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巴斯德菌眼內炎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兒女,3 歲。2016年5月11日在我院門診以“左眼感 染性眼內炎”收入院。5月9日患兒于家中被刀戳傷左眼后眼紅、眼痛伴視物不見,于當地醫院診斷為“左眼眼球穿通傷”并行“清創縫合手術”;5月11日檢查疑診“左眼眼內炎”轉入我院。入院檢查:體溫正常,血白細胞計數 11.3×109個/L[(5~12)×109個/L],C 反應蛋白9.1 mg/L(≤10 mg/L)。右眼眼科檢查均正常。左眼眼科檢查:視力檢查欠合作,眼壓指測T-1,眼瞼紅腫,結膜囊大量黃白色分泌物,球結膜充血水腫,鼻側球結膜及角膜裂傷口處縫線在位,角膜水腫混濁明顯,前房內大量膿血性分泌物,其余結構細節不清(圖 1A)。B 型超聲檢查,玻璃體暗區內彌漫強回聲光點,弧形帶狀回聲與視盤相連,向前連于鋸齒緣,弧形帶狀回聲與球壁之間呈液性暗區,球后壁增厚,脈絡膜與鞏膜之間呈窄液性暗區(圖 1B)。圖1 左眼眼前節像及 B 型超聲像。1A. 2016年......閱讀全文
犬巴斯德菌眼內炎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兒女,3 歲。2016年5月11日在我院門診以“左眼感 染性眼內炎”收入院。5月9日患兒于家中被刀戳傷左眼后眼紅、眼痛伴視物不見,于當地醫院診斷為“左眼眼球穿通傷”并行“清創縫合手術”;5月11日檢查疑診“左眼眼內炎”轉入我院。入院檢查:體溫正常,血白細胞計數 11.3×109個/L[(5
一例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感染致眼內炎病例分析
患者,男,79歲。因右眼白內障超聲乳化IOL植入手術后10 d,視力迅速下降2 d(從0.5降至數指/眼前)來院就診,不伴明顯眼脹、眼痛。檢查右眼視力數指,眼前,結膜輕度充血,眼壓35 mmHg,角膜霧狀混濁水腫(+++),前房深度可,瞳孔圓,其余看不清。門診立即給予醋甲唑胺25 mg口服bid,1
生痰二氧化碳嗜纖維菌感染導致眼內炎病例分析
生痰二氧化碳嗜纖維菌為口腔內的正常菌群,屬于條件致病菌,該菌可引起局部感染(如膿腫?角膜炎?眼內炎)和系統感染(如菌血癥?腹膜炎?心內膜炎?骨髓炎)[1]?二氧化碳嗜纖維菌屬鑒定比較困難,菌屬中各菌種鑒別特征不明顯,常規應用表型分析法鑒定結果不準確,目前只有質譜分析法和16SrRNA的基因序列分析能
關于眼內炎的基本介紹
眼內炎(endophthalmitis)又稱玻璃體炎癥,廣義地講是指各種嚴重的眼內炎癥,如眼內感染、眼內異物、腫瘤壞死、嚴重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晶狀體皮質過敏等引起的玻璃體炎、前房積膿和眼部疼痛。臨床上一般指由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引起的感染性眼內炎(infectious endophthalmit
炎性結膜囊腫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者男性,71歲。左眼內眥部突然出現新生物1周,伴眼紅、眼脹,無眼痛等不適癥狀就診。眼科檢查:最佳矯正視力:雙眼均1.0。眼壓:右17.3 mmHg,左17.2 mmHg,左眼瞼外觀未見明顯異常,結膜充血明顯,內眥部結膜結節樣隆起,約7 mm×5 mm×3 mm大小,質軟,不透明,活
關于眼內炎的病理生理介紹
玻璃體是細菌、微生物極好的生長基,致病菌侵入玻璃體內后可迅速繁殖并引起炎癥反應。眼內炎病理改變的程度與細菌的數量及毒力、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治療效果有關。急性期在顯微鏡下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浸潤、滲出及組織壞死。中性粒細胞彌漫性分布于血管周圍,并大量聚集于前房和玻璃體內,在鞏膜穿孔處更密集。若晶體囊膜破
概述眼內炎的疾病診斷
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因為病人很難確定疼痛是由于原來的穿孔傷或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外傷性眼內炎癥也已存在。開放性眼外傷均需行X線、眼眶CT和B超檢查以排除眼內異物。對有明顯危險因素的病例,如銳器穿孔傷、球內異物應列為高度懷疑的對象,密切觀察。而鈍挫傷引起的眼球鞏膜破裂則較少有眼內感染的可能性。要根
藥物治療眼內炎的相關介紹
1)全身用藥:通常采用靜脈給藥。一般使用廣譜且可能穿過血-視網膜及血-房水屏障的抗生素,實際上由于以上屏障的存在,抗生素在眼內難以達到有效的濃度。鑒于以上原因,全身用藥只能作為眼內炎的輔助治療,主要用以防治炎癥的眼外蔓延。 2)滴用眼藥:雖然很多抗生素滴眼液可以進入前房,但難以深入玻璃體內,故
概述眼內炎的臨床表現
1.外傷性眼內炎:患者有明確的外傷或手術史,臨床表現隨感染發作的快慢和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細菌性眼內炎患者起病急驟,傷眼的疼痛明顯加重,畏光流淚,視力驟降,甚至無光感,眼瞼痙攣,結膜水腫、充血,結膜囊的黃色分泌物增多,玻璃體混濁。可有明顯的眼瞼水腫,不易睜開。角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腫,K
關于眼內炎的疾病預后介紹
眼內炎的預后與所受外傷的范圍和程度、感染菌的毒性、發病與治療的及時程度有關。例如合并視網膜裂孔或脫離,預后一般極差,但發生較晚者也是可治的。據報道,42%患者可獲得0.06以上的視力,26%好于0.6。但另一組報告顯示視力好于0.05者只有22%。[3]并發癥:術后和外傷性眼內炎可引起多種并發癥
盆腔放線菌病病例報告
1 病例簡介患者,女, 46 歲,因“左下腹痛 4+月”于 2018 年 3 月 25 日收入院。4+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腹痛,于外院行盆腔 CT 示:雙附件區見結節狀略低密度影,左附件區直徑約 6. 4cm,右附件區直徑約3.4cm;血 CA199 44.37U/ml, CA125 99
腹壁蜂窩織炎疼痛病例報告
腹痛是臨床常見癥狀,其形成原因眾多且復雜,年輕患者的腹壁蜂窩織炎導致的腹痛極為罕見,易被忽視。本文回顧了1例輾轉了多家醫院多個科室,最終被診斷為腹壁蜂窩織炎予以治愈的腹痛患者,以供參考。?患者,女,34歲,體重指數20 kg/m2,因“右腹部疼痛1個月”就診。既往無糖尿病等慢性病史,10個月前曾行腹
單眼放線菌性上下淚小管炎伴結石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者,男性,71歲。因右眼反復分泌物增多、眼紅、流淚3個月就診。專科檢查:右眼視力0.6,上下瞼近內眥部皮膚紅腫,睫毛呈束狀,鼻側球結膜局限性充血,結膜囊內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角膜透明,熒光素染色陰性。上下淚小點腫脹外翻,呈乳頭狀凸起,用玻璃棒按壓病變區淚小管見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溢出。經上下
巴斯德氏菌屬的簡介
細菌界、朊細菌門、γ-朊細菌組、發酵桿菌綱、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氏菌科中的一屬G-細菌。寄生于人、哺乳動物和鳥類中,有的是病原菌。細胞球狀、桿狀或多形態,大小為0.3~1.0μm ×1~2μm,單生、成對或排列成短鏈。細胞的兩端易染上色。新分離的有毒菌株通常產生糖質莢膜(例如透明質酸莢膜),移種
關于化膿性眼內炎的簡介
化膿性眼內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玻璃體后引起的炎癥和形成膿腫。它是臨床最常見的眼內化膿性炎癥,病情兇險,發展迅猛,對眼組織和視功能破壞極大。若治療不及時,炎癥可以向鞏膜、眼外筋膜和眼眶組織發展。因此是眼科需要急診救治的主要病種之一。另有一種眼內炎系晶狀體皮質過敏或銅鐵銹癥等所致。
治療化膿性眼內炎的介紹
化膿性眼內炎能迅速而嚴重地破壞眼組織、損害視功能,如不及時有效地控制炎癥,將會造成視力喪失和眼球萎縮的嚴重后果;若能及早控制,可望保留部分視功能。因此,一旦懷疑為眼內炎,即應積極治療。眼內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 除了局部應用擴瞳劑如1%阿托品外,主要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
關于眼內炎的病原微生物介紹
感染微生物的各類及其致病力是決定感染發作和疾病預后的主要因素。大約60%~80%的病例是由革蘭陽性菌引起的,10%~15%是革蘭陰性菌。在Brinton等報告的一組外傷性感染性眼內炎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見,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桿菌。在其他病例中,也查到真菌。在革蘭陽性菌中,細菌毒力和對
淋巴細胞性垂體炎病例報告
?淋巴細胞性垂體炎是多發生于圍產期婦女的一種罕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垂體淋巴細胞浸潤和不同程度垂體功能減退為特征,其主要分為原發性垂體炎與繼發性垂體炎。自1962年首次報道以來,文獻統計其發病率為0.24%~0.88%。本研究回顧分析1例經手術病理診斷為淋巴細胞性垂體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并結合國內
跖骨部骨化性肌炎病例報告
骨化性肌炎是一種良性、局限性、自限性軟組織骨化疾病,好發于四肢肌肉,常見于20~30歲人群,多伴有外傷史。臨床上骨化性肌炎患者多因軟組織腫物伴局部疼痛、活動受限前來就診,其早期表現與炎性腫物及惡性腫瘤常難以鑒別,誤診率可達70%左右。臨床資料病史患者,男性,42歲,外傷后右足背腫物伴疼痛2個月。約3
犬小孢子菌致兒童頭癬合并面癬-診治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兒男,8 歲,頭部脫發 1 月余,面部皮疹 1 周。 1 個月前患兒無明顯誘因頭頂部出現脫發斑,未予 治療。后脫發斑逐漸進展,受累區頭皮出現較多鱗 屑。1 周前面部出現紅色皮疹,伴癢。遂于本院就 診。患兒平素體健。家中飼養有寵物貓,有摟抱親 吻小貓的習慣,貓有脫毛現象。患兒
犬放線菌病的診斷
本病一般很難確診,和諾卡氏菌鑒別比較困難。放線菌革蘭氏染色陽性、無抗酸性,具有分枝菌絲,無氧條件下可生長繁殖,諾卡氏菌通常具有部分抗酸性,在有氧條件下才能生長繁殖。除上述特點外,為了確診,可取膿液中的硫磺色顆粒放置玻片上,蓋上玻片,放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有放射狀排列,周圍具有菌鞘的放射菌絲,即可
犬放線菌病的癥狀
犬放線菌病發生于體表皮膚及皮下組織、胸腔、椎骨體,其次為腹腔和口腔。并可從病變部位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腦和其它組織器官。皮膚放線菌病多發于四肢、后腹部和尾巴。發病的皮膚出現蜂窩織炎、膿腫、破潰后可形成竇道,向外不斷排出黃色或棕紅色分泌物并有惡臭氣味。 胸部放線菌感染,可使肺部和胸腔同時發病,臨床
病例分析:獼猴桃汁樣心包積液
2019年10月16日下午,我科收到一例心包積液標本,積液顏色為黃綠色的獼猴桃汁樣,鏡下發現大量膿細胞、真菌孢子、革蘭陰性桿菌,引起我和其他老師重視,與臨床聯系后確認為心包積液,但留取方式系從引流瓶獲取,留取方式不正確,遂告知臨床再次留取。?10月17日,再次送檢,樣本依然為渾濁的黃綠色(如圖一),
關于化膿性眼內炎的病因分析
化膿性眼內炎的致病菌主要為細菌和真菌,以細菌更為常見。以往眼內炎以毒力較強的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多見。近半個世紀以來由于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的廣泛使用,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普及以及實驗室檢查技術的提高,眼內炎致病菌的種類變得繁多。一些條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
關于眼內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介紹
1.外源性眼內炎:常由眼球穿通傷、內眼手術、角膜潰瘍穿孔致病菌直接進入眼內引起。眼球穿通傷如細小穿通傷口(注射針尖刺傷、鐵絲刺傷等)、植物戳傷(蘆葦、竹簽等)或眼內異物存留最易引起眼內炎;內眼手術如白內障手術和青光眼手術后濾過泡感染為多。常見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
布魯菌病誤診病例報告2
2.討論2.1流行病學特點布魯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傳染源以牛、羊、豬為主,其中羊為主要傳染源,因其分布最廣,與人接觸最密切,菌種毒力強,引起臨床癥狀較重,且易流行,故國內以羊型布魯菌病最為常見。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組織、皮毛、乳汁、陰道分泌物、羊水及胎畜內。尤其是病畜乳汁中帶菌量
糞菌移植(FMT)治療雙相障礙病例報告
近年來,腸道菌群與精神障礙的相關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注意,而糞菌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s,FMT)也被視為精神障礙有潛力的治療手段。一項近日發表于Aust N Z J Psychiatry.(影響因子 5.000)的letter[1]中,澳大利亞精神科醫生Rus
布魯菌病誤診病例報告1
布魯菌病又稱波狀熱或地中海弛張熱,在全球呈高發態勢,對公共衛生安全等領域帶來嚴重影響。近些年來,隨著畜牧業及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發病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本病臨床表現復雜多變,病情輕重不一,急性期常表現為發熱、全身乏力、多汗、關節疼痛及肝脾腫大、睪丸炎等,慢性期主要表現為關節損害,其臨床癥狀缺乏特異
一例白內障術后遲發性眼內炎伴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
患者,男,71歲,因“雙眼視力逐漸下降3年”于2013年10月17日就診,初步診斷為“雙眼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2年;有心律不齊病史;2011年因“前列腺增生”曾于我院行“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恢復良好。無眼部疾病史,無外傷、手術及藥物過敏史,無相關家族史。
急性氣腫性腎盂炎病例報告
患者,女,69歲,因"右側腰痛伴發熱3d"于2016年2月24日入院。既往無糖尿病史。入院前3d無誘因出現右側腰痛,出現寒戰、發熱,體溫最高達39℃。入院時體溫38℃,右側腹肌稍緊張,壓痛、反跳痛(+),右腎區叩擊痛。血常規:WBC 24.75×109/L,中性粒細胞0.92。血肌酐168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