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并發Kaposi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59歲,死亡前被診斷為HIV和Kaposi肉瘤(KS)已8年;診斷時CD4+細胞計數為538個/μL。雖然患者接受了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但KS需進行額外的治療。7年多的時間以后,患者出現發熱、KS迅速進展、積液及全身水腫。血紅蛋白水平為7.8 g/dL,白蛋白為2.1 g/dL,C反應蛋白>300 mg/L。患者滿足了KS相關皰疹病毒(KSHV)–相關炎性細胞因子綜合征(KICS)的臨床標準。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為26.2 pg/mL(1年前的IL-6為1.4 pg/mL)。積液細胞學顯示類漿細胞細胞質的未分化細胞、瘤巨細胞樣(Reed-Sternberg)細胞、有絲分裂(圖A)和KSHV潛伏相關核抗原(LANA-1)的免疫陽性反應(圖B)。據此,患者被診斷為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PEL)。盡管患者接受了治療,但仍于2個月后死亡。患者死前的IL-6為430 pg/mL。與PEL診斷時(圖C)的KS相比,四肢紫......閱讀全文
枕骨原發性骨肉瘤病例分析2
病理結果提示:瘤細胞彌漫分布,異型性中等,可見骨母細胞樣瘤細胞成骨現象以及硬腦膜侵犯情況(圖5),免疫組化為:CK(-),Vimentin(+),EMA(+),CD99(-),PHH(-),Ki67(
原發性顱骨尤文氏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6歲3月。因“頭痛嘔吐伴食欲減退2天”入院。患者2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痛,伴進食后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顱腦CT表現:左顳部顱骨內板下見梭形等高密度腫塊,密度不均勻,邊界清楚,截面大小約38mm×75mm,相應部位顳骨骨質增厚毛糙,并見垂直針狀骨(圖1,2)。?圖1左顳部梭形等高密度腫塊
一例上皮樣肉瘤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男,25歲,右肘扭傷后脹痛、活動受限1+月。患者1+月前右肘扭傷后出現腫脹、壓痛伴活動受限,曾在院外予中醫、按摩等治療,癥狀不見好轉,于2014年1月13日在外院住院治療,考慮右肘血腫伴感染,局部穿刺證實為血液,后又于2014年1月17日來我院診治。患者平素體健,既往史及家族史
一例巨大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病例分析
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是累及真皮層,來源于纖維細胞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低度惡性腫瘤。隨著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的普及,近年來已經很少見巨大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現將該病例治療心得報道如下。?1 病例介紹?患者,男,30歲,因“右背部皮膚腫物18年”于2016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18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右肩背部發現
CrowFukase綜合征的流行病學及病因
流行病學 Crow-Fukase綜合征平均發病年齡為46歲(27~80歲),約25%為40歲以下發病。男女發病比例為2∶1。國內1987~1993年間文獻報道50例,平均發病年齡為47.5歲,男女比例為2.3∶1,與國外相近。 病因 Crow-Fukase綜合征病因不清。最新的研究提示人類
經典型kaposi肉瘤診療體會
Kaposi肉瘤(KS)又名多發性特發性血管肉瘤,1972年由Kaposi首報。該病在我國新疆地區報告較多,主要見于當地的**爾和哈薩克等少數民族。KS的病因不明,可能是感染、遺傳易感性、地理環境和流行病學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近年有研究表明:MCI-1,SPINK5基因可能與KS的發病有關聯,在KS組
一例原發性脊柱硬膜外非何杰金淋巴瘤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66歲。因“下腰痛2個月,出現雙側小腿疼痛無力3周”,來我院就診。查體: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L5S1棘突壓痛、叩痛,鞍區感覺正常,肛門擴約肌功能正常;脛骨前肌、足母長伸肌、趾長伸肌肌力左側Ⅲ~Ⅳ級,右側Ⅳ級,腓骨長、短肌肌力左側Ⅲ級,右側Ⅲ~Ⅳ級;雙側小腿外側、足背及小腿后側感覺
一例兒童原發性椎管內硬膜外Burkitt’s淋巴瘤病例分析
患兒,男,4歲,因“雙下肢無力3d,加重伴大小便失禁2d”于2014年4月20日收住我院。入院前3d患兒無明顯誘因出現雙側下肢乏力,進行性加重,不能站立及行走;次日出現大小便失禁。既往無腫瘤病史。?入院查體: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心肺(-),肝脾肋下未觸及;脊柱生理曲度存
一例以腸套疊為表現的原發性結腸淋巴瘤病例分析
腸套疊是嬰兒期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以4~10個月的嬰兒多見,且隨著年齡增長繼發性因素增加。現報道1例兒童原發性結腸淋巴瘤,以腸套疊為首發表現,掩蓋了腫瘤性病變,險導致漏診。現結合相關文獻對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治療加以復習,以減少漏診、及時治療。臨床資料患者,男,8歲。因間斷性腹痛4 d來泰州市
血性滲液的病因
1、原發性心包腫瘤 原發性心包惡性腫瘤罕見,以間皮瘤占優勢,其次為良性局限性纖維間皮瘤,惡性纖維肉瘤,血管肉瘤,脂肪瘤和脂肪肉瘤,良性和原發性惡性畸胎瘤,原發性心包腫瘤罕見,偶有與先天性疾病,如結節性硬化癥并存報道,分泌兒茶酚胺嗜鉻細胞瘤,也是罕見的原發性心包腫瘤,在一些艾滋病患者中,由于卡波濟
腫瘤性心包炎的病因
1.原發性心包腫瘤 原發性心包惡性腫瘤罕見,以間皮瘤占優勢,其次為良性局限性纖維間皮瘤、惡性纖維肉瘤、血管肉瘤、脂肪瘤和脂肪肉瘤、良性和原發性惡性畸胎瘤。偶有與先天性疾病,如結節性硬化癥并存。分泌兒茶酚胺嗜鉻細胞瘤,也是罕見的原發性心包腫瘤。在一些艾滋病患者中,由于卡波濟肉瘤和心臟淋巴瘤,引起
右心原發性血管肉瘤MRI表現病例分析
1.病例簡介?男,23歲,主訴:間斷胸痛7年,加重伴胸悶、氣短1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示右心見大塊稍強回聲充滿于房室腔內,其內見散在低回聲,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大小約9.0 cm×4.3 cm。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MR,CMR)示:右心房、右心室有巨大占位性腫物,
原發性顱內平滑肌肉瘤病例分析
肉瘤占顱內腫瘤的0.1%~0.2%,最常見的為膠質肉瘤,其次是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和未分化肉瘤。顱內原發性平滑肌肉瘤極為罕見,目前國內外報道共29例,國內僅見3例。本文報道1例原發性顱內平滑肌肉瘤,結合文獻分析其臨床及病理特征。?1.?資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男,15歲,因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昏、頭
兩例原發性縱隔滑膜肉瘤病例分析
例1 患者女,27歲。2012年5月前因咳嗽伴黃痰行CT檢查,發現左前縱隔腫物,外院行放化療無效,于2012年9月入我院。胸部CT檢查顯示,左前縱隔腫物,約4.5 cm×5.8 cm,邊界較清楚,不均勻強化,與心包貼鄰。于2012年9月行左前縱隔腫瘤切除術,術中見腫瘤位于左前縱隔心包前,凸向
關于腫瘤性心包炎的病因分析
腫瘤性心包炎是惡性腫瘤心包轉移或原發性心包腫瘤,由間皮瘤所引起。報道肺癌、乳腺癌、白血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占絕大多數。 1.原發性心包腫瘤 原發性心包惡性腫瘤罕見,以間皮瘤占優勢,其次為良性局限性纖維間皮瘤、惡性纖維肉瘤、血管肉瘤、脂肪瘤和脂肪肉瘤、良性和原發性惡性畸胎瘤。偶有與先天
一例HIV陰性、胸腔積液診斷分析
患者,男,80歲。檢查顯示HIV陰性,右側胸腔內大量積液。細胞涂片(圖A,染色)顯示出大量有漿母細胞特征的不規則大淋巴樣細胞。流式細胞術表明這些不規則細胞模糊地表現為CD4陽性(圖B),而其它T細胞(圖B,C)和B細胞抗原(數據未顯示)表達為陰性。同時,細胞塊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查表明這些不規則細胞的C
一例原發性肝臟淋巴瘤診療分析
一、病例資料患者為33歲男性,主因"右上腹疼痛伴乏力、食欲不振1個月"就診于當地醫院,行彩色超聲及CT均提示肝內占位性病變。后就診于我院。彩色超聲示:肝臟15 cm×10 cm×16 cm巨大實性占位,占據肝臟整個S1段及部分S4、S8段,肝中靜脈位于占位其中,明顯擠壓下腔靜脈,致血液回流明
一例牙齦髓細胞肉瘤病例分析
髓細胞肉瘤(myeloid?sarcoma,MS)又稱粒細胞肉瘤,是一種少見的髓細胞系惡性腫瘤的變異,表現為由原粒細胞或原粒細胞及較成熟中性粒細胞構成的髓外瘤性包塊。雖然髓細胞肉瘤可發生于皮膚、骨、胃腸道、上呼吸道等多個部位,但發生于口腔的病例較為罕見。本文現報道1例牙齦髓細胞肉瘤的病例。?1.病例
一例口腔粒細胞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20歲,主因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感右上后牙疼痛腫脹,自服抗炎藥物癥狀有所減輕,未行治療。半月后無誘因上述癥狀再次出現,同時伴右側牙齦增生、腫脹、出血。再次口服抗炎藥物,癥狀緩解不明顯。?近1個月來局部腫物增長速度加快,伴牙齒松動,牙齦出血,影響進食,故來我院就診。檢查:頜面部左右不對稱,右側
一例牙齦髓細胞肉瘤病例分析
髓細胞肉瘤(myeloid?sarcoma,MS)又稱粒細胞肉瘤,是一種少見的髓細胞系惡性腫瘤的變異,表現為由原粒細胞或原粒細胞及較成熟中性粒細胞構成的髓外瘤性包塊。雖然髓細胞肉瘤可發生于皮膚、骨、胃腸道、上呼吸道等多個部位,但發生于口腔的病例較為罕見。本文現報道1例牙齦髓細胞肉瘤的病例。?1.病例
一例橫紋肌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16歲,因發熱和極度不適被收入院。入院時檢查發現大陰唇不對稱以及大量瘀斑。血象顯示,白細胞計數8.7 × 109/L、血紅蛋白82 g/L、血小板33 × 109/L。血涂片顯示3%的原始細胞。纖維蛋白原100 mg/dL。骨穿顯示,83%的未成熟類原始細胞(圖A-B)且髓過氧化物酶陰性。骨
一例右心房血管肉瘤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38歲。胸悶伴劍突下疼痛3天。入院查體:神志清,心率112次/min,律齊,心音低鈍,未聞及明顯病理性雜音。頭顱+胸部CT檢查示:右心房巨大占位,無轉移(圖1)。超聲心動圖示:中等量心包積液,右心房內一6.3cm×4.5cm占位,有蒂連于前瓣瓣環,活動度較大(圖2)。2015年2月
一例膀胱肉瘤樣癌病例分析
病例男,56歲,因無痛性肉眼血尿2+月、右側腰痛5+d入院。血尿呈全程性,無血凝塊,色鮮紅,同時伴尿頻、尿急、尿痛及腰痛。無畏寒發熱、惡心嘔吐等不適。?B超:膀胱內見大小約4.8 cm×4.4 cm的不規則低回聲團塊,呈菜花狀;CDFI:其內可見點狀血流信號。右側輸尿管內徑約1.2 cm,全程可見。
一例肺滑膜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60歲。咳嗽、咳痰10天。當地醫院胸部CT平掃示左側下肺感染并肺實變。胸廓對稱,左下肺呼吸音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胸部B超示左側胸腔中等量積液,行胸腔閉式引流后復查胸部增強CT示左下肺區團塊狀病變,增強后邊緣強化(圖1)。2014年7月在全麻下行左剖胸探查。術中見左肺下葉9 c
一例縱隔滑膜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52歲。因“胸悶、氣短2月余,活動后加重,伴有左側背部疼痛”就診。患者入院后體格檢查未發現陽性體征。胸部CT平掃顯示縱隔左旁一不均質巨大軟組織密度腫塊,與鄰近肺組織邊界不清,最大截面約12.7?cm×8.4?cm,寬基底與縱隔相連,病灶內可見斑片狀略高密度灶及不規則低密度區,增強掃描病灶
一例精索脂肪肉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63歲,因“右側腹股溝腫物2個月”入院,查體示:右側腹股溝觸及一腫物,質軟,實性,大小約50 mm×40 mm,觸痛陰性。?超聲示:右側腹股溝區見不規則極低回聲團塊,呈分葉狀,大小約47 mm×30 mm×31 mm,見散在血流信號,團塊周邊見強回聲鈣化,團塊隨腹壓改變無移動,與精索組織分
一例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70歲,表現為新的神經系統癥狀并持續2周多。患者自述在熟悉的工作路途中迷路,聽廣播時會出現意志缺失等表現。這些反常表現都不符合患者正常的生活狀態。患者否認頭痛或視覺癥狀,并且其它方面無異常。既往無用藥史和手術史。患者否認在過去的5年里在外旅行。神經學檢查正常。全血細胞計數(CBC)和所有的
一例高度近視并發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病例分析
患者 男性,21歲。于2014年2月10日因左眼脹痛伴視力下降10余天,伴同側頭痛,來院就診。測眼壓:右眼29.2 mmHg,左眼41.6 mmHg,給予靜滴甘露醇及局部點用阿法根、派立明滴眼液,3 d后復查壓平眼壓:右眼13 mmHg,左眼12 mmHg,眼部查體:最佳矯正視力右眼:0. 01
一例大腦半球炎性肌纖維母細胞肉瘤病例分析
大腦半球炎性肌纖維母細胞肉瘤是一種罕見的顱內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分布不均,作為一種交界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國內外報告的此類腫瘤多為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inflammatory?myofroblastic?tumor,IMT)。IMT以兒童及青年人多見,肺部為發病最常見部位,常見癥狀有貧血、低熱、肢體無力
一例大腦半球炎性肌纖維母細胞肉瘤病例分析
大腦半球炎性肌纖維母細胞肉瘤是一種罕見的顱內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分布不均,作為一種交界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國內外報告的此類腫瘤多為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inflammatory?myofroblastic?tumor,IMT)。IMT以兒童及青年人多見,肺部為發病最常見部位,常見癥狀有貧血、低熱、肢體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