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膽甾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英文名稱:CholesterolCAS號:57-88-5EINECS號:200-353-2分子式:C27H46O分子量:386.6535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12-24-22-10-9-20-17-21(28)13-15-26(20,4)25(22)14-16-27(23,24)5/h9,18-19,21-25,28H,6-8,10-17H2,1-5H3/t19-,21+,22+,23-,24+,25+,26+,27-/m1/s1......閱讀全文
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膽固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化學式為C27H46O。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是哺乳動物中主要的甾體類化合物,在基本的細胞生命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膽固醇列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膽甾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英文名稱:CholesterolCAS號:57-88-5EINECS號:200-353-2分子式:C27H46O分子量:386.6535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
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膽甾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英文名稱:CholesterolCAS號:57-88-5EINECS號:200-353-2分子式:C27H46O分子量:386.6535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
鯊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鯊膽固醇英文名稱scymnol定 義由鯊烯環化產生的三萜(含三十個碳原子)類固醇,存在于鯊魚中。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表膽固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表膽固醇英文名稱epicholeslerol;epiCh定 義膽固醇的表型異構體,即C-3位上的羥基由膽固醇的β構型轉為α構型(在固醇環骨架平面以下)。膽固醇與表膽固醇的分子量相同(均為386.66),但兩者的熔點和溶解度有差異。膽固醇的熔點為148.5℃,易溶于乙醚,次溶于乙醇、丙酮;而
膽固醇酯的基本信息
膽固醇酯是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劑的化合物。中文名膽固醇酯外文名cholesteryl ester,CE脂????類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偏低的原因日常生活中飲食營養不合理.肝臟損害總膽固醇偏低
關于高膽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水平。
關于總膽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人群總膽固醇水平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和生活方式。總膽固醇包括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肝臟是合成和貯存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國內外專
關于膽固醇結晶的基本信息介紹
膽固醇結晶(cholesterol crystals)在尿沉淀物中很少見膽固醇結晶,如有則多在尿液表面成薄片狀,膽固醇結晶形態為缺角的長方形或方形,無色透明,可溶于氯仿、乙醚。膽固醇結晶可常在乳糜尿中看到,偶亦見于膿尿中。膽固醇是不溶于水的.在膽汁中它以溶于與膽汁酸、卵磷脂所形成的微膠粒中運載的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基本信息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又稱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癥。臨床特點是高膽固醇血癥、特征性黃色瘤、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FH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遺傳性高脂血癥,也是脂質代謝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可導致各種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出現,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一種重要危險因素。
家族性低膽固醇血癥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家族性低膽固醇血癥英文名稱familial hypocholesterolemia定 義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癥的雜合子成員終身伴有極低的血漿膽固醇水平,經常低于2.6 mmol/L。其壽命一般較同齡人平均長12年,可達80~90多歲高齡。此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障礙在親屬中的發生率為0.2 %。應
關于高膽固醇血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H)又稱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癥。臨床特點是高膽固醇血癥、特征性黃色瘤、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FH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遺傳性高脂血癥,也是脂質代謝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可導致各種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出現,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一種重要危險因素。
膽固醇合成酶抑制劑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膽固醇合成酶抑制劑英文名稱statin定 義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中的關鍵酶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物質。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膽固醇合成酶抑制劑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膽固醇合成酶抑制劑英文名稱statin定 義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中的關鍵酶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物質。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關于膽固醇結晶栓塞性腎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膽固醇結晶栓塞性腎病又稱粥樣硬化栓塞性腎病,是指由于主動脈或腎動脈壁上粥樣硬化斑破裂,釋放出膽固醇結晶并栓塞腎臟小動脈導致的腎血管性疾病。該病多引發急性或亞急性腎損傷,臨床表現為發熱、肌痛、食欲減退,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尿液異常等。 動脈粥樣硬化是此病發生的基礎,主動脈或腎動脈的粥樣硬化斑
膽固醇膽固醇濃度的調節
膽固醇可反饋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并減少該酶的合成,從而達到降低膽固醇合成的作用,細胞內膽固醇來自體內生物合成或胞外攝取。血中膽固醇主要由低密底脂蛋白(LDL)攜帶運輸,借助細胞膜上的LDL受體介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當胞內膽固醇過高,可抑制LDL受體的補充,從而減少由血中攝取膽固醇。現知遺傳
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英文名稱lecithin-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定 義編號:EC 2.3.1.43。催化將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膽固醇轉化為膽固醇酯,將磷脂酰膽堿中的酰基轉移至膽固醇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膳食膽固醇與血液膽固醇
BMJ 2013;346:e8539薈萃分析了8篇報道,涉及308萬人、7579個心臟病案例的研究,認為雞蛋的攝入與心臟病的發生無關。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于2013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與2015年,分別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膽固醇的攝入上限。 BMJ 2018;363:
膽固醇的食用
在對待食物膽固醇的作用方面,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膽固醇是極其有害不能吃的東西。說這種觀點片面,是由于持這種觀點的人對膽固醇在人體內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認識。事實上,膽固醇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參與了一些甾體類激素和膽酸的生物合成。由于許多含有膽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營養成分也很豐富
膽固醇的數據
中文別名:膽甾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英文名稱:CholesterolCAS號:57-88-5EINECS號:200-353-2分子式:C27H46O分子量:386.6535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
膽固醇的轉化
膽固醇在體內不被徹底氧化分解為CO2和H2O,而經氧化和還原轉變為其它含環戊烷多氫菲母核的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進一步參與體內代謝,或排出體外。膽固醇在體內可作為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此外,它還可以轉變為多種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質,在腎上腺皮質可以轉變成腎上腺皮質激素;在性腺可以轉變為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
膽固醇酯與總膽固醇比值的臨床意義
(1)、鑒別肝內外黃疸:阻塞性黃疸比值正常,肝細胞性黃疸比值降低。 (2)、增高:肝細胞損傷、病毒性肝炎早期、家族性卵磷酯膽固醇酰基轉移酶缺乏。
膽固醇酯與總膽固醇比值的注意事項
(1)、應用自動分析儀時可根據儀器條件及試劑反應情況設計反應程序。自動分析儀要求酶反應快速(最好5min內完成反應)。反應慢的試劑只可用于手工操作,待反應達到終點時再比色。試劑和標本用量可根據比色杯容積按比例放大或縮小。 (2)、為保證酶反應迅速、完全并利于酶試劑長期穩定保存,要求酶制劑性能好
簡述高膽固醇血癥和膽固醇結石的防治
膽固醇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生的重要病理基礎。研究表明,鹽酸考來維侖和考來替蘭可通過吸附膽汁酸阻斷其EHC過程,從而破壞膽汁酸和膽固醇間的平衡關系,促使肝臟中的膽固醇向膽汁酸轉變,加速肝內膽固醇的代謝,從而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也有藥物通過抑制腸道轉運體
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的功能
低密度脂蛋白是所有血清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脂蛋白。高密度膽固醇實際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膽固醇,它可反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多少。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臟和小腸合成,是脂蛋白中體積最小的一種。它的主要功能是將肝外組織中過多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代謝,以防膽固醇在這些組織中過多地聚集。現代
膽固醇的攝入標準
膽固醇主要來自人體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膽固醇是次要補充。如一個70kg體重的成年人,體內大約有膽固醇140g,每日大約更新1g,其中4/5在體內代謝產生,只有1/5需從食物補充,每人每日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200mg,即可滿足身體需要。膽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隨著食物膽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還要下降
膽固醇的定義內容
中文別名:膽固醇;(3β)-膽甾-5-烯-3-醇;膽甾-5-烯-3β-醇;膽脂醇;異辛甾烯醇;膽甾醇;膽甾烷醇;膽固烯醇 英文名稱:Cholesterol 英文別名:5-Cholesten-3beta-ol; cholesterol from lanolin; cholesterol fro
降低膽固醇的方法
⒈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蛋黃等膽固醇含量極高的食物,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每天少于300毫克)。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70%)是肝臟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來源于食物,所以僅僅依靠減少膽固醇攝入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高膽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對降低膽固醇仍然是有幫助的。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
膽固醇的藥物舉例
改善膽固醇代謝紊亂的調脂藥物 如君山第四代降脂寧顆粒,舒心降脂寧片,前者應用更廣泛,療效更確切。 以降低血漿膽固醇為主的調脂藥物 包括: ① 膽汁酸螯合劑:如考來烯胺(消膽胺)和考來替泊 (降膽寧)。 ②他汀類藥物,即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為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調脂藥物,
膽固醇的相關病癥
膽固醇是絕大多數膽結石的主要成分,它極難溶于水,而膽汁內的膽固醇能以膽鹽-磷脂微膠粒和磷脂微囊形式溶于水。以這兩種形式,膽汁攜帶膽固醇的能力可大大加強。膽鹽微膠粒由膽鹽分子聚合而成,其分子中水溶性(離子)區域朝向水溶液,而非水溶性(非極性)膽固醇核朝內。膽固醇即溶于球形微膠粒內部,而且其攜帶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