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巴斯德菌眼內炎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患兒女,3 歲。2016年5月11日在我院門診以“左眼感 染性眼內炎”收入院。5月9日患兒于家中被刀戳傷左眼后眼紅、眼痛伴視物不見,于當地醫院診斷為“左眼眼球穿通傷”并行“清創縫合手術”;5月11日檢查疑診“左眼眼內炎”轉入我院。入院檢查:體溫正常,血白細胞計數 11.3×109個/L[(5~12)×109個/L],C 反應蛋白9.1 mg/L(≤10 mg/L)。右眼眼科檢查均正常。左眼眼科檢查:視力檢查欠合作,眼壓指測T-1,眼瞼紅腫,結膜囊大量黃白色分泌物,球結膜充血水腫,鼻側球結膜及角膜裂傷口處縫線在位,角膜水腫混濁明顯,前房內大量膿血性分泌物,其余結構細節不清(圖 1A)。B 型超聲檢查,玻璃體暗區內彌漫強回聲光點,弧形帶狀回聲與視盤相連,向前連于鋸齒緣,弧形帶狀回聲與球壁之間呈液性暗區,球后壁增厚,脈絡膜與鞏膜之間呈窄液性暗區(圖 1B)。圖1 左眼眼前節像及 B 型超聲像。1A. 2016年......閱讀全文
關于巴斯德氏菌屬的特點介紹
寄生于人、哺乳動物和鳥類中,有的是病原菌。細胞球狀、桿狀或多形態,大小為0.3~1.0μm ×1~2μm,單生、成對或排列成短鏈。細胞的兩端易染上色。新分離的有毒菌株通常產生糖質莢膜(例如透明質酸莢膜),移種后的次培養物則喪失此能力。葡萄糖發酵后不產氣(少數種例外)。MR陰性,氧化酶陽性(少數例
簡述犬小孢子菌的培養特性
在SDA培養基上25℃培養,菌落生長較快,初為白色至黃色絨毛樣生長,2周后菌絲較多,像羊毛狀,故又稱羊毛狀小孢子菌。此時菌絲可充滿整個斜面,中央趨向粉末化,表面呈黃白色,有少數同心圓,背面紅棕色,中央部顯著,邊緣部較淺。
關于化膿性眼內炎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房水和玻璃體采集后應立即分別滴在血瓊脂、巧克力瓊脂培養皿上,待干后放在培養箱中。懷疑真菌感染時應將標本接種于薩布羅瓊脂。在懷疑厭氧菌時,應選擇適合于厭氧菌生長的培養基(如含牛肉湯培養基)進行培養。 如果對患者行診斷性玻璃體切割術,在切除之前所得標本可按上述方法直接進行培養。 2、
簡述化膿性眼內炎的臨床表現
典型的化膿性眼內炎有顯著的表現,如眼紅腫、疼痛、畏光流淚、視力急劇減退,眼瞼和結膜充血水腫、角膜水腫渾濁甚至出現基質膿腫、房水渾濁或有積膿,虹膜腫脹紋理不清、瞳孔縮小或伴有滲出膜、晶狀體可有渾濁、玻璃體呈灰白色顆粒或碎片狀渾濁甚至形成膿腫,瞳孔區黃白或灰白色反光取代正常的橘紅色眼底反光,眼底模糊
關于眼內炎的流行病學介紹
感染性眼內炎是由于微生物侵入眼內組織生長繁殖引起的炎癥反應,最終可能累及眼的各種結構。外源性眼內炎是在眼球壁出現破口后微生物侵入而發生的;而內源性者較為少見,是由身體內其他部位的微生物擴散到眼內引起的。最常見的致病微生物是細菌,也可由真菌、寄生蟲和病毒引起。病程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 大
血友病性關節炎病例報告1
血友病是一種與性別相關的隱形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其特點為輕微創傷后或自發性出血。在社會群體中,血友病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有5~10人。血友病性關節炎是血友病患者繼發的關節改變,患者常有出血傾向,且出血后凝血不良。未凝固性的血液可導致關節內壓力迅速增加,導致關節突然腫脹、疼痛和活動受限。影響最嚴重的關
妊娠合并視神經脊髓炎病例報告2
2? 討論NMO于1894年由Devic提出,又稱Devic病。NMO的發病主要與AQP4-IgG相關。NMO患者中AQP4-IgG的陽性率為68%~91%。AQP4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水通道蛋白,主要表達于星形膠質細胞的足突。當AQP4-IgG與星形膠質細胞足突上的AQP4結合后,通過激活補體,最
血友病性關節炎病例報告2
討論?血友病性關節炎發病機制與滑膜炎、關節軟骨退行性變、骨代謝異常有關。血友病性關節炎的基本病理特征包括自發性關節內出血或微創傷性出血。血友病性關節炎的病理改變過程是:(1)單純積血期:關節內急性出血、關節囊腫脹、滑膜增厚,關節結構未受破壞;(2)全關節炎期:關節內反復長期出血,關節囊和滑膜增生,關
妊娠合并視神經脊髓炎病例報告1
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主要表現為視神經和脊髓受累[1]。因該疾病以神經元細胞的壞死為特點,臨床表現多嚴重、預后常較差。妊娠合并視神經脊髓炎在臨床并不多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近期收治了1例相關病例,
痛風性狹窄性腱鞘炎病例報告
近年來,痛風發病率明顯增高,在初診時易與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混淆,常常出現誤診或漏診。尤其是發生在掌指關節處的痛風性腱鞘炎發生率更低,更容易出現誤診。筆者于2015-05診治1例痛風性狹窄性腱鞘炎,報道如下。1.病例報道患者,男,30歲。主因右中指掌指關節處疼痛伴伸直功能受限1年加重半年入院。查
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乳糜腹水病例報告
病例資料患者女性,42歲,因胰腺假性囊腫外引流術后半個月、腹腔積液、胸腔積液1周入院。既往史:半年前患重癥急性胰腺炎(serve acute pancreatitis,SAP),精神分裂癥病史。查體:腹部膨隆,上腹部輕壓痛,余無明顯異常。實驗室檢查:血淀粉酶44 U/L,尿淀粉酶176 U/L;血常
大腿增生性肌炎超聲造影表現病例報告
患者男,49歲,“胸3椎體軟骨肉瘤”術后4年。1周前患者捫及左側大腿外側皮下腫物。體格檢查:左大腿外側捫及一大小約2 cm×2 cm包塊,質韌,邊界清,活動欠佳,伴輕微壓痛。實驗室檢查:紅細胞5.81×1012/L,血紅蛋白181 g/L,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25及CA199均為陰性。
犬放線菌病的癥狀及診斷
癥狀 犬放線菌病發生于體表皮膚及皮下組織、胸腔、椎骨體,其次為腹腔和口腔。并可從病變部位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腦和其它組織器官。皮膚放線菌病多發于四肢、后腹部和尾巴。發病的皮膚出現蜂窩織炎、膿腫、破潰后可形成竇道,向外不斷排出黃色或棕紅色分泌物并有惡臭氣味。 胸部放線菌感染,可使肺部和胸腔同時發
犬小孢子菌的鏡下形態介紹
鏡檢可見多數大分生孢子,呈紡錘狀,壁厚粗糙帶刺,大小為(10~25)μm×(75~100)μm,有6個以上的隔,頂端像“帽子”樣肥大。此外有棍棒狀小分生孢子,菌絲有隔,常見球拍狀菌絲,有時也可有破梳狀菌絲和結節狀菌絲。 直接鏡檢:病發感染為發外型可見圓形或卵圓形孢子密集成片而不排列成串,發內可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眼內炎的介紹
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感染性眼內炎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通過玻璃體切割,可以清除混濁的玻璃體,除去大部分細菌及毒素,避免或減輕玻璃體機化導致的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可以直接自玻璃體采集標本,進行涂片及細菌培養;可以用有抗生素的灌注液直接灌注玻璃體。 1)適應證:原則上,感染性眼內炎一經診斷,應盡早手術。
盆腔放線菌病合并子宮肌瘤病例報告1
放線菌病由放線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無痛性、慢性進展 性疾病,主要引起慢性肉芽腫或化膿性感染[1] 。因放線菌 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疾病呈惡性腫瘤樣的侵襲性及感 染性疾病樣的強烈炎性反應,通常不能明確診斷情況下盲 目手術并擴大手術范圍,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并影響 患者的預后。本文報道1例放線菌
盆腔放線菌病合并子宮肌瘤病例報告2
術后病理回報:盆腔腫物、腹壁腫物、腹壁潰瘍組織: 放線菌病伴周圍組織纖維化、玻璃樣變(見圖4)。CD68(組 織細胞+)、CD163(組織細胞+)、CD1a(-)、ALK(-)。(全子 宮)子宮平滑肌瘤伴出血、梗死,瘤體大小 15cm×14cm× 3.2cm,子宮肌壁間另見平滑肌瘤1枚,直徑
手術治療腕關節米粒體滑囊炎病例報告
臨床資料患者,男,55歲,3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左手掌及腕部腫脹、疼痛,較劇烈,活動時加劇,伴有活動受限。3年來反復發作,給予止痛、活血治療后可緩解。現再發加重2個月來我院就診。專科檢查:左手掌及腕部高度腫脹、壓痛,輕微波動感,屈伸活動受限,肢端紅潤。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生化、尿素及CRP均未見明顯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腸系膜血管炎病例報告
HBV感染是造成肝臟炎癥、肝損傷及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的主要因素。近年來,HBV感染引起免疫相關性疾病的報道逐漸增多。現將臨床中遇到的1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腸系膜血管炎的病例報告如下。病例資料患者男性,36歲,因“乙型肝炎病史13年,突發腹痛3d”于2016年2月8日就診。患者13年前發現有乙型肝炎,
膀胱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病例報告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種臨床上少見的具有一定惡性潛能的間葉源性良性腫瘤,可發生于肺、胃腸道、肝臟、腹壁或腹膜后軟組織等,原發性膀胱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
病例報告
釉珠(enamel?pearl)是牙齒發育異常的一種,通常單獨發生于磨牙的根分叉處或近釉牙骨質界處,發生率較低。本文報告的病例中,釉珠對稱發生于同一患者雙側上頜第一磨牙根分叉部位,實屬罕見,具有臨床參考價值。?1.病例報告?患者趙某,女,31歲。因“左側上頜后牙腫痛不適1月余”而就診于南昌大學附屬口
玻璃體切割術后感染性眼內炎診療分析
臨床資料?病例 女,48歲,農民,因“右眼視力下降2個月”于2015.01.09入院。患者于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眼視力下降,無眼紅、眼痛、流淚等癥狀,為進一步診治就診于我院。患者一般狀態良好,無其他不良主訴。同時,患者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其他全身疾病。入院查體:右眼視力:指數/50 cm
概述犬小孢子菌的臨床學方面
在意大利,犬小孢子菌是頭癬最主要的病原菌(占90.5%),由此可見頭癬是其首要臨床表現,同時也有些臨床表現較為特殊,Zoror報道1例犬小孢子菌所致的膿癬。為一8歲兒童,在頭頸部形成一3cm×5cm大小的膿腫,無明顯脫發,有觸痛。同時,亦有嬰兒和成人頭癬臨床表現可為糠疹樣皮損的報道。同時犬小孢子
關于犬小孢子菌的基本信息介紹
犬小孢子菌是較常見的致病性真菌,由Gruby在1843年首次發現。常常是頭癬、體癬和少數甲癬以及其他少見真菌病的病原菌。犬小孢子菌作為親動物性真菌,在動物身上可以長期存在而不致病(尤其在貓、狗身上),而犬小孢子菌一旦感染人便造成皮膚或毛發的損害,危及人類健康。
青年女性馬拉色菌相關乳頭角化過度病例報告
?馬拉色菌相關的乳頭乳暈角化過度癥較少見,其特點為乳頭和乳暈上增厚的黑褐色疣狀角化增厚性皮疹。我們在此報道3例與馬拉色菌相關的乳頭乳暈角化過度癥。?病例1患者女,21歲,反復右乳丘疹、滲液15年,不伴瘙癢、疼痛不適。專科查體見右乳滲液及結痂(圖1a略)。患者7年前于婦產科就診并長期隨訪,因療效不佳,
關于布魯氏桿菌性關節炎的病因分析
布氏桿菌病性關節炎是布氏桿菌感染所引起。布氏桿菌經消化道入體內后多數被消化,少數在淋巴、骨髓及脾內繁殖。布氏桿菌為微小的多形球狀桿菌,革蘭染色陰性。分為羊、牛、豬、鼠、綿羊、犬6個生物種,我國以羊為主。通過羊、牛、豬、犬傳染源,傳染給人。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組織、尿、乳汁、胎兒等處。多數通過口
EGFRTKIs藥物相關口腔炎病例報告1
?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pi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藥物,大量研究表明EGFR-TKIs還可用于存在EGFR突變的乳腺癌及胰腺癌、頭頸部鱗癌等的治
疼痛科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例報告
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為突出表現的異質性疾病。我國PM/DM的發病率尚不十分清楚,國外報告的發病率約為0.6~1/萬,屬少見、罕見病。其特征性表現為對稱性四肢近端肌無力,約50%的病人可同時伴有肌痛或肌壓痛。部
EGFRTKIs藥物相關口腔炎病例報告2
輔助檢查:真菌涂片及培養檢查(-)。血常規:白細胞5.28×109/L,中性粒細胞3.34×109/L,血紅蛋白111g/L,紅細胞3.74×1012/L。生化檢查: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40.3U/L,堿性磷酸酶147U/L。診斷:吉非替尼相關口腔炎。治療:超聲齦上潔治術后鹽酸米諾環素局部上藥,飯后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合并皮肌炎病例報告
?1.病例資料?患者女性,61歲,因“反復皮膚紅斑伴瘙癢,肝功能異常1年余”于2015年10月21日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住院治療。2014年8月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皮膚瘙癢、發紅,斑丘疹,自顏面開始,漸至背部及雙側上肢,額部滿布皮屑,遂就診于他院皮膚科,行皮膚活組織檢查示:(背部)真皮內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