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兒童慢性苔蘚樣糠疹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 患兒男,7歲10個月。因全身出現皮疹1個月就診。 1個月前患兒無明顯誘因下腹部出現多個紅色丘疹,3-4d后皮疹延及胸背部,10d后面部、四肢出現類似皮疹,1周前皮疹明顯增多,表現為全身泛發的多數密集分布粟粒至綠豆大小紅色、暗紅色丘疹和斑丘疹,多數瘀點。無瘙癢感,無發熱,無皮膚黃染,無鼻衄、牙齦出血,無頭暈、乏力。 曾在多家醫院就診,考慮病毒感染?皮膚過敏? 予左西替利嗪、復方甘草酸苷口服,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療效不佳。既往體健,否認家族中有遺傳病、傳染病史。其哥12 歲,曾患過敏性紫癜,已治愈。 體檢:頸部可捫及3-4 個淋巴結,直徑0.2-0.3 cm,活動好,無觸痛。心肺聽診未聞及異常。肝脾肋下未觸及。 皮膚科檢查:全身密集分布粟粒至綠豆大小類圓形、類梭形紅色及暗紅色丘疹及瘀點(圖1),以軀干皮疹為重,背部皮疹上可見少許細碎鱗屑,雙下肢瘀點明顯。&nbs......閱讀全文
一例兒童慢性苔蘚樣糠疹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兒男,7歲10個月。因全身出現皮疹1個月就診。?1個月前患兒無明顯誘因下腹部出現多個紅色丘疹,3-4d后皮疹延及胸背部,10d后面部、四肢出現類似皮疹,1周前皮疹明顯增多,表現為全身泛發的多數密集分布粟粒至綠豆大小紅色、暗紅色丘疹和斑丘疹,多數瘀點。無瘙癢感,無發熱,無皮膚黃染,無鼻衄、
慢性苔蘚樣糠疹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兒女, 13 歲。軀干及四肢紅斑鱗屑6 年。6 年前患兒無 明顯誘因軀干四肢出現散在綠豆大紅斑,上附銀白色鱗屑,無 明顯瘙癢,曾在多家醫院就診,診斷為濕疹、特應性皮炎、銀屑 病等,經多種治療無效,皮損逐漸增多、增大且在軀干融合成大 片不規則形鱗屑斑。患兒自發病以來無發熱、咳嗽、胸腹疼
一例柯薩奇病毒致兒童急性苔蘚痘瘡樣糠疹病例分析
病例介紹患兒男,6歲。就診前1個月,無明顯誘因背部出現散在暗紅色鱗屑性斑丘疹、伴瘙癢,搔抓后破潰、疼痛明顯,在當地醫院按毛囊炎給予治療,皮損無明顯好轉,且出現發熱,最高達40.0℃,皮損漸加重,泛發全身,當地醫院行血尿常規、 糞常規+潛血、肺炎支原體抗體、風濕免疫全套、類風濕因子均未見異常,病毒性肝
伴龜頭黏膜損害的急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男,73 歲,因“全身泛發紅色斑丘疹 3 個 月,加重半個月”,于 2017 年 8 月 7 日來我院就診。 3 個月前無明顯誘因自雙下肢足踝處開始出現散在 紅斑、丘疹,后擴散至軀干、四肢,就診于當地醫院, 查血常規(-),診斷為“過敏性皮炎”,予口服中藥、 西藥并外用藥(具體不詳)
慢性苔蘚樣角化病病例分析
1 病歷摘要 患者女,20 歲。 因面部、軀干及四肢紫紅色丘疹和 斑塊約 20 年,于 2012 年 12 月 5 日來我院就診。 患者 約 1 歲時家人發現面部紫紅色丘疹及斑塊, 隨后皮損 逐漸增多、擴大并累及軀干和四肢,紅斑及斑塊可相互 融合呈線狀或網狀, 伴輕度瘙癢。 部分皮損可自行消
多形紅斑型玫瑰糠疹病例分析
1 病歷摘要 ?患者男,52 歲。 因軀干與四肢紅斑、鱗屑 1 個月于 2018 年 11 月 27 日就診。 患者 1 個月前左大腿無明顯 誘因出現 2 枚橢圓形水腫性紅斑, 三四天后泛發至軀 干、四肢,伴輕度瘙癢。 在外院以抗組胺藥等對癥治療 仍有新發皮疹。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發病前無用藥 史
一例嬰兒Kaposi水痘樣疹病例分析
Kaposi水痘樣疹是指在特應性皮炎等基礎性皮膚病的基礎上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或其他一些病毒而發生的一種皮炎,常見于3歲以內嬰幼兒,冬春季多發,臨床常常誤診為濕疹伴感染。本病例報道一例5月大嬰兒Kaposi水痘樣疹的診療。臨床資料患兒,男,5月3天,因“皮疹5月、加重伴發熱5 d”入院。5月前(生后第2
慢性苔蘚樣角化病病例報告
慢性苔蘚樣角化病(KLC)是一種慢性角化性皮膚 病,最初命名為疣狀或網狀紅苔蘚,后命名為 KLC 并 一直沿用至今[1-2]。 本病臨床上少見,容易誤診,現將我 科診治的 1 例 KLC 報告如下。?1 病歷摘要 患者女,20 歲。 因面部、軀干及四肢紫紅色丘疹和 斑塊約 20 年,于 2012 年
一例兒童色素性扁平苔蘚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 14 歲。眼周及頸部灰藍色斑伴輕度瘙癢2 年。2 年前,無明顯誘因于雙側眼周及頸項部出現數個大小不一的淡 紅色斑片,伴輕度瘙癢,病程中顏色逐漸由淡紅色轉變成灰藍 色,瘙癢消失,皮損逐漸擴大,曾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外涂丙 酸氟替卡松乳膏、煙酰胺凝膠、維生素 E 乳膏等,治療期間
玫瑰糠疹的病因分析
玫瑰糠疹是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糠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由于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誤治療后容易遺留色素沉著,應及早治療。 尚未明確。因為本病有季節性發作,皮疹有自限性,很少復發,初起為前驅斑,又未發
關于花斑糠疹的病因分析
致病菌系一類嗜脂性酵母菌,稱為馬拉色菌。此類真菌是正常皮膚的腐生菌,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高溫高濕,局部多脂多汗,衛生條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轉化為菌絲型方可致病。此菌僅侵犯角質層淺層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癥反應。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見于相對濕度較高的熱帶和溫帶地區。青年人,特別
苔蘚樣角化病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患者女, 50 歲。左前臂紅色斑丘疹伴輕度瘙癢 2+月。2+月前無明顯誘因,患者左前臂出現約 1cm 大小紅色斑丘疹,伴輕度瘙癢,否認外傷史。患者既 往體健,個人史及家族史無特殊。體檢:系統檢查未 見異常。皮膚科情況: 左前臂可見 1 個約 1cm 大小扁平紅褐色斑丘疹,上覆
摩擦性苔蘚樣疹的基本介紹
摩擦性苔蘚樣疹又名兒童丘疹性皮炎、肘膝復發性夏季糠疹、沙土皮炎,為學齡前兒童在夏秋季節常見的皮膚病,男多于女,表現為暫時性外傷性非特異性炎癥反應,以患兒手背、前臂、肘、膝部出現散在性小丘疹,有時有輕度苔蘚樣變為臨床特征。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接觸砂土、青草、冷水、玩具等有關,或者嬰幼兒睡粗糙的
一例抗結核病藥致苔蘚樣藥疹病例分析
患者男,53歲,因全身丘疹、斑塊、脫屑3個月伴脫發 2月余于2015年12月來我科就診。5個多月前患者于我院 診斷為結核">肺結核,服用鹽酸莫西沙星片、乙胺丁醇、利福噴丁治 療2月余后,雙下肢開始出現散在丘疹、斑塊,伴大量脫屑, 并逐漸累及軀干和雙上肢,無自覺癥狀,無水皰、膿皰、糜爛、 滲液等。呼吸
治療摩擦性苔蘚樣疹的方法介紹
去除病因,避免不良的外界刺激。 1.全身治療 有瘙癢不適癥狀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局部治療 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類固醇類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
如何治療玫瑰糠疹?
因為本病有自限性,故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輕癥狀和縮短病程。 1.一般治療 在急性期禁忌熱水洗燙和肥皂外洗。禁用刺激性較強的外用藥。臨床上見到許多患者由于局部護理不當使病情加重,延長病程,或轉變成自身敏感性皮炎。 2.抗組胺藥物 可適當應用抗組胺藥物,例如撲爾敏,賽庚啶,特非那丁及克敏能等,
中醫辨證治療玫瑰糠疹
?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由于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誤治療后容易遺留難看的色素沉著。此癥好發于10~35歲人群。在高溫環境下,瘙癢感會更明顯。部分患者在發疹前會短
扁平苔蘚樣角化病病例分析
扁平苔蘚樣角化病(LPLK)為暗褐色丘疹或小斑 塊,本病臨床上并不少見,其臨床表現及組織病理改變 易造成誤診,現將我科診治 2 例報告如下。?1 病例資料 例 1.患者女,82 歲。 因左額部暗褐色斑塊1 個月 余,于 2016 年 3 月 2 日來我院就診。 患者 1 個月前無 明顯誘因左
一例泛發性光澤苔蘚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 17 歲。腹部丘疹13 年,泛發全身3 個月。患者 13 年前腹部出現膚色或淡白色丘疹,表面光滑,有光澤,針尖至粟 粒大小,觸之堅實,互不融合,無明顯自覺癥狀,曾就診于當地 醫院,診斷為“痱子”,未行處理。3 個月前皮損逐漸增多,累及 頸部、軀干、四肢、臀部,偶感瘙癢,瘙抓部
色素減退型蕈樣肉芽腫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5 歲,2 年前無明顯原因軀干出現色素減退斑,無自覺癥狀,2 年內色素減退 斑逐漸增多且累及頸部、四肢,個別色素減退斑增大融合,曾于當地醫院按花斑糠疹治療, 具體用藥不詳,用藥后無好轉。體檢:系統檢查未見異常。皮膚科情況:全身泛發形狀不規 則、大小不一的色素
帶狀皰疹并發水痘樣疹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61 歲。主因“左側胸背部、頸部皮 膚紅斑上簇集性丘皰疹伴疼痛 6 天,面部、軀干、四 肢紅斑上水皰 3 天”于 2019 年 7 月 18 日到本院就 診。患者 6 天前無明顯誘因于左側胸背部、頸部皮膚 出現甲蓋至掌心大小紅斑,其上見簇集性丘皰疹(見 圖 1),在外就診,
簡述摩擦性苔蘚樣疹的臨床表現
夏秋多發,多見于2~5歲學齡前兒童,男孩多見。皮疹好發于手背、腕部、前臂,亦可發生于肘部、臀部、膝部。為針頭至粟粒大小丘疹,淡紅色或正常皮膚顏色,可呈輕度苔蘚樣,有時可見輕度脫屑,無水皰及滲出。皮損多對稱,但分布疏密不均。一般無自覺癥狀或輕度瘙癢。病程有自限性,自然病程4~8周。
關于摩擦性苔蘚樣疹的鑒別診斷介紹
需與蟲咬皮炎、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相鑒別。 1.蟲咬皮炎 有昆蟲叮咬或外出游玩史,局部皮膚出現風團樣皮疹.明顯紅腫,中心有小出血點,為蟲刺的蜇口,伴有刺痛瘙癢。 2.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皮疹泛發。綠豆大小,較扁平暗紅色丘疹,開始發于下肢,漸擴展至股、臀及上肢伸側,最后可出現在面部。頸部淋巴
毛發紅糠疹的基本介紹
毛發紅康疹是指一種少見的慢性鱗屑性炎癥性皮膚病,以黃紅色鱗屑性斑片和角化性毛囊性丘疹為特征。在1857年由Devergie首次報道。本病又稱毛發糠疹、尖銳紅苔蘚。皮疹的臨床特征為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和散在性融合成糠秕狀鱗屑性棕紅色斑片或斑塊,對稱分布。
怎樣治療毛發紅糠疹?
1.本病局限性受累者可采用:保守治療,對癥處理。 2.皮損廣泛,呈慢性病程,反復發作者,應積極治療:可口服維A酸類藥物、維生素A、維生素E治療。 3.繼發性紅皮病者,可口服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局部可采用潤滑劑、卡泊三醇、糖皮質激素制劑等藥物治療。此外PUVA和中草藥也可以選用。
關于花斑糠疹的診斷介紹
1、診斷: 根據其臨床表現,分布于胸部,背部,腋下,上臂等處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半片,散在或融合,上有糠秕狀脫屑,皮屑以10%氫氧化鉀液直接涂片找到彎曲或弧形的菌絲或圓形孢子,本病的診斷不困難。有時皮損在濾過紫外燈下呈黃色熒光,對診斷更有幫助。 2、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白癜風,貧血痣、玫瑰
治療花斑糠疹的相關介紹
1.外用藥物 可以給予2%酮康唑洗劑外用,連續使用7~10天;2%二硫化硒洗劑外用,7~19天。面積較小的患者,或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口服抗真菌藥物的患者,可以給予1%聯苯芐唑乳膏/凝膠、2%咪康唑乳膏、2%酮康唑乳膏、2%益康唑乳膏外用,療效均較好。特比萘芬、布替萘芬、萘替芬等丙烯胺類抗真菌藥物
玫瑰糠疹的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于青年人或中年人,以春秋季多發。初起損害是在軀干或四肢出現直徑1~3cm大小的玫瑰色淡紅斑,有細薄的鱗屑,稱為前驅斑,數目為1~3個。1~2周以后軀干與四肢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斑片,常對稱分布。開始于軀干,以后逐漸發展至四肢。斑片大小不一,可直徑0.2~1cm大小,常呈橢圓形,斑片中間有細
玫瑰糠疹的鑒別診斷介紹
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銀屑病 皮疹好發于四肢伸側及時膝部,有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可見奧斯皮茨氏征(Auspitz征),早期皮疹冬季加重,夏季消退或減輕,病程長,易復發。 2.脂溢性皮炎 皮疹好發于頭、面及胸部,頭發部位皮疹可見油脂狀鱗屑,可有脫發,軀干部位皮疹無特殊排列特征,也無前驅斑
一例兒童尿痛病例分析
患兒男,9歲11月。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排尿時尿痛,體溫正常,伴尿頻尿急,當地醫院考慮為尿路感染,抗炎治療后癥狀消失,后間斷反復出現尿急尿頻尿痛,均抗炎治療后癥狀消失,近半月來癥狀明顯,來我院就診。?查體(‐)。影像表現:腹部B超示(入院時):膀胱三角處可見一個大小約為5.8 cm×2.8 cm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