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的基本內容介紹
維生素C,又稱維他命C,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化學式為C6H8O6。結構類似葡萄糖,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兩個相鄰的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而釋出H+,故具有酸的性質,又稱L-抗壞血酸。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脫氫維生素C,但其反應是可逆的,并且抗壞血酸和脫氫抗壞血酸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但脫氫抗壞血酸若進一步水解,生成二酮古樂糖酸,則反應不可逆而完全失去生理效能。......閱讀全文
維生素C的基本內容介紹
維生素C,又稱維他命C,是一種多羥基化合物,化學式為C6H8O6。結構類似葡萄糖,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兩個相鄰的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而釋出H+,故具有酸的性質,又稱L-抗壞血酸。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脫氫維生素C,但其反應是可逆的,并且抗壞血酸和脫氫抗壞血酸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
細胞色素C的基本內容介紹
還原型為分散的針狀結晶,氧化型系花瓣狀結晶,二者均易溶于水及酸性溶液,前者水溶液呈桃紅色,后者呈深紅色。對熱都較穩定。而前者較后者更穩定些,分子量約11000-13000。臨床上用于各種組織缺氧急救的輔助治療,如一氧化碳中毒、催眠藥中毒、氰化物中毒、新生兒窒息、嚴重休克期缺氧、腦血管意外、腦震蕩
脂溶性維生素的基本內容介紹
脂溶性維生素(fat-solublevitamins)是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非極性有機溶劑(如苯、乙醚及氯仿等)的一類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這類維生素一般只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在食物中多與脂質共存,其在機體內的吸收通常與腸道中的脂質密切相關,可隨脂質吸收進人人
關于維生素C的性質介紹
性狀 維生素C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久置色漸變微黃。在水中易溶,呈酸性,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酸性 維生素C分子結構中具有烯二醇結構,C2-OH由于受共軛效應影響,酸性極弱(pK2=11.57),C3-OH酸性則較強(pK1=4.17),故維生素一般表現為
關于維生素C的特性介紹
維生素C為白色或微黃色片狀晶體或粉末,熔點190℃~192℃,極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有機溶劑,無臭,味酸。維生素C分子中C2和C3位上有2個烯醇式羥基,極易解離出氫離子,故維生素C具有酸性和較強的還原性。相對來說C3位上的羥基易電離(pKa1=4.04,25℃),C2位上的羥基較難電離(
維生素C的化學構造介紹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ascorbicacid,AA),是一個多羥基羧酸的內酯,具有烯二醇結構。維生素C的C4和C5是手性碳原子,C4位上的羥基排列差異產生D-型和L-型兩種立體異構體,C5位上的羥基排列差異產生抗壞血酸和異抗壞血酸兩種立體異構體,抗壞血酸的雙電子氧化和氫離子的解離反應使之轉變
維生素B2的基本內容介紹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微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熱是穩定的。為體內黃酶類輔基的組成部分(黃酶在生物氧化還原中發揮遞氫作用),當缺乏時,就影響機體的生物氧化,使代謝發生障礙。其病變多表現為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癥,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結膜炎和陰囊炎等,故本品可用于上
維生素C的藥物作用的介紹
維生素C為抗體及膠原形成,組織修補(包括某些氧化還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葉酸的代謝,鐵、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維持免疫功能,羥化5-羥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進非血紅素鐵吸收等所必需,同時維生素C還具備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從而達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在
維生素C的生理功能介紹
1、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組織創傷口的更快愈合。? 2、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 3、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類脂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預防心血管疾病。 4、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生長,防止牙床出血,防止關節痛、腰腿痛。? 5、增強肌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
尿液中維生素C濃度的介紹
正常人尿液中維生素C 濃度過低,常見于維生素C 缺乏病(壞血酸病);尿維生素C長期增高,可能與腎結石形成有關。尿中維生素C濃度主要反映最近飲食中維生素C 攝入情況。尿中維生素C 對試紙條法測定的其他項目有影響(如尿糖、尿紅細胞、尿膽紅素、尿亞硝酸鹽)。
維生素C
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久置色漸變微黃;水溶液顯酸性反應。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190~192℃,熔融時同時分解。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lml中約含0.10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
生化檢測項目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有關。人體不能合成及貯存,必需從外界攝取。它在新鮮綠葉蔬菜、橘子、柚及檸檬等中含量豐富。在正常劑量情況下,維生素C體內庫存是1500mg。維生素C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嬰兒常因
關于維生素C的吸收代謝的介紹
吃入的維生素C通常在小腸上方(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被吸收,而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時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許。未吸收的維生素C會直接傳送到大腸中,無論傳送到大腸中的維生素C的量有多少,都會被腸內微生物分解成氣體物質,無任何作用,所以身體的吸收能力固定時,多攝取就等于多浪費。 [5] 維生素C在體內的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介紹: 維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有關。人體不能合成及貯存,必需從外界攝取。它在新鮮綠葉蔬菜、橘子、柚及檸檬等中含量豐富。在正常劑量情況下,維生素C體內庫存是1500mg。維生素C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嬰兒常因
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預后介紹
按以上療法處理,輕癥一般在1~2天內局部疼痛和觸痛減輕,食欲好轉,約4~5天后下肢即可活動,7~10天癥狀消失,體重漸增,約3周內局部壓痛全消。同時毛細血管脆性也恢復正常。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經維生素C及葉酸等治療后網織紅細胞增多。 骨骼病變及骨膜下出血所致血腫的恢復需時較長,重者需經數月消失。即
維生素C參與羥化反應的作用介紹
羥化反應是體內許多重要物質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驟,在羥化過程中,必須有維生素C參與。 (1)促進膠原合成,維生素C缺乏時,膠原合成障礙,從而導致壞血病。 (2)促進神經遞質(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合成。 (3)促進類固醇羥化,高膽固醇患者,應補給足量的維生素C。 (4)維生素C能提升混
維生素C的測定
維生素C是一種已糖醛基酸,有抗壞血病的作用,所以被人們稱做抗壞血酸,主要為還原型及脫氫型兩種,廣泛存在于植物組織中,新鮮的水果、蔬菜,特別是棗、辣椒、苦瓜、柿子葉、獼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較多。它是氧化還原酶之一,本身易被氧化,但在有些條件下又是一種抗氧化劑。維生素C(還原型)純品為白色無臭結晶,熔
維生素C的測定
維生素C是一種已糖醛基酸,有抗壞血病的作用,所以被人們稱做抗壞血酸,主要為還原型及脫氫型兩種,廣泛存在于植物組織中,新鮮的水果、蔬菜,特別是棗、辣椒、苦瓜、柿子葉、獼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較多。它是氧化還原酶之一,本身易被氧化,但在有些條件下又是一種抗氧化劑。 維生素C(還原型)純品為白色
維生素C片
性狀本品為白色至略帶淡黃色片鑒別(1)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維生素C0.2g),水10ml,振搖使維生素C溶解,濾過,濾液照維生素C鑒別1)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2)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維生素C0mg),加水10m1,振搖使維生素C溶解,濾過,取濾液。
維生素C泡騰片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著色片,片面可有散在的著色小點鑒別(1)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維生素C0.5g)加無水乙醇25ml,振搖約5分鐘使維生素C溶解,濾過,濾液照維生素C鑒別(1)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2)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維生素C10mg),加水10m
維生素C鈣
性狀本品為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1中約含0.10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應為+95.0°至+97.0°。鑒別(1)取本品的水溶液(1→10)5ml,加二氯靛酚鈉試液1~2滴,試液的
維生素C顆粒
性狀本品為黃色顆粒;味甜酸鑒別(1)取本品4g,加水10ml溶解后,照維生素C鑒別(1)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2)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維生素C0mg),加水10ml,振搖使維生素C溶解,濾過,取濾液。對照品溶液取維生素C對照品適量,加水溶解并稀釋制成每
維生素C鈉
性狀本品為白色至微黃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在空氣中較穩定,遇光色漸變暗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極微溶解,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10g的溶液,在25℃時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103°至+108鑒別(1)取本品水溶液(1→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維生素C介紹
尿維生素C介紹: 人體內維生素C以L-抗壞血酸(還原型抗壞血酸)和L-脫氫抗壞血酸(氧化型抗壞血酸)形式存在。一般飲食攝入(75-100mg/d)情況下,攝入體內的抗壞血酸約有50%-70%分解代謝為CO2和草酸,其余抗壞血酸隨尿排出。尿維生素C正常值: (1)尿中總維生素C:2,4-二硝基苯肼法
關于腓骨肌萎縮癥4C的基本內容介紹
CMT4C主要特征是起病較早(一般10歲以前發病),嚴重的脊柱側凸,而運動障礙相對較輕。神經傳導速度中等程度減慢,神經病理學典型改變:不論是形成髓鞘的施萬細胞或未形成髓鞘的施萬細胞,可塑性均有異常[8]。 Legnern等[9]研究了兩個CMT4C家系,將CMT4C疾病基因定位于5q23-33
關于維生素C缺乏癥的癥狀介紹
多見于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母孕期攝入足量維生素C,則生后2~3個月寶寶體內儲存的維生素C可供生理需要,若孕婦患本病,則新生兒出生后即出現癥狀。 1、一般癥狀 維生素c缺乏需3~4個月方出現癥狀。早期表現易激惹、厭食、體重不增、面色蒼白、倦怠無力,可伴低熱、嘔吐、腹瀉等,易感染或傷口不易愈合
關于天然維生素c的基本信息介紹
天然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在體內參與多種反應,如參與氧化還原過程,在生物氧化和還原作用以及細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從組織水平看,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與細胞間質的合成有關。維生素C能夠抵抗自由基對細胞的侵害,提高人體免疫力。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如檸檬、獼猴
關于維生素C的還原作用介紹
維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也可以是還原型存在于體內,所以可作為供氫體,又可作為受氫體,在體內氧化還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1)高濃度的維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質中的胱氨酸還原為半胱氨酸,進而合成抗體。 (2)維生素C能使難以吸收的三價鐵還原為易于吸收的二價鐵,從而促進鐵的吸收。此外,還能使亞鐵絡
關于維生素C注射液的基本介紹
一、成份: 本品的活性成份為維生素C,輔料為鹽酸半胱氨酸、亞硫酸氫鈉或焦亞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活性成份的化學名稱:L-抗壞血酸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3 二、性狀:本品為無色至微黃色的澄明液體。 三、適應癥: 1.用于防治壞血病,也可用于各種急慢性傳染性疾
維生素C的服用禁忌
1、維生素C以空腹服用為宜,但要注意患有消化道潰瘍的病人最好慎用,以免對潰瘍面產生刺激,導致潰瘍惡化、出血或穿孔。 2、腎功能較差的人不宜多服維生素C。腎功能較差的人若長期超劑量服用維生素C有可能引起胃酸過多,胃液反流,甚至導致泌尿系統結石。尤其是腎虧的人更應少服維生素C。這是因為體內過剩的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