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余年的臨床經驗證明,高分辨力計算機斷層攝影(HRCT)較標準X線胸片能顯示肺實質更細致的形態結構變化,呈間質性肺
磨玻璃樣外觀(炎癥病變,細胞豐富)、網、線、結節狀(纖維化),蜂窩肺(終末期)影像和病變間有良好相關性和重復性。結合臨床背景及病變特征和分布特點可診斷石棉肺、矽肺、結節病、淋巴管癌癥和BOOP等。支氣管肺泡灌洗(BAL)對微生物感染病原體和腫瘤、白血病及淋巴瘤浸潤具有病因診斷價值,其回收液外觀對肺泡出血或肺泡蛋白沉積癥提供有力線索。支氣管粘膜活檢和經支氣管肺活檢(TBLB)可對大多數結節病提供有診斷意義的組織學證據。至于檢測BAL液可溶性蛋白成分用于臨床的評估則應審慎。此外,HRCT導向下選擇適宜部位進行開胸肺活檢(OLB)或HRCT定位下選擇磨玻璃樣多細胞炎癥區進行TBLB和BAL均有助于獲得有診斷意義的標本信息。以IPF為代表的致纖維化肺疾病,諸如,郎罕細胞肉芽腫(LCG)、淋巴管平滑肌瘤癥(ALM)、結節硬化癥和神經纖維瘤癥以及BOOP,臨床表現非常相似,很難與IPF鑒別。因此,OLB在傳統上被認為是IPF診斷的金標準。其優點是能獲得足夠大小適宜的肺活檢組織,從組織學上能排除所有能混淆IPF的其它ILD。近年來電視輔助性胸腔鏡(VATS)的使用,促進了胸腔鏡導向肺活檢(TGLB)的開展,在ILD以及其它胸部疾病的診斷方面積累了臨床、病理相關性的研究經驗。從而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提出哪些患者應該做OLB,哪些患者可用TGLB代替OLB,而哪些患者可在HRCT定位下做TBLB,并采用臨床綜合性評估,以避免較大的創傷性檢查,這些問題有待今后前瞻性系統研究以取得最終可信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