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診斷
對育齡婦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類似肺氣腫的臨床表現,并反復發生自發性氣胸和/或乳糜胸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如HRCT表現為全肺的均勻分布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腫。臨床上基本可診斷本病的可能。肺組織病理檢查可獲確診。肺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尤其是免疫組化染色顯示平滑肌有特異性改變,具有確診價值。近年來應用黑瘤雜交的單克隆抗體(HMB-45)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平滑肌細胞染色,更增加了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PLCH、囊腫間質錯構瘤和轉移性子宮內膜肉瘤肺表現很似LAM,應用HMB-45聯合TBLB足以確立診斷,而不需要外科肺活檢。胸液中有較多的團狀細胞束,內部為未成熟的平滑肌細胞,外表為內皮細胞,如找到可確診。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應重點與能引起進行性呼吸困難,易發生自發性氣胸和肺野出現彌漫性多發性囊腫的疾病相鑒別。早、中期易誤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因兩肺皆有進行性呼吸困難和胸片的彌漫性陰影和小透亮區。此外還要注意與肺氣腫、慢性過敏性肺泡炎、朗格漢......閱讀全文
多發子宮肌瘤并靜脈內平滑肌瘤病病例分析
病例女,47歲,子宮肌瘤4年,外院復查發現盆腔腫物入我院治療。體格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婦科檢查:右側附件區觸及大小約6cm×5cm×5cm腫物,表面光滑,質韌,活動可。外院超聲檢查:子宮漿膜面外多發實性低回聲占位,大者位于左側,大小約13.4cm×7.5cm,邊界清,形態不規則,與肌層關系密切,子宮肌
簡述淋巴管肌瘤病的臨床表現
LAM常見呼吸系統癥狀包括自發性氣胸、乳糜胸、呼吸困難、咯血和胸痛等。通常起病隱匿,在臨床出現癥狀前可能已經有活動耐力差等表現,隨疾病發展出現呼吸困難癥狀,并進行性加重。氣胸和乳糜胸常為LAM的首發癥狀,并可反復發生。在整個病程中,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出現氣胸,乳糜胸見于20%~30%的患者。 L
研究揭示淋巴管肌瘤病治療新策略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徐凱峰教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張宏冰教授團隊研究發現mTOR抑制劑和VEGFR3抑制劑在LAM細胞與淋巴內皮細胞相互作用中具有協同效應,為淋巴管肌瘤病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策略。相關論文發表于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淋巴管肌
經陰道超聲診斷陰道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39歲,孕2產2,因發現陰道前壁腫物7月余就診。婦科檢查:于陰道前壁偏右側可觸及一大小約1.9 cm×1.3 cm腫物,質硬,光滑,活動度好,邊界清,無壓痛。經陰道超聲檢查:于陰道前壁見一大小約1.8 cm×1.0 cm團狀低回聲,呈橢圓形,邊界清,內部回聲欠均勻;CDFI示腫塊周邊
關于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的鑒別診斷介紹
1、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 子宮平滑肌肉瘤 子宮平滑肌瘤的的血管和心腔轉移為良性腫瘤性轉移,此兩種病的轉移病變均呈斷續性,而不像本病為長條狀連續的腫物,且均有肺轉移,詳細檢查不難區別。 2、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右側心腔腫瘤 右側心腔腫瘤如黏液瘤、纖維瘤、橫紋肌瘤等,均僅位于心臟
淋巴管肌瘤病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臨床表現 LAM起病隱匿,呼吸道癥狀不具有特征性,由于肺功能受到影響,在臨床出現癥狀前可能已經有活動耐力差等表現,隨疾病發展呼吸困難癥狀出現并進行性加重。LAM常見的肺部并發癥為自發性氣胸和乳糜胸。氣胸和乳糜胸常為LAM的首發癥狀,并可反復發生。在整個病程中,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出現氣胸,乳糜胸見
一例伴發雙腎多發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結節性硬化...
一例伴發雙腎多發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結節性硬化病例分析病例女,42歲,主因上腹部不適,伴發熱來診。患者既往有多年癲癇病史,智力差,口齒不清,面部多發皮脂腺瘤。患者女兒5歲,智力稍差,面部也可見散在皮脂腺瘤。螺旋CT:雙側側腦室室管膜下多發鈣化結節,左側額葉皮層下低密度病變(圖1)。?圖1 室管膜下
淋巴管肌瘤病的發病原因及臨床表現
發病原因 LAM以不典型平滑肌樣細胞(又稱LAM細胞)的過度增生為特征,病因不明。由于LAM主要發生于育齡期女性,推測其與雌激素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發現LAM患者的異常平滑肌細胞中TSC2/TSC1基因異常,在LAM細胞的形成和過度增殖中發揮作用。 臨床表現 LAM起病隱匿,呼吸道癥狀不具
股骨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21歲。左大腿間斷性疼痛3年,疼痛程度無變化,夜間發作頻繁。無發熱。既往史:(-)。體格檢查:左大腿活動自如,視診及觸診未發現腫物,觸壓痛(+);足背動脈搏動良好,足溫正常。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WBC)、血清堿性磷酸酶(ALP)未見異常。?影像學檢查:1)左側股骨正側位DR片:見左側股骨
膀胱平滑肌瘤病例報告
患者女性,60歲,因“體檢發現膀胱內占位性病變1d”入院。?尿常規示:RBC84.00個/μL,WBC87.5個/μL,EC80.7個/μL,LEU+++,潛血:微量;血清HE4、CA-724、SCC、CYFRA、NSE、AFP、CA-125、CA-153、CA-199、CEA、FER無異常。泌尿系
平滑肌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平滑肌瘤可做病理組織學檢查,組織病理檢查可見平滑肌細胞呈長梭形或略顯波紋狀常平行排列。 1、血管平滑肌瘤 起源于靜脈壁肌肉,位于皮下,有完整包膜的瘤。組織內有許多靜脈管壁、平滑肌細胞及膠原增生。管腔狹窄或壓縮成星狀,無內彈力膜和外膜,多見透明樣變和黏液樣變,平滑肌細胞與周圍瘤組織無明顯境界,
影像學分析:肺內多個微小結節
39歲男性因腎腫塊隨訪發現異常。影像學結果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1~5 胸部CT顯示雙肺多個小實質和磨玻璃結節。最終診斷:結節性硬化中的多發小結節樣肺泡細胞增生(MMPH)簡評多發小結節樣肺泡細胞增生(MMPH)是一種罕見的肺部疾病,可能與結節性硬化相關。有或沒有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的患者
肺曲菌病的診斷
臨床出現發作性支氣管哮喘、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多、血清IgE升高、X線示肺浸潤灶,經纖支鏡吸出分泌物涂片有曲菌菌絲,或培養有曲菌生長,可診斷為變態反應性支氣管肺曲菌病。透視下定位、經纖支鏡作肺活檢,對曲菌球和侵入性肺曲菌病有確診價值。
鼻部血管平滑肌瘤臨床分析
病例 一臨床資料男,52 歲。因鼻尖出現結節 3 年,于 2013 年 5 月 23 日就診。3 年前,無明顯誘因患者鼻尖部出現一蠶豆大小淡青色結節,無明顯自覺癥狀, 近3個月結節部位偶有腫脹感。否認局部有外傷病史。 既往史及個人史無特殊,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疾病者。 體格檢查:系統檢查未見異常。皮膚科
皮膚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53 歲,右手腕背側小結節 5 年,于 2018 年 12 月 18 日來我科就診。患者 5 年前右手腕 背側無明顯誘因出現 1 個米粒大小結節,緩慢生 長,逐漸至花生大小,無自覺癥狀,有輕微壓痛。既 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體檢:一般情況好,各 系統檢查未見
乳暈處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女, 27 歲,右側乳房膚色結節12 年。12 年 前患者右側乳房乳暈部位無明顯誘因出現一芝麻大 小膚色結節,無自覺癥狀,未予重視,以后皮損緩慢 增大,未予治療。近2 年來皮損增大較明顯,無明顯 疼痛,逐來本院就診。追問病史,患者近2 年來有反 復擠壓皮損習慣。患者既往體健
肝臟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報告
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種罕見的起源于靜脈血管壁內肌組織的良性腫瘤,絕大部分發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其次是頭部,表現為皮膚或皮下結節;軀干及內臟器官發病極為罕見。發生于肝臟的血管平滑肌瘤,在PubMed數據庫和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檢索到的相關中英文文獻僅有5例報道。現結合相關文獻對收治的1例肝臟血管平
下唇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男, 26 歲,下唇結節半年。患者于半年前 發現下唇一約黃豆大小的皮色結節,稍隆起于皮面, 無自覺不適,未予診治,皮損緩慢增大,來本科就診。 患者既往體健,否認內科疾病病史、手術及外傷史, 家族中無類似病史。體檢:一般情況可,全身淺表淋 巴結未觸及,心肺腹未見異常。皮膚科情況:
平滑肌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平滑肌瘤是皮膚平滑肌細胞的良性腫瘤。可由血管平滑肌、立毛肌及乳房或陰囊的平滑肌發生而來。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平滑肌瘤分為單純平滑肌瘤和血管平滑肌瘤。皮膚平滑肌瘤常發生于肢體伸側或軀干,多發,直徑小于2厘米,疼痛;外生殖器平滑肌瘤單發,無疼痛,包膜完好,直徑可達15厘米,可位于皮下,肌束收縮時可出
簡述平滑肌瘤的臨床表現
皮膚平滑肌瘤不常見,分為單純平滑肌瘤和血管平滑肌瘤。單純平滑肌瘤無性別差異,多見于30~40歲中年人。單純平滑肌瘤又可分為發生于皮膚及乳頭(真皮)的平滑肌瘤和外生殖器平滑肌瘤,皮膚平滑肌瘤來自立毛肌,常發生于肢體伸側或軀干,多發,直徑小于2厘米,疼痛;乳頭平滑肌瘤來自乳暈平滑肌;外生殖器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的臨床表現
約半數平滑肌瘤患者完全沒有癥狀,因其他疾病行胸部X線檢查或胃腸道造影而被發現。即使有癥狀也多輕微,最常見的是輕度下咽不暢,很少影響正常飲食。病程可達數月至十多年,即使腫瘤已相當大,因其發展很慢,梗阻癥狀也不重。進食哽咽可能是間歇性的,其嚴重程度與腫瘤大小和部位并不完全平行,主要取決于腫瘤環繞管腔
治療食管平滑肌瘤的相關介紹
食管平滑肌瘤雖為良性,但有惡變傾向,且腫瘤長期生長可壓迫周圍臟器。平滑肌瘤無癥狀并且生長緩慢,但長大后可有臨床表現。故除體積小的腫瘤——直徑在2厘米以下者、無任何癥狀,或患者因老弱、心肺功能低下等身體條件不適合手術者外,一經診斷均應手術治療,術后復發罕見。 由于本病發展緩慢,雖有潛在惡性傾向,
關于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的檢查: 1、超聲心動圖 可以明確右側心腔是否有腫物,腫物的位置,與三尖瓣口、肺動脈的關系,心動周期中腫物的位移、大小和運動狀態。 2、經食管超聲 可以較清楚地顯示腫瘤由下腔靜脈長入右心房的情況,可以幫助與其他腫瘤、黏液瘤等進行鑒別。 3、CT及磁共振檢查
朗格漢斯細胞肉芽腫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確診依靠病理學檢查。雖然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有時可以明確診斷,但開胸肺活檢的診斷率要比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更好。吸煙的病史對診斷有一定幫助,但不是惟一的,胸部CT檢查對典型病例有一定意義,但非典型表現也不能完全排除診斷。 鑒別診斷 應與慢性肺炎、外源性肺炎、過敏性肺炎、非淋巴管平滑肌
關于結節性硬化癥的治療介紹
由于TSC1和TSC2蛋白參與調節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激酶活性,因此考慮應用雷帕霉素治療TSC。雷帕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因抑制mTOR活性、參與調節細胞生長用于抗真菌治療,在器官移植術后也作為免疫調節藥物應用。 抗癲癇治療,早期控制癲癇發作有助于預防繼發的癲癇腦病和認知行為
關于間質性肺的臨床驗證介紹
近10余年的臨床經驗證明,高分辨力計算機斷層攝影(HRCT)較標準X線胸片能顯示肺實質更細致的形態結構變化,呈間質性肺 磨玻璃樣外觀(炎癥病變,細胞豐富)、網、線、結節狀(纖維化),蜂窩肺(終末期)影像和病變間有良好相關性和重復性。結合臨床背景及病變特征和分布特點可診斷石棉肺、矽肺、結節病、淋
食管平滑肌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食管良性腫瘤少見,占所有食管腫瘤的0.5%~0.8%,其中90%為食管平滑肌瘤。因癥狀較輕或無癥狀,常被忽視。近年由于X線及其他檢查技術的進步,發現的病例才逐漸增多。本病一般表現為較輕的吞咽梗阻感或胸骨后鈍痛。癥狀多呈間歇性發作。可伴有上腹部不適、反酸、噯氣及食欲不振等。
關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向食管壁外生長的較大平滑肌瘤頂出縱隔胸膜至肺野中,可以從胸部平片上見到縱隔或肺野的軟組織陰影,在縱隔腫瘤的鑒別診斷上要考慮到本病。個別平滑肌瘤在平片上可見有鈣化灶。 X線食管鋇餐檢查:是本病的主要診斷方法,結合臨床表現,往往可以一次造影確診。腔內充盈缺損是主要表現,缺損呈圓形或
鞍區血管平滑肌瘤病例報告
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為良性腫瘤,來源于血管及平滑肌組織豐富的間葉組織;往往發生于體部,尤其多見于四肢,罕見位于顱內,目前文獻報道的病例數僅10余例。其中發生在蝶鞍區的血管平滑肌瘤更為罕見,臨床上極易誤診為垂體腺瘤。現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經病理學確診的2例患者
子宮平滑肌瘤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女性,66歲,農民。【主訴】絕經十余年,**再次見血三天。【現病史】50°歲絕經(具體時間不詳),17歲月經初潮,平素月經不規則,5天/40+天,于6天前出現月經不規則見血,未進一步治療,于2018-5-23日入我院。于2018-5-24在靜脈麻醉下行宮腔鏡探查術+贅生物電切術+診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