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維生素C的還原作用介紹
維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也可以是還原型存在于體內,所以可作為供氫體,又可作為受氫體,在體內氧化還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高濃度的維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質中的胱氨酸還原為半胱氨酸,進而合成抗體。 (2)維生素C能使難以吸收的三價鐵還原為易于吸收的二價鐵,從而促進鐵的吸收。此外,還能使亞鐵絡合酶等的巰基處于活性狀態,以便有效地發揮作用,故維生素C是治療貧血的重要輔助藥物。 (3)維生素C能促進葉酸還原為四氫葉酸后發揮作用,故對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也有一定療效。......閱讀全文
關于維生素C的還原作用介紹
維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也可以是還原型存在于體內,所以可作為供氫體,又可作為受氫體,在體內氧化還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高濃度的維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質中的胱氨酸還原為半胱氨酸,進而合成抗體。 (2)維生素C能使難以吸收的三價鐵還原為易于吸收的二價鐵,從而促進鐵的吸收。此外,還能使亞鐵絡
關于維生素C的性質介紹
性狀 維生素C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久置色漸變微黃。在水中易溶,呈酸性,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酸性 維生素C分子結構中具有烯二醇結構,C2-OH由于受共軛效應影響,酸性極弱(pK2=11.57),C3-OH酸性則較強(pK1=4.17),故維生素一般表現為
關于維生素C的特性介紹
維生素C為白色或微黃色片狀晶體或粉末,熔點190℃~192℃,極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有機溶劑,無臭,味酸。維生素C分子中C2和C3位上有2個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出氫離子,故維生素C具有酸性和較強的還原性。相對來說C3位上的羥基易電離(pKa1=4.04,25℃),C2位上的羥基較難電離(
關于維生素C的吸收代謝的介紹
吃入的維生素C通常在小腸上方(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被吸收,而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時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許。未吸收的維生素C會直接傳送到大腸中,無論傳送到大腸中的維生素C的量有多少,都會被腸內微生物分解成氣體物質,無任何作用,所以身體的吸收能力固定時,多攝取就等于多浪費。 [5] 維生素C在體內的
關于天然維生素c的基本信息介紹
天然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在體內參與多種反應,如參與氧化還原過程,在生物氧化和還原作用以及細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從組織水平看,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與細胞間質的合成有關。維生素C能夠抵抗自由基對細胞的侵害,提高人體免疫力。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如檸檬、獼猴
關于維生素C缺乏癥的癥狀介紹
多見于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母孕期攝入足量維生素C,則生后2~3個月寶寶體內儲存的維生素C可供生理需要,若孕婦患本病,則新生兒出生后即出現癥狀。 1、一般癥狀 維生素c缺乏需3~4個月方出現癥狀。早期表現易激惹、厭食、體重不增、面色蒼白、倦怠無力,可伴低熱、嘔吐、腹瀉等,易感染或傷口不易愈合
關于維生素C注射液的基本介紹
一、成份: 本品的活性成份為維生素C,輔料為鹽酸半胱氨酸、亞硫酸氫鈉或焦亞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活性成份的化學名稱:L-抗壞血酸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3 二、性狀:本品為無色至微黃色的澄明液體。 三、適應癥: 1.用于防治壞血病,也可用于各種急慢性傳染性疾
關于維生素c族缺乏的病因病理介紹
維生素C缺乏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長期缺乏水果、新鮮蔬菜所致。人體缺乏維生素C后結締組織形成不良,使毛細血管壁不健全,易出血,增加脆性,形成維生素C缺乏病也就是壞血病。發病的特征是從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至發展成壞血病約需4-7個月。開始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癥狀,如消化不良、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生長
關于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檢查方法介紹
實驗室檢查: 體內維生素C營養水平評定: 1.血漿維生素C含量 正常值0.5%~1.4mg%,患兒低于此值。 2.24h維生素C定量 正常值20~40mg,患兒低于20mg。 3.維生素C負荷試驗 口服500mg維生素C后,4h尿液中排出量>3mg為正常,1~3mg為不足,<1mg為缺乏
關于維生素C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介紹
一、用法用量 : 靜脈注射,一次0.5?1.0g(0.5支?1 支),或遵醫囑。臨用時宜用5%或1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滴注。 克山病心源性休克:首劑5?10g (5 支?10支),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緩慢注射。 二、不良反應: 1 .長期應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藥后壞血病。
維生素C的化學構造介紹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ascorbicacid,AA),是一個多羥基羧酸的內酯,具有烯二醇結構。維生素C的C4和C5是手性碳原子,C4位上的羥基排列差異產生D-型和L-型兩種立體異構體,C5位上的羥基排列差異產生抗壞血酸和異抗壞血酸兩種立體異構體,抗壞血酸的雙電子氧化和氫離子的解離反應使之轉變
關于阿司匹林維生素C泡騰片的簡介
阿司匹林維生素C泡騰片,適應癥為用于緩解感冒或流感引起的發熱,頭痛及周身酸痛。 1、成份: 每片含阿司匹林400毫克、維生素C240毫克 輔料:枸櫞酸氫鈉、碳酸氫鈉、無水碳酸鈉、無水枸櫞酸 2、性狀:白色片 3、作用類別:本品為解熱鎮痛類非處方藥藥品。 4、適應癥:用于緩解感冒或流感
關于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疾病診斷介紹
根據維生素C攝入不足膳食史、典型臨床表現及長骨X線檢查改變特征和對維生素C治療后迅速好轉可作出診斷。但需注意本病肢體腫痛與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等鑒別;壞血病肋串珠與佝僂病區別;肢體假性癱瘓與脊髓灰質炎鑒別;出血癥狀與其他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鑒別。
關于維生素C注射液的注意事項介紹
1 .維生素C對下列情況的作用未被證實:預防或治療癌癥、牙齦炎、化膿、 出血、血尿、視網膜出血、抑郁癥、齲齒、貧血、痤瘡、不育癥、衰老、動脈 硬化、潰瘍病、結核、痢疾、膠原性疾 病、骨折、皮膚潰瘍、枯草熱、藥物中毒、血管栓塞、感冒等。 2.對診斷的干擾。大量服用將影響 以下診斷性試驗的結果:
維生素C的藥物作用的介紹
維生素C為抗體及膠原形成,組織修補(包括某些氧化還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葉酸的代謝,鐵、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維持免疫功能,羥化5-羥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進非血紅素鐵吸收等所必需,同時維生素C還具備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從而達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在
維生素C的基本內容介紹
維生素C,又稱維他命C,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化學式為C6H8O6。結構類似葡萄糖,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兩個相鄰的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而釋出H+,故具有酸的性質,又稱L-抗壞血酸。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脫氫維生素C,但其反應是可逆的,并且抗壞血酸和脫氫抗壞血酸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
維生素C的生理功能介紹
1、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組織創傷口的更快愈合。? 2、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 3、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預防心血管疾病。 4、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防止牙床出血,防止關節痛、腰腿痛。? 5、增強肌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
尿液中維生素C濃度的介紹
正常人尿液中維生素C 濃度過低,常見于維生素C 缺乏病(壞血酸病);尿維生素C長期增高,可能與腎結石形成有關。尿中維生素C濃度主要反映最近飲食中維生素C 攝入情況。尿中維生素C 對試紙條法測定的其他項目有影響(如尿糖、尿紅細胞、尿膽紅素、尿亞硝酸鹽)。
維生素C
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久置色漸變微黃;水溶液顯酸性反應。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190~192℃,熔融時同時分解。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lml中約含0.10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
生化檢測項目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有關。人體不能合成及貯存,必需從外界攝取。它在新鮮綠葉蔬菜、橘子、柚及檸檬等中含量豐富。在正常劑量情況下,維生素C體內庫存是1500mg。維生素C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嬰兒常因
關于維生素C缺乏癥的簡介
維生素C缺乏癥也稱為壞血病,所以維生素C稱為抗壞血酸,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多,但是經過儲存、加熱后很容易被破壞。上一個世紀以前,維生素C未被人們認識,所以在航海人員中經常發生維生素C缺乏癥,主要原因就是食物中缺乏新鮮蔬菜水果。這種病多見于嬰幼兒,也可見于年長兒或成人。 [1]
關于阿司匹林維生素C泡騰片的不良反應和禁忌介紹
一、不良反應: 1.較常見的有惡心、嘔吐、上腹不適。 2.較少見胃腸道出血或潰瘍。 3.罕見: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皮膚反應) 。 4.偶見:眩暈和耳嗚。 二、禁忌: 1.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綜合癥、對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熱鎮痛藥過敏者禁用。 3.血友病或血小板減
關于阿司匹林維生素C咀嚼片的注意事項介紹
1.痛風、肝腎功能減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經過多等患者以及有溶血性貧血史者慎用。 2.本品為對癥治療藥,用于解熱連續應用不得超過3天,用于止痛不得超過5天,癥狀不緩解請咨詢醫生或藥師。 3.老年體弱或體溫在40℃以上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發熱伴脫水的患兒慎用。 5.如服用過
關于阿司匹林維生素C咀嚼片的注意事項介紹
1.痛風、肝腎功能減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經過多等患者以及有溶血性貧血史者慎用。 2.本品為對癥治療藥,用于解熱連續應用不得超過3天,用于止痛不得超過5天,癥狀不緩解請咨詢醫生或藥師。 3.老年體弱或體溫在40℃以上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發熱伴脫水的患兒慎用。 5.如服用過
關于阿司匹林維生素C咀嚼片的注意事項介紹
1.痛風、肝腎功能減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經過多等患者以及有溶血性貧血史者慎用。 2.本品為對癥治療藥,用于解熱連續應用不得超過3天,用于止痛不得超過5天,癥狀不緩解請咨詢醫生或藥師。 3.老年體弱或體溫在40℃以上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發熱伴脫水的患兒慎用。 5.如服用過
關于阿司匹林維生素C分散片的注意事項介紹
1.無醫生指導、本品不可長期或大劑量服用。 2.哺乳期婦女慎用。如果哺乳期大劑量定期服用,應考慮提早斷奶 3.只有在醫生建議和其它治療無效時,本品才能用于患發熱性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如持續嘔吐,提示有Reye氏綜合癥的可能(Reye氏綜合癥是一種罕見但潛在致命的疾病),應立即給予治療。 4
關于維生素C注射液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藥物過量 : 每日1?4g,可引起腹瀉、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時尚可見泌尿系結石、尿內草酸鹽與尿酸鹽排出增多,深靜脈血栓形成、血管內溶血或凝血等,有時可導致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 每曰用量超過5g時,可導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2、藥理毒理: 本品為維生素類藥。維生素C參與氨基酸代謝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有關。人體不能合成及貯存,必需從外界攝取。它在新鮮綠葉蔬菜、橘子、柚及檸檬等中含量豐富。在正常劑量情況下,維生素C體內庫存是1500mg。維生素C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嬰兒常因
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預后介紹
按以上療法處理,輕癥一般在1~2天內局部疼痛和觸痛減輕,食欲好轉,約4~5天后下肢即可活動,7~10天癥狀消失,體重漸增,約3周內局部壓痛全消。同時毛細血管脆性也恢復正常。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經維生素C及葉酸等治療后網織紅細胞增多。 骨骼病變及骨膜下出血所致血腫的恢復需時較長,重者需經數月消失。即
維生素C參與羥化反應的作用介紹
羥化反應是體內許多重要物質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驟,在羥化過程中,必須有維生素C參與。 (1)促進膠原合成,維生素C缺乏時,膠原合成障礙,從而導致壞血病。 (2)促進神經遞質(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合成。 (3)促進類固醇羥化,高膽固醇患者,應補給足量的維生素C。 (4)維生素C能提升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