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忙乘組”神十四任務飽滿創造多個“首次”
神十四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近半年,他們任務完成得怎么樣?返回前還有哪些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在今天(11月28日)的發布會上介紹,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入軌,目前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176天。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任務安排飽滿,可以說是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的“最忙乘組”。任務期間,乘組與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的組裝建造,經歷了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2次分離撤離和2次轉位任務,見證了諸多中國載人航天的歷史時刻。 神舟十四號任務期間,乘組開展了大量空間站平臺巡檢測試、設備維護、維修驗證、物資管理和站務管理等工作,進行了兩個實驗艙多個實驗機柜的解鎖安裝,按計劃實施了多項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完成了1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載人航天又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實現兩個20噸級的航天器在軌交會對接;首次實現空間站艙段轉位;航天員乘組首次進入問天......閱讀全文
點火!神舟十四號發射升空
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神舟十四號:太空生活豐富多彩
10月12日下午,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這也是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空間站度過4個月多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開課。北京時間9月30日12時44分,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
神舟十四號乘組如何評價隊友?
神舟十四號乘組由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75后,這次要在空間站駐留6個月,完成空間站在軌組裝和建造任務。 同一批進入航天員大隊,年齡相仿,神舟十四號乘組成員彼此之間會有怎樣的默契?任務中他們如何分工?對隊友又作何評價?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蔡旭哲:我們乘組年輕,從2010年
神舟十四號測控第一棒-高精度測量守望神舟出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光學測量團隊,承擔著此次神舟十四號運載火箭初始發射段的實時監測任務,作為整個測控系統的“第一棒”,團隊科技人員始終精益求精,做足準備,以高精度測量,守望神舟出征。 這是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發射前的一次綜合演練,發射場光學測量團隊科技人員在火箭點火后第一秒就立即進入工作。他
神舟十四號返回艙實物全國首次展出
“兩岸攜行 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29日在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啟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降落傘、航天服等航天實物,天和核心艙1:1模型等一件件珍稀展品亮相此次科普展,全面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成就。主辦方稱,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為全國首次展出,將在廈門面向公眾進行為期兩周的展示。作為廈門市科技創新
黑夜、嚴寒,他們這樣護送神舟十四號回家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神舟系列飛船是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抓總研制。科技日報記者從五院了解到,本次回收任務延續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以來的技術狀態,同時對整體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9時20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
解密神舟十四號丨三艙結構穩定成熟
此前,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十三艘神舟飛船,這一次神舟十四號延續了以往神舟飛船的三艙構型,也就是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構成,這三艙都具有什么功能?一起來了解一下。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神舟號飛船的高度是9米,它的起飛重量是8噸多,最大的直徑是2.8米。最上面的部分叫軌道艙,它也是航天員的生活區,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3次飛行任務
太空尋“知己”-揭秘神舟十四號的“成長密碼”
中新網上海6月5日電 題:太空尋“知己” 揭秘“神舟十四號”的“成長密碼”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載著3名航天員,奔向太空了。 它將拉開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與建造的大幕。 經“千錘百煉”,“神舟十四號”身上形成了系列“成長密碼”:“成團”:在地球組批生產 中國空間
神舟十四號乘組將與神舟十五號乘組進行在軌輪換
在6月4日舉行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該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任務主要目的為:配合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和轉位
出征在即!神舟十四號任務有四大看點
按照計劃,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于今天10時44分發射升空,踏上六個月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四號是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后的首次載人任務,此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那么,作為空間站轉入建造階段后的首次載人任務,有何看點呢?看點一:中國空間站完全體將亮相 4月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即將出征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計劃在今天(5日)10時44分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即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外的圓夢園廣場舉行。總臺央視記者王春瀟在圓夢園廣場上介紹了出征儀式相關準備情況。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天宮對話”非洲青少年
來自埃塞俄比亞、埃及等非洲8國的青少年6日通過網絡視頻與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天宮對話”活動,互動場面氣氛熱烈,妙趣橫生。 當天活動的主會場設在位于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洲聯盟(非盟)委員會總部,并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埃塞俄比亞、納米比亞、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索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最新狀態如何?
據了解,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回艙后還完成了多項工作。今天凌晨2點多,航天員進行食物補給,凌晨3點后,航天員開始休息。目前航天員狀態良好。據了解,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六個月期間共將執行兩至三次出艙任務。
乘舟巡宇探天河——神舟十四號飛天紀實
夏風微拂,為神舟飛船送行。浩瀚蒼穹,盼飛天英雄到來。 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驚天動地的巨響過后,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著載有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四號飛船,從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拔地而起,飛赴蒼穹。 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也是中國人的第9次太空遠征。 火箭騰空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2月4日11時01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 分離前,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完成了與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輪換、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設置、實驗數據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轉運等撤離前各項工作,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揮手告別
183天!追尋神舟十四號乘組的飛天足跡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炎炎夏日到皚皚寒冬,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創造了多項“首次”。讓我們追尋神舟十四號的飛天足跡,回顧“最忙乘組”歷經半年的太空之旅。啟程飛天,步履堅定2022年6月5日7時54分
流媒體技術助力神舟十四號返回艙圖像增強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右側的返回艙圖像已使用圖像增強技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是航天員在飛船發射、交會對接以及返回地面階段需要乘坐的飛船艙。與在軌的空間站不同,返回艙和地面之間的通信鏈路資源極其有限,傳統的視頻通
逐夢蒼穹真英雄——記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2022年6月4日,萬眾矚目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西北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正式亮相。 他們是二度飛天的指令長陳冬、再叩蒼穹的劉洋、首次出征的蔡旭哲。根據計劃,他們將于6月5日10時44分搭乘神舟飛船開啟飛向太空的航程。 這是中國人的第9次太空之旅,也是首次全部由第二批航天員組成
聲表濾波器保障神舟十四號飛船通信清晰
中新網北京6月5日電 (馬帥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6月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在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升空及后續在軌期間,聲表濾波器為神舟十四號飛船關鍵部位提供通信保障服務。它可以濾除飛船飛行不同階段和宇宙中的各種干擾信號,保障通信清晰傳回地面。 在不同的宇宙使用環境中,聲表器件經受的環境差別
神舟十四號乘組首次出艙,哪些環節有變化?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 據了解,這次一共有5項作業任務,總臺央視記者勞春燕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帶來報道。神舟十四號乘組執行首次出艙活動總臺央視記者 勞春燕
流媒體技術助力神舟十四號返回艙圖像增強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右側的返回艙圖像已使用圖像增強技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是航天員在飛船發射、交會對接以及返回地面階段需要乘坐的飛船艙。與在軌的空間站不同,返回艙和地面之間的通信鏈路資源極其有限,傳統的視頻通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將返程-半年創造多個“首次”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馬帥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12月4日返回地球。自今年6月5日入駐中國空間站以來,三名航天員在軌任務安排飽滿,可以說是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的“最忙乘組”。?“神十四”乘組過去半年創造了多個“首次”,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諸多歷史時刻,與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
揭秘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獨有“三大技能”
人民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趙竹青)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瞄準6月5日10時44分發射。在4日上午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了神
神舟十四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20時50分,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依次全部進入天和核心艙。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
中科院上海分院多項成果應用于神舟十四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經過6次自主變軌,于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7時42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其中,中科院上海分院多項成果應用于本次飛船任務。為航天器穿上“護甲”此次神舟十四號任務中,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的長壽命低比值無機熱控涂層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
今天,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第一次出艙活動。 15時48分,航天員關閉問天艙段間艙門,隨后航天員陳冬、劉洋先后進入艙外航天服,進行出艙前各項準備工作。
在軌“滿月”!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身心狀態良好
上個月的今天,也就是6月5日,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順利送入太空。3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正式開啟6個月的太空之旅。 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將迎來空間站兩個實驗艙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
面對面|太空183天-專訪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
2023年2月17日,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返回地球75天后,首次與公眾正式見面。《面對面》記者獨家專訪三位航天員。 記者:陳冬,我知道兩顆星代表著兩次執行任務了。 陳冬:對。 記者:你這個徽章是? 陳冬:因為有一個任務標,這個相當于是最近一次任務的任務標,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