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腹腔鏡下幽門肌層切開術蘇醒延遲診療分析
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由于小兒的生理解剖特點:腹腔容積小、腹膜吸收CO2快及對缺氧耐受性差,麻醉管理有一定難度。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嬰兒因長期營養不良,更是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難度。因此,合理的麻醉方式和呼吸管理對嬰兒腹腔鏡手術具有重大意義。 1.患者資料 患兒男,42d,體質量5kg,因“進食后嘔吐10d”,以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收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患兒皮膚黃染,哭聲及反應可,肝腎功示膽紅素升高。術前1d低熱,無咳嗽、咳痰,體溫最高至37.8℃,白細胞升至16×109/L,手術當天體溫降至正常,白細胞11×109/L。余檢查無明顯異常。禁食3d,置胃管胃腸減壓2d。擬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下幽門肌層切開術。 麻醉誘導用藥:丙泊酚15mg,芬太尼20μg,順式阿曲庫銨1mg,同時給予甲強龍10mg,地塞米松1mg。麻醉維持:七氟醚2.5%~3%。手術開始時呼吸參數:潮氣量4......閱讀全文
簡述低溫下肺動脈瓣直視切開術
僅適于單純性肺動脈瓣狹窄,且病情較輕而無繼發性漏斗部狹窄和其他伴發心內畸形。 氣管插管麻醉后,將病人泡入冰水中行體表降溫,待鼻咽溫度降至35℃時出水,擦干身體,體溫將繼續下降至32~30℃。 病人取仰臥位,胸骨正中切口縱向鋸開胸骨,切開心包后進行心外捫診,在肺動脈根部可觸及收縮期震顫,按壓該
妊娠晚期卵巢囊腫蒂扭轉經腹腔鏡手術診療分析1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和麻醉水平的日益提 高,腹腔鏡技術已成熟應用于妊娠早期及中期附件 手術?晚期妊娠時,因增大的子宮和腹腔臟器位置 的改變,導致腹腔鏡下手術視野不佳,手術難度增 大[ 1]?晚孕期的附件腫物若非急癥,盡量推延至剖宮 產或分娩后手術?本文報道1例孕33+ 周卵巢囊腫 蒂扭轉急癥手術,并
妊娠晚期卵巢囊腫蒂扭轉經腹腔鏡手術診療分析2
二?討論 ?卵巢囊腫蒂扭轉是妊娠期可能發生的急腹癥之 一?二十多年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妊娠期增大的子 宮,有可能在腹腔鏡手術中被損傷,而氣腹壓力會導 致胎兒灌注不良,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甚至窘迫,因此 妊娠被認為是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 2]?隨著微創技 術和麻醉水平提高,腹腔鏡逐漸成熟應用于妊娠
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診療分析1
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指外傷后3周以上出現癥狀,位于蛛網膜與硬腦膜之間,具有包膜的血腫,好發于小兒及老年人,約占顱內血腫的10%,硬腦膜下血腫的25%,而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organized?chronic?subdural?hematom
機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腫診療分析2
2.結果?頭痛、頭暈癥狀均明顯好轉,1例患者術前下肢乏力術后恢復正常出院,1例患者術后對側遲發血腫,術前考慮硬膜外血腫,予以再次開顱清除血腫手術,術中見血腫位于硬膜下兩層包膜之間,并有部分腦脊液,未見明顯活動性出血,術后傷口愈合欠佳,予以紅外線治療后治愈,1例患者術后同側腦實質內遲發少量出血,神志昏
改良的闊筋膜張肌肌皮瓣修復大轉子創面診療分析
大轉子處創面修復在整形外科較為常見,多見于壓瘡 及鱗狀細胞癌(馬氏潰瘍)[1-2]。因該部位為受壓部位,多 需皮瓣或肌皮瓣進行修復[3-5],雙葉型闊肌膜張肌肌皮瓣臨 床上最為常見[6-7]。但該術式供區損傷較大,組織利用率 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應用以闊筋膜張肌為蒂的島 狀
怎樣治療賁門失弛緩癥?
1.內科療法 服用鎮靜解痙藥物,如口服1%普魯卡因溶液,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以及近年試用的鈣抗拮劑硝苯吡啶等可緩解癥狀。為防止睡眠時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墊高床頭。 2.內鏡治療 近年來,隨著微創觀念的深入,新的醫療技術及設備不斷涌現,內鏡下治療賁門失遲緩癥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很多新進
成人肥厚性幽門狹窄癥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
發病機制 病理改變可見幽門肌層明顯肥厚達2~4cm,肥厚呈環形或梭形,環肌肌纖維肥大增厚不規則排列,黏膜及黏膜下組織水腫可伴炎性改變。有的病例局部增生系纖維結締組織替代性增生所致。 臨床表現 成人肥厚性幽門狹窄癥可有3種類型: 1.有上腹不適感,自嬰兒期即有周期性嘔吐,即從嬰兒及兒童期有
幽門螺桿菌單細胞精準診療技術來了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人類最常見的慢性感染細菌,它生長緩慢且培養條件苛刻,因此臨床合理用藥和精準溯源均面臨挑戰。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青島市立醫院、青島星賽生物等醫產學研聯合團隊,依托原創
一例持續靜脈輸注胺碘酮治療房顫致全麻患者蘇醒延遲...
一例持續靜脈輸注胺碘酮治療房顫致全麻患者蘇醒延遲病例分析患者,女性,72歲,體重60kg,初步診斷:腸梗阻和消化道出血,擬在傘麻下行急診剖腹探查術。4d前曾行冠脈支架植入術,而并發快速房顫及左心功能衰竭,采取持續靜脈輸注胺碘酮0.5~2.0mg/min維持治療。?術前神志清楚,入室后體溫36.5℃、
軀干肌層幼年性黃色肉芽腫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兒男,1 個月 17 d,發現右腰部腫物半個月 余?患兒生后 3 周家長即發現其右腰部一類圓形腫 物,直徑約 1 cm,質硬,可活動,無觸痛,表面皮膚無 紅腫,后腫塊迅速增大?患兒母親孕期產檢未見明 顯異常,出生史一般情況良好?B 超提示右腰部軟 組織及肌層探及 31. 3
新生兒無氣腹胃壁肌層缺損病例分析
胃壁肌層缺損是引起新生兒急腹癥的一種嚴重病理改變,臨床常以氣腹為特征性表現。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新生兒胃壁肌層缺損36例,腹部立位平片典型表現為膈下大量游離氣體,僅3例(3/36,8.3%)無氣腹表現。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3例無氣腹胃壁肌層缺
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術臨床意義
正常值實施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術后配合碎石、取石、蛔蟲取出、鼻膽管引流、內支架引流等,可使疾病得到部分或徹底的治療。臨床意義異常結果:切開手術不成功。需要檢查人群:膽總管結石、膽源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壺腹部周圍腫瘤、膽道蛔蟲、膽總管末端良性狹窄、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等疾病的治療的人。
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術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無檢查前禁忌:1.術前尚需了解患者的凝血狀態,必要時先予以糾正,以減少切開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 2.術前10min可靜脈注射Valium 5mg,Dolantin 50mg,Buscopan 20mg,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將用藥種類及用藥量作個體化調整。 檢查時禁忌:1.由于操作過程患者需
一例重度燒傷氣管切開術后并發遲發性氣管狹窄診療分析
患者女,47歲,2015年7月11日上午9時于較密閉環境中被高壓水蒸氣燙傷(下稱燒傷)全身多處,患者當時大聲呼救,傷后未行任何處理,2 h后送入本院就診。?體格檢查:體溫36.5 ℃,心率109次/min,呼吸頻率28次/min,血壓121/94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意
治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的相關介紹
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保護患腎功能。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開放性手術和腔內手術兩大類。 1.開放性腎盂輸尿管成形術 采用的治療方法大多為離斷性腎盂成形術。由于該手術能切除病變的腎盂輸尿管連接部以及多余的腎盂壁,建立漏斗狀腎盂和輸尿管連接,恢復肌源性的蠕動,且療效顯著,手術
尿道下裂診療的總結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前尿道發育不全面致尿道口位于正常尿道口近端至會**的途徑上,部分病例并發**下彎。尿道下裂是小兒泌尿系統中的常見畸形。(一)病因在胚胎期由于內分泌異常或其他原因導致尿道溝閉合不全,形成尿道下裂。尿道溝是從近端向遠端閉合,所以尿道口位于遠端的前型尿道下裂占比例最大。
關于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嗜酸細胞性胃腸炎缺乏特異性,X線鋇餐可見黏膜水腫,皺襞增寬,呈結節樣充盈缺損,胃腸壁增厚,腔狹窄及梗阻。 2、CT檢查,可發現胃腸壁增厚,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或腹水。 3、內鏡及活檢,適用于黏膜和黏膜下層病變為主的嗜酸細胞性胃腸炎。鏡下可見黏膜皺襞粗大、充血、水腫、潰瘍或結
“打隧道”治愈世界最小嬰兒賁門失弛緩癥
? 當寶寶從手術室推回病房時,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主任黃瑛告訴患兒家屬:“手術很成功。”年輕爸爸王先生終于舒了一口氣,困擾了半年的寶寶喂食難題終于可以解決了。這也成為經口內鏡下環形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的世界最小嬰兒病例。??? 11月女嬰“進食即吐”??? 對于年輕爸爸王先生來說,這半年來為
新生兒腸壁肌層缺損并穿孔臨床分析
腸壁肌層缺損(intestinal muscle defect,IMD)并穿孔臨床少見,是一種嚴重的新生兒急腹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8例,本研究回顧性分析8例患兒的臨床資料,探討新生兒IMD并穿孔的臨床特點、治療和預后。現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1.
巨大岡下肌鈣化性肌腱炎病例分析
病例介紹 患者,女,63歲,已婚。因“右肩疼痛伴活動受限7個月,加重2個月”于2018年7月2日入住簡陽市人民醫院。患者于7個月前無誘因出現右肩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伴明顯夜間疼痛,影響患者睡眠,活動受限以外展、后伸受限明顯,需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止痛藥物后疼痛方有所緩解,其余未行特殊處理;2個月前患者自
后腹腔鏡下左腎囊腫去頂術病例分析總結
【一般資料】男性,60歲,居民【主訴】主訴:發現左腎囊腫2年,左側腰脹痛1月【現病史】緣于入院前2年患者無明顯出現左側腰腹痛痛,泌尿系彩超示:左腎囊腫,無肉眼血尿,無尿頻尿急尿痛,未接受任何治療,近1月來患者腰部脹痛明顯。患者此次為求徹底診治遂來我院,門診以“左腎囊腫”收入我科住院治療。患者發病以來
關于嗜酸細胞性胃腸炎的實驗室檢查
1.血液檢查 80%的病人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黏膜和黏膜下層病變和肌層病變為主的病人(1~2)×109/L,漿細胞病變為主時,可達8×109/L。還可有缺鐵性貧血,血清白蛋白降低,血IgE 增高,血沉增快。 2.糞便檢查 酸細胞性胃腸炎糞便檢查的意義是除外腸道寄生蟲感染,有的可見到夏科-
關于嗜酸細胞性胃腸炎的檢查介紹
1.血液檢查 80%的病人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黏膜和黏膜下層病變和肌層病變為主的病人(1~2)×109/L,漿細胞病變為主時,可達8×109/L。還可有缺鐵性貧血,血清白蛋白降低,血IgE增高,血沉增快。 2.糞便檢查 嗜酸細胞性胃腸炎糞便檢查的意義是除外腸道寄生蟲感染,有的可見到夏
一例困難氣道嬰兒術中意外脫管診療分析
例1,患兒,女,出生1個月,體重4kg,因“哭鬧3d,咳嗽、氣喘伴水樣便1d”入院。查體:意識清楚,精神狀態差,呼吸淺促,面色及口唇發紺,咽部充血;鼻扇陽性,吸氣性三凹征陽性,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喘嗚音。HR176次/分,律齊,心音低鈍,心前區可聞及3/6級收縮期雜音,無心包摩擦音。腹軟,肝肋下4?
嬰兒骨膜下血腫骨化后顱骨畸形的手術治療分析
?顱骨外板骨膜下血腫是指發生于顱骨外板與骨膜之間的潛在間隙內的包裹性血腫。新生兒骨膜下血腫是由于胎兒分娩時使用不當或過高負壓吸引器吸引胎頭時,骨膜被牽起與顱骨外板分離導致骨膜血管損傷或顱頂骨和產婦骨盆間接地互相摩擦所致。新生兒顱骨骨膜與顱骨外板貼合相對疏松易于發生骨膜下血腫。新生兒顱骨生長快,血腫若
簡述胃超聲檢查的臨床意義—消化性潰瘍的檢查
消化性潰瘍有胃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發病部位以胃小彎近幽門側及十二指腸球部最多見。潰瘍病的基本病理是粘膜層出現局限性凹陷,凹陷深度超過粘膜肌層; 潰瘍周圍的粘膜經常伴有水腫、充血或增生等炎癥變化。 (1) 空腹超聲檢查可以發現潰瘍部位有局限性輕度管壁增厚,呈低回聲狀。急性較大潰瘍
試管嬰兒的前世今生(下)
上述種種技術并未給IVF的成功率帶來顯著改善,而可供胚胎篩選的時間卻不多。胚胎在第五天后就要準備在子宮內著床,需進行植入或冷凍。絕大多數現有的篩選方法能夠在第三天前做出評估,但有些也會拖到第五天或第六天。研究者們擔心胚胎在體外培養過久,會使其基因組更容易受到環境的表觀遺傳學影響,因此盡量減少胚胎
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巨大岡下肌鈣化性肌腱炎病例分析
鈣化性肌腱炎系因堿性磷酸鈣沉積于關節肌腱周圍而引起的一種常見非創傷性疾病。肩袖為其好發部位,這其中又以岡上肌腱最為多見,而岡下肌鈣化性肌腱炎在臨床中并不常見。本文擬報道1則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巨大岡下肌鈣化性肌腱炎病例,以期為臨床診治岡下肌鈣化性肌腱炎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病例資料54歲女性患者,因“
急性闌尾炎全麻下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28歲,農民【主訴】右下腹痛痛1天【現病史】患者訴緣于入院前1天,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及臍周疼痛,呈持續性鈍痛,數小時后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無發熱,惡心無嘔吐,無腹脹、腹瀉,未經治療而來我院,門診以“急化闌尾炎”收入我科。自發病以來,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飲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既