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艾滋病的治療方案
1.對癥及支持療法。 2.抗HIV藥物,疊氮胸苷(AZT)500~600mg/d。α-干擾素,300萬~600萬U肌注,1/d,4周后改為3/周,8周為一療程。重組白介素-2,250萬U靜滴,每周5d,共8周。 3.對機會感染的治療 (1)弓形體病可用乙胺嘧啶,首劑7.5mg,以后25mg/d口服,療程2~3周。 (2)隱球菌性腦膜炎:應用氟胞嘧啶或兩性霉素B治療。 (3)皰疹病毒感染者用無環鳥苷口服或靜滴。 (4)結核可應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聯合治療。 (5)惡性腫瘤一般應用長春新堿、阿霉素等化療。......閱讀全文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治療方案
1.對癥及支持療法。 2.抗HIV藥物,疊氮胸苷(AZT)500~600mg/d。α-干擾素,300萬~600萬U肌注,1/d,4周后改為3/周,8周為一療程。重組白介素-2,250萬U靜滴,每周5d,共8周。 3.對機會感染的治療 (1)弓形體病可用乙胺嘧啶,首劑7.5mg,以后25mg
概述神經系統艾滋病的治療方案
1.對癥及支持療法。 2.抗HIV藥物,疊氮胸苷(AZT)500~600mg/d。α-干擾素,300萬~600萬U肌注,1/d,4周后改為3/周,8周為一療程。重組白介素-2,250萬U靜滴,每周5d,共8周。 3.對機會感染的治療 (1)弓形體病可用乙胺嘧啶,首劑7.5mg,以后25mg
艾滋病(HIV)治療方案及并發癥治療
? 抗HIV治療 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療方法。而且需要終生服藥。治療目標: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復制,保存和恢復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關性疾病的發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的傳播。 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指征和時機: ①成人及青少年開始抗逆轉
概述艾滋病相關性腎病的治療方案及原則
HIVAN治療原則主要為降低病毒復制和延緩腎臟疾病進展,其他還包括對癥支持治療及合并癥的治療。 1.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聯合應用抗病毒藥物,過去稱“雞尾酒療法”,是治療 HIVAN的重要措施。用于治療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癥狀體征
1.病史 有無發熱、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咽痛、食欲不振、腹瀉、嗜睡、乏力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病毒血癥征象,反復發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有無皮疹、頭痛、情緒低落、牙齦及皮膚出血,有無四肢遠端對稱性麻木及力弱、進行性記憶和注意力障礙、冷漠、器質性精神病、嚴重的癡呆、緘默、運動障礙和共濟失調等,有無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輔助檢查
①抗HIV抗體的檢測,可用免疫熒光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法、酶聯細胞免疫法或蛋白印跡法。②抗原P24檢測,可應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HIV-P24抗原捕獲試驗。③腦電圖、腦CT和MRI檢查。④腦脊髓液檢查。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診斷檢查
1.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 2.輔助檢查 ①抗HIV抗體的檢測,可用免疫熒光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法、酶聯細胞免疫法或蛋白印跡法。②抗原P2
關于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簡介
神經系統艾滋病是一個病癥名稱。 1.病史 有無發熱、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咽痛、食欲不振、腹瀉、嗜睡、乏力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病毒血癥征象,反復發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有無皮疹、頭痛、情緒低落、牙齦及皮膚出血,有無四肢遠端對稱性麻木及力弱、進行性記憶和注意力障礙、冷漠、器質性精神病、嚴重的癡呆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病因
病原體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含RNA依賴的DNA聚合酶(逆轉錄酶)。有兩種亞型,HIV-1能引起免疫缺陷和AIDS,呈世界性分布。HIV-2僅在非洲西部和歐洲的非洲移民及性伴中發生,很少引起免疫缺陷的AIDS。本病高危人群包括同性戀、雜亂性交及異性性接觸、藥癮、血友病、多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診斷
艾滋病神經綜合征可根據患者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免疫學和病毒學檢查綜合判定,CT顯示進行性腦萎縮有助于艾滋病合并癡呆診斷,更診有賴于腦活檢、HIV抗元及抗體檢測,可行立體定向腦活檢,ELISA法測定p24核心抗原。釓-增強MZI可檢查脊髓病,CSF檢查可幫助診斷脊髓病、周圍神經病,肌電圖和神經
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相關介紹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1981年美國發現首宗AIDS病人,我國2例病人是在1989年和1991年先后報道的,通常將已經發病者稱為AIDS病人,而未發病者稱為
簡述神經系統艾滋病的診斷檢查
1.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 2.輔助檢查 ①抗HIV抗體的檢測,可用免疫熒光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法、酶聯細胞免疫法或蛋白印跡法。②抗原P2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疾病描述
艾滋病也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所致。10%-27%的艾滋病患者出現神經綜合征,HIV感染CNS可引起無菌性腦膜炎、亞急性腦炎和空泡性脊髓病。本病主要為性接觸感染,歐美以同性戀或異性戀為主,吸毒者通過共用針頭靜脈注射感染,輸血和輸注血液制品也是重要傳播途徑,母嬰垂直傳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鑒別診斷
艾滋病患兒須與先天性免疫缺陷鑒別,前者常見腮腺炎及血清IgA增高,后者少見,病史和HIV抗體有助于鑒別。成人須與應用激素、血液或組織細胞惡性腫瘤等引起獲得性免疫缺陷區別。病程穩定進展或因伴發機會性感染急劇惡化,半數AIDS病人可在1-3年內死亡。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輔助檢查
根據病情應進行皮膚、淋巴結、骨髓及胸膜活檢、病毒和真菌血培養等檢查,以排除機會性感染和腫瘤。CSF病原學檢查有助于確診CMV感染、弓形體病或PML,但陰性結果不能排除。無癥狀HIV感染陳有CSF異常,須嚴格除外其他疾病方可確診。患者可出現EEG局灶性異常。CT和MRI可識別彌漫性腦損害病灶。腫瘤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病理生理
病毒與細胞表面CD4受體結合,破壞CD4+淋巴細胞,引起機體嚴重細胞免疫缺陷,病毒藉胞飲或融合作用進入細胞內,細胞膜通過透性改變,發生溶解壞死,使輔助性T細胞減少和細胞免疫功能受損,導致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機會性感染,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肺孢子蟲Carinii導致Kaposi肉瘤。HIV不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癥狀體征
艾滋病神經綜合征可為首發癥狀出現,臨床根據起病較慢、病程長短、病毒侵及神經系統部位、伴其他病原體感染等,分為以下叁類。 1、HIV原發性神經系統感染 (1)HIV無急性原發性神經系統感染:初期無癥狀或首發癥狀是神經系統表現,包括: ①急性可逆性腦病:表現意識模糊、記憶力減退和情感障礙;
艾滋病大會推“2.0治療方案”-有望挽救千萬人生命
正在維也納舉行。開幕兩天來,包括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內的許多國際機構官員不斷強調一個名為“2.0治療方案”的艾滋病防治計劃。有關官員說,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到2025年可避免1000萬人死于艾滋病。 所謂“2.0治療方案”,是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的治療并預防艾滋
簡述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病機制
AIDS的特征性的病理生理變化是重度的免疫功能缺陷,HIV-1通過其膜上的一種糖蛋白gp120與CD4陽性的細胞結合,CD4是gp120的受體,在人類CD4陽性的細胞主要為輔助性T細胞(Th),HIV-1進入該種細胞后,隨著病毒的不斷復制,通過細胞凋亡機制使之破壞,導致體內Th/Ts比例倒置,造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臨床表現
1、 HIV直接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 (1)急性腦病、腦膜腦炎。 (2)亞急性腦炎,又稱亞急性HIV腦病和艾滋病癡呆征,最常見。 (3)脊髓病。 (4)周圍神經病。 2、 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會性感染: 由于細胞免疫的嚴重缺陷,可以發生多種機會感染。 (1)中樞神經系統病毒感染。 (
艾滋病的治療方法
整體對策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一般治療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癥狀體征介紹
HIV是嗜神經性病毒,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侵犯神經系統,所以AIDS的中樞神經系統表現主要是HIV直接侵犯造成的;其次,HIV感染后人體免疫機制受抑制或免疫缺陷后造成病毒,細菌,真菌等易感染或產生繼發性腫瘤,以上兩種原因合并在一起則更容易罹患疾病。 AIDS的原發性神經疾病 HIV所引起的中樞神經
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病原因分析
HIV是反轉錄病毒科慢病毒亞科中的一種,包括HIV-1和HIV-2兩種,HIV-1的毒性與致病性均較HIV-2為強,是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目前,HIV-2感染主要限于西非一些國家的AIDS患者,而且引發AIDS的機制仍然不清楚,HIV-1病毒本身和其代謝產物均具有直接的致病作用,HIV-1活性的主
簡述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并發癥
由于HIV為艾滋病的致病因子,機體一旦受感染后,就會引起免疫系統的破壞,因此,艾滋病在發病過程中就會引起各種病因的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等合并癥,而且合并癥又能再繼發合并癥,如Kaposi肉瘤可同時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晚期,不但常繼發其他疾病,而且可致多器官衰竭(MO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檢查方法介紹
1.HIV抗體的檢測 HIV感染后最早表達p24抗原,持續數周后逐漸消失,但逐漸出現針對p24和gp41等病毒表面蛋白的抗體,當檢查到抗體時即可認為有病毒存在。 2.抗原檢測 ELISA雙抗夾心法可檢測血清和腦脊液中p24抗原,前者有利于確定急性感染者的抗原血癥,后者有利于癡呆綜合征的診斷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疾病診斷介紹
1.平時臨床上對腦炎,脊髓,神經和肌肉等疾病的鑒別診斷,應詳細詢問病史,考慮有否艾滋病的可能性,須仔細加以鑒別。 2.艾滋病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臨床表現復雜多變,艾滋病患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合并弓形蟲病,單純性皰疹,結核病,梅毒等感染,也可有2種以上的損害同時存在,如艾滋病性癡呆同時合并脊髓病,
關于艾滋病的治療的介紹
整體對策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傳統艾滋病治療存在誤區科學家發現新的艾滋病治療方法
來自動物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暫時阻斷一種稱為I型干擾素的蛋白質,可以在因慢性感染的病毒導致艾滋病的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時,恢復免疫功能和加速病毒抑制。 在HIV感染期間,I型干擾素能驅動機體的免疫破壞,這方面還是首次研究,Scott Kitchen說。Scott Kitchen血液/腫瘤科
神經系統鉤體病的治療
首先進行病因治療。鉤體對多種抗生藥物敏感,如青霉素、鏈霉素、慶大霉霉素、四環素、氯霉素、頭孢西丁(頭孢噻吩)等以及甲硝唑(甲硝噠唑)。 國內首選青霉素G,常用40萬~80萬U,每6~8小時1次,至退熱后3天即可,療程一般5~7天。但其治療首劑后發生赫氏反應者較多。 赫氏反應:部分鉤體病患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