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四乘組回家空中分隊各搜救力量陸續登機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今晚(4日)返回東風著陸場。此時此刻,空中分隊五架直升機準備就緒,機組的情況如何?什么時候起飛執行任務?接下來,我們來看跟隨空中分隊采訪的總臺央視記者王剛帶來的報道。總臺央視記者 王剛: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空中分隊的集結點,我身后的五架直升機,包括一架指揮機,三架醫監醫保直升機,還有一架通信機,機組人員處于待命狀態。現在,搜救隊員,醫監醫保人員以及返回艙的處置人員也正在陸續登機。空中分隊的詳細準備情況,我們請空中分隊指揮員陳實介紹。神舟十四號搜救回收空中分隊指揮員 陳實:我們落地以后,機務人員對直升機和機上設備再次進行了檢查和確認,確保狀態良好。針對天氣實況,我們又一次進行了集體協同,對處置流程進行了推演。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計劃19時24分,五架直升機分別赴自己的待命空域,執行任務。神舟十四號搜救回收空中分隊指揮員 陳實:東風著陸場夜間搜索回收有一定困難。首先,返回艙返回到大氣層以后,與大氣層摩擦......閱讀全文
東風著陸場已做好準備-歡迎神十四乘組回家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航天員乘組完成首次在軌交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今日返回。 東風著陸場及各參試系統也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航天員回家。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航天員“腳踏實地”的第一站。航天員“腳踏實地”第一站 ——東風著陸場總臺央視記者 劉芃利:我現在就行駛在著陸場最常見的地形——
神十四乘組回家-空中分隊各搜救力量陸續登機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今晚(4日)返回東風著陸場。此時此刻,空中分隊五架直升機準備就緒,機組的情況如何?什么時候起飛執行任務?接下來,我們來看跟隨空中分隊采訪的總臺央視記者王剛帶來的報道。總臺央視記者 王剛: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空中分隊的集結點,我身后的五架直升機,包括一架指揮機,三架醫監醫保直升機
神舟十三號即將返回-各搜救分隊做好準備
按預定計劃,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返回地球,位于額濟納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著陸場各系統目前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航天員回家。 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著陸地點定為東風著陸場,隨著任務臨近,著陸場加強了氣象觀測和高空探測工作,會商結果顯示,任務當天氣象條件滿足飛船
神舟十三號即將返回-各搜救分隊做好準備
按預定計劃,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返回地球,位于額濟納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著陸場各系統目前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航天員回家。? ? 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著陸地點定為東風著陸場,隨著任務臨近,著陸場加強了氣象觀測和高空探測工作,會商結果顯示,任務當天氣象條件滿足飛船返回要求。? ? 酒泉
神十四在夜間返回-東風著陸場都做了哪些準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東風著陸場將迎來首次夜間低溫返回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著陸當天氣溫會低至零下15攝氏度。神舟十四號返回,是東風著陸場首
“神十四”航天員首次冬季夜間返回東風著陸場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馬帥莎)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搭乘神舟十四號飛船返回地面。這是航天員首次在冬季夜間著陸東風著陸場,搜救任務面臨極寒和暗夜兩大難點。 相比白天返回,夜間搜索發現目標難度更大,直升機搜救隊員夜間無法靠目視看到返回艙,必須借助微光、紅外光學設備才能發現返回艙;夜間到達著
神十三即將返回!空地協同搜索-織密安全著陸網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于近日擇機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 這次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將首次實施快速返回模式,這對著陸場搜救力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眼下,神十三航天員乘組歸期已近,面對全新的返回模式,東
神十三即將返回!空地協同搜索-織密安全著陸網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于近日擇機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 這次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將首次實施快速返回模式,這對著陸場搜救力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眼下,神十三航天員乘組歸期已近,面對全新的返回模式,東
迎接航天員回家-東風著陸場搜救力量已完成集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56.shtm 6月2日,正在中國空間站的神舟十五號、神舟十六號兩個航天員乘組進行了在軌交接儀式。神舟十五號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于明天(4日)乘坐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今天,東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9時20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
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題:“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 “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作者 馬帥莎12月4日,在中國空間站出差了183天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踏上返回地球之旅。飛船返回艙拖著黃色尾焰,像流星一樣劃過黑夜,一路護送航天員回家。“黃河發現目標。”當晚19時48分許,飛船返回艙已飛至
神十七航天員將于4月30日回家!
按計劃,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于4月30日返回東風著陸場,著陸場區組織所有搜救力量展開了最后一次全系統綜合演練,做好迎接航天員回家的準備。神舟十七號搜救回收任務采取“空中搜救航天員,地面處置返回艙”的搜救模式。演練中,由北京中心通報返回艙落點坐標,著陸場各系統密切協同,10余支搜救力量,5架直升機,
胡小春:著陸場開啟常態化應急待命模式
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相關負責人昨天(1日)表示,目前,香港已完成第一階段選拔,共推薦40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男女各占20人。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正在選拔中,而第三批航天員今年起就將陸續加入空間站任務。全力打造航天員進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溫暖的航天港,一直是
精準測量、貼心服務-神十四任務的航天科工智慧
6月5日,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此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自主研制生產的系列產品全程護航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交會對接的“精準測量員”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與中國空間站成功“握
帶你從專業視角看航天員“下班回家”!
救援、回收、再適應......航天員從太空“下班回家”時,我們經常能夠在直播中聽到的這些高頻詞,具體代表什么含義?這次,載人航天常見術語知識帖帶你以更專業視角直擊返回著陸現場,見證英雄凱旋!01著陸場 滿足載人飛船正常返回和安全著陸條件的、配備有用于載人飛船回收的測控、通信、搜索、救援等整套設備
點火!神舟十四號發射升空
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成功實施神十三返回段測控任務
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點成功實施飛船返回段測控任務。 “‘喀什’發現目標!”9時許,被譽為“航天測控第一站”的喀什測控站對飛船返回艙快速完成目標捕獲。據介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采取快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成功實施神十三返回段測控任務
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點成功實施飛船返回段測控任務。 “‘喀什’發現目標!”9時許,被譽為“航天測控第一站”的喀什測控站對飛船返回艙快速完成目標捕獲。據介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采取快
“嚴寒+暗夜”,如何讓航天員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返回,這也是東風著陸場首次迎接在冬季夜間執行搜救任務的挑戰。面對嚴寒和暗夜帶來的諸多困難,地面是如何準備和應對的?夜間搜索發現目標難 由于直升機飛行的快捷性,航天員搜救任務均以直升機分隊為主。白天執行搜救任務,機上搜救隊員很容易發現目標,而夜間靠目視看不到返
兩艘神舟飛船共軌-返回任務將帶來哪些挑戰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即將返回。與以往相比,這次的返回任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兩艘載人飛船都在空間站停靠,那么,這樣一個特點又會對返回任務帶來哪些挑戰呢?總臺央視記者 吳天白:從這個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的標識中我們可以看到,兩艘載人飛船都停泊在空間站,這就帶來一個可能大家都非
神舟十四號:太空生活豐富多彩
10月12日下午,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這也是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空間站度過4個月多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開課。北京時間9月30日12時44分,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
神舟十四號乘組如何評價隊友?
神舟十四號乘組由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75后,這次要在空間站駐留6個月,完成空間站在軌組裝和建造任務。 同一批進入航天員大隊,年齡相仿,神舟十四號乘組成員彼此之間會有怎樣的默契?任務中他們如何分工?對隊友又作何評價?神舟十四號航天員 蔡旭哲:我們乘組年輕,從2010年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國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辟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20多年前,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國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辟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20多年前,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研制國際空間
安徽造“火眼金睛”保障神舟十七號順利返航
日前,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38所)獲悉,飛船返回艙搜救分隊裝載的機載衛星通信設備是由中電博微、中國電科38所自主研制的Ka頻段衛星終端設備。現場圖。中國電科38所供圖該設備在任務執
中國載人航天歷次飛船返回大盤點
昨晚(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三名航天員安全順利出艙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四號從航天員在軌駐留21小時28分到183天中國載人航天的每一個目標一步步實現一起回顧中國載人航天的歷次飛船返回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在飛行
多項技術為航天員照亮歸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4.shtm傘花在空中綻放,牽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緩緩下落。日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載人
神舟十四號測控第一棒-高精度測量守望神舟出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光學測量團隊,承擔著此次神舟十四號運載火箭初始發射段的實時監測任務,作為整個測控系統的“第一棒”,團隊科技人員始終精益求精,做足準備,以高精度測量,守望神舟出征。 這是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發射前的一次綜合演練,發射場光學測量團隊科技人員在火箭點火后第一秒就立即進入工作。他
神舟十四號返回艙實物全國首次展出
“兩岸攜行 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29日在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啟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降落傘、航天服等航天實物,天和核心艙1:1模型等一件件珍稀展品亮相此次科普展,全面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成就。主辦方稱,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為全國首次展出,將在廈門面向公眾進行為期兩周的展示。作為廈門市科技創新
黑夜、嚴寒,他們這樣護送神舟十四號回家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神舟系列飛船是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抓總研制。科技日報記者從五院了解到,本次回收任務延續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以來的技術狀態,同時對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