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剛談與神十四乘組工作交接:睡得香甜有技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76.shtm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馬帥莎 占康)6月28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北京航天城與媒體記者見面。翟志剛在見面會上表示,乘組在返回前后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先后進行了天地雙向視頻和面對面交流,傳達在軌生活和工作經驗。 談及如何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工作交接,翟志剛表示,乘組在返回之前,跟神舟十四號乘組進行了天地雙向視頻,利用手持攝像機采用直播的方式,對空間站上的工作生活以及做各類科學實驗所有設施設備的位置和使用技巧,進行了仔細溝通和交流。“我們把天上不易操作的東西,還有一些我們使用過的工具放在了什么地方,都說得很清楚。” 翟志剛稱,落地返回以后,乘組又跟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傳達在天上6個月以來生活和工作經驗,“他們對天上的一些小事很感興趣,因為所有正......閱讀全文
“神十四”小機械臂工作正常-后續將擔大任
9月2日0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空間站階段航天員第5次出艙。而在此次出艙活動之前,問天艙小機械臂已經完成了在軌測試工作,各項指標均表現優異,達到了預期效果。后續它
神十四和神十五航天育種實驗項目清單公布
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始終注重提升綜合效益,致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空間站建造階段歷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實驗項目。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共搭載112家單位1300余份作物種子、微生物菌種等航天育種材料(清單附后)。 后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繼續組織開展航天育種搭載實驗
翟志剛成功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
中新網北京九月二十七日電(記者 齊彬)北京時間二十七日下午四點五十九分,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這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下午一點三十三分,神舟七號返回艙門關閉,航天員出艙執行太空行走任務開始。隨后翟志剛和劉伯明兩人開始穿艙外航天服,三點二十左右,兩人全副武裝,其中擔
夢天發射在即-神十四乘組在軌工作有條不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31.shtm 央視網消息: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日前已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區就位,發射在即,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的在軌工作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昨天(10月27日)發布
“太空出差”滿兩個月-神十四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8月5日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太空出差”滿兩個月的日子,記者今天(8月5日)上午從中國航天員中心了解到,目前航天員身體健康,精神飽滿,正在圍繞核心艙日常照料、問天實驗艙狀態設置、再生生保系統安裝和測試等展開各項工作。 在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支持大廳里,航天員正在進行針對中國空間站的物資整理工
神十四和神十五飛行乘組已選定-目前狀態非常好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今日表示,按照空間站建造階段的任務安排,執行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目前,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的身心狀態非常好,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17日下午,國新辦就
楊利偉:翟志剛出艙動作完美
新華網北京飛控中心9月27日電(李玲 孫佳悅李非)27日17時,42歲的航天員翟志剛完成中國首次太空漫步。當晚,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北京飛控中心指揮大廳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楊利偉現在是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同時還是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對于戰友今天的表現,一向平和冷靜的
十二道風味——“神十四”乘組的中秋菜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063.shtm 今年的中秋節,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的首個中秋節。航天員用攝像機拍攝了太空中的月色,天地共賞一輪明月,同心共慶團圓佳節。 航天員 陳冬:這是我們在空間站看到的月亮
“控溫外衣”“智能管理員”……科技護航神十四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相關工作正按計劃開展。此次飛行任務中,哪些“黑科技”為神舟十四號飛船保駕護航? 無懼酷暑嚴寒,“控溫外衣”呵護航天員冷暖 神舟十四號飛船對接的模式與空間站組合體飛行姿態,會使飛船被其他艙體持續遮擋,造
神十四乘組任務飽滿-183天創造多個“首次”
神十四乘組在軌工作生活半年,航天員們任務安排飽滿,是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的“最忙乘組”,他們也見證了中國航天的多個歷史性時刻。我們一起回顧和盤點。 任務期間,乘組與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經歷了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2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開展了大量空間站平臺巡檢測試
“最忙乘組”神十四任務飽滿-創造多個“首次”
神十四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近半年,他們任務完成得怎么樣?返回前還有哪些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在今天(11月28日)的發布會上介紹,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入軌,目前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176天。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任務安排飽滿,可以說是空
神十四從天宮帶回的馬鈴薯種子迎來首個種植季
搭乘神舟十四號飛船從天宮返回的2萬粒馬鈴薯種子經過催芽,目前迎來首個種植季。在位于山東德州的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幾天,科研人員正在指導工人對上萬株馬鈴薯“實生苗”進行移栽。與傳統育種相比,航天育種最大優勢在于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培育出高產、早熟、抗病等性狀優良的種
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題:“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 “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作者 馬帥莎12月4日,在中國空間站出差了183天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踏上返回地球之旅。飛船返回艙拖著黃色尾焰,像流星一樣劃過黑夜,一路護送航天員回家。“黃河發現目標。”當晚19時48分許,飛船返回艙已飛至
神十四航天員回家-這些科技為他們保駕護航
與神舟十三號相同,神舟十四號乘組采用的也是快速返回的方式回到地球,這讓他們的回家路只用了9個多小時。從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到最終成功著陸、出艙,航天員的回家路會遇到怎樣的難點?又有哪些科技手段為他們保駕護航呢?完成多次分離后 神舟飛船進行自動變軌 航天員的回家之路,第一步就是分離。在這個過程中,載人飛船
神十四號航天乘組首次出艙都做了那些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 據了解,這次一共有5項作業任務,總臺央視記者勞春燕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尹銳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帶來解讀。氣閘艙在哪
神十四在夜間返回-東風著陸場都做了哪些準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東風著陸場將迎來首次夜間低溫返回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著陸當天氣溫會低至零下15攝氏度。神舟十四號返回,是東風著陸場首
神十四已在軌70余天-他們在空間站里忙些啥
6月5日成功發射,截至目前,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70余天。他們正在空間站里忙些什么呢?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最新消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近期已經完成了問天實驗艙內環控生保系統在軌組裝設備的安裝和測試工作。問天實驗艙作為天和核心艙的備份,在空間站日常運行中配合核心艙統一管理與
神十四乘組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
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9月2日0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陳冬、劉洋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是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由小機械臂輔助實施的出艙活動。航天員出艙活動期間,天地間周
“神十四”航天員首次冬季夜間返回東風著陸場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馬帥莎)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搭乘神舟十四號飛船返回地面。這是航天員首次在冬季夜間著陸東風著陸場,搜救任務面臨極寒和暗夜兩大難點。 相比白天返回,夜間搜索發現目標難度更大,直升機搜救隊員夜間無法靠目視看到返回艙,必須借助微光、紅外光學設備才能發現返回艙;夜間到達著
神十四乘組完成首次出艙:天地同心-向前一步
9月1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執行了首次出艙任務。這也是問天實驗艙在軌運行以來的第一次出艙任務,備受矚目。兩位出艙的航天員陳冬、劉洋經受住了極端環境對他們身體和精神的極大挑戰,與留在艙內的蔡旭哲和地面飛行控制人員配合默契,圓滿完成了這次的出艙活動任務。這次出艙活動都有哪些亮點,執行過程
劉洋談太空全家福:足以載入中國載人航天史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65.shtm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郭超凱 劉昶 李泓根)返回地面75天后,神舟十四號乘組17日在北京航天城首次與媒體和公眾正式見面。談及神舟十四號、十五號乘組的“太空全家福”,神舟十四號航
神七航天員“輕松”開始太空生活
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飛船升空。21時33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飛船升空。21時33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 ?
完成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神十四面臨關鍵一戰
6月5日,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送入太空。這是中國航天員第九次太空遠征,也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 進入太空后,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先后進入空間站核心艙、天舟四號和天舟三號貨物艙,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太空之旅。
神十四乘組回家-空中分隊各搜救力量陸續登機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今晚(4日)返回東風著陸場。此時此刻,空中分隊五架直升機準備就緒,機組的情況如何?什么時候起飛執行任務?接下來,我們來看跟隨空中分隊采訪的總臺央視記者王剛帶來的報道。總臺央視記者 王剛: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空中分隊的集結點,我身后的五架直升機,包括一架指揮機,三架醫監醫保直升機
接臂搭橋抬相機-“神十四”航天員有何新任務?
11月17日,神舟十四號乘組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本次航天員出艙的主要任務是安裝艙間連接裝置,以及問天實驗艙全景相機抬升。首次跨艙艙外作業 這是中國空間站“T”字構型在軌組裝完成后的首次出艙任務,航天員的出艙活動范圍由單艙擴展到三艙。為了方便航天員跨艙段爬行,此次任務是在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之間
神十四航天員乘組返回后首次與公眾正式見面側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79.shtm 2月17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這是神舟十四號乘組自2022年12月4日返回后,首次與公眾正式見面。 見面會上,有關專
神十四乘組靜待來訪!問天實驗艙將于本月發射
本月底中國空間站將開啟一個大動作,就是迎接“問天”實驗艙的到來。 前不久,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空間站組合體發出調相指令,空間站組合體將做好迎接“問天”實驗艙來訪的準備。目前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由天和核心艙、天舟三號、天舟四號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組成“一艙三船”構型,未來天舟三號會撤離,主要是為后續
全力做好教育“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目標任務:編制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質量規劃。 工作措施:編制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積極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教育部分的編制工作。出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技能中國建設方案等文件。制
神十四乘組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既定任務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7日16時50分,經過約5.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陳冬、航天員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出艙活動期間,首先完成了天和核心艙與問天實驗艙艙間連接裝置、天和核心艙與夢
實驗室管理工作交接過程中需要移交的內容
實驗室管理工作交接過程中需要移交的內容是:接交人簽字和遺留工作。實驗室的工作、資產、圖書、經費等情況的移交。工作移交必須有接交人的簽字并確認有無交接清楚,必要時可附上遺留工作的狀態。資產移戀必須對國有資產或單位購買提供給個人使用必須交還的物品有無歸還。經費移交必須由單位主管財務的領導負責監交。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