內炎一經診斷,應盡早手術。
關于眼內異物的基本信息介紹
眼內異物是一種特殊的眼外傷,較一般眼球旁穿通傷有更大的危害性。異物進入眼球,除了在受傷時所引起的機械性損傷外,由于異物的存留增加了對眼球的危害。有外傷史,特別是以錘敲擊和爆炸致傷者眼內異物的可能性最大。此外,機床上的飛屑和射擊的各種彈丸也是常見的致傷物。樹枝、竹簽、細木棍或細金屬絲等的刺傷,也可
犬巴斯德菌眼內炎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兒女,3 歲。2016年5月11日在我院門診以“左眼感 染性眼內炎”收入院。5月9日患兒于家中被刀戳傷左眼后眼紅、眼痛伴視物不見,于當地醫院診斷為“左眼眼球穿通傷”并行“清創縫合手術”;5月11日檢查疑診“左眼眼內炎”轉入我院。入院檢查:體溫正常,血白細胞計數 11.3×109個/L[(5
關于肺血管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肺血管炎在臨床并不常見,以結締組織病中較為多見以Wegener肉芽腫為例,至1967年各國文獻報道200例,北京協和醫院至1999年只發現20余例,許多病種的患病率還不清楚。 肺血管炎各年齡段均可發現,但一些具體病種有年齡、性別傾向。如過敏性紫癜以青年兒童多見;肉芽腫性血管炎以50~60歲中老
關于骨髓灰質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隱性感染(占99%以上)和輕癥癱瘓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癱瘓型因癥狀明顯而在傳播上意義不大。本病以糞-口感染為主要傳播方式,發病前3~5天至發病后1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及糞便內排出病毒,少數病倒糞便帶毒時間可長達3~4月;密切生活接觸,不良衛生習慣均可使之播散
關于脊髓灰質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傳染性 有傳染性。 傳染源 認識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隱形感染和輕癥癱瘓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中隱形感染者及無癥狀病毒攜帶者占90%以上。 傳播途徑 1、本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感染初期患者主要通過鼻咽排出病毒,隨著病程進展病毒隨之由糞便排出,通過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
簡述化膿性眼內炎的臨床表現
典型的化膿性眼內炎有顯著的表現,如眼紅腫、疼痛、畏光流淚、視力急劇減退,眼瞼和結膜充血水腫、角膜水腫渾濁甚至出現基質膿腫、房水渾濁或有積膿,虹膜腫脹紋理不清、瞳孔縮小或伴有滲出膜、晶狀體可有渾濁、玻璃體呈灰白色顆粒或碎片狀渾濁甚至形成膿腫,瞳孔區黃白或灰白色反光取代正常的橘紅色眼底反光,眼底模糊
關于淋巴細胞性垂體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LYH是到目前為止人類最晚發現的一種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因此LYH也是一種少見的內分泌疾病。當然“少見”的原因有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們對其認識不夠所造成的。自從上世紀80年代MRI影像診斷技術廣泛用于臨床后越來越多的病例得到診斷現在LYH已經是鞍區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的重要疾病之一。 根據目前的
關于肋間神經炎的預防和流行病學介紹
1、肋間神經炎的預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堅持鍛煉,增強抵抗力,有助于肋間神經炎的預防和治療; 積極治療可能引起肋間神經炎的原發疾病,如胸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 避免感冒、受涼,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 [2] 2、肋間神經炎的并發癥: 少數患者可能遺留病變區域的長期、慢性疼痛
關于細支氣管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全球最先提出DPB 概念的是日本的本間、山中等 [1] [2-3] 。他們于1969 年在研究肺氣腫的過程中, 發現7 例以呼吸性細支氣管為主要病變的新的獨立病種,并將其命名為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1980 ~1982 年日本厚生省組織了DPB 第1 次全國性調查 [4] [4] [5] 確診31
治療眼內異物的方法介紹
1.異物摘出 (1)前房異物的摘出 前房磁性異物一般可自異物所在經線的角膜緣切口,以磁鐵吸出。 角膜后的異物也可先縮瞳。而于異物所在處的角膜上小心切口而吸出。 (2)后房異物的摘出 如已有外傷性的白內障,則可于異物的對側角膜緣作圈套的切口,磁鐵在切口處或進少許將異物吸出。如晶體完全透明,則
關于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脊髓灰質炎分布于世界各地,氣溫高的地區更為流行。可以散發的形式或流行病的形式發生于一年中的任何時間7~9月份最多見。 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很少見于6個月前的嬰兒,早期流行的脊髓灰質炎90%以上為5歲以下患兒,目前較多為5歲以上的青少年患者及青年患者。 以往脊髓灰質炎是相當常
關于結核性脊膜脊髓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近年來結核病的罹患率在國內外均有增長,我國結核病疫情呈蔓延趨勢,故結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也隨之增多。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現有結核患者約500萬人,每年至少有150萬例新病人發生,其中傳染性病人超過65萬例。結核病患者總數居世界第2位,其中80%的患者在農村。2005年底,我國的
關于巨細胞必性動脈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巨細胞必性動脈炎在亞洲地區,如日本、中國、韓國、印度、泰國等國家報道較多,其次是南美洲地區,如墨西哥、南非及前蘇聯歐洲地區,而西歐國家則罕見。在我國據有關文獻統計至少報道1300例,實際上遇到的巨細胞必性動脈炎患者則更多。男與女之比為l∶3.2。據日本全國統計巨細胞必性動脈炎患者約5000例,男
關于肺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肺血管炎在臨床并不常見,以結締組織病中較為多見以Wegener肉芽腫為例,至1967年各國文獻報道200例,北京協和醫院至1999年只發現20余例,許多病種的患病率還不清楚。肺血管炎各年齡段均可發現,但一些具體病種有年齡、性別傾向。如過敏性紫癜以青年兒童多見;肉芽腫性血管炎以50~60歲中老年多
關于布魯氏桿菌性關節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布氏桿菌為小的革蘭陽性菌,通過動物傳染給人。國內以牛、羊為主要傳染源。病菌存在于病畜的組織、尿、乳液、胎兒等。主要通過口進入體內,亦可由損傷的皮膚或呼吸道侵入機體。多見于牧區農民、肉類包裝者或其他接觸肉類的工人、獸醫等,也可見于實驗工作者。在許多落后地區是患者食用了未用巴斯德消毒的牛奶和奶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