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檢查腹膜后血腫?
1.普通X線檢查或雙重對比造影 可以揭示能導致后腹膜腔出血的一些病變,如骨折、腹主動脈瘤、泌尿道或胃腸道疾病、腰大肌輪廓不清及邊緣部分中斷等。 2.B型超聲 能發現血腫及腹主動脈瘤,但血腫與膿腫及其他液體積聚(如尿液)的鑒別常有一定困難。 3.CT檢查 能較清楚地顯示出血血腫與其他組織的關系,當增強掃描時衰減值增加,是活動性出血的證據。 4.血管造影和同位素掃描 能提示出血的位置。 5.B型超聲或CT引導下穿刺抽吸 以明確診斷。 6.化驗檢查 初期白細胞計數稍高或正常,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可減低,后期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嗜中性粒細胞增高。胰腺損傷時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增高。腎挫裂傷時可出現血尿蛋白尿。......閱讀全文
怎樣檢查腹膜后血腫?
1.普通X線檢查或雙重對比造影 可以揭示能導致后腹膜腔出血的一些病變,如骨折、腹主動脈瘤、泌尿道或胃腸道疾病、腰大肌輪廓不清及邊緣部分中斷等。 2.B型超聲 能發現血腫及腹主動脈瘤,但血腫與膿腫及其他液體積聚(如尿液)的鑒別常有一定困難。 3.CT檢查 能較清楚地顯示出血血腫與其他組織
怎樣治療腹膜后血腫?
1.穿透性腹部損傷并發腹膜后血腫 在處理腹腔臟器傷后,應進一步探查血腫。上腹部腹膜后血腫常是腹膜后十二指腸或胰腺損傷的特征,應做Kocher切口,向左翻起十二指腸及胰頭,探查十二指腸第1、2段,切斷Treitz韌帶,進一步探查十二指腸第3、4段及全胰腺。對穩定型腎周圍血腫不伴休克及大量血尿者,
如何診斷腹膜后血腫?
凡有腹痛、腹脹和腰背痛、出血性休克、腹肌緊張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的腹部、脊柱和骨盆創傷,均應考慮腹膜后血腫的可能。X線檢查,可從脊柱或骨盆骨折、腰大肌陰影消失和腎影異常等征象,提示腹膜后血腫的可能。B型超聲和CT檢查常能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 診斷性腹腔穿刺常可與腹腔內出血鑒別,但穿刺不宜
腹膜后血腫的病因分析
腹膜后血腫為腹腰部損傷的常見并發癥,可因直接或間接暴力造成。最常見原因是骨盆及脊柱骨折;其次是腹膜后臟器(腎、膀胱、十二指腸和胰腺等)破裂和大血管及軟組織損傷。因其常合并嚴重復合傷、出血性休克等,死亡率可達35%~42%。 可因直接或間接暴力造成。最常見原因是骨盆及脊柱骨折;其次是腹膜后臟器(
腹膜后血腫的臨床表現
腹膜后血腫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且隨出血程度、血腫范圍有較大差異。腹痛為最常見癥狀。部分病人有腹脹和腰背痛、合并出血性休克。血腫巨大或伴有滲入腹膜腔者可有腹肌緊張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因腹部大血管損傷引起的腹膜后血腫,絕大部分由穿透傷所致。進行性腹脹和休克提示本診斷,應在積極抗休克的同時
關于外傷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普通X線檢查或雙重對比造影 可以揭示能導致后腹膜腔出血的一些病變,如骨折、腹主動脈瘤、泌尿道或胃腸道疾病、腰大肌輪廓不清及邊緣部分中斷等。 2.B型超聲 能發現血腫及腹主動脈瘤,但血腫與膿腫及其他液體積聚(如尿液)的鑒別常有一定困難。 3.CT檢查 能較清楚地顯示出血血腫與其他組織
關于自發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檢查方法介紹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紅細胞比容和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 其他輔助檢查: 1.B超檢查 急癥腹部B超檢查,可顯示腹膜后積血、積液情況。 2.CT檢查 有助于腹膜后血腫的定位。 3.腹腔穿刺 如無后腹膜破裂,血液不流入腹腔時,腹腔穿刺常為陰性。若腹膜后血腫延伸至腹壁,在右或左下腹部穿刺
外傷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簡介
腹膜后血腫為腹腰部損傷的常見并發癥,可因直接或間接暴力造成。最常見原因是骨盆及脊柱骨折,約占2/3;其次是腹膜后臟器(腎、膀胱、十二指腸和胰腺等)破裂和大血管及軟組織損傷。因其常合并嚴重復合傷、出血性休克等。
如何診斷外傷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
凡有腹痛、腹脹和腰背痛、出血性休克、腹肌緊張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的腹部、脊柱和骨盆創傷,均應考慮腹膜后血腫的可能。X線檢查,可從脊柱或骨盆骨折、腰大肌陰影消失和腎影異常等征象,提示腹膜后血腫的可能。B型超聲和CT檢查常能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 腹膜后血腫也常伴有腹膜刺激征(腸麻痹、壓痛和反
關于自發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簡介
自發性腹膜后出血(spontaneous retroperitoneal hemorrhage)非常罕見,最早見于Barber(1909)報道,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可與腹腔內出血同時存在。發病因素復雜,臨床表現不典型,診斷比較困難,需詳細追蹤病史。
怎樣檢查硬膜下血腫?
1.X線平片檢查 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腫病人伴有顱骨骨折,慢性硬膜下病人可顯示腦回壓跡、蝶鞍擴大和骨質吸收。 2.頭部CT掃描 急性硬膜下血腫在腦表面呈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區。而慢性硬膜下血腫在顱骨內板下可見一新月形、半月形混雜密度或等密度陰影,中線移位、腦室受壓。 3.頭部MRI掃描 亞
怎樣治療原發性腹膜后腫瘤?
1.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大多數腹膜后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不少腹膜后腫瘤可完整地手術切除,達到治愈目的。有些腹膜后腫瘤能否切除,需經術中探查后方能確定。 2.化療 原發性腹膜后惡性淋巴瘤對化療十分敏感,一經確診應首選化療,可獲得較高完全緩解率。 3.放療 對原發的未分化腫瘤和惡性淋巴瘤有
簡述自發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癥狀體征
1.腹痛 腹痛比較模糊,可為全腹痛或局限于血腫部位的疼痛。腹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如血液穿破后腹膜流入腹腔內,可引起腹膜刺激癥狀,此時可有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 2.腸麻痹 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腸蠕動減慢、腸脹氣。如血液穿破后腹膜流入腹腔內,可加重腸麻痹。 3.直腸刺激癥狀 盆
關于外傷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病因分析
1.鈍挫性創傷 腹膜后間隙伴有肝、脾、腎、腎上腺、胰十二指腸及其血管的破裂損傷;骨盆骨折伴有直腸、膀胱及輸尿管的損傷;腹部鈍挫傷,骨盆骨折,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腹膜后的血管及其分支。 2.穿透性創傷 子彈或彈片的穿透傷;尖刀或銳物刺傷;骨折后骨茬的穿刺傷。腹膜后出血還可見于腹膜后臟器的病理性破
治療外傷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相關介紹
1.穿透性腹部損傷并發腹膜后血腫 在處理腹腔臟器傷后,應進一步探查血腫,因該類損傷常累及腹膜后臟器和大血管。上腹部腹膜后血腫常是腹膜后十二指腸或胰腺損傷的特征。對穩定型腎周圍血腫不伴休克及大量血尿者,可予非手術治療。必要時靜脈腎盂造影明確診斷,仍不能確診或出血不止,腎動脈造影不失為診斷腎動脈及
腹膜后充氣造影檢查作用
對于疑有腎上腺疾病,腹膜后非炎性腫塊,為了解腎臟外形變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將氣體注入腹膜后間隙,顯示腎上腺、腎臟輪廓的方法,為腹膜后充氣造影,亦稱腎周圍注氣造影。可與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逆行性尿路造影聯合應用,對某些腎臟疾患,腹膜后腫瘤,尤其是對腎上腺疾患有一定診斷價值。
簡述外傷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臨床表現
腹膜后血腫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且隨出血程度、血腫范圍有較大差異。腹痛為最常見癥狀,部分患者有腹脹和腰背痛、合并出血性休克者占1/3。血腫巨大或伴有滲入腹膜腔者可有腹肌緊張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因腹部大血管(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損傷引起的腹膜后血腫,大部分由穿透傷所致。由于迅速大量出血,
用藥治療自發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簡介
1.非手術治療 病人全身情況較好、血流動力學穩定、臨床各項檢查后估計腹膜后出血量少者,采用非手術治療為宜。具體措施包括: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2)止血:如應用止血藥物;暫停抗凝藥物的使用;血友病患者應靜脈輸給抗血友因子等。 (3)輸血、補液,防止出血性休克。 (4)定時檢測血壓、
椎間孔鏡術后彌漫性腹膜后血腫病例分析
近年來,臨床上廣泛應用經皮椎間孔鏡技術(PELD)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病人滿意度高。血腫形成是PELD術后罕見的并發癥,目前國內外關于血腫形成的報道大多行保守治療,本文報道1例高齡腰椎神經根管狹窄患者行PELD手術,術后發生彌漫性腹膜后血腫并行二次血腫清除
關于自發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腫的病理病因分析
自發性腹膜后出血的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高血壓與血管硬化 據文獻報道,有38%~50%的病人伴有高血壓病,故有些學者認為高血壓與血管硬化可能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2.血管先天性畸形或發育缺陷 腹膜后任何部位的血管,可能有先天性畸形或發育缺陷,在外界或內在因素影響下發生自發性破裂出血
關于腹膜后疾病的檢查介紹
1.血液檢查 血白細胞計數增多,敗血癥時細菌培養陽性。 2.尿液檢查 尿常規一般正常,如尿液檢查有蛋白、膿細胞及細菌,則提示同時有腎盂腎炎、腎周圍膿腫。 3.X線檢查 腹部X線攝片可發現軟組織腫塊影,腰大肌顯影不清,或膿腫內有氣體及液平,脊柱側凸或腸梗阻表現。腎盂造影可顯示腎、輸尿管偏
怎樣檢查膽汁性腹膜炎?
1.病史 詳細詢問發病時間及經過,有無外傷、發熱、腹瀉、便秘、黃疸、消化性潰瘍或其他腹部疾病史。注意腹痛部位、性質、程度及變化,有無惡心、嘔吐、腹脹、寒戰等,發病后經過何種檢查及治療。女性患者應詳細詢問月經史及其與發病關系,必要時請婦科會診。 2.體檢 注意呼吸、脈搏、血壓、體溫,有無脫水
腹膜后充氣造影的檢查過程
(1) 取胸膝臥位或屈膝側臥位,常規消毒皮膚。左手食指伸人直腸,右手持盛I%普魯卡因的20毫升空針,接腰穿針,在肛門后尾骨前,一邊進針,一邊注射麻藥。在左手食指引導下徐徐推進5厘米,防止刺破腸壁,然后注射20毫升鹽水,抽吸無回血,注入氧或二氧化碳。 (2) 注射第一管時有阻力,第二管以后消失。
腹膜后感染與膿腫的輔助檢查
1.B型超聲檢查 可探及腹膜后某區域的液性暗區回聲,并可確定其大小、部位,操作簡便,亦可反復檢查,診斷價值高,為首選檢查方法。 2.X線 X線腹部平片及側位片比較觀察兩側腹膜脂肪線、兩側腰大肌陰影及脊椎等情況。可發現軟組織腫塊、腎輪廓清清、腰大肌外形改變等。 3.CT及磁共振(MRI)
關于腹膜后結核的檢查診斷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活動性結核患者可表現為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血沉增快等。 2.影像學檢查 B超、胸部X線攝片、腹部增強CT、MRI等有助于了解病變的部位、范圍等。
關于腹膜后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患者常有白細胞計數和嗜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出現貧血、紅細胞沉降率加速。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 腹部平片可顯示異常的腰大肌陰影、脊柱側突、腎輪廓消失或有軟組織塊影。靜脈腎盂造影可證明腎固定、腎充盈缺損或輸尿管位置偏移。胸片可見橫膈抬高或固定、胸膜腔積
關于顱后窩血腫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顱后窩血腫的檢查: 1、X線平片 湯氏位片顯示枕部骨折人字縫分離等。 2、CT掃描 可顯示高密度血腫,骨窗可顯示骨折。 3、MRI掃描、CT掃描 因顱后窩骨性偽影,可影響病變顯示,需MRI檢查符合血腫MRI各期表現。 二、顱后窩血腫的診斷: 有枕部著力的外傷史,有頸項強直、強
右腎門旁異位腎上腺腺瘤伴腹膜后血腫18FFDGPET/CT顯像...
右腎門旁異位腎上腺腺瘤伴腹膜后血腫18F-FDGPET/CT顯像分析1.病例簡介?女,68歲,主訴:右腰部疼痛18d。既往史:高血壓20余年,血壓控制尚可。實驗室檢查:血小板351×109/L,纖維蛋白原定量測定5.14g/L,D-二聚體定量2.81mg/L,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8.72μg/ml,去
檢查原發性腹膜后腫瘤的方法介紹
1.X線腹部平片、胃腸鋇餐檢查和腎盂造影 上述檢查對了解腫瘤與腹腔內及腹膜后臟器的關系和明確診斷很有幫助。腹部平片要求作正側位或斜位片。選擇性腹主動脈造影或血管數字減數造影對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血供情況及良惡性的判斷和指導治療均有重要意義。 2.CT或MRI檢查 對腫瘤的定位、定性均有幫
腹膜后充氣造影的檢查方法是什么
腹膜后充氣造影是腹部x線檢查方法的一種,通過人工的方法,將氣體引入后腹膜的腔隙,來顯示后腹膜器官的大小和形態。目前隨著CT、超聲以及磁共振檢查技術的進步,通過以上這些無創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已經能夠完全替代腹膜后充氣造影。因此,腹膜后充氣造影已經基本被取締。它的檢查方法如下:患者取側臥曲膝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