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痛風發病率明顯增高,在初診時易與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混淆,常常出現誤診或漏診。尤其是發生在掌指關節處的痛風性腱鞘炎發生率更低,更容易出現誤診。筆者于2015-05診治1例痛風性狹窄性腱鞘炎,報道如下。
1.病例報道
患者,男,30歲。主因右中指掌指關節處疼痛伴伸直功能受限1年加重半年入院。查體:雙手無畸形,肌肉飽滿,無萎縮,右手中指掌指關節處無紅腫,可觸及硬結,壓痛,扳機指,可被動伸直,主動伸直屈曲功能受限,感覺正常。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①血尿酸605μmol/L;②彩色多普勒超聲示右手屈指肌腱腱鞘不均勻增厚,最厚處為0.17cm,屈指肌腱增粗,回聲增強不均勻,尤以掌部明顯,橫斷面積0.77cm2;③右手X線片顯示骨質未見明顯異常。診斷為:①右中指狹窄性腱鞘炎;②痛風。于2015-05-06在臂叢麻醉下手術治療,于右中指掌指關節掌側取橫形長約2cm切口,將神經血管拉向兩側并保護,見腱鞘增厚,指屈肌腱增粗伴肌腱嵌壓,指淺屈肌腱內有大量痛風結晶侵蝕,侵蝕范圍自遠端掌橫紋以遠1.5cm至掌橫紋以近1cm,肌腱變性,指深屈肌腱無明顯侵蝕。切開腱鞘并部分切除,徹底松解屈指肌腱,見被動活動良好,無嵌壓,取出肌腱內及關節周圍的痛風石,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縫合切口后包扎。術后給予預防感染治療,切口愈合良好,右手中指扳機指癥狀消失,可主動屈伸活動;中指指間關節疼痛,給予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物治療。術后1周疼痛消失;給予秋水仙堿口服降尿酸治療,逐漸恢復正常尿酸水平。
2.討論
狹窄性腱鞘炎是骨科臨床常見病,多見于女性患者,常發生于橈骨莖突處、屈指肌腱處、橈側伸腕肌腱等處。臨床表現多以局部酸痛,活動受限,甚至不能主動屈曲或者伸直。手指痛風性腱鞘炎較為少見,痛風石增加了狹窄性腱鞘炎的發生概率,一般會出現肌腱和腱鞘同時增厚,狹窄性腱鞘炎的表現為疼痛、扳機指、活動受限、單發關節、尿酸不高,單憑癥狀體征很難鑒別,需要行B超檢查,觀察肌腱變粗和腱鞘增厚是否同時存在,追問病史,是否有高尿酸血癥或者痛風病史。術前應考慮到痛風性狹窄性腱鞘炎的存在,擴大切口,切開腱鞘后,徹底清理痛風石。如指淺屈肌案肌腱侵蝕變性嚴重可將其切除,保留指深屈肌腱;如果全部侵蝕變性,則可將其切除,后期再行肌腱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