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針刺致頸椎管硬膜下外血腫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56歲,因“頸部疼痛2d,加重伴頭痛6h”入院。患者2d前因失眠在我院針灸科門診行針刺(風池穴)治療后即稍感頸部疼痛。1d前來院復查,醫生未予重視,仍給予針刺(風池穴)治療后患者回家。6h前出現頸部劇烈疼痛,伴頭疼、右側肢體麻木,麻木水平呈進行性上升,遂再來我院復查。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年,不規律服用降壓藥物,血壓波動在130~160/80~90mmHg;1年前因冠心病行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術后長期服用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腸溶片;否認血管畸形、腫瘤及血液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查體:血壓150/80mmHg;意識清楚,痛苦面容,強迫體位,頭向右側傾斜,頸椎活動受限;右側L1水平以下皮膚感覺減退,肌力正常;雙側膝腱反射亢進,雙側Hoffmann征陽性,左側Babinski征陽性。入院急查血常規、凝血未見異常。頸椎MRI檢查示(圖1a,1b,1c):C1-2水平左側頸椎管硬膜內外占位性病變,波及脊髓,呈略長T1長T2信號......閱讀全文
一例針刺致頸椎管硬膜下外血腫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56歲,因“頸部疼痛2d,加重伴頭痛6h”入院。患者2d前因失眠在我院針灸科門診行針刺(風池穴)治療后即稍感頸部疼痛。1d前來院復查,醫生未予重視,仍給予針刺(風池穴)治療后患者回家。6h前出現頸部劇烈疼痛,伴頭疼、右側肢體麻木,麻木水平呈進行性上升,遂再來我院復查。既往有高血壓病
華法林合并脊柱外傷致脊髓外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
脊髓外硬膜下血腫(SSDH)是一種罕見且危險的椎管內血腫病癥,好發于胸椎,主要表現為腰背部疼痛和受壓脊髓平面下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障礙。創傷、醫源性損傷、凝血功能障礙是SSDH常見的致病因素。在目前報道的SSDH病例中,與華法林明確相關僅有少數幾例,本例患者為老年男性長期服用華法林,在腰椎壓縮性骨折
小兒慢性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男,9歲,因外傷后頭痛2個月、加重伴惡心、嘔吐7d入院。2個月前,與他人相撞,撞傷前額部,感頭痛,前額部腫脹。遂于當地醫院就診,未予特殊處理,傷后一直感頭痛,但不影響正常學習生活。7d前,感頭痛加重,伴惡心、嘔吐,當地醫院按感冒治療,效果不佳。當地醫院行頭顱CT示右額頂慢性硬膜下血腫,
一例椎管內麻醉并發硬脊膜外血腫病例分析
患者,女,75歲,因雙下肢表淺靜脈迂曲擴張10年,伴左小腿潰瘍半年入院。既往史中無出血傾向及相關病史。體格檢查:雙下肢表淺靜脈迂曲擴張,扭曲成團,左內踝處可見約2 cm×2 cm 大小皮膚潰瘍,雙下肢肌力V級。WBC3.19×109/L,中性粒細胞率0.448,Hb 114g/L,Plt 110×1
頸脊髓外硬膜下色素性神經鞘瘤病例分析
色素性神經鞘瘤(MS)起源于Schwann細胞,是一種起源于神經嵴且具有雙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腫瘤,以頸段和上胸段脊神經最為常見,因其可以產生黑色素故而在臨床上容易誤診為惡性黑色素瘤。我科收治1例病理確診的頸椎髓外硬膜下色素性神經鞘瘤病例,報告如下。臨床資料患者男性,47歲,因“四肢、軀干麻木4年余
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好發于中老年人。機化型CSDH(organized chronic subduralhematoma,OCSDH)血腫腔內混雜有條索狀的分隔,血腫周圍有增厚的包膜包裹,部分病例血腫腔內膜有鈣化形成,有報道稱之為“
三例急性硬膜下血腫致同側肢體偏癱病例分析
1929年,Kernohan和Woltman報道顱內腫瘤引起的病灶同側肢體偏癱的病例,此后學者們把顱內病變導致的病灶同側肢體偏癱,稱為Kemohan-Woltman現象。顱內血腫合并腦疝的病人常遺留病灶對側肢體不同程度的偏癱,但是同側肢體偏癱比較少見。現將我院收治的外傷性急性硬膜下血腫導致同側肢體偏
一例酷似硬膜下血腫的橫竇血栓病例分析
腦靜脈竇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臨床表現多樣,缺少特異性,早期容易誤診和漏診,死亡率近50%。現就我們收治1例CVST患者報道如下。病例資料患者,男,17歲,因頭部外傷后頭痛、惡心4 h入院,傷后出現癲癇大發作一次,持續3 min后自行緩解。
頭部摔傷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已婚,71歲,農民,漢族。【主訴】摔傷頭部惡心伴嘔吐約1小時入院。【現病史】家屬訴患者于入院前約1小時自己摔傷頭及胸部,當時出現意識障礙被人發現后送往家中,回家途中意識逐漸好轉并出現惡心及喝吐2次,為胃內容物,量不詳,為求進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門診查頭顱、鼻骨、胸部cT示:左頂頭皮
硬膜下血腫的病因分析
硬膜下血腫是指顱內出血血液積聚在硬腦膜下腔,在顱內血腫中發生率最高。根據傷后血腫發生的時間,分為急性硬膜下血腫(傷后3天以內)、亞急性硬膜下血腫(傷后3天至3周內發生)和慢性硬膜下血腫(傷后3周以上)。 急性和亞急性硬膜下血腫一般為加速性暴力引起皮質與靜脈竇之間的橋靜脈撕斷或是腦挫裂傷皮質血管
一例原發性椎管內髓外硬膜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57歲,因“右下肢無力伴行走不穩3個月余”就診,既往體健,無高血壓及糖尿病史。神經系統查體:右側臀部、大腿及小腿可見肌肉萎縮,右下肢肌力III級,右下肢腱反射遲鈍陽性,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巴賓斯基征均陰性:左下肢肌力V級,無感覺障礙。大小便正常。無鞍區感覺障礙。全脊柱MRI檢查T1、T2
穩定型盔甲樣慢性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血腫常不斷進展,很難自愈,需要臨床干預;病程常在3個月內,超過1年者少見,有文獻報道長達34年。本文報道1例病程超過50年穩定型盔甲樣CSDH。?1.?病例資料?男,56歲,因頭部外傷2 h入院。自述
慢性硬膜下血腫鈣化伴腦積水病例分析
1.臨床資料?患者,男,49歲,因“左眼視力下降伴頭痛1月余”于2015年10月2日來威海市中心醫院眼科就診,行鞍區MRI檢查示:右側顳頂部顱板下梭形異常信號,硬膜外血腫?幕上腦室積水、擴張。遂以“右側顳頂部硬膜外血腫、腦積水”收入威海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追問病史,自訴20余年前頭部外傷,當時無特
一例胸髓腫瘤術后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
?脊髓的多種醫療操作會導致腦脊液流失,從而繼發遠隔部位即顱內出血發生,腰椎穿刺、脊髓麻醉、脊髓造影手術、脊柱手術繼發顱內出血的病例已有文獻報告。因手術切除脊髓腫瘤病變繼發顱內出血的病例報告比較少,筆者報告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1例胸髓脊膜瘤手術后繼發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腫并急診手術患者,查
胸椎管內多節段硬脊膜外膿腫致截癱臨床分析
?椎管內膿腫在目前醫療條件下發病較為少見,但病情進展快,短期即可造成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甚至截癱。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一名胸椎管多節段的硬脊膜外膿腫患者,入院時雙下肢肌力0級,經積極手術治療清除膿腫,椎管減壓,術后根據藥敏選取敏感抗生素治療,術后隨訪20個月,雙下肢肌力恢復至Ⅳ級,將其
腰椎管內硬脊膜外膿腫致馬尾綜合癥及不全癱病例分析
病歷資料37歲男性患者,因“腰痛10d重,發熱1周,下肢麻木4d,大小便失禁10h”入院。乙肝病史,既往1個月前有右足足母指感染疼痛病史(見圖1),于當地診所行中藥外敷(具體不詳),入院時膿腫破潰處愈合良好。1周前因腰痛于當地診所行“拔罐”、“椎間盤復位”治療。無牛羊接觸史。入院后查體:被動體位,體
一例骨化硬膜下血腫的分期手術治療分析
患者,女性,30歲,因“間斷性頭痛不適6個月,加重伴癲癇發作">癲癇發作1 d”入院,專科查體未見明顯其它異常。入院頭顱CT提示左側額顳頂枕部一巨大血腫,大小為13.1 cm×5.0 cm×9.2 cm,中線向右偏移約20 mm,血腫內、外膜為均勻一致的高密度骨化影,中線明顯移位,同側側
急性自發性硬脊膜外血腫漏診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女,41歲,2016年9月18日凌晨2點左右出現頸后酸脹、疼痛不適,睡眠中痛醒,至我院急診科就診。考慮頸椎疾病,行頸椎X線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建議患者行頸椎MRI檢查并留院觀察,因患者及家屬拒絕,故予頸托外固定、鎮痛治療,患者好轉后自行回家。當日上午9點30分,患者感頸后仍疼痛難忍,再次
怎樣檢查硬膜下血腫?
1.X線平片檢查 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腫病人伴有顱骨骨折,慢性硬膜下病人可顯示腦回壓跡、蝶鞍擴大和骨質吸收。 2.頭部CT掃描 急性硬膜下血腫在腦表面呈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區。而慢性硬膜下血腫在顱骨內板下可見一新月形、半月形混雜密度或等密度陰影,中線移位、腦室受壓。 3.頭部MRI掃描 亞
硬脊膜外小圓細胞瘤出血致截癱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男,因雙下肢麻木1周、癱瘓2 d入院。入院時體格檢查:胸8水平以下感覺消失;左上肢肌力5-級,右上肢肌力5級,右下肢肌力1級,左下肢肌力0級;左上肢腱反射較右上肢減弱,雙下肢腱反射消失,雙側病理征陰性。?MRI示頸5~7椎體周圍異常信號,頸6硬膜外異常信號影,腫瘤病變可能;胸5~7硬
蛛網膜囊腫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1
顱內蛛網膜囊腫(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s,IAC)是一種顱內良性占位性病變。隨著CT、MRI檢查的普及,其檢出率較前有所上升,常見于兒童,多位于顱中窩。多數IAC無癥狀,IAC伴發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臨床少見。
蛛網膜囊腫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腫病例分析2
2.討論?IAC占顱內非外傷性占位的1%,約50%位于顱中窩,IAC大多無癥狀,囊腫體積增大可能對腦實質的壓迫,部分病人可出現繼發性硬膜下血腫、硬膜下積液、囊內出血等并發癥,臨床癥狀以頭痛、癲癇、神經功能障礙常見。IAC合并CSDH臨床少見。Robinson于1971年首先報道該病,Wester和H
老年急性大量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84歲女性,因頭部外傷后昏迷1 h入院。入院體格檢查:神志淺昏迷,GCS評分7分,左枕部頭皮腫脹,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0 mm,對光反射均靈敏,頸部略抵抗,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散在濕性啰音,左側Babinski征陽性。既往有高血壓病2級(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級5年
慢性硬膜下血腫臨床路徑
? 一、慢性硬膜下血腫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慢性硬膜下血腫。??? 行慢性硬腦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神經外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
急性硬膜下膿腫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男,45歲,因頭暈2 d、突發意識不清5 h急診入院。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8.6 ℃,脈搏9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52/97 mmHg;全身皮膚無創傷、感染和破潰,雙側外耳道及鼓膜無異常;神志嗜睡,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對光反射靈敏,頸部無抵抗,腦膜刺激征
一例患者頭痛、發音困難和右側硬膜下血腫診斷分析
患者男,62歲,表現為頭痛、發音困難和右側硬膜下血腫。實驗室檢查示白血球增多(白細胞,29.4 × 109/L)、血小板減少(血小板,87 × 109/L)和貧血(血紅蛋白,7.8 g/dL),無紅細胞疊連。外周血涂片示48%的異常細胞可見棒狀小體(Auer rod)(圖A)。初始的流式細胞術檢查示
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診療分析1
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指外傷后3周以上出現癥狀,位于蛛網膜與硬腦膜之間,具有包膜的血腫,好發于小兒及老年人,約占顱內血腫的10%,硬腦膜下血腫的25%,而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organized?chronic?subdural?hematom
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診療分析2
2.結果?頭痛、頭暈癥狀均明顯好轉,1例患者術前下肢乏力術后恢復正常出院,1例患者術后對側遲發血腫,術前考慮硬膜外血腫,予以再次開顱清除血腫手術,術中見血腫位于硬膜下兩層包膜之間,并有部分腦脊液,未見明顯活動性出血,術后傷口愈合欠佳,予以紅外線治療后治愈,1例患者術后同側腦實質內遲發少量出血,神志昏
兒童自發性硬脊膜外血腫臨床分析
?自發性硬脊膜外血腫(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是一臨床少見的神經外科急癥,兒童更為罕見,其漏診和誤診率較高,若不及時診治極易造成脊髓的不可逆損害,致殘率高。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2008-2014年共收治8例SSEH患兒,現收集臨床資料,
肝癌椎管內硬脊膜外轉移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男,43歲,因胸背部持續性刺痛2個月加重10 d,伴雙下肢無力、麻木逐漸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礙5 d入院。既往肺結核病史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入院前10 d當地縣醫院肺部CT檢查示雙肺上葉、右肺下葉陳舊性結核;胸8椎體水平椎管內異常稍高密度影。?入院時體格檢查:第7、8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